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800000015

第15章 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背景条件与主要方式(2)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限制外国对古巴投资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引起了加拿大、欧洲及拉美等美国盟国的强烈批评。据美国公职人员廉洁研究所的报告,美国对古巴的这一政策主要受迈阿密的一个规模小、但势力强大的古巴流亡团体的影响形成的。该团体以1981年由豪尔赫·马斯·卡诺萨创立的古巴裔美国人全国基金会为核心。自1979年以来,在美国的各种与古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团体,为美国竞选提供440万美元经费,其中古巴裔美国人全国基金会提供了320万美元。该基金会成为对美国对古巴政策最有影响的机构。

三、思想文化交流因素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体现在不同国籍的国民的跨国交往之中,人员交往,在相互接触共同处理某些具体事务的同时,自然会进行各种思想交流。人们的行为受思想支配,不同国度的国民在政治信仰、哲学观念、宗教与社会观念等方面,往往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差异在人员交往中既可能成为障碍,也可能成为动力。人们在交往与思想交流时,往往也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交流各自的科技、经贸、政治、军事、文化等信息。

一般而言,思想文化交流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科学技术文化

主要涉及农业与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发达国家率先发生近代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它们至今仍垄断着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战后,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并不断推进本国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推进各国人员的流动,促进科技文化的交流,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往往只能被局限于相对少数的社会阶层中,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中,大众传媒在传播科学技术中的作用有限,而国家间的个人交往,跨国组织间的交往,官方的政府接触,逐渐成了跨国科技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各种世界文化类型中,唯有科技文化可以被任何不同社会制度与传统文化的国民所接受,这类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各国的思想文化交流中,科技文化具有普遍可接受的同一性特点。

2.社会文化

世界社会文化主要涉及与社会组织与组织内部的管理相关的内容。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的性质,难有完全吻合或可被全盘接受的特点,这是社会文化与技术文化相区别的主要之处。社会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大众媒体来实现,这种大众媒体既可以是政府控制的,也可以是民间的。此外,跨国人员交流,包括国际旅游、国际会议与出国学术交流等,也可推动这类文化的传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政治信仰的人员对社会组织与组织管理的思想认识常有争议,因此这类文化的传播常常会伴随冲突与争执。例如,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东方国家学者往往会强调集体观念、思想工作与群众利益等因素的作用;而西方学者,往往会注重个人利益、物质刺激与企业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尽管有互相冲突与不一致存在,但是作为世界社会文化,仍有不少能被各方均能接受的思想观念存在。例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个人物质利益与社会进步的意义等。在诸如此类的思想观念面前,持异议者就不多见了。然而,在如何实现这些被普遍认同的思想目标时,又可能出现歧见。

3.政治文化

世界政治文化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一类文化,包含着更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色彩。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社会道德与伦理准则,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形成互相龃龉的政治文化。这类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跨国人员流动、大众媒体及国际组织实现。世界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各国的标准不一,态度不同。当许多国家在宣传核裁军、控制军备以求得世界与地区的和平时,一些国家可能在鼓吹增强军备,千方百计拥有核力量。当西方一些国家在鼓吹民主自由制度时,中东等地的一些君主国或政教合一的国家,则在谴责西方的民主,竭力宣扬顺从真主与君主,维护集权制度。尤其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明显对立,甚至在各自的集团内部,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也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冷战期间,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与国家间的紧张状态,中越之间的政治与军事冲突等。但是,世界政治文化也有相通与一致之处。

例如,在国际交往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希望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都重视以协商、合作的方式,而不是武力的方式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等五项国际关系原则被越来越多国家所接受。当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各国资本互相进入对方市场时,双方都希望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即使对方是不同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例如,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投资中国,担心中国政局不稳,希望中国有安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尽管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持有深刻的成见;同样,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投资时,也同样希望西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上没有过大的动荡,尽管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并非被中国所支持与推崇。

总之,作为思想交流的背景条件,以上三种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对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科技文化具有最强的独立性与同一性,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冷战后时代,各国愈益重视发展世界经济联系,科技文化被各国政府视为发展外交关系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科学技术优势,将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控制或左右发展中国家的手段与工具。社会文化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屈从性,它常常导致国际社会中不同文化类型(尤其是不同宗教文化类型)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纠纷,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冷战后时期概莫如此。不过在冷战时期,社会文化更多地服从于政治文化的需要,因此不同社会文化的国家之间在宗教、民族和传统习俗上的差异与冲突被暂时压抑下来;冷战后时期,随着政治文化影响力量的减弱,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增加,不同社会文化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冲突也渐趋加剧。政治文化具有最强的排他性、独立性。尤其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种主要的政治文化的对抗,处于你死我活状态,它既能左右技术文化的发展,又能操纵社会文化的动向,成为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但是,政治文化本质上仍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屈从性的。尤其是冷战后时期,国际关系重心由军事政治向经济政治转移时,政治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各国政府的外交活动一般都带有明显的经济目的或经济色彩。1994年克林顿总统出访日本,带着庞大经济代表团。同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中亚东欧国家,也伴随一个大型经济代表团。11月,加拿大总理克里蒂安访问中国,也带来一个庞大经济代表团。政治文化经济化现象,已被世人所共认。国际交往中思想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思想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却是缓慢的,要探讨国际交往的规律与行为主体之间互相作用的背景条件时,不能忽视思想文化交往的作用,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如此,在现实国际关系生活中也是如此。

四、国际道德与国际舆论因素

国际道德与国际舆论对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间交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作用。道德是人们共同生产与生活中一般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们一般推崇善、正义、诚信等道德准则,贬斥恶、非正义、虚伪等不道德行为。

道德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历史性。不同历史时代推崇不同的道德准则,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是“三纲五常”,社会主义的中国弘扬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诚实守信等美德;阶级性。不同阶级的道德准则不同,资产阶级鼓吹利己主义,无产阶级主张公而忘私精神;自律性。道德的作用不是强制约束性的,它与法律作用不同,它的实施没有强力保证,更多地靠个人自律,以及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的身不由己的行为。国际道德是各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各国普遍接受的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国际行为准则与规范。例如,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以及有关国家组织的规章所确认的权利与职责等。与一般道德相比,国际道德的特点有所不同。

历史性。国际道德也非一成不变,它随国际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近代早期,强权原则被各殖民帝国所推崇,但当代社会,各国普遍斥责强权政治及其行为;非阶级性。国际社会中,存在通行的超越国别与阶级的道德准则,例如维护主权与独立,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国际道德准则,这一点与一般道德有所不同;非强制性。国际道德与国际法,采取不同的方式,发挥不同的作用,国际道德主要靠国际舆论与国家自觉行为来维护,并发挥作用;国际法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可依靠国际社会的一致行为加以制裁等方式发挥作用。

国际道德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利益往往起着更大作用,尽管如此,国际道德为国际行为主体的正常交往提供了某些行为规范,有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与有序发展。它主张国家利益的自我约束与互利平等,维护了各国合法权益。

国际舆论是指国际社会成员对某些重大国际现象或问题公开表达的意见,它经过大众传媒的渠道表达出来,对国际行为体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或阻挠作用。国际舆论一般与国际道德和国际法关系密切,它一般以国际道德准则与国际法准则作为依据。国际舆论一般谴责侵略与非正义,支持正义,维护和平与进步,反对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与进步方向发展。联合国在国际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国际舆论与国内舆论既相连,又不完全一致。国内舆论主要反映一国人民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国的对外政策。国内舆论影响外交政策的方式一般有:通过立法机构、新闻媒介、政党和压力集团来影响决策,采取全民表决、群众集会、示威游行、签名请愿等活动来反对或支持政府的决策。例如,“二战”爆发后,美国舆论在很长时间里主张孤立主义,使得政府迟迟不能作出出兵反击轴心国集团的决定。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国内舆论发生逆转,强烈谴责日本法西斯主义,并促使政府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战争。

国际舆论与国际道德一样也是一种非强制性因素,对国际政治影响是间接的。国际斗争最后取决于力量对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表明国际舆论在精神、道义与心理上的影响作用又是不能忽视的。然而,舆论往往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舆论导向被少数反动势力所左右,形成某种民族复仇舆论、战争叫嚣或其他反动舆论,就会毒化国际社会视听,造成国际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冲突或战争。希特勒与戈培尔曾大肆制造种族复仇与战争夺取生存空间的舆论,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五、经济因素

1.世界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世界经济条件。和国内经济相似的是,世界经济也必须涉及货物、服务、货币这三种要素的运作,但是与国内经济所不同的是,这三类经济因素的运作的参与者,不是同一国界内部的不同企业或公司,而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跨国公司或政府。这一根本区别,使世界经济带有某些显著特征。首先,国内经济行为无可奈何地受到政府的政策或某些重大决定的影响。无论是计划型经济,还是市场型经济概莫如此。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经济运作中,占主导地位,全面调控国民经济,从而使任何类型的国内经济都打上政府政策与调控的烙印。但是,世界经济的运作,并没有一个集中控制的权力来调节,各国的经济运作主要由各自政府与市场共同影响的结果,世界经济的运作也是各国分散决定的结果。各国的分散决定,更多地取决于自己国家的经济状况。其次,当某些国家本着一个或一些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由政府间正式协商,建立某种组织,采取协调一致行动,例如欧洲发达工业国建立欧洲联盟。国家间的这类集体行动,就会对世界经济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国内市场由政府或社会制定与形成的交易原则,对国内经济的运作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是,在世界市场上没形成对任何国家间经济联系行为有重大制约作用的交易原则。例如,1994年11月15日,由18个成员国组成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在印尼的茂物召开,会议发表“茂物宣言”,使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迈出了重大一步。但是第二天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记者招待会上便强调,“茂物宣言”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决定,尽管是一致同意才通过的,但“没有约束力”。因为该组织内部差别太大,如果各成员国都必须遵守一致通过的决定,“某些国家可能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任何国际贸易原则、金融货币原则、投资原则,只能是国家间,或者区域集团内部、区域集团之间的经济协商的产物,并非对一切国家的经济行为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何况这些交易原则,也存在不少互相矛盾与不一致地方,除非是某些抽象的一般原则,诸如对等互利原则,可以被各国普遍接受,但却难以具体操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国际市场仍未摆脱原始的自由市场的特性。

2.世界市场要素系统

依据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形态来划分,国际市场是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诸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称复合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国际商品交换中,不断扩大充实。在世界市场体系中,最主要的要素市场是:商品贸易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货币市场。每一种要素市场,均有一些自身的交易原则,尽管并非有很强约束力。

1.商品贸易市场。这是世界市场体系的基础与主体,在市场发展史上,实物商品市场首先产生,然后派生出其他各种市场。按商品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两大类,商品市场也可分为相应的两大类:消费资料市场与生产资料市场。此外如果按商品专业划分,又可分为各类专业性商品市场,如地产业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服务市场等。其中既有有形的物质产品市场,又有无形的产品市场。

同类推荐
  •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古代出使中国的高丽、朝鲜使节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字。这些书统称《燕行录》。《燕行录》的写作持续了700年之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外国文人记录中国的超大型文库。金允植的《阴晴史》是最后一批《燕行录》,也是朝鲜封建文人的千古绝唱。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梦写青春

    tfboys之梦写青春

    “我们分手吧…”“为什么?”“我们不合适!”——No.1“你喜欢我么?”“当然喜欢啊!”“你喜欢我什么?”“你的一切我都喜欢!”——No.2“千玺,我们要永远在一起!”“会的!”——No.3
  • 悠悠幸福语

    悠悠幸福语

    杯酒呀,上学上得好好的,为何一醒来自己就穿了,穿了也就算了,别人都是穿越做王妃做小姐,而自己一看怎么还是个挺着大肚子还被人追杀的女人呢,真是太晕了。
  • 异星傲行

    异星傲行

    命中有劫虽不渡,跌落凡尘本是缘。千年前一位绝世武才,在一场巅峰对决中被意外打落地球,却是身负重伤无法返还。在耗尽生命后摆出欺天大阵,阵中神兵只待有缘人。千年后正读大学的冒险热爱者李成正,冥冥之中得到了开启大阵至关物品冰澈玉石,因此踏上了武道一途!云雨正是潜伏时,东风一来乱世起!且看手持神兵降临武星的李成正,如何继承先人遗志,傲行异星!
  • 刺

    本书收录了《隙中驹》、《尘镜蛛奁》、《刺》、《青丝井的传说》、《江湖墟》五篇侠义小说。
  • 快穿之拯救自己

    快穿之拯救自己

    突然有一天出现的系统说,可以帮她把那个外来者驱逐出去,还没等她同意就自作主张的跟她绑定了,还说什么本系统都帮你了,你就帮本系统去拯救其他世界的“自己”吧!得,现在连拒绝的权力都没了。系统只觉得委屈,好不容易发个善心,却发现他家宿主根本不领情,虽然是要付出一点点的代价呢~
  • 重生炮灰逆袭记

    重生炮灰逆袭记

    前一世,她被喜欢的人穿了个透心凉;这一世,带着金手指,扮猪吃老虎,她一个人,以双重身份,不同的面孔,一步一步,登上巅峰。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唯有长生大道,执着不倦。
  • 可否再爱我一次

    可否再爱我一次

    在机场的一场相遇,注定了她们要纠缠在一起。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却想方设法要弄倒她的家。
  • 符逆九域

    符逆九域

    六千年前,符箓宗大大小小三百余处宗府在一夜之间惨遭灭门。符箓宗开派宗师巫祝,九域唯一的一位九品符师,耗尽全身血符拼死封住濒临死亡儿子巫毅。六千年后,符箓宗已是烟消云散,巫毅借尸还魂却发现他的师兄赵翎尘和未婚妻林菀儿已统御九界,帝号“明德天宗”。这一世而来,他定要报这灭门血仇,“待我修行有成之时,便是你们魂消魄丧之日。”
  • 翼的幻想世界

    翼的幻想世界

    这是某宅的故事,这也是翼的故事,我不过是个讲故事的人。只是希望这个故事能被更多人知道
  • 异世界的我竟然是条咸鱼

    异世界的我竟然是条咸鱼

    “师傅,我好无聊啊,我可不可以调戏你!”“你不说话我就当是默认了哦!”“师傅,你的剑膈着我的脖子了,很痛的。”“师傅,放下手中的武器,我们好好说话!”穿越之后,被强行拜师,竟然还是个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