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400000006

第6章 改变你的心,改变命运(1)

宿命可以改变,福祸能够自求

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无法改变固有意识,就等于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权利。

对于他们来说,明天永远只是昨天的翻版。

你信命吗?很多人认为,有一种力量支配着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包括一系列的思想、行为和结果,人们自己是无法改变这一切的。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论。

如果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就是,今天的果完全是由以前的因所导致的,而以前的因又完全是由再以前的因导致的,并且这些过去的因都是无法改变的,它们的综合作用力产生了今天的这个状态。今天的无数个无法改变的果又变成另外一个综合的因,决定了下一个果的发生,因此下一个果也是无法改变的。从这个角度看,命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因与果,所以很多人推断出命运是定死的,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你也赞同以上说法,“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是无法改变的”,那么,就是给自己一个逃脱责任的借口。

首先,命运改得掉改不掉是一回事,哪怕你改一百次都没改掉,也不等于不能改,坚持不懈总有机会。但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是改不掉的,那么我们就永远没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因为改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哪怕是连续失败也不能在意识上放弃。否则,我们就会丧失去尝试和改变一切的机会和兴趣,同时放弃创造的机会和权利。

改变你的宿命

宿命就像我们手中的一杯盐开水。虽然水中有盐已是既定事实,但我们可以决定是继续加盐还是加水,还是什么也不做。当我们选择加入大量的开水时,这杯盐开水喝起来就不那么咸了。

其实,即便你信命,这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宿命论也并不成立。因为:

所有过去种下的种子(即因)若要生根发芽(即结果)都需要心(即意识)这块土壤去培育,如果心不去培育,就像种子没有了土壤,是无法生长的。

种子虽在,但永远不发芽,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而心是活的,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种子的去向:是让其发芽,还是继续沉睡(单纯的存在是自然的,并没有好坏)。

事实上,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也潜藏着各式各样的业力种子。但为何小孩都比较纯洁,在他们幼年时没有成年后的很多恶习?因为他们的头脑意识还没完全苏醒,即便里面的种子冒上来,没有头脑意识的接应和相应的事物或环境的匹配,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比如,某人过去嗜酒如命,他的潜意识中已被种下了嗜酒的种子。在他生命轮回的过程中,可能年幼时由于头脑意识还未完全苏醒,即使潜意识中的这个种子冒上来(喝酒的那种快感会在体内反复地虚拟着,即不断产生愉快、舒服的感觉),驱使他去实现那种感受,而不是虚拟那种感受,但由于他的头脑意识还无法呼应(他连走路都还困难呢),所以就没有相应的行为发生。种子发芽需要身体和头脑意识的实践配合,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重新熏习。可见,意识在种子与结果间起了关键的作用。而相对于不变的种子,意识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结果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实际上,过去的因A,只能决定今天的B1果,而今天的B2果是由今天的意识决定的。今天的B1、B2因也只能决定将来的C1果,将来的C2果是由将来的意识决定的。虽然B1是没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B2,这样就改变了C1。

就像今生我们获得了一杯盐开水,虽然没法改变水中有盐这一结果,但可以决定在这杯盐开水中是继续加盐还是继续加水,或者什么也不做。当选择加入大量的开水时,我们所饮下的这杯盐开水就不会那么咸了。

虽然将来是有轨迹可循的,但将来是没有定数的。过去的一切就是因和果,从当下的一刻开始到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有可能因为你的下一个念头和行为而被改变。世间的一切都没有定数,如果有定数的话,生命就没有意义,我们就变成最早的某些事件的延续品或产物,人就和一块石头没什么两样了,生命中也就不存在“创造”这两个字了。创造就是超越定数,如果什么都已完完全全被注定的话,生命中最有魅力的创造力就不存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没有了。

当然,对于无法改变固有意识的人来讲,其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确实是没有什么改善,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日子,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宿命。因为假如你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更不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明天就永远只能是昨天的翻版。

禅师说,福祸都是自求

被命运所困扰的你,到底该怎么办?

本书一开始介绍的《了凡四训》中提到,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完命后,发现自己一直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名高僧。

一日,在栖霞山,我拜见了一位高僧——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教经典里说:‘求富贵就得富贵,求儿女就得儿女,求长寿就得长寿。’”

我听后,问:“功名富贵,在我身外,要别人肯给我,才可以得到。倘若旁人不肯给,我要怎样才可以求到呢?”

云谷禅师说:“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因为有仁义道德的人,大家一定会喜欢他、敬重他的,所以功名富贵,不必去求,旁人自然就给他了。为人若不反躬自省,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则用尽心机,也只会内外皆空。”

云谷禅师说:“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日,刚刚出生;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新的生命。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就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就是要抢也是抢不去的,哪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我拜谢云谷禅师后,把从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不论大小轻重,到佛前去,全部说出来;并且做了一篇文字,先祈求能得到功名,还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生我的大恩大德。

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先生算定得第三名,却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预言开始失灵了。到了秋季举人考试,也出乎孔先生的推算而考中了。然而冷静检讨,还是感觉修养勉强,譬如行善而不彻底,救人而心存疑虑,或身行善而口不择言,或平时操持守节而醉后放荡不羁,将功抵过形同虚度。因此从发愿到现在,历时十多年,才行毕三千善事。来年回乡后,即到佛堂回向,并再发求子之愿,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赎此生之过。结果仅经过一年,就生了一子,取名天启。

孔先生算的命,到五十三岁时,我应该有灾祸。我虽然没祈天求寿,五十三岁那年,竟然一点病痛都没有。我由此方知,凡是讲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这些话实在是圣贤人的话;若是说祸福,都是天所注定的,那是世上庸俗的人所讲的。

也许你觉得这个故事有夸张的成分,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人可以如此精准地预测一个人的命运。但袁了凡的改命实践,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是还未发生的,就没有定数,就有改变的可能。

在我们的将来,所有的生命特性都要靠我们通过审视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地将它们展示出来。命运的轨迹是有的,所有生命特性的发挥都与我们的意识密切相关,一切行为都是由我们的意识所设计和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相关的具体方法。

用佛的修心术,扭转心态

如果不是为了改变命运,探讨有没有命运等问题就完全没有意义。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呢?

前面谈到,命运主要是由意识创造和支配的,只要能改变意识(心),就能改变命运。

你的惯性思维模式

一般来讲,决定你的喜怒哀乐的主要因素,就是你的惯性思维模式。当你接收到一个信息或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马上会产生一个判断:此事于己是好是坏?这一念快如闪电,一瞬间就有了答案。这种未经详细分析就会快速作出判断的思维模式就是惯性思维模式。比如,面对一大块肉,对素食主义者而言,无须思索就会心生厌恶;而对肉食主义者而言,就会心生欢喜。

乐观还是悲观,你选择哪一种?

悲观和乐观是两种最典型的思维模式,绝大多数人都是二者选其一,或往复于二者之间。想必你也很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种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悲观,让你越来越糟

不管发生什么,总是习惯将事情往负面的方向思维、延伸,比如往失败、痛苦等悲观的方面去想。甚至有时是明明不可能发生这种坏的结果的,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然后越想越痛苦悲观,好像那些坏的事情真的已经发生了一样,于是就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极度失落而不能自拔。

乐观,让你变得迷人

无论当下发生的结果是好是坏,由于这个结果总会和将来有一个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就总是把这个将要延伸的作用力推往乐观的方向,因而有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惯性思维模式就是我们内心的思维模式,也是我们解释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方式。要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模式,只要看自己处事时大部分是处于乐观状态还是悲观状态,就能大概地作出判断。

乐观的思维模式与悲观的思维模式最大区别是,乐观的人认为不好是暂时的,而悲观的人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是一直不断的。悲观者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不是责怪自己便是责怪别人。

有一对兄弟,一个出奇地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有一天,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个小时后,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正担心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后来做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当上了美国总统。

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作各种各样斗争时说道:

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

事实正是如此。乐观是一种性格或倾向,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能使人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并去期待最有利的结果发生。

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对一切存在物赋予价值,都是由意识来完成的。如果你的意识是负面的,你就会给一切赋予负面的价值。如果你把存在赋予负面的价值,你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其实赋予事物负面价值的本身并没有意义。

只有当一个人走得太高、太快,而且得意忘形的时候,你要叫他小心点、稳一点,让他不要被冲昏了头脑,这时对他说些负面的东西才有意义,因为这样可以缓和一下他高涨的情绪。

也许你对自己的乐观感到自豪,或者羡慕别人乐天的性格,但其实还有一种,是可以超越所有这些模式的。

学会宁静,才能摆脱你的惯性

大部分时候,你并不清楚自己的喜怒哀乐从何而来。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的惯性思维模式在驱使着你。不管被判断的内容是什么,基本就两个倾向:要么是悲观消极的,要么是乐观积极的。如果你是消极型的,你要想办法将自己的这个惯性思维调整到正面来。处于极端乐观的人,也不要过头,要平衡一下,相对地稳定一些。如果你是很宁静的、稳定的,没有疯狂和得意忘形,那你就可以处于高端而无忧。但大部分人走向高端后都挺难把握住自己的心态,情绪和意识都会不太稳定,会兴奋过度或悲伤至极。一般人很难找到恰到好处的那种状态——宁静与和谐。

我们要学会宁静。宁静的状态其实就是不给自己任何暗示——无论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概念,就是纯粹地去做。精力在作用上,不浪费在无谓的投射、判断、犹豫和妄想上。唯有如此,我们的作用力才会最大化。

一切正面、负面的想法,都只是我们心里附加的一个概念。比如,“我感觉自己成功不了”这个信息就已经落到概念的框框里了,而这样的概念是一个附加的概念,是多余的。如果处于宁静、自在的状态,就算知道不能成功,也没有负面情绪,还是处于中性的状态,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这才是宁静——没有附加的概念性的是非、好坏、烦恼去污染当下和将来的作用力。

关于达到宁静的具体步骤,将在后文中进行介绍。

如何扭转你的消极心态

心情不好的时候,索性就去设想最坏的极点——100%负面的结果是什么。

一旦形成了惯性思维,你就会丧失正确的判断力,此时必须有人及时地给你指出问题所在。而当别人指出“你怎么这么悲观”时,你可能还会讲出一大堆理由,还觉察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个人的意识已经成为惯性思维模式后,就很难改了。只有在他人及时、合理的提示下,才可能会察觉到一点,有点醒悟。但过一段时间又来了,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绪了。如果是这样,就说明你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性情绪。这时你该怎么办?

很好的一个改变方法是,当你想到负面的时候,索性就去设想最坏的极点——100%负面的结果是什么。然后你再反过来想,想一个100%正面的结果,前面想到多坏,现在就想到多好。这是个很好的调节自身心态的方法。能让你看到全局而不是对局部的偏见,你就知道一切都有可能。你用多少力量想有多坏就反过来想有多好,有负80的结果你就再想正80的结果,再把两者的力量抵消。一开始要强迫自己想,慢慢就会将自己不良的惯性思维模式改变过来。心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惯性地再往坏的方向去想了,会趋于平衡。

当你得出的结论是负面时(造成痛苦或感觉到痛苦时),要提醒自己往正面再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并且要给正面结果予肯定。慢慢调整好比例,然后就会更倾向于正面一些,这样负面的情绪就不会继续下去。如果光往负面想,就会越想越恐怖,于是什么都做不成了,抹杀了勇气,也错失了良机,没有信任感,人就处于特别悲观的状态。

同类推荐
  •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本书从职场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介绍了七部分内容,即职场人士自我心理诊断、职场人士人际关系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压力心理诊断、职场人士跳槽心理诊断、职场人士非常时期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常见心理障碍诊断、职场职业病心理诊断。
  • 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与放弃,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做出正确的选择。慎重选择,懂得放弃,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在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领导,还有一大帮同事。同事既是你的同盟,也是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获得晋升。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头。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本书站在同事的角度,针对同事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以此来帮助读者解决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最终促进读者事业的发展。
  • 智慧明灯

    智慧明灯

    本套读物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了中小学生的阅读深度和范围,这正是配套设计此套校园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校园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疾风亚索

    英雄联盟:疾风亚索

    一个鼠标,一副键盘。在LOL里他是王者,在瓦罗兰大陆他依旧是一代巅峰强者一剑,一尺八,萧瑟风中是他孤寂的身影。为战而生!致死···方休!
  • 你离时尚有多远

    你离时尚有多远

    有一种追随自然而不可抗拒;有一种意念在扩展中深化,在深化中自我;有一种美丽在清晨时模糊,在夜晚时清晰……你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时尚。因为我们身临其中,乐在其中。该书内设“时尚解读”、“风格是必要的信仰”、“时尚,从仪容开始”、“性感是永远的时尚”、“中性时尚”、“星座与穿衣风格”等十五个专题内容。
  • 《迷城—创世》

    《迷城—创世》

    探天地之秘,寻虚世之衰,阴阳无常,天象变化,迷城之谜,渐渐拉开序幕
  • 爱别回头

    爱别回头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因为清晨的一个吻,她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进了他的世界,她亦爱上了这个救她于生死边缘的男人。既然爱,就请你请别回头…至少站在原地等着我!我以我的信仰向你起誓!爱,至死不渝!
  • Okewood of the Secret Service

    Okewood of the Secret Serv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花仙之梦的旅途

    小花仙之梦的旅途

    小花仙第二季改编版,小音可能写的不好,但是望大家喜爱,本文有新人物哦(⊙o⊙),大家猜猜是谁吧!
  • 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可是,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法是否存在错误呢?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 易烊千玺之黑白光阴终成灰

    易烊千玺之黑白光阴终成灰

    没有神力,却能读懂时间万物,唯有他和彼岸花,读不懂。万物也在潜移默化的演变,彼岸花语她懂了,但他始终是她心底的谜与密……
  • 妇人良方集要

    妇人良方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刁妻喜当妈

    刁妻喜当妈

    别人穿越是公主小姐,收割美男混得风生水起,再不济也可以丫鬟逆袭,但谁来告诉她,作为一个连自己相公都不知道是谁的大肚婆,她要怎么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