登陆注册
4314400000008

第8章 改变你的心,改变命运(3)

每个人体内都潜藏着多生多世积累下来的巨大潜力,你也不例外。但为何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却碌碌无为?与此问题密切相关的,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研究的第七、第八识,也就是潜意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八个意识间到底是怎样相互作用而影响我们命运的。

通常,八识间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前五识接收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第六识。第七识将这些信息翻译后传递给第八识。第七识再将这些信息与第八识中已有的且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信息种子进行比对、匹配、翻译,之后传导给第六识。随后第六识就产生了延续性的意识活动(接收信息后产生相应的概念或语言),从而驱动相应的行为,直到内外多次传导后终止了这组意识活动,这个过程才算结束。否则延伸的思绪会一直占据头脑,耗费人脑的能量,并转化成各种思想和概念的片段。一系列行为的结果就构成了我们的命运。

八识间另外一个运作模式是:第八识中某个信息种子成熟后就会通过第七识传导给第六识。第六识经过决策(或放弃决策)后按此信息种子的要求再驱动相应的行为。一系列行为的结果就构成了我们的命运。

现在,你或许会问:八识间的这两种运作模式与我们的潜能到底有何关系?

混乱的潜意识,阻碍你发挥潜能

一般人的意识活动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外面发生了什么,通过五识传导后就开始和第六、第七、第八识发生各种作用。而外在环境总是变幻不定的,所以我们的心也就一直被不停打扰。

我们的第六识会被外在环境吸引,产生执著和情绪。只要第六识有执著,第七识就会忙不停地将第六识执著后的一系列产物(概念、感觉、情绪等信息)种入八识田里存储起来。比如爱上一个人,我们就会时时想念这个人。因为喜欢,所以就不想忘记。于是第七识就忙于记录这个信息,再也没有空闲去处理其他事情了。

第六识不停地执著导致第七识不停地收纳,这样八识田里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最后由于我们根本没时间去整理或删除(在觉悟前也不可能知道如何整理与删除),导致这个信息库变得混乱不堪。

第七识传递数据的通道是有限的,就像网络的带宽一样,就这点容量,在同一时间段内,用它下载某个文件了,就会影响其他工作的速度,甚至无法处理其他工作了。

第七识没有整理和删除信息的权利,除非第六识给它明确的指令。第七识只会机械地执行第六识的指令,所以,第六识必须给第七识非常明确、一致的指令。

第七识就像某种比较落后的电子词典,你必须输对每一个字母,它才能正确地找出你要的单词。如果数据库里没有你要的单词,你还必须先更新数据库,它才能为你所用。第八识的数据库虽然很大,但因为我们在存入信息的时候通常未按类储存,看上去很乱,所以很难发挥数据库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创造力或潜能一般只能发挥1%~5%的缘故。

整理你的潜意识,使其发挥优势

那么如何才能整理第八识中的信息以发挥其优势呢?

当你拥有了正见,能静下心来向内观,具备了通过主观意识降伏自心(各种情绪)的能力,能应机地、恰到好处地处理因缘,不受外界一切无常变化的干扰,心不被外在环境所转时,就有了时间和空余的能量,运用正见指挥第七识将第八识中的信息整理一番。简单地说,只有当你的心清净下来了,才有可能腾出精力来改变意识,否则你永远是被动者。

所以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意识,要改变意识就要从整理第八识的信息下手,也就是从根本处下手。这也就是佛家所谓的“转识成智”的过程。

具体而言,分为三个层次。

真心忏悔

从概念下手,挑大的、重要的先来,比如对过去所犯的重大过错进行反省,将经过反省后得出的正确结论通过第七识传递、转换后重新存入第八识(就像袁了凡的做法一样)。今后再遇到同类问题时,存入的正确结论马上会跟着一起跳出来,就不会再犯同类错误了。所以真心忏悔很管用,它会让人们从过去的惯性思维的漩涡中脱离出来,避免重蹈覆辙。

觉知当下

从当下的作用下手,觉知当下,审视每天所经历的事,第六识认真觉知、观照,改变当下与未来(所谓的一日三省,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未来的果是由过去的因加上当下的作用和合而成的,所以把握当下,未来就能改变了。而且随着自身能量和智慧的发挥,当下的作用力对未来果的影响的百分比会不断上升。当我们感觉到一切都很顺,似乎到了心想事成的境界时,就说明过去的业力已基本不能影响我们了。此时我们的心已经脱离了过去的意识轨迹,也就逐渐脱离了命运的束缚,接下来就由我们自己来创造自己的命运了。

批量处理

用正见对潜意识进行批量处理式的统一改变。用第六识建立正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判断一切(这就是佛教等正信宗教的教化作用)。

虽然第八识数据库中有无量的信息种子的数据,但当我们建立了正见后,就可以主动对数据库进行彻底的整理、归类,然后就可以批量地删除、整合。这相当于计算机进行的批处理,对一切相同类型的种子信息进行批量处理。

那么,如何归类呢?

如果我们对整个存在进行归类的话,存在无非就是三态:物质性、精神性、空性。而一切物质都是因缘组合而成,其本性是空,即色是空;一切精神现象也只是暂时的假有,其本质是幻,即心(一切意识活动)是幻(暂时的作用);而一切物质和精神皆是依体(一切的本体)而生的,体无相而实有,所以体乃真。简单而言就是:

色是空;心是幻;体乃真。

当我们能真正地用这样的见地来定义并归类所有的一切时,我们处理第八识数据库的速度之快和效率之高会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因为这样做很简单,我们只要把所有的数据分一分,定一定性,判断一下属于哪一类、哪一种情况,而只要这样一归类,其本性也就很清楚了,如何处理当然是一目了然了。比如只要归入色这一类,那么“色是空”的结论马上就出来了,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删除(放下对物质的执著)。这就是净化心灵、转识成智的过程。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的心要能够静下来。

如何静下心来?

如果你的心都被外在环境或八识田里的种子所占据,那么第六识就处于被动状态,第七识总在忙于处理这些垃圾事情,哪有时间和能力整理数据库,更别说对数据库进行批处理了。而一个智者却可以静心向内观照,此时第七识只用1%的能量“值班”,以备不时之用,除此之外,99%的能量等待第六识的指令。

通过打坐(身心放松,双腿盘坐)的形式,能让身心处于宁静的状态。佛家的坐禅,道家的太极,以及近几年流行的瑜伽都是非常好的静心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调节到和谐、舒服的状态。

人体中有300多个主要的穴位,这些就是信息发布站,其中大的能量中心有7个。瑜伽和坐禅能以发布站为中心,让我们感觉这7个能量中心或300多个信息发布站所带来的反馈。处理这些信息是需要头脑当中大量的虚拟空间和能量的,我们必须放弃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闭起眼睛来,就可少用一点能量,少分一点心。因为眼见太耗能量了,普通人的眼睛处理一个画面时通常要用100毫秒的时间扫描,一批一批高速地处理图像信息要耗费大脑很大的能量(就像电脑在处理复杂图片时会使CPU高速运转并占用大量的内存)。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让耳朵尽量不被打扰,如果没有声音振动空气,耳鼓就会停下来不振动,就可以听身体里面的声音。好比夜晚万籁俱寂时,屋里的声音就很清晰。眼、耳、鼻、舌、身、意各方面都能够减少消耗,就像将电脑中很多无用的程序关闭一样,我们就可以把各器官的能量调用起来,集中到某一个点,就有可能产生突破。

人们的意识已习惯于对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产生条件反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比如,为何人们会反复抽烟?因为眼见到烟,反映给大脑,主观意识产生响应,第七识将有关抽烟的一系列熟悉的、喜欢的、舒服的感觉从第八识中调出,反映给大脑,大脑于是就下令去抽烟,让这种虚拟的感觉或欲望实现。实现不为了什么,就是一种惯性而已(意识会驱动行为),做多了就成为习惯。之后第六识连考虑都不再考虑就抽了。初次抽烟可能是因为学酷、交友、应酬的需要,但后来就放弃判断了,熏习到一定的量,就成为习惯,主观意识就放弃检查了,就像有了特别通行证,可以直接驱动行为了。

所以,是我们放任了一切错误的发生,我们本来是有绝对的自主权的。我们要将这个权利用好,要开始重新执法。而重新执法的关键,就是意识。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地改变意识,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同整理、改造潜意识一样,答案就是建立正确的见地。有了正确的见地,你不仅可以将潜意识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可以从根本上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

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然后,我们分三步,一步步走向正见。

用一把椅子提升你的境界:什么是见地?

考虑这个问题:一把椅子,真的存在吗?

对于每个问题,你是否总是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多少是你经过自己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后得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待事物、现象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我们总是带着某种自身的成见和定见来看待事物和现象,并总是认为,我们的所见就是这些事物、现象的真实面目。这就是我们的自我之见,其实这样的见解未必正确。

佛家将正确地看待事物及现象的方式称为见地。

见地就是指能通达了解事物及现象的真实面目,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切世间法的原则。

正确的见地就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面目有如实、正确的见解。它是以真实、公正、全方位的标准来了解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它通常是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入手,而不仅仅从表面观察事物。

正确的见地就是对事实真相的阐述。真理可以检验但无可辩驳。如果可以用头脑中的理论把它否定掉、讨价还价,或者还有疑惑,那么它就不是真理。

凡是任何可以给你借口、让你辩驳的,都是相对的东西,不是正确的见地。正确的见地就是用思维和意识将真相显现出来。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某种现象、某种规律,也可以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人们一旦找到它,就受用终身。

我们已经习惯于探求事物和现象的是非真假、善恶美丑,而其实世界上本无是非真假、善恶美丑。是我们赋予了这一切相对的概念和意义,才使事物有了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相对差别。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本来面目,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观念中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物质中去寻找。

其实要寻找正确见地也不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本来就接近真理,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见地和真理。这里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用亲身的感受去接近它。

在一把椅子中寻找正确的见地

比如,对于一把椅子的看法。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与椅子的种种关联,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把椅子的时候,就会给它下一个定义:这是一把椅子。不需要进行任何分析和判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真实的,并认为真实的现象就是真理。我们一般就到此结束了,也就是习惯于停留在概念或事物的表相上看待事物。

有的人会进一步,看到这个椅子后,除了接受它表相的信息,还会作更进一步的分析,例如从椅子的作用上着手,作一些分析。当然椅子是十分常用的,所以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更进一步的人,会研究它的本质。他们会发现没有一个叫椅子的实体存在。椅子是由木板、靠背、螺丝、油漆等部分构成的。那么哪个部分是椅子呢?木板不是椅子,靠背、螺丝、油漆等等也都不是椅子。人们发现找不到实实在在的椅子。原来椅子是一个假名,是由种种配件在特定因缘和时空下组合在一起时显现出来的一种暂时的存在现象。所以椅子的体性是空,是因缘的组合所形成的,因为有了这个暂时的假有,暂时的作用力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可能其中的某一个部件损坏或分离了,椅子就不存在了。但我们却执著着这个暂时的假有,并为它的成、住、坏、灭生喜怒哀乐,不知这是无常,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谁都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变化。

一把椅子,你能看破它的存在,那么传家宝、爱情、生老病死呢?

为什么要认识到事物是空性的,是无常变化的?这是为了破除我们对一切暂时现象的执著,减少精神上被无常的打扰。一把椅子我们可能放得下,但如果是传家宝、爱情、生老病死呢?这些都属于无常,面对这些我们就很难超越了。

再进一步,你就可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来看事物的表相、作用和本质,而不只是看某一个层面了。只有全面了解事物后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其作用力,而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椅子、珍宝等一切存在呢?

既应该恰如其分地用好椅子等一切存在,发挥其作用力,也应该看清它们的真相,但最重要的是不执著于椅子等一切存在。这就能将一切事物的存在价值体现出来,既能用好它又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如何感知并获得正见?

如果看到一个成年人正在枪杀一名小孩,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正确的见地一方面是来自前人或者老师、上师、得道人传授的一些经验和心诀,我们可以通过经、律、论,或其他书籍领悟到这些;另一方面来自我们自己对生命的真实实践。

要获得正确的见地,前提是没有自我的干涉。如果有“我执”在,我们永远不可能有正确的见地,因为我们的一切思维和意识永远会以这个自我为中心,而自我代表着局限和束缚,使我们看不到事物与现象的真实面目,正确的见地就会被遮盖。

那么如何来感知和生起正确的见地呢?

直觉反应可能更准确

你在做事时,更喜欢相信直觉还是逻辑判断?“逻辑”比较容易理解,那么“直觉”到底指的是什么?

脑细胞会一一对我们的感官所接收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作出感应。我们用眼睛(其他感官同时也在接触事物)观察事物时,大脑中的感知细胞就会逐渐地加深印象。随着身体各种感官对事物的同步接触,在头脑还没有进行是非好坏等分析判断前,头脑中就形成了“觉”的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觉。直觉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语言表达即是经过头脑的逻辑判断和分析了)。

同类推荐
  • 心灵减压手册

    心灵减压手册

    本书会让迷茫中的你获得一些宽慰并找到生活的本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在我们追求成功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懂得关爱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物,注重心灵和精神的修炼。我们要学会静心、养心,学会欣赏奋斗的过程,学会调整自己,更要学会欣赏生活。
  • 做人的智慧与禁忌

    做人的智慧与禁忌

    在任何时候,做人有智慧和做人犯禁忌带来的结果都有着天壤之别:用智慧的方式做人,领导会器重你,下属会拥戴你,朋友会喜欢你,异性会青睐你,客户会信赖你,而你也会迅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做人触犯禁忌,领导会忽视你,下属会反对你,朋友会讨厌你,异性会抛弃你,客户会怀疑你,而你也是辛苦一场后才发现徒劳无功。《做人的智慧与禁忌》就是要告诉你,如何远离那些做人的禁忌,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更大的成功。《做人的智慧与禁忌》由廖康强编著。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上下五千年,步履如飞,尽情体会传统文化智慧的精髓;纵横十万里,目光如炬,穿透历史风尘品味生活的繁华与精彩。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他是“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最佳顾问。
  • 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固守情操不为利动的子罕,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青少年应该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
热门推荐
  • 城邦暴力团

    城邦暴力团

    漕帮老大万砚方1937年领八千子弟参加抗战,最后流落台湾,离奇遭杀后,他的重要帮众在台湾隐匿,张大春意外获得竹林七闲留下的七部著作,透过这七部书,张大春能拼凑起清代民间传说中的江湖会党的内部争斗史;但他也将因此卷入痛苦的历史中……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如何勾连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笈与神秘失踪的佛头缘何联系纠缠在一处?淞沪抗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隐情?从1949年走到今天,五十年来,许多人隐匿在台湾社会角落里,他们随年岁即将被湮灭身份与传奇,且看张大春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稗官野史传统巧妙结合,一步步揭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史背后的秘辛,书写出“江湖即现实”的新武侠高峰。一部小说竟比现实更接近真实!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奇葩校园季

    奇葩校园季

    我考入了一间奇葩的高中,我全新的校园生活开始了,我将深入这所高中,开启新的旅程!
  • 民法物权

    民法物权

    本书介绍了物权法总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民法特别法中的物权制度等内容。书中内容新颖,体现了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对于渴望了解物权法的广大群众亦是一本理想的法学读物。
  • 一遇陆衍误终生

    一遇陆衍误终生

    她,程米粒,此生最大心愿便是扑倒男神。某次采访,男神说喜欢萌妹纸,好吧,她就当萌妹纸!还是某次采访,男神说他喜欢女汉纸,好吧,她就当女汉纸!依旧是某次采访,男神说喜欢大长腿!她默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愤怒掀桌,“男神,你到底喜欢啥类型的?给我好好说!”……男神男神你别跑,米粒姑娘她来鸟,呦呵呵呵,不要怕,扑倒,扑倒,亲到鸟~~~
  • 来自未来的历史档案

    来自未来的历史档案

    来自万年后未来的科技,穿梭时光后来到这个正处于突然历史阶段的时代,寻找着历史断代与转变的原因,探索出基因的秘密,神奇的历史,以及这个时期,涌出现的神话中的种种传奇生物——龙、凤……
  • 七州大传

    七州大传

    神秘的大陆,魔幻的七州。一则遥远的传说,一部谣传的古籍,一枚神奇的指环,一个奇葩的少年,演绎了一段传奇的故事。青州篇:三国暗流。黑衣潜行,暗流涌动。朔州篇:四族会盟。会盟在即,群英际会。沙州篇,六部烽火。水脉之争,烽火连天。......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旅程,一个缤纷多彩的奇幻世界,一个悬疑离奇的精彩故事,请看网络小说《七州大传》。
  • 幻世非空

    幻世非空

    持断剑,驭白龙,行天下,破苍穹。世间毁灭,荒古遗往,轮回变数,化凡再生!
  • 公主日记,我的校草王子

    公主日记,我的校草王子

    她不小心撞了一下他,他却要求她做他的女仆和假女友,这会让她成为全校女生公敌的好吗?!她与他住在一起,表面上两人对对方的情感非常冷漠,可待久了,她发现,离不开他了。他发现,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冲向她。夕阳下,最美的话语:“我爱你。。。。。。”
  • 烦恼分析师

    烦恼分析师

    国内首部心理学网剧,内容包含催眠、解梦、读心术、前世今生、宿命轮回、三层超脱、因果率武器等等真实存在的知识技术,而且小说里的故事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烦恼咨询!你有烦恼吗?人人都有烦恼!
  • 废柴轮回:傲娇王爷调气灵妃

    废柴轮回:傲娇王爷调气灵妃

    这本小说是佳佳第一本小说,故事情节我自认为不错,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