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000000081

第81章 跋语(1)

1989年,胡华逝世两年后,他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依照浙东的风俗,于12月22日冬至这天,移葬于奉化县城郊外。新眆挨着父母亲的坟墓。

墓碑两侧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生是奋斗,死是休息。”奋斗了一生的游子,终于落叶归根、回归故土,回到父母“身边”,永远地休息了……从1987年至2011年,胡华逝世后的24年中,先后有袁宝华、李新、张腾霄、陈威、程振声、谷安林、贺捷生、刘健生、宋涛、师唯三、安若、汪士汉、丁一岚、张林冬、戴逸、高放、冯其庸、苏叔阳、吉瑞芝、梁柱、张静如、魏宏运、郑德荣、彭明、刘炼、刘经宇、王淇、何沁、戴鹿鸣、张培森、黄少群、戴知贤、李安葆、清庆瑞、李良志、陈明显、张同新、杨云若、王俊义、吴智棠、徐焰、黄易宇、廖心文、丁俊萍、王学敏、张传玺、黄高谦、方孔木、陈志凌、郭洛夫、翟作君、马洪武、王中杰、吕芳文、姜华宣、蒋伯英、陈瑞云、张林冬、卢家骥、高峻、马宏、余世诚、兰铁白、舒志超、邱锋、曾景忠、李爱华、牛军、王东、谢春涛、刘红延、王仪宁、李小丁、王阿寿、石宏亮、刘一丁等教育、宣传、理论和史学界人士以及澳大利亚学者泰维斯、嘉博等撰文纪念和评述胡华的治史思想、精神和业绩。陈威、吴智棠、刘健清、姜华宣等先后赋诗缅怀胡华。

贺捷生、谷安林、陈建功、李安葆、黄亚洲、金戈、刘涓迅等对胡华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撰写的百余首诗作,发表了评论。胡华的子女和孙辈也都深情撰写了怀念文章。

1988年,胡华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胡华人生最后10年的文章选出30篇,编成《胡华文集》出版。1997年6月10日,“奉化胡华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该基金由中共奉化市委、市政府捐赠人民币10万元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设立。1997年12月,胡华逝世1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纪念座谈会,出版了《胡华纪念文集》。在该文集中,杨尚昆题词称他:“坚持真理,严谨治学”;薄一波题词:“纪念胡华同志逝世十周年”;萧克将军称他:“尊重历史事实,力求革命知识”;胡华的学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赞他:“文章华韵流千古,道德清风惠后昆”;胡华的学生、原浙江省委原书记李泽民赞他:“为人师表,风范长存”;胡华挚友、武警总部原政委李振军诗赞:“树人千秋业,功开万代基,科教兴业本,胡华是良师”;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则赞道:“教书育人,呕心沥血;秉笔直书,一身正气!”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题词称:“胡华同志毕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和教学,成就卓著。他在党史学科建设和党史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我们永远纪念他。”彭云、袁宝华、马绍孟等也在这一年题了词。同时,戴知贤教授撰写的《胡华传》载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奉化名人,胡华的事迹陈列在“奉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和“奉化中学校史展”,成为家乡人的骄傲和榜样。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层楼道的党史系宣传墙上,挂有胡华与他的老师何干之的大幅肖像和简历。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党史系师生,在前辈的目光中,秉承着两位学科奠基者的精神,继续着他们的未竟事业。

2001年12月16日,在时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李力安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纪念胡华同志诞辰80周年座谈会”。2002年6月30日,在时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高峰的支持下,央视第10频道“人物”栏目播出了传记纪录片《胡华》。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陈威、谷安林两位原副主任主持和该室第一研究部一些研究员以及叶灵先生的帮助下,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戴逸先生为此作序,深情叙述了该书60年15次出版的历史过程,《百年潮》杂志2009年第6期发表了这篇序言。这年11月1日,陈威撰写的书评《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奠基之作——读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2009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同年9月10日、11月12日、12月15日,《文艺报》分别发表了作家陈建功《诗心每逐风云起,已作长虹驾碧霄——闲话胡华先生的诗》;谷安林《倾听赤子之声——读(胡华诗抄)》;贺捷生《雄鸡在高声鸣唱——评(胡华诗抄)》,从不同角度对胡华诗作进行了评论。2009年,胡华与翦伯赞、邵循正合著的《中国历史概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2010年1月,在笔者好友杨瑞雪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系友胡陆军、黄曙明等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欲壮铁肩为尽瘁——胡华诗抄》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题写了书名。同年3月,《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第2期发表了魏宏运的文章《缅怀胡华教授——写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第15版问世》。7月,中国作家协会批准刘涓迅呈报的《赤心的律动——胡华治史记》列为该年度重点作品扶持篇目(该项目完稿后,题目改为《革命史家胡华》)。2011年6月22日《文艺报》发表了刘涓迅撰写的报告文学《大风高唱——记革命史家胡华》。9月,《百年潮》杂志第9期发表了张传玺先生的文章《胡华与中国历史概要》。

2011年12月,在纪念胡华诞辰90周年之际,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贺耀敏社长、中共党史系主任杨凤城教授倡导并努力下,在系友胡陆军、黄曙明的大力支持下,由陈威、谷安林、朱佳木、黄小同、陈夕、徐焰、廖心文、彭红、张琦、清庆瑞、李安葆、陈明显、谢春涛、刘荣刚、满开红、汪文庆等党史界专家参与审定,正式编定陆续出版六卷本《胡华文集》;老校长袁宝华为此作序。

与此同时,由陈威、杨凤城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了纪念文集《长与英烈共魂魄——追思史学家胡华》;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本长篇传记《革命史家胡华》。这两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胡华曾经在1945—1946年留下革命足迹的晋察冀平西老区、中共河北省蔚县县委、县政府给予的支持;热心影像纪录革命历史的摄影家、内蒙古响沙湾景区董事长王文俊的相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朱佳木副院长为《革命史家胡华》撰写了序言。为纪念胡华诞辰90周年,以谷安林为主编、王文俊为出品人,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室和北京万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胡华画传》。

胡华亲属委托笔者借本传记出版之际,向所有为弘扬胡华的革命和治学精神,二十多年来,题词、题字、作序;撰写纪念文章;支持和帮助搜集、整理、审订、出版胡华各类文稿、传记、画册的各界热心人士和单位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在回顾胡华走过的道路的同时,更希望他的崇高品质、学术思想、治学精神能在他身后得以延续。

在纪念胡华诞辰90周年之际,胡华的学生、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徐焰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易宇共同撰写了《开创党史学科的睿智前瞻者——回忆胡华老师》一文。该文的观点准确深刻而新锐,叙述鞭辟入里而清晰;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当代的思考。该文从胡华治史的一生,冷峻分析了这一学科过程的得失,作者指出:“胡华当年的治学方法、理论思维和史学成就,仍然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20世纪80年代,该文作者在胡华身边就学,耳濡目染,深得精要。他们经二十多年潜心治史的研磨、沉淀和反思,今天对胡华毕生的学科贡献所作的客观评述,既实事求是,又对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具有顾后瞻前的启发。本传在这里节引如下文字与读者共享: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2011年已是90周年,革命战争胜利则过去了60多年。

一个甲子的光阴,带走了为新中国建立而奋斗的那一代人的壮丽韶华……胡华那一代人的奋斗业绩已经刻入了历史的年轮;对于今天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来说,那场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更已是遥远的过去。今天,我们立足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延续,现在的人们想要具备深邃的眼光,还是应该温故知新、借古鉴今,通过反思前辈所走过的道路而为未来的发展定下正确的坐标。胡华老师参与开创的中共党史研究这一学科,在今天和今后仍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他留下的一系列名篇华章始终带给后人以宝贵的启迪……“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中,‘三八式’是有着突出特点的一代人,胡华老师可以说是其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典型,革命和治学从一开始便交织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亲身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他在党史研究中具备了独有的优长,不到30岁便在国内这一研究领域中树立了自己权威的学术地位……

同类推荐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一笑倾城天神下凡

    一笑倾城天神下凡

    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是姐妹的背叛,是亲情的背叛。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为“它”毁了这一切,这究竟是福还是祸?福也好,祸也罢,上天安排的一切罢了
  • 都市之我为传说

    都市之我为传说

    在这个科技年代,古武凋零,异能不显。一位少年,一个神秘老头,一位红颜相伴,能否在这科技年代焕发古武和异能的新光!
  • 丹域武尊

    丹域武尊

    当整个大陆以血染天,以尸铺地,被镇压的妖獠纷扰诸天万界。一代天才重生于这实力为尊的世界,他该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条复仇之路上,得至宝!携美人!拳震九天,掌破星河。用一次次的血战成就一代诸天圣帝!这一战,我不为求死,只为求胜!
  • 天赋兽使

    天赋兽使

    斗兽觉醒,血脉天赋,超级进化,诸兽合体。诸神众圣不断陨落,恶兽邪魔重入世间。上古盟约下的人兽合体,铠化变身,五行功法御兽修行。看钱铎由弱变强,荡灭邪魔还天宇一片清澈。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改名《兽铠战神》,小说——阅读—网记得推荐收藏本书!!!
  • 誓约的守护

    誓约的守护

    生而为狩魔人,她坚毅而勇敢,无所畏惧地前进,只因为身后始终会有一人相伴……当那个人离去,才发现原来他的存在已经侵蚀了她的生命,她伴随着他死去,留下来的行尸走肉,为了复活而不断寻找,不断强大……
  • 仙途不朽

    仙途不朽

    统御星辰,执掌诸天,红尘乱世,仙道永恒,红颜遍地,我自纵横
  • 禁欲总裁:娇妻很冷淡

    禁欲总裁:娇妻很冷淡

    温幼声恨恨的瞪了身边躺着的男子一眼,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来找招惹他。男子慵懒的磁性嗓音传来,“陆太太是欲求不满吗?”“……”欲求不满你个头..“要不然再来..?”陆辞生倾身上前,一只小手抵在他精壮的胸膛前。“陆辞生你个禽兽..”女子清冷的话语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来的。“那陆太太很喜欢骑兽啊?”他特意拖长了尾音,促狭的目光意味深长的落在她精致的满是香汗的脸上。“……”该死,被他一副性冷淡的样子给骗了,真是遇人不淑遇人不淑啊..关于我的生声不息。
  • 淡墨兰舟

    淡墨兰舟

    《淡墨兰舟》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励志的职场故事,更是一个团购网站之间商战的故事。羽墨是一位聪慧、温婉又不失可爱的姑娘,毕业后她去了一家团购网站工作,成为总裁的左膀右臂,目睹了团购网站之间的竞争。她的生命中除了这位高冷的总裁,还出现了一位温润如玉的男子。羽墨心目中最浪漫的事是去内蒙古看胡杨林,躺在草原上看星星,最终陪她去的是高冷的冯逸舟还是温润的林立韬?晓妍单恋徐杨,最后徐杨是否接受晓妍?刘恋是个蛮横的姑娘,她的结局又是如何?子涵是个美丽安静的女孩,但是却特别的现实,她跟谭磊、祁晟之间的故事又是怎样的走向?团购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各家摩拳擦掌,最后两家网站合并之后,是否立于不败之地?
  • 一约四生痴

    一约四生痴

    命生便缥缈,情出便晦涩。昔日的约定,换来四生的追逐。那终究是南柯一梦还是黄粱美梦还请吾等耐心寻找(还请大家多多提议,这一定是一份不同寻常的爱,作者做不到纯纯的古风文笔,但会尽量给大家展示最美的剧情)
  • 终极任务拯救大BOSS

    终极任务拯救大BOSS

    接到任务:佣金五个亿,无限期,钟氏大财团。但这满街类似衣不着体的是什么情况?初次下山,三人完成这个有点不可能的任务。三人面对无限的佣兵团,为什么每次没开打就全跑了?三个青衣长袍古武道的人能否拯救大BOSS?一切尚且未知。但一步步的任务,终将揭开埋藏在古武少女心中的仇恨。“执子之与之偕老”能否磨灭灭族之仇。古武现代豪华结合,你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