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多极化的“极点”关系,呈现出新型的“伙伴关系”特点,包括美俄“和平伙伴关系”、法俄“优先伙伴关系”、日俄“真正伙伴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中“全面伙伴关系”、日中“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英中“全面伙伴关系”等。中美关系在克林顿任内被认作为“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政府要将其修正为“竞争对手关系”,然而认真审读小布什的“竞争对手”的内涵,也具有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在经贸领域,中美是重要伙伴,中国入世,小布什专门致电祝贺,并希望在21世纪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在政治与军事领域,中美也需要合作,“9·11”事件后,美国已认识到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小布什对中国政府支持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立场,表示感谢,并希望加强两国在国家安全上的合作。毫无疑问,中美关系还会存在竞争甚至摩擦,但是中美两国必然会继续保持这种竞争合作关系,而不会变成对抗。这种竞争合作关系,可能是21世纪中美双方唯一可以接受的关系,无论用什么名称,其本质仍是“伙伴化”的大国关系。
5.21世纪的主要“极点”预测。21世纪的美国,仍然可能是最有实力的大国。当然,美国能否在21世纪下半叶依然领先其他大国,只能拭目以待。
21世纪的中国是最有希望的大国。如果中国在21世纪下半叶能够实现现代化目标,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或在许多领域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大国。
21世纪的俄罗斯,在恢复其应有的大国综合实力地位的进程中,还有艰难的路程要走。但其军事、政治上的实力与影响仍不能令人小觑。一旦其经济社会转型完成,其天赋的充裕的自然资源获得充分利用,俄罗斯的综合实力与地缘政治影响还可能名列世界前茅。
21世纪的欧盟经过第5次东扩,2004年5月1日成为25国的联盟。
人口4.55亿,GDP达9.6万亿美元,仅比美国少1.4万亿美元。据欧元之父罗伯特·芒德尔预言,最终会有50多个国家成为欧元成员国。整体实力将超过美、日,但其中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离开其区域集团,其国际地位都会显得单薄,难以发挥重要的国际影响。
21世纪的日本,美国的未来学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将其称为“一条腿的国家”,它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21世纪的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强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外交上,日本将不再满足于美国小伙计的角色,在美日关系中,日本“一边倒”的态势会有所改变,正如小泉首相2003年访华时所言,中日关系是与美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日本对外关系;在21世纪的前10年,日本将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梦想和亚洲领头雁的角色;在军事上,日本会进一步借机扩展实力,“9·11”事件与“朝核危机”给日本废除和平宪法与“专守防卫”原则,提供了难得的机会。200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三个向海外派兵的法案,日本急不可待的想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五、多极化的理论诠释
多极化现象或趋势,在理论上的表现,至今莫衷一是,难有令人完全信服的某一种理论,以下介绍主要的几种。
1.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列宁曾指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一个经济部门,在市场的统治下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均衡的发展”。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特点,并赶超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这一绝对规律在帝国主义阶段,会引发两个后果:帝国主义战争与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也决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其表现是: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战后日本、欧盟的经济迅速恢复,并有力发展,一度直逼疲软滞胀的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使美国又一次振作起来,拉开了与日、欧已经缩小的距离。尽管“9·11”事件给美国经济的打击沉重,但并不能改变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差距在扩大。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已分化出:新兴工业国、发展中国家、最不发展的45国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准的国家。
2.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需要有霸权国家的维护。但是要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霸权国家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国际公共产品(诸如在联合国与维和部队承担最大份额的经费、开放自己的市场等),允许其他国家“白搭乘车”。
这一现象的结果是“白搭乘车”国家迅速发展并接近霸权国力量,霸权国则因“经济剩余”逐渐减少,必然出现衰退现象,于是新的挑战国便会向现存霸权国挑战,以改变现存国际秩序。因此,霸权国与挑战国的地位会不断变化,国际秩序稳定也只能是相对的,它需要霸权国维护,但不会只是一个不变的霸权国。
“霸权稳定论”为战后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同时也揭示了各国力量发展不平衡,任何时期的霸权国或“超级大国”主导国际关系的现象,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大国主导地位的更替的趋势,则是难以抗拒的。
3.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美国学者伊·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多卷巨著中,用一体化的方法研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并提炼出六个向量:生产、劳动、福利、社会凝聚力、知识与国家制度。它们是世界体系演进的基本条件,它们的综合作用是世界体系终结与变换的终极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中心区、半边缘区与边缘区组成。中心区的霸权地位有周期性的变迁特点,中心区存在多个中心强国,某个中心强国只能“在很短的时刻内可以同时在生产、销售和金融方面优于所有其他中心强国,以取得‘霸权’地位”。但是,“称霸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真正的霸权国,它也就开始衰落”。于是中心区其他中心强国将取而代之,或者中心区发生转移,新的中心区崛起,而新的中心强国与霸权国又随之涌现。
他预言,21世纪前25年内,美国的霸权会衰弱,中心区将由北美转向亚欧,中国、日本、欧盟中心强国会上升,并有其中一个中心强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领导国家,“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的作用”。沃勒斯坦的预言表明,随着美国的相对衰落与其他重要国际力量的上升,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4.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1993年夏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以文明的相异与相斥来解释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态势。在遭到广泛批驳以后,又在当年《外交》11—12月号上撰文《如果不是文明,那又是什么?——冷战后世界的范式》,提出“文明”已代替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等,成为观察、判断国际形势的“范式”。1996年他再次在《外交》11—12月号上发表《西方文明只此一家,并非普遍适用》,以及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系统阐述了他对冷战后世界秩序的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即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集团、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不结盟的第三世界。世界以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划线。冷战后,国家的分类标准,由文化取代其他标准,“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
主要文明包括西方文明、非洲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等。
21世纪西方文明将继续衰落,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与亚洲正在崛起,其中中华文明的壮大最引人注目,伊斯兰文明正在复兴,每个文明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国家,它们的状况往往代表文明的盛衰态势。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文明诠释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它强调多极化格局的客观性与必然趋势,并预言,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动摇美国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并引发中美间的冲撞,因此希望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以促进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对话”。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本质上是美国学者对21世纪美国霸权衰落的担忧与恐惧,也是对不可阻挡的多极化格局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趋势的无奈的悲鸣。
国际格局多极化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国作为多极化中被世人看好的国际力量,更应借“入世”的东风,以昂扬的斗志去搏击新世纪的风云。
(第三节)国际秩序
一、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基本含义
1.国际秩序的形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无国际秩序可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并无社会联系的商品纽带,战争与无政府状态是常态,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依然受无政府状态所主导,各国之间的关系仍处在战争状态之中。
当生产力的发展,使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后,市场的发展就提出了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市场经济愈发展,愈要求社会环境的有序与稳定。当市场经济越出国界,形成国际商品、货币与资本市场时,便自然会要求建立某些国际秩序来保障各国人们的国际交往,尽管国际社会没有统一的政府。科技的进步、远距离的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与完善,也促进了各类国际秩序的建立。一般而言,近现代国际秩序是以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为开端的,而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秩序建立的基础。
任何国际秩序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尽管后人往往会评点其不合理之处;国际秩序的合理与否往往以所依据的客观条件而定,客观依据存在,相适应的国际秩序就有合理之处;客观依据改变了,形成的国际秩序也就会随之变得不合理。
2.国际秩序的基本含义
在国际政治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前的西方理论,往往从孤立的国际行为出发,选择某一侧面去研究国际社会的政治联系,把世界视若一盘散沙;而现实主义学派,更多地从“体系”、“结构”出发,将国际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系统去把握。国际社会可分成多层次的研究范畴,其中最基本的范畴,是国际体系,其次是世界格局。在一个特定的国际体系下,可交替出现若干不同特点的世界格局。例如,冷战时代的“雅尔塔体系”,持续半个世纪之久,其间依次由两大阵营对峙、三个世界、两极争霸到东西南北世界格局。仅次于世界格局的范畴,应推国际秩序,尽管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的含义与范围有不少重叠之处。世界格局如果主要反映国际基本力量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模式与态势,那么国际秩序更多地研究相对稳定的国际态势的基本运作机制与位次顺序。例如,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后,出现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与此同时,美国凭借其超一流的实力,构架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由世界发展银行、关贸总协定及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形成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同时,美国一手建立并操纵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政治组织与集团,构筑了以西方大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政治秩序。而在国际行政管理领域,人类较早建立了由万国邮政、航空、航运、产品标准等方面的秩序。一般而言,国际秩序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行政秩序等内容。
二、国际秩序理论演进
近代国际政治理论中,有关国际秩序的论述往往都与均势论、国际法和世界政府等观念相关联。而在现代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均势学说、国际法与世界政府学说一直被人们视为国际秩序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手段。
1.均势理论
在地区国际秩序方面近代均势结构的典范,当推1643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筑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1713年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德勒支条约,第一次确认用土地补偿手段来维持欧洲权力的均衡。1815年反法联盟签订的维也纳公约,重新调整英、俄、普、奥和法五大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组合,并实现欧洲权力的新均衡。正如18世纪法国学者埃梅里希·德·法泰尔曾阐述的,所谓势力均衡原则,“意味着事务的安排要使任何国家不能居于绝对主宰地位来支配其他国家”。
古典均势理论在20世纪逐步发展为现代均势理论。现实主义派大师汉斯·摩根索曾深入探讨过势力均衡问题。他认为国内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维持国内政治稳定,权力的分立制衡原则,保护了弱小集团的利益,阻止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国际政治系统中,缺乏集中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各国的独立平等及国际社会的稳定,在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权力均衡的作用。他认为权力均衡既是国家力量分散与互相制约的客观状态,又是指国家追求自身权力和利益而诉诸均势原则的政策和行动。摩根索详细分析了建立均势的五种方式:将竞争对手分而治之;领土补偿;军备竞争;结盟;由大国充当权力制衡的“支配者”。摩根索还指出了权力均衡原则的三大弱点:不确定性;不现实性;功能不足。他认为权力均势原则是弱小国家保持独立应该利用的原则。
现实主义学派中,斯坦利·霍夫曼与基辛格都有自己的均势学说。肯尼思·华尔兹坚信,均势不是幻想,而是在现实中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实行均势政策的政治家其行为常常是不道德的”。如果在国际竞争中,无法阻止武力的使用,“那么使用武力的能力往往会成为衡量均势的标准”。
“均势体系决不会自行起作用”。在国家间的激烈竞争中,“均势过程是错综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