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800000034

第34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范畴(一)——战争与和平(1)

自从人类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状态以后,部落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便此起彼伏,延续不断。生产力水平、科研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战争的规模与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维持和平、制止战争的共同理想。战争与和平成了人类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成了国际政治中的最重要的范畴。当今时代有两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另一个是发展问题。冷战时期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世界最关注的热点,冷战后时期,这一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人类进入核时代,便始终面临着一个自我毁灭的危险,因此如何避免战争,尤其是核战争与世界性战争,如何维持世界和平,成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一节)一般战争理论

一、战争的界定

什么是战争?其界定多种多样。英国学者赫德利·布尔认为:“战争是政治单位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有组织的暴力行为”。当政治单位具有较广泛意义时,例如,部族、古代帝国、封建公国、现代国家内部的集团,那么它们所采取的暴力行为,是“一种较为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当政治单位“仅仅指主权国家所采取的、国际间或国家间有组织的暴力行为”时,就成为“较为严格意义上的战争”。

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将战争定义为“所有涉及国家的敌对状态,无论它发生在国家间、国内还是殖民地或帝国,这些国家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战争国,或者有50000军人卷入其中”。

詹姆斯·多尔蒂在《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将战争归入“冲突”范畴。

二、战争根源理论

在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面前,人们常常会自发地探求爆发战争的根源,以便能消除战争根源,实现和平理想。在战争起源问题上,不同时代的人们其答案也不尽相同。据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人们对战争起源的认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代表说:

1.神源说: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鼓吹上帝意志与天意,战争被看作神意的安排;此外战争宗教说认为,人类具有“原罪”,神让“选民”用战争报复其他民族。伊斯兰教中有对异教徒的“圣战”。

2.人性说:人性本恶,自私利己的人性与欲望导致战争。例如霍布斯自然状态说与人性本恶说。

3.自然主义战争说:战争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状态,人们无法消除它。

4.偶然因素说:某些偶然因素导致战争。例如1704—1714年英法战争起因于“洒水”。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利一世死后无嗣,法、奥、巴伐利亚三国为争王位继承,勾心斗角。1704年英国贵族夫人马肖尔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将一杯水洒到了法国侯爵德雷伊身上,后者认为是故意对他的侮辱,为此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英法对立加深,英国便联合荷、奥、葡成立反法联盟,与法、西、巴伐利亚联盟开战,战争延续了10年。

又例如,1969年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为争夺世界杯足球赛资格而发生冲突,随之断交,爆发战争,7月14日萨军入侵洪都拉斯400平方公里土地,8月初在美洲国家组织干预下撤兵。

5.物质利益说:为了夺取物质利益而引发战争。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在《罗马史》中写道,罗马人与迦太基人为了争夺阿非利加的那部分土地而发动战争。孟德斯鸠也曾有过类似的话语,即国家为物质利益而征服其他国家。

6.恐惧心理与军事同盟说:迈克尔·霍华德认为,长期以来战争的原因没有发生过根本变化,引起波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是,“雅典人力量的增长和斯巴达人由此产生的恐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德国实力的增强以及由此引发的英国的恐惧。战争是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造成的。这种恐惧心理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由于恐惧心理作用,一般情况下,两个敌对的国家,追求在军事上的某种程度的优势,例如,10%。A国若先获得10%优势,B国就会追求20%的优势,这样就会无限制地竞赛下去,触发战争。由于一国力量的不足,就会追求同盟,同盟之间又会重复这种军备竞赛,酿成战争。

7.综合因素说:当代西方学者中,一些人在战争问题上发表过不少有真知灼见的新论点。美国著名学者昆西·赖特强调战争原因的复合性,建立了四要素的战争起源模型:政治技术、法律意识形态、社会宗教、心理经济原因。

肯尼思·N·华尔兹在其代表作《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

中,提出了战争起源的综合因素说。他认为人性的不完善、国家制度的不健全、世界无政府状态,是导致各种类型战争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因素。以往的研究者往往拘泥于某一层面,并得出某种有偏颇的结论,他认为只有将这些层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无论资产阶级学者在战争起源问题上的观点如何深刻,都难以摆脱其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

8.私有制与阶级社会根源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战争起源的论述,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战争起源的本质,其贡献并非仅将战争与物质利益相联系,或与阶级斗争相联系,因为以往的思想家对此曾作过探索;经典作家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战争分成自然状态下的无阶级性的战争,以及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性的战争,即现代意义上的战争,这种战争自阶级产生后随之而来;同时,阶级性的战争是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化为对立阶级后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当私有制与阶级社会消亡时,这类战争也就会最终被消灭。因此私有制与阶级社会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9.国家发展的横向张力说:纳兹勒·苏克瑞与罗伯特·诺斯在他们的著作《冲突的国家:国家的成长与国际暴力》中,对1870—1914年间的英、法、德、意、俄、奥匈主要六国的多种数据(人口、经济、军事、政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成长过程本身可能会导致扩张、竞争、敌对、冲突、暴力。国内发展是国际扩张的重要决定因素。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往往无止境,必然会产生横向扩张压力,这时或者通过合作舒解压力,否则只能由军事冲突解决问题。

10.大国实力地位转移说:美国学者J·库格勒、A·F·K·奥根斯基在《战争分类》一书中指出,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大,越安宁。战争源于大国之间的增长速度不同,主要由于主导大国与挑战国之间的增长速度不同,后者能够超越前者。“当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大国发展的比主导国家还快,并借此逐渐实现平衡时,不稳定性就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西方国家不少学者持有此观点,尤其是美国的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崛起往往联想到的是美国主导地位的不稳定,新的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加大。

三、战争的一般特点

就广义的战争而言,一般都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暴力性。战争本身就是暴力行为。能却人之心,不战而胜,这是战争中最上乘的艺术,可惜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以暴力手段摧毁对方的军事设施,最终消灭对方军事人员。不少战争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真刀真枪的战场,一个是唇枪舌剑的谈判战场。唇枪舌剑的谈判,最终取决于真刀真枪的战场上的实力,取决于暴力手段。

2.残酷性。战争以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为最终目的,为了达到此目的,往往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在杀戮同类时,表现出比其他生物更残忍的特点。诸如,各种生化武器、核武器、凝固汽油弹等,不但消灭了敌人肉体,而且使平民受到株连,造成许多终身残废者。“二战”中全球死亡人数达到5265万,其中平民约1000万左右。

3.破坏性。战争的破坏性是明显的。不但摧毁建筑、生活设施,而且导致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战争不但破坏了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且对许多珍贵的古代文明遗存造成破坏。人类多少珍贵古迹毁于战火,或者在战乱中被敌方或己方的人所摧毁。中国的圆明园、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阿富汗的巴比扬大佛等等。核武器的破坏性更大,一旦发生核战争,人类有可能被自己所消灭。

4.恶的历史作用性。尽管战争的消极性很明显,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恶的历史作用性。为了赢得战争,人类便不断发明各种新式武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在战争中先应用,然后转化为民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投入了巨额资金与科技力量,在卫星通讯、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少突破,尤其在信息技术上,这些军事技术在90年代,逐步转化为民用技术,成为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与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之一。

5.周期规律性。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著名学者,包括皮基利姆·索罗金、昆西·赖特、阿诺德·汤因比、罗伯特·吉尔平、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威廉·汤普森等,开始研究战争周期规律。他们一般都推论,一定时期的和平间隔以后,必然会爆发战争。这种间隔几乎是规则的,即使不规则,促使战争爆发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会同时出现。由于各自使用的数据库不同,研究的时间段不同,方法也不尽一样,因此其结果也不尽一致。

战争短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皮基利姆·索罗金(PitirimA.Sorokin)在《社会关系的波动:战争与革命》一书中,对1100—1925年间的欧洲战争进行研究,发现共发生了862场战争,每年平均发生一场。昆西·赖特在《战争研究》中,对1480—1941年的战争加以研究,统计为200场战争,平均为2—3年一场战争,并断定主要战争以后,会出现一个50年左右的和平时期。阿诺德·汤因比则发现了战争和平周期约为100年。

战争长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罗伯特·吉尔平、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威廉·汤普森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希望在一个或几个世纪的长周期中发现周期性规律。例如,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经济的政治》,提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模型,其历史跨度达5个世纪。

关于周期性的原因,众说纷纭:

其一,汤因比的厌战情绪说,惨重的战争往往孕育和平解决的方案。而20世纪30年代的绥靖主义就是厌战的一种表现形式,结果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其二,世界经济周期说,包括经济周期处于严重衰退时期,失业严重可能激发战争;或者经济过热,加强战备引发战争。尼古拉·康德拉吉耶夫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经济K曲线与世界经济50年(25年增长、25年下降)的长周期理论。威廉·汤普森等人的战争长周期理论研究与其相关联。

其三,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与霸权的转移说。霸权稳定有一定的周期,一旦维护霸权的资源消耗过渡,就会衰退,出现霸权转移。

关于战争根源的解释,至今没有一种学说能够为所有学科的社会科学家们所普遍接受。战争根源的研究是需要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任何一种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于一种原因的学说,都将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单一因素解释的谬误”。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综合各种因素,才可能获得较满意的结论。

四、战争的本质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其性质特点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特点密切相关,对战争本质的探讨,主要代表说有以下几种。

1.原始社会的自保说

无阶级与无私有财产的原始社会,战争的本质只是一种为生存自保与延续后代所进行的抗争。

2.阶级社会的政治继续说

阶级社会的战争,它是私有制、阶级、政治集团、民族、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发生冲突,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往往是政治斗争最高形式,又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往往是影响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影响战争的因素,还包括宗教、意识形态、民族、领土等。不过,这些因素本质上又从属于经济和政治因素。

人类对战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与西方思想家从战争实际考察中,提出过战争与政治相联系的比较朴素的观点。例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商鞅曾明言,“凡战法必本于政胜”,政治上获民众的拥护是作战要旨。古印度《摩奴法典》指出:“武力与政治手段相结合才能维护国家的重大利益。”

拿破仑曾深刻地认识到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是一场政治制度的较量。普鲁士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则鲜明地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继续的观点,在揭示战争性质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在《战争论》中深刻指出:“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制订战争计划时,必须坚持战争是政治继续这一原则,纯粹的军事观点必须让位于政治观点,“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那是荒谬的,因为战争是由政治产生的。政治是头脑,战争只不过是工具,不可能是相反的。因此,只能是军事观点从属于政治观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性质命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思想家中是最深刻的。但是他也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他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继续的命题,但对政治的阶级性质无法认识清楚;他也未能揭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未能认识战争与政治都渊源于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终科学地揭示了战争的性质,战争乃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是阶级政治的继续;它是为某个统治阶级或某个被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进行的,但任何政治目的归根到底决定于阶级或国家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

列宁深刻揭示了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的矛盾。

毛泽东将冷战时期的地区冲突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世界霸权联系在一起。

冷战后时期的地区冲突性质,与领土、宗教文化、经济利益、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相关联。

3.核时代战争的中性说

核时代的战争,尤其是核战争,在对抗双方都已具有“第二次打击力量”之后,战争能否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这一观点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战争中无法出现最终胜利者,只有最后毁灭者,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任何政治目的。

五、战争的价值判断

同类推荐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

    本书在意识形态所关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内,选取了私营企业主兴起这一视角,来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问题。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国际政治学新论

    国际政治学新论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政治学的最基本范畴和最基本原理,分析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等的含义和特点,阐明了国际政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方式,探讨了国际政治体系及其基本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战争与和平、全球化与现代化等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适宜于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及研究生参考用书。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热门推荐
  • 既生瑜何生谅

    既生瑜何生谅

    因为我爱的人,她很喜欢看电影,所以我才会演电影。因为我爱的人,她唱歌跑调却很有感情,所以我才会做歌手。因为我爱的人,她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生命里了,所以我做着这所有她喜欢的事情,用我的方式继续爱她。因为我爱她。大明星沈言瑾心中的理由,从无法对人言说。既生瑜何生亮的俗称,就像一个魔咒,让周瑜和沈谅,注定一生命运的纠缠。
  • 重生之我有金手指

    重生之我有金手指

    重生十八岁,发现手指上有朵圈神秘的花纹,能催生植物提取植物精华。开启金手指从此翻身做地主?可是有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激活金手指后,会在个人属性里自动添加植物属性,变成人形植物。而当变得美美哒的软妹纸努力争做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一只沉默的大尾巴狼悄然接近着懵懂的软妹……
  • 我只是路过的侦探

    我只是路过的侦探

    推理案件,悬疑分析。心理交锋。纵使案件扑朔迷离,但真相只有一个。
  • 三月桃花染

    三月桃花染

    一朝穿越玄幻大陆变成出生小婴儿“我的手怎么这么小?凹糟,想要说话只能哭......这到底怎么回事“接生婆“生了生了......”捡到一块小石头“娘亲~饿”“能换个叫么?”“抗议无效”“自作虐不可活啊”
  • 恶魔校草与呆萌甜心

    恶魔校草与呆萌甜心

    她无法遗忘那段令她心痛的记忆,但他的出现使她的那段记忆渐渐淡忘,她是他所要守护的人......他的前女友突然从国外回来,而这个人,竟也跟她的那段记忆有关......当她就要想起过去的往事时,一场车祸发生了......
  • TFBOYS之霸道校草惹人爱

    TFBOYS之霸道校草惹人爱

    这是大大第一次写小说,所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含,如果有人说我抄袭别人的文,我不想多说什么,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么就不必读大大的文了
  • 别让爱情擦肩而过

    别让爱情擦肩而过

    她是商业富家女,意外的一次车祸中父母双亡,失去全部记忆,从此远渡美国,12年后的她满载而归,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她在又一次意外中找回的记忆而破灭。自己最爱的人应该是自己最应该恨的人。。。。
  • 我是医学生的那些日子

    我是医学生的那些日子

    助产、护理、临床、你选择那一个?这是一个真假惨半的故事,一个矢志成为妇科圣手的青年,阴差阳错成为口腔专业学生的故事。忆往昔、多少遗憾睡梦中。
  • 白毛

    白毛

    顾文显198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迄今在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多万字,诗百余首。出版民间故事集《贾成明故事集》、《南侠。北侠》,散文集《梦里有条宽宽的河》,小说集《割豆割豆》,小小说集《白毛》,故事集《草屋小学》、《真的假的谁玩谁》。作品被收入250多种结集、选刊中,其中故事作品自首届至2008年一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故事集”,小小说自2000年至2004年一直入选〈全国最佳小小说集〉。
  • The Devil's Disciple

    The Devil's Disci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