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2500000012

第12章 赵宋天下

说道潘美,可能有些同学不是很熟悉。但是要说到潘仁美,那就老少皆知了。潘美打了一辈子仗,可是却靠着负心汉的名声在民间广为人知,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谁让咱们光大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传奇永远都是爱情故事,就像知道孟姜女的人绝对比知道公子扶苏多。潘仁美却可怜的是个反面教材,再加上广为人知的杨家将的故事,潘美这辈子是甭想洗白了。当然,这时的潘美的命可不怎么好。

这时候的赵匡胤应该已经做好一切工作,就准备进京了。之后更是就要施施然的坐在都点检的公署里,等着别人来拜见。可怜的潘美啊,孤身一人是紧赶慢赶,拼了小命的要赶在大军到来之前通知大家做好迎接工作。还得把握好时机,说得早了的话,很可能给后周反应的时间,到时候甭管是哪一边都绝对会毫不留情的干掉他。要是说的晚了,让老大赵匡胤等久了,这好好的表现机会可就没了。

潘美就这么一个人上了朝堂,就当着小皇帝和文武的面说了这么一件事:现在我老大赵匡胤要当皇帝了,陛下你禅位吧。至于潘美在朝堂上到底遭遇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历史上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就一句话:“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谕意”,然后没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件事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选人的标准应该很简单,就四个字:智勇双全。

潘美在整个后周的最高权力中心,面对着一群老狐狸,潘美稍微有一句话说错了的话,不单单会有生命之危,更可能会破坏掉赵匡胤的全盘计划。但是潘美全须全尾的走了出来,而且还很好的完成了赵匡胤交待的重任,这里面固然有赵匡胤苦心经营以及携大军入城的强势压迫,更多则体现了潘美此人的厉害之处。

虽然这是潘美的闪亮时刻,但是对于这时候的潘美来说实在是名副其实的苦差,谁摊上谁倒霉。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因为这活不止潘美干过。还有一个人,叫做尉迟敬德,他也干过。不过就像赵匡胤不能和李世民比一样,这时候的潘美,怎么能跟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尉迟敬德比。更何况当时的尉迟敬德可是刚刚大杀四方,浑身浴血宛如在世魔神一样。不过,有苦差就会有美差,但是这个美差属于一个叫楚昭辅的人。

这个人昨天刚刚登场一次,那个算命的苗训在瞎号天上有两个太阳的时候,这个楚昭辅很是合时机的登场了,跟着喊了句:“这是天命啊。”于是美差就落到了他头上,估计是他那句话喊道赵匡胤心坎里去了。于是赵匡胤就让楚昭辅先回家报个信,让家里做好准备。其实也没啥准备,他家里要是不知道这事打死我都不信,虽然赵匡胤之前刚刚被大姐拿擀面杖打了出去。

因此所谓的准备可能只是因为没有想到赵匡胤速度如此之快而已。之所以说是美差,首先是没啥危险。另外在古代考个试名次不错,跑回家报信的都能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跑腿费。更何况楚昭辅是跑回去跟老赵家的人说:“老赵家的,你家香孩儿出息了,当皇帝了。”这可是皇家的人情啊。之后这个楚昭辅由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一路青云之上啊。

当然潘美经过这个苦差事后,也是好处多多。但是在潘美说完这件事的时候,紧接着就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发生在两个宰相之间。潘美入朝的时候早朝刚结束,(赵匡胤率大军都到陈桥驿用了一天,回来时候等潘美入朝还早朝着呢,这差距.)这时候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也在,听到了潘美的一番话。一个是首相范质,一个是次相王溥。而之前就是范质听闻契丹入侵,名赵匡胤领兵出征的。结果昨天刚出征,今天就要当皇帝了。范质心里那个懊悔啊,就握着自己的老伙计王溥的手,那个忏悔啊“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也不知道范质当时哪来那么大的力气,王溥被他那个痛苦啊,连话都说不出来“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我严重怀疑他是把王溥想象成赵匡胤了,然后往死里握。

第二件,发生在另一个大将韩通身上。这个时候的韩通身上有一大堆职务,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太原等等,相应的韩通也有极大地权力。韩通一听说赵匡胤篡位,就立马往家跑,“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关于韩通是不是忠臣的事,我们不讨论,因为这事讨论不清楚。甭管他是想趁乱起事,还是怎么着。但是韩通绝对是唯一一个当时想到要抵抗的人。

不过可能是赵匡胤运气太好,或者说韩通运气太差。这个韩通在跑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叫王彦升的人,这人也是的闲着没事带着人马在外面瞎晃悠啥。王彦升是上马就追啊“散员都指挥使蜀人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遇到别人还好,韩通最多被抓起来,结果偏偏遇到王彦升这么个残暴的家伙,这可是能把活人的耳朵撕下来当面吃下去的主,就是一禽兽。赵匡胤的禁令估计本来就让王彦升窝了一肚子火了,这时候遇到个企图抵抗的,怎么可能不见见血。“至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诸将。”但是在偌大的开封城中,这几个人的鲜血实在是引不起什么波澜与触动。

好了,赵匡胤这时候坐在了自己里的官署里了,至于这之前赵匡胤大军被两个小兵给堵在开封城门陈桥门外进不去,最后再只能转个弯从旁边的城门进来这种小事就实在不值一提,所以史书自然也就不用记载的那么清楚了。对了,有件很重要的事得说一下,这两个一直忠于自己岗位的小兵一个姓陆,一个姓乔。

这时候潘美也成功的把范质和王溥还有其他几个小老头带来了,这时候赵匡胤已经恋恋不舍的先把那身黄袍脱了。看到几个小老头你搀着我,我搀着你的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士兵带了进来。“太祖亦归公署,释黄袍。俄而将士拥质等俱至”赵匡胤祭出了当初刘备的大杀器---哭。赵匡胤哭得那个伤心啊,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太祖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恩厚,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这演技绝对不比刘备差,至少搁现代拿个影帝是肯定没问题的。

范质这几个小老头估计被赵匡胤哭迷糊了,心想着你不就是要篡位吗,篡就篡呗,至于这么糟践自己吗,所以一时居然没有人搭理他。“质等未及对”,好在赵匡胤身边有一群好演员啊,这时又有一个人适时出现了,我去我就整不明白了,你丫篡个位哪来这么适时出现的巧合,至于这么折腾吗,简直不能忍。

这时候散员指挥都虞候太原罗彦瑰挺剑而出,估计身后一大群小弟也很懂老大的心思,也都把刀剑抽出来了,这时候一群凶神恶煞的人喊了一句话:“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但我估计这些人眼睛是一直死死盯着这几个小老头,谁被这么盯着都不好受啊。这时候赵匡胤开口了:“哎呀,你们能这样对待几位大人,小心我揍你啊。”这个罗彦瑰不知道哪来的胆子居然敢不听赵匡胤的话了,依然死死的盯着这几个老头,“太祖叱之,不退。”。王溥这个次相这时候反应就比较快,趴下来就拜,范质几个一看没啥指望了,也就不折腾了,跟着拜见了。“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从之,遂称万岁。”

文武两边都搞定了,至于小皇帝柴宗训的意见是在不重要,他负责禅位就行了。但偏偏这时候出了个问题,没有禅位诏书,想想也是,一个七岁的小屁孩哪知道让别人写诏书,估计他都整不清楚眼前这一幕是要夺走自己的皇位,还想着回去找小太监玩呢。“太祖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独未有周帝禅位制书。”这可难不倒赵匡胤,机智的赵匡胤怎么可能算漏这一点。“翰林学士承旨新平陶谷出诸袖中,进曰:‘制书成矣。’遂用之。”

赵匡胤就这么成了皇帝。

好了,到此为止我终于老老实实把这段篡位的历史给写完了。我之所以说是老老实实,等大家看看我主要参考的两本书就知道了,一本是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本是南宋杨仲良根据上本书休整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之所以参考这两本书,是因为没有让人信得过人把这事写下来。距离五代最近宋朝有两位公认的修史大家,一位是欧阳修,一位是司马光。欧阳修在其《新五代史》里只有这么一句话“七年春正月甲辰,逊于位。宋兴。”而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里更是只写到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征淮南,压根就没写到这一年。我估计他们也是知道写出来也无法面世,毕竟以他们的治学态度,让他们扭曲事实已达到粉饰的目的,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所以就干脆不写了。

至于《宋史》参考意义实在不大,像《建隆遗事》、《涑水记闻》之类的笔记形式更多些的资料中到都写到了这些事,但是差别其实都不大,反正是没人敢说赵匡胤是谋朝篡位。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叫做避讳。所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反正各种乱七八糟的都要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有很多事情的真相被隐瞒,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后会专门讨论一下。还有三百多年呢,不急。

苏辙的《龙川别志》上倒是有两点不同值得提一下,一个是韩通之死。这里面说的是“韩通以亲卫战于阙下,败死。”还有一个就是范质的表现。根据苏辙的记载,范质先是质问赵匡胤:“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结果赵匡胤祭出大杀器开始痛苦之后,范质也觉得事已至此,就只能想办法保住老柴家的血脉了。“然质知事不可遏,曰:‘事已尔,无太仓卒,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今可行也。’因具陈之,且曰:‘太尉既以礼受禅,则事太后当如母,养少主当如子,慎勿负先帝旧恩。’”然而说实话,这两点对于大局实在意义不大。

然后就是今现代的参考资料。好吧,我终于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众说纷纭。甭管是关于赵匡胤兵变的原因、过程,还是大的社会环境,就是连郭威和赵匡胤之间的对比优劣都被分析的各式各样。大家如果真的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百度或者干脆逛贴吧,直接去看王立群读《宋史》也可以。

至此,大宋的时代正式降临了!

同类推荐
  • 阆苑宋歌

    阆苑宋歌

    本小说集穿越、历史、灵异、科幻、浪漫言情于一体。故事中的女主角作为现代人,穿越之后就堕入了金军入侵宋朝的战争年代,她与3位太子的感情纠葛又将如何发展?她是两世融合的结合体,又是相隔800年文化的矛盾体,在这个风云莫测的古代世界中她将何去何从?人生如此复杂,世事难料,世事难测,世事难懂,一切究竟是源于偶然,还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坦白地说,我不知道。那么,请问你知道吗?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无法对自己的命运重新选择一次。而我的小说却可以,让想象插上翅膀,将时光倒流,将命运重写。
  • 三国大教皇

    三国大教皇

    他是21世纪留学归来的管理学研究生,却在命运安排之下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商贾之家。他与命运抗争,少年成名,名动四海。他撰写东汉版《国富论》成为公元2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创建圣母教,聚拢数百万信徒成为一方诸侯;他广纳贤士,郭嘉、徐庶、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诸葛亮、庞统……天下英杰在他帐内汇聚,关羽、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于禁、徐晃……海内良将在他旗下听令;他继管仲之后,将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搬入诸侯征战;他东征西讨,平定中原,马踏辽北,南下扬州,西入剑阁,一统天下,位列九五。
  • 重生之汉家儿郎

    重生之汉家儿郎

    横刀立马卫山河,二十四孝终不忘,与子同袍生死共,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为汉家儿郎!
  •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1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梦起1937

    梦起1937

    今天是1937年的7月7日,而同时也是王珏魂越到卢沟桥
热门推荐
  •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本书是一部以网络创业为主题的长篇商战小说,也是一部体现创业家精神的励志小说。被称为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创业实战小说”。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中国,地点主要在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城”的杭州。通过描写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企业初创开始,克服种种苦难,凭借模式创新,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获得创业成功,实现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故事!
  • 盗墓奇闻之仙宫秘踪

    盗墓奇闻之仙宫秘踪

    老爷子留下的一枚神秘古币让李光明加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考古活动之中,但随着考古活动的进行,李光明却突然发现,这群“历史学家”竟是一群深藏不露的土夫子!而这群土夫子的目标竟然不是阴墓,而是仙宫,本以为只是传说中的东海龙宫、广寒月宫、幽冥地狱竟然一个个的出现在了李光明的眼前。他终于相信,原来从小听到大的神话传说,不仅仅只是神话传说……
  •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为你的嫣然一笑

    只为你的嫣然一笑

    她,本是京城最有名叶府叶无寒的嫡出女儿,但由于从小是病秧子,就被人嫌弃,没有人的关心,亲生母亲也惨遭人的陷害,她发誓一定要血债血偿,于是复仇从此开始。。。。
  • 江山若梦,她在百花深处

    江山若梦,她在百花深处

    在某个大街上,你会看见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女子发了疯的向前奔跑着,甚至还用上了轻功,而后面有一个男子面带笑意的追着,嘴里还不停说着:“你再不跑快点,就要被我抓住了”女子回头大喊“大哥,我求求你放过我吧!”江湖是什么?有水的地方就是江湖!(日更,有坑必填)求票求收藏!
  • King Edward the Third

    King Edward the Thi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九洲外

    九九洲外

    长不大的身子,奇迹的复原能力,扑朔迷离的身世苏九本是一个潇洒的人,却被身世羁绊他是苏九,苏州的苏,九州的九他到底是谁九重天上九九州外
  • 未来效应

    未来效应

    人类终于在没有生命的宇宙中,进化到了第六文明。那古老的传说,又浮现在梦中。横飞的血肉,没有感情冰冷的巨大机甲,丑陋强大的收割者,带着火红色的荧光,在地球上砸出一个又一个深坑。但,这只是开端——整个银河系,都将是我们的战场!
  • 傲天修真

    傲天修真

    一个被家族随意欺负傲天,又是怎样出去闯荡世界的傲天资质平平但修炼速度奇快他又是怎样踩下一个又一个的天才。
  • 末世低语

    末世低语

    当世界陷入黑暗的凝视,又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在生存与寻找的路上,人类选择的道路到底带来进化还是毁灭。在太平洋事件后,将热血埋藏心底的大学生许正义接到了未知时间自己打来的电话,事情渐渐变的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