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800000025

第25章 国际政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1)

任何时期的国际秩序的稳定与维持,必须依赖一定的国际行为准则。

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行为准则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但是一般都是以条约、声明或宪章等形式,确定国家权力、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之间处理各种关系时应该遵循的一般准则。

国际行为准则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具体文字表达的行为准则,包括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或仅适用于当事者双方的双边协议规则;也有无形的行为准则,一般由传统习惯与道德规范构成的国际社会中的默契与共识,诸如信誓、守约与重诺原则,战争中保护妇女、儿童和无辜生灵免遭杀戮的原则等。

国际法所规定的国际行为准则,主要适用于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或称国际法人格的对象,一般指具有独立参加国际活动和直接承担国际法权利和义务能力的主权国家,以及由主权国家为基础组成的国际组织,他们一般是国际社会中的主要行为体。

国际法准则,主要由主权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制定的国际条约与决议,或者约定俗成已成共识的国际惯例所组成。所谓国际惯例,是各国在长期交往中,不断重复某些行为,逐渐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有法律约束力的事例与习惯做法;它都不成文,一般由国际公约加以确定,属于国际法的主要构件之一。例如《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确认那些被各国共同接受的国际惯例,作为国际法院裁决时适用的法律依据之一。较重要的国际惯例,有诸如外交人员应享有特权和豁免等权利。

国际条约是国际关系中最普遍的法律形式,也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一般采取公约、协定、宪章、盟约、宣言、声明、公报、换文等多种名称。

国际条约既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既可以是长久性的,也可以是临时性的;既可以是政治性的,也可以是经济性、文化性、军事性的等。

(第一节)国际法的产生、性质与一般特点

一、国际法及其产生

国际法一般可分为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是指经各国协议或承认的,在国际交往中调整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原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法”一词是在19世纪由英国功利主义的政治思想家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首先使用,他将两个拉丁词连缀而成“international”一词。

作为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和行为的一般国际行为准则,早在奴隶制时期,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国家间交往的发展已经出现。在古希腊罗马、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各国统治者之间就以条约、协定等一般国际行为准则来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例如,古埃及与古赫梯曾订立了互不侵犯条约,并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后期的亚述王国。古埃及与古赫梯曾缔结条约,共同镇压拉美西斯奴隶起义。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曾有过一些有关战争和使节的原则,如:作战时不使用有毒武器;未经宣战不得进攻邻国;请中立国调停争执;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对方如愿意赎回战俘,应予归还等。

15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有了重大的发展。在理论上,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JeanBodin)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国家主权的理论,论证了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可分割性。荷兰的政治思想家雨果·格劳秀斯(HugeGrotius)进一步阐明国家不仅具有对内主权,同时具有对外主权,论证了国际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海洋法和战争法的基本原则。以后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也在其政治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主权、平等权和自保权的理论主张。

在欧洲30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以后,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同盟国与法兰西王国及其同盟者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和会,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一次以多国条约的形式,将国际法的一些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停战协定规定: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各国争端应该以法律委员会的形式解决;停止相互间的暴力行动;缔约者应保证联合一致,反对不遵守协约者等。这个停战协定被法学家视为近代国际法的开端,虽然它只是调整欧洲列强之间关系的区域性国际行为准则。

世界市场的扩展和分工的国际化,使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国际社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欧洲大国的对外扩张和激烈竞争中,国家之间的多边和双边条约、协议越来越多。例如,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和《巴黎和约》、1818年的亚琛会议、1831年的伦敦会议以及1856年的巴黎会议,都在有关外交使节、海上国际法以及战争法等问题上作了一系列规定。从1815年到1924年间,国家间缔结的条约有16000个。同时,国际司法机构也相应发展起来,如1899年建立的常设仲裁法院、1908年建立的中美洲法院,还有80来个国际或混合委员会,这些条约和机构,保障了大国的对外扩张,协调了大国在竞争中的矛盾,维护了大国的对外利益。

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发动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为了防止世界大战,国际社会加大了国际立法的努力。

1899年和1907年,先后在荷兰的海牙举行过两次由多个国家参加的和平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条约。制定了一些有关战争的法规,建立了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们进一步呼吁以法律和司法程序解决一切国际冲突,制裁违法的国家。建立超国家的世界政府,来确保国际行为准则的履行,阻止战争行为。一次大战以后,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建立。1928年15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非战公约》,以后共有63个国家参加这一公约。然而,国际社会的立法努力最终未能阻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二战”以前的国际法,本质上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不可能得到普遍遵守。

两次世界大战严重践踏了国际法,但是并不能阻止国际法的发展。“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因为战争使国际法的必要性变得更加明显。两次世界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惨不堪言,用国际法制约国家的战争行为,维护世界普遍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正如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所说,“所有的人类经验表明:正如在国内事务中一样,在国际事务中,对于任何想要在合乎理性的条件下生存的社会来说,法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最高目标。我们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在许多方面,全人类——这个星球上的全部人口——通过技术变迁与其他变迁的革命力量而变成一个单一的社会。国际法和国际权威的发展以及对它们的尊重决定着这个国际社会将能否在合乎理性的条件下生存。”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可以说,国际法在“二战”以后有了长足的划时代的发展。

二、国际法的性质与一般特点

国内社会中规范与约束国民一般行为的基本准则应推宪法。国际社会中规范与约束各行为体的一般行为的基本准则应是国际法。国际法,又可包含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两种类型。调整国际之间关系的法律,主要指国际公法。它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既是各国维护正常国际秩序、相互妥协的意志表现,又是对各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它是各国自我约束与规范其行为的准则。

国际法的性质与类别有多样。平时我们所说的,适合全球范围国际关系的国际法,主要指普遍国际法,或一般国际法;但是有些国际法,由某区域内一些国家所制定,它适合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则可称为区域国际法,例如欧盟宪法,仅适合欧盟成员国;美洲国际法,只适合美洲国家组织30国之内关系的调整。

当代国际法与近代国际法相比较,有以下几项主要特点。

1.国际法主体与调整对象发生重大变化

近代国际法随着欧洲第一批主权国家产生而形成,他们为数不多,都是早期欧洲殖民主义列强,人口不多,却占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并建立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他们既是近代国际社会的主要角色,也是近代国际法调整的主要对象。他们是近代国际法的主体,能够任意修改、解释国际法准则,国际法成了他们殖民侵略扩张的工具。国际社会的其他成员一般不具备国际法主体地位,无法借用它维护自身权益。

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立主权国家数目增多,所调节的关系涉及范围很广。尤其是“二战”以后,殖民体系崩溃,昔日没有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与主权,并且成了当代国际法的主体,此外,各种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也享有国际法主体地位。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法准则的解释与修改权利,不再属于少数发达国家的特权,国际法的调整对象与主体已发生重大变化。

2.国际法的内容与范畴发生了深刻变化

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深刻地改变着国际社会发展的轨迹。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了,国家间依存关系更显重要,冷战时政治、意识形态与军事的对立排斥,向冷战后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摩擦竞争与依存转化,当代国际法的内容发展了,范畴也扩展了,原有的一些准则也随时代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战争的性质原则。在近代国际法中,人们对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或非正义的问题并不重视,一般情况下,只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战争行为,都可被人们所认可。在解决国家间争端时,人们可选择包括战争在内的方式,战争被人们认为是“正当”行为之一。在王位继承、债务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上,战争成了人们最终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本世纪以来,战争的严重危害日益显现,尤其是“一战”的巨大破坏,使人类在战争问题上的态度发生重要变化。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成立后,在1923年通过了一个谴责侵略与非正义战争的国际公约。1928年巴黎会议上又通过了一个废除战争的国际公约(《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巴黎非战公约,规定国家间的任何形式的争端“不论其性质与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第一次明确废除了国家的“战争权”。“二战”的沉重灾难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战争行为进行更有力的约束与制止。在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八款中,规定了国际争端中不能非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准则,但明确承认合法自卫的权利的合理性,在战争问题上,国际法的有关准则不断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需要。

此外,随着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发展,国际法从调整政治与军事关系为主,逐渐转向更宽泛的内容,科技、经济、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逐步也成了当代国际法关注的重要领域,国际法的研究与调节的范围大大扩展了,新的分支不断衍生出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70年代开始,国际法研究的重心逐渐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调整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成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范围,尚无明确一致的结论。广义的研究范围似可包括金融、贸易、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保护、发展与合作、旅游等;狭义的研究范围又可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投资保证、经济纠纷等内容。

战后国际法的研究与调节的领域也扩展到科技方面。1945年原子能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最终呼唤出了原子能法;宇航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又推动人们制定了外层空间法;当许多人在为现代化的巨大成果歌唱时,不少人已意识到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们已纷纷想出保护环境,制定国际环境法的要求。此外,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增加,出国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于是国际旅游法又应运而生了。

三、国际法的基本功能

国际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及作用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际法确定主权国家与主要行为体的权利与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处理相互间关系。国家交往中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体现在互相缔结的条约与公约中。例如欧共体在经济货币一体化过程中,既规定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等义务,又给予其成员国适用统一货币,实现劳务、资本与技术自由流通的权利。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准则,既规定成员国向别国提供国民待遇与逐步取消关税、开放国内市场的义务,又给成员国提供享受别国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等权利。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形成正常的国家间的自由贸易的关系。

2.国际法确立处置国家间争端的标准,保障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国际社会中,国际间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争端可能是运用国际法程序加以解决的“权力争端”,也可能是通过特殊的外交与政治手段才能解决的“政治性争端”。无论是外交、政治,还是法律,他们均是解决争端的和平手段。

此外还有一些手段是国际法认可的强制手段,例如经济制裁、军事制裁等。

1990年9月联合国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为,连续发布了几个决议,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制裁和经济制裁,迫其撤离科威特,国际社会基本认可了这些强制手段。国际法为各国交往提供了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的行为准则,维护了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

3.国际法为小国反对别国干涉与霸权行为提供武器,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战后,随着国际法主体的重大变化,第三世界国家逐步成了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与国际法中的新主体。国际法的内容逐步得到改造,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使国际法的原则更有利于弱小与新型国家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阻止世界战争的斗争。例如《联合国宪章》七项基本原则,万隆会议和平共处十项原则,1970年联合国关于各国友好合作的《国际法宣言》七项基本原则,1974年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等,都在重大问题上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基本要求与主张,比战前的国际法原则有较大进步。

(第二节)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及其发展

同类推荐
  • 先锋

    先锋

    本书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受表彰的近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采写,生动反映了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高校党建工作推进过程和建设成果,形象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欧洲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都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作用。本书对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建议,主要内容有西欧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战后英国的两党政治与执政经验、法国社会党和戴高乐政党与执政、德国主要政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意大利主要政党的执政经验、奥地利社民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等。
热门推荐
  • 花落江湖行

    花落江湖行

    她是一个拥有九个名震江湖兄长的天之骄女,天真可爱而又不失有些小骄纵。他武功盖世,令人闻言色变,却如根木头般,性子冷漠而不知如何去爱。看她一路如何融化他一颗冰寒的心。她是江湖传说中的最毒娘子,人称妖女,貌如春花,杀人弹指间,游戏人生,却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世间最仁慈心善的名门世家公子。为了他,她背叛教门,入仙恶岛,上相思崖,喝断肠酒。有情人最终能成眷属么。这一却都能如愿么……
  • 亡命天涯之古格木拉鬼咒

    亡命天涯之古格木拉鬼咒

    自晋朝建立起的欧阳氏一族,一直以来负责收集帝王等魂魄,以及守卫墓穴。但四百年前,盗墓者深入,触动机关。欧阳氏为了保护陵墓,与之恶战,却两败俱伤。欧阳氏的族长,误入轮回之外,看到终极的秘密。被洗劫的记忆,能否重新拾回,来自终极的他,又会有怎样一起风起云涌。我知道终极的秘密,但只是终极。我自认精心,设下一个局,其实只是别人的棋子罢了,可我知道一些连下棋者也不知道的东西。这只是一个开端。人皮骨的微博_微博http://www.*****.com/?p/1005055519800723/manag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 雪球专刊第112期:金融“网红”巴菲特

    雪球专刊第112期:金融“网红”巴菲特

    在今年,各种类型的财经“网红”漫天飞舞的大背景下,巴菲特毫无疑问的是身价最高、年龄最大、投资水平最高、粉丝数量最多且质量最高的全球第一金融“网红”,投资界这盏明灯50年来从未暗淡过。今年在美国奥马哈召开的20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巴菲特说了些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学到哪些东西?在网红时代,太多的噪音淹没了真知,要读懂巴菲特更为不易。本期雪球专刊推出《金融“网红”巴菲特》,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 穿越火线之风云再起

    穿越火线之风云再起

    他们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因为兄弟情,他们一起战斗;因为挑战自我,他们一起奋斗,在穿越火线的世界里,他们虽然不是王者的存在,但他们却为自己的兄弟情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高歌,他们一路同行去往那未知的远方……
  • TFBOYS初次遇见陌生的你

    TFBOYS初次遇见陌生的你

    我没能陪你踏过万里,你也没能为我倾心,我空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却不敢光明正大拥抱你,我空有一颗爱你的心,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拥有,所谓的渐行渐远,是你没有等我,而我也不敢再追着你,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我,你会同时走向我,不需要我一直追赶生怕错过你。
  • 羽落天涯

    羽落天涯

    一个被神的主宰惩罚来到神迹大陆的少年,一步步的走向成神,成神路上,朋友,爱人,兄弟,敌人,无一不缺,因为一个女孩被神界的来人杀死,让他更坚定了屠神的信心,在神界,屠主神,灭天神,无一不敢,“我毁灭了神界,人界?管我何事,?让我负责管理人界,滚!哪来那么多时间。”这是他对诸神说过的最后一句话,他心底真的是这么无情的吗?燃烧生命,恢复神界,消失不见,他,真的死了吗?其实他在一个地方,名叫天涯!
  • 拳震仙佛

    拳震仙佛

    大耳朵、长鼻子、肥胖的身体、反手持一把九齿钉耙!看到对方,范亢顿觉无奈!这已经是西游记中第十六个与他为敌的妖怪了!照此情形看,牛魔王、红孩儿、金、银角大王在不久后都会出现。这些还都不算什么,特别是西游记中那几个超级妖怪,什么九灵元圣、黄眉老佛、蝎子精、九头虫、青狮、白象,这些可都是能一招收了孙猴子的变态妖怪!更别说还有一位骑在如来头顶的大鹏金翅雕!一想到这些,范亢就觉得头痛无比!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左手中指一枚金灿灿的戒指!但若仔细观看,这枚戒指更像是缩小版的紧箍儿!“不怕不怕!我有齐天大圣留下的猴毛,可加持己身,什么妖怪都是小意思,更何况面前这头猪!”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本书将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从网络的视角来研究渠道关系网络中渠道权力结构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 一剑玲珑

    一剑玲珑

    霸剑山庄庄主九天,在十年前曾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而这一切皆是由拜月宫二宫主所赐。导致心爱的女人和自己的师弟远走皇城。在一次偶遇中,结识他们的孩子逍遥,深受爱情背叛和对正道失望的心态,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到后来才得知爱人跟随师弟出走的真正意图,随即引出另一系列的人物,有着特殊使命的前朝臣子。最后他,或者他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一剑玲珑,事前声明文中出现的人物名字,皆是取自古金第一楼群友之名,如聂小倩、宁采臣、顽童、李逍遥等等,与其它书籍或影视剧中角色无半点瓜葛小说定位-悲情、武侠小说亮点-悲情(从第三章起才会开始进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文中的伏点-真正的爱情、至于武功心法之类,自不会少希望兄弟姐妹们能多多支持落萧,谢谢!
  • 银剑常鸿

    银剑常鸿

    本书只为怀念一些朋友,把一些朋友的小名写入了书中,书中调侃之意极浓,首次写书,不足之处望大家见谅,指教请不要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