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32

第32章 武汉的工作无论怎样是不能离开你的

郭沫若

1926年

背景导航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着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十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着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着作,成绩卓着,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手下供职。一天,工会捉住一个罪恶昭着的工贼,押送到汉口的北伐军政治部要求正法。此时,邓演达在武昌,郭沫若便派人向他请示,并明确提出自己支持工会正义要求的意见。不料,邓演达投鼠忌器,竟下令把那个工贼给放了,还批评郭沫若是感情用事。郭沫若本来是对政治部的一些做法就有意见,于是当即写信向邓演达辞职,邓演达怒不可遏,匆匆赶回汉口找郭沫若。郭沫若躲了几天之后,两人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辩。以下辩辞即是辩论的精彩片段。

辩词精选

……

邓演达:“你是在斗气,还是真要不干?”

郭沫若:“两样都是,气也要斗,职也要辞!”

邓演达(闷了好一会儿):“在现在革命工作异常紧张之时你要辞职,你这不是反革命吗?”

郭沫若:“革命不一定要做官,抱着革命的志趣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一样可以革命!”

邓演达:“你打算到什么地方?”

郭沫若:“打算到上海。”

邓演达:“目前在孙传芳统治下你能够去吗?我看你走不到上海,你的脑袋已经不会在颈上了!”

郭沫若:“那倒痛快些!像目前这样半死不活,羊头狗肉的革命,真是吃不消!”

邓演达(又闷了好一会儿):“你对于革命的现状,究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郭沫若:“我最大的不满意便是万事都讲‘策略’。像我们政治部对民众发出了许多的口号,但是一点也不能兑现。我们对于旧时代的支配势力太顾忌,太妥协了。结果民众是受了欺骗,我们自己会转化成旧势力的继承者,所谓革命只是一场骗局!为爱护一位着名的工贼,而失掉几万工人群众的信赖,这样的‘策略’我是不懂。”

邓演达:“你的见解是很正确的。凡是关于政治部内部的事情一切都可照着你的意思去做,武汉的工作无论怎样是不能离开你的。”

……

妙语佳言

革命不一定要做官,抱着革命的志趣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一样可以革命!

像目前这样半死不活,羊头狗肉的革命,真是吃不消我最大的不满意便是万事都讲“策略”。

所谓革命只是一场骗局!为爱护一位着名的工贼,而失掉几万工人群众的信赖……

论辩技巧

在这场论辩中,郭沫若之所以能在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大获全胜,就在于他运用了主从错位的方法。

所谓主从错位法,就是指在论辩双方存在力量差异,有主从之分时,从方挣脱自己所处的被动圈子的羁绊,违反常规,主动进攻,使主方措手不及,斗志遭挫折,以致主从关系产生颠倒错位,即从方变为主方,而主方反退为从方。原从方在占居主方位置后,迅即展开攻势,据理陈辞,战而胜之。

主从错位法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以弱胜强。其运用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在对手处于强势(占主位)而自己处于弱势(占从位)的论辩中。同时,自己还必须要有道理,即真理在弱者手中。对主从错位法运用的环节,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时机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往往稍纵即逝。辩论中面对处于强势的对手,把握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能够做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从而将弱势转为强势,最终战胜对方。

要善于把握时机,首先要对自己与主方二者之间所处的形势进行仔细的分析与估量,如客观环境如何,使用何种辩辞,采取何种方式等等,并且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即对手再怎么强,总会有薄弱的环节;自己再怎么弱,也会有强于对手之处。这一步完成之后,就要看准时机,该避时就避,该进时就进。例如,郭沫若看准了自己与邓演达在革命这一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即邓演达并非不想把革命工作搞好,只是顾虑太多,且邓又很怕郭沫若离开,而郭沫若也确实有的是革命工作可做,这种态势于己是有利的,但邓是郭的上司,此时,又正在火头上,郭沫若的见解再正确,也难奏效。因此,郭沫若避开其锐气,躲了几天,等邓的火气小些之后,才主动与之交锋。

第二,批亢捣虚,借题发挥。双方展开辩论后,从方要出其不意地使用主方始料不及防不胜防的辩辞加以攻击,让主方本已固有的弱点充分暴露而导致失言。然后,从方迅速避开论辩的原题,紧紧抓住其失言的要害,乘虚而入,借机阐明自己的观点,使主方仓促招架,穷于应付,被迫收敛其咄咄逼人的气势,转而退居弱方位置。在前面的例子中,当邓演达被郭沐若一反常态的“顶撞”激怒而以“反革命”的大帽子压下来时,郭不仅毫不畏惧,丢开辞职与杀工贼的问题,一把抓住“革命”一词大做文章,趁机触及邓最怕自己离他而去的心理而使邓的气势顿减,造成论辩势态的逆转。

第三,因势利导,直捣黄龙。主从双方错位发生后,原来的主方并不轻易认输,对此,原来的从方要凭借错位产生后的有利时机与方便形势,继续逼迫,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要有点“得理不让人”的强劲,竭尽全力维护自己已取得的主动位置,将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陈述,并巧妙引向辩论的原题,迫使对手认错。例如,郭沫若面对邓演达的难,干脆坦陈胸肠,历吐自己的愤懑,并将矛头指向邓之所为,使邓欲辩不能,只好认输。

相关链接

1945年,我国着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宋云彬、王琦等都应邀前往,参加首展剪彩仪式。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

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

郭沫若听后,哈哈大笑,说:“噢,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旭日朝霞细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这是一副饶有趣味的应对联。原来,广州白云山园林管理处曾摘取今人古大存的诗句“天风海水白云间”书于“听涛亭”柱上,作为下联向游客索求上联。1964年7月24日,郭老游此,闻知此趣事,稍作思索后,即以“旭日朝霞红雨乱”句配对,并特意把下联中的“间”字改为“闲”字,然后挥毫写成。联后附有改字原由:

“今易‘间’为‘闲’,字故活而有意趣。”一字之改把无感情,无色彩的“间”字改为闲静的“闲”字,与上联的“乱”字恰成巧对。同时也更准确地写出了白云的飘漫形态。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就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郭沫若十四岁那年在乐山城里读书。一次,农民挑大粪出城时,守城门的役吏却以维护卫生为名,硬要农民每人交两块钱的“卫生税”。郭沫若听了很气愤,当即写出一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郭沫若十七岁时患大病后,听力大减。在日本学医时,耳聋严重影响了他的听课和临床实习,急得他无法忍耐,一连三个月没下楼。可是,耳聋却促使他大长学问。因为失聪,他就努力发挥视力和思考力的作用,潜心钻研文学和史学,使得他在这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此,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得出一条经验,就是生理有缺陷照样可以取得成就。只要自己不灰心,努力学习,尽量用一切方法补救自己的缺陷。”1946年,在重庆社会大学开学典礼上,他风趣地对有残疾的学员们讲道:“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缺陷而悲观。请看,你们的聋子大哥在这里!”

同类推荐
  • 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本书将影响人生的100种习惯和100种性格进行了分析,指出引导人生正确方向的好习惯和性格。
  • 推销口才

    推销口才

    作为一名推销员,语言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鉴于推销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如果想要具有良好的口才技巧,不做文学大师起码也不应当是白字先生。而良好的口才技巧是建立在同样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之上的。所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就成为推销员必须时刻修炼的一门功课。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为人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处世难,难就难在人与我之间微妙关系。厚黑处世,要灵活,当伸则伸,当屈则屈,刚柔并济,左右逢源,要容人,更要防人。大智若愚是最高明的处世之道,可以给自己减少许多烦恼,也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从为人、处事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轻松为人、巧妙处世的方法。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母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鲜妻不可欺:老婆,婚么

    鲜妻不可欺:老婆,婚么

    初遇,他就是极品渣男,对她极尽羞辱,她诅咒他不得好死。再见,他死后重生,不过短短几小时,他说‘我看到了你的身体,我得对你负责’,天知道,他只是看到了她赤裸的手臂。谁来告诉她,一场车祸后,为什么种马忽然变成了痴情种?一切都不是巧合,他是她的命中注定,她是他的情有独钟?不,是他得道成仙的良药。
  • 神罗纪

    神罗纪

    千百年来,东极大陆圣耀峰下,百年一现凤鸣神威;传言经神威普照,可得道,后而立。这一次,少年宁观云神秘现世,扰乱神威,打碎了各方修士冲破禁锢的念想,从而开启了一条强者修行的道路。……修行,为了更强大,也为顺心意。
  • 邪魅王爷的嚣张王妃

    邪魅王爷的嚣张王妃

    她穿越千年而来,爱上了这个冷酷魅惑的王爷。他护她爱她却不敢给她承诺只为不让她卷入这阴谋漩涡。是爱,是恨,她是天外之人谁又能主宰她的沉浮,她又该情归和处。(PS:作者简历无能,不过剧情还是挺好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 温暖一恪:今天男主幸福了吗

    温暖一恪:今天男主幸福了吗

    --简介无能。梦三生,梦三生,温玖为了救某人,一个梦却做了十辈子。从入梦到醒来,温玖把心丢了,可是,那在胸膛里跳动着的,又是什么?总之这是一个很扯淡,纯属作者自娱自乐的story。ps:这也是一个可能好几天才一更的作者。。。表拍!><
  • 游风散曲

    游风散曲

    失忆了?换个美人娘亲,帅哥爹亲,摇身一变世家小姐!不亏恋人?既然忘了当然可以重新选是吧?什么?旧情人很抢手?又帅又强又痴情兼新三好男人?这么优质的帅哥当然抢回来!情敌?没看到正主儿回来了么?仇敌?敢打扰姐恋爱?风神卫都给姐往死里虐!什么?无良师傅要回异界复仇?穿越?凭什么就姐是魂穿?好吧,为了找回优质情人,姐自强不息!这个世界美男成打?那谁,你再不出现,姐要爬墙!
  • 温柔难得

    温柔难得

    台湾作家[湛清]的免费全本小说《温柔难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伏魔大业

    伏魔大业

    一部玄幻的宏伟巨制,一段伏魔的完美征途。天罡三年,至阴起,玄阳灭,紫气渐微。黄沙起,四野之下皆为死寂。城中的百姓四散而逃,一条黑龙名为黑地煞,盘旋于苍穹之上,欲夺白天罡之天下。白天罡化龙腾起,厮杀之间,二者元气大伤,皆化为元婴,白天罡为诸佛庵法空和尚所救,黑地煞则被蛇妖文姬送入宫中继承了王位。白天罡被寄养在一户农家,二十年后,二人之间,前世的宿命在今世上演,一场关于王位的争夺,一次正与邪的较量自此展开.......是儿女情长的干涉还是注定的宿命论,一次凡人的修道之旅,在历经艰辛之后是否绝地重生?我们不相信宿命论,自古正邪势不两立。
  • 无碑

    无碑

    历史记住的是大人物,《无碑》以文字为小人物树起一块碑,一块关于正义、善良、爱,关于坚守、青春与梦想,关于苦难与苦难中人性伟大之碑,一块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