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100000013

第13章 向死而在(2)

佛陀认为:人生之所以有痛苦与烦恼,主要是三样东西:“贪、嗔、痴”,即贪婪的欲望,愤怒与嫉妒的心理,执著顽固的念头。肉眼凡胎的人们都有法我两执,就是说人容易执著于外在的假象和内在的意识和欲求,所以导致进入生死业报六道轮回,引起诸般痛苦。这些痛苦归结起来主要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这叫做“八苦”。

佛教劝说人们:世俗的愿望与理想都是虚幻的,都是人们内心的欲望造成的幻象,好像海市蜃楼,好像“水中月,镜中花”。欲望永远不能满足,而人也就因为永远有不能满足的欲望,而永远为此痛苦。所以,必须破除法我两执,才能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就是明晓“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

这种生死业报的六道轮回永不止歇,除非能超越之,进入涅盘境界。

涅盘,意译不生不灭,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修行所欲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有“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人所生活居住的大千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自己的本性,都是因缘和合形成的幻象,一切运动变化也都没有永恒不灭的,所以都没有恒常之性,只有进入涅盘境界,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

那么,如何进入涅盘境界呢?佛教讲“八正道”,就是:正见——端正见解;正思维——远离世俗的思想意志;正语——认真言说,不撒谎;正业——符合佛教戒律的正确行为;正命——符合佛教要求的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精进——勤奋修行;正念——专心一意明记佛教真谛;正定——正确的禅定。具体的方法又分为“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这些是帮助修行者节制欲望的;定,就是内心里让自己安定下来、沉静下来,约束自己;慧,就是用自己的智慧思索宇宙、生命的真谛,大彻大悟,获得解脱。

死亡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花园哲学家”伊壁鸠鲁是个“快乐主义者”,然而,这“快乐”却是从直面死亡的勇气中来的。他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所谓死亡,不过是聚集于人身体上的灵魂的原子的飘散和感觉的丧失,所以并不需要可怕。

“当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可见,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关系。他同时批判了厌世主义:断言人不应该出生,出生了最好尽快死去是非常荒唐的,如果真的相信这些,为什么不马上放弃生命呢?可见,那种说法并非是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所以,有智慧的人既不厌世,也不畏死。

进而,他提出我们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幸福或者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行。他区分了两种快乐:一种在于运动,即肉体快乐;另一种来自静止,即精神快乐。所以,所谓快乐或者幸福就是身体不受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但是他并不主张放荡和纵欲。如果一时的快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那么就应当放弃;如果一时的痛苦可以换来更大的快乐,那么也不应当避免。同时,精神的快乐又胜过肉体的快乐。而对于心灵来说,要想快乐,就必须宁静,就必须生活得高尚、正直,尤其是要谨慎。而要想谨慎就必须有知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宇宙的本性,但又害怕传说中的东西,那么,他就不可能排除对最主要的事情的恐惧。因此说没有自然哲学的研究,就不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也就无法享受最纯净的快乐。伊壁鸠鲁于是劝导人们在年轻和年老时都要试试学习哲学(哲学最早就是自然科学)。

关于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还认为那是迷信和宗教流行的产物,是愚昧和危害人生幸福的东西。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本不是敬畏和崇拜的对象。神在人世之外,并不干涉人世事情,对于人世的苦难、罪恶也没有什么影响。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提出了著名的“伊壁鸠鲁悖论”,或称“罪恶问题”,成为后来神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悖论是这样: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不是全善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不全善的;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所以神或者是不存在,或者不是全能全善的。

伊壁鸠鲁还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他认为社会的正义并不是永恒的,社会也不是本来就分为好坏。社会、国家是人们互相约定的产物,人们为了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才进行约定,从而产生了社会和国家。约定的原则是互利,而且约定是可以改变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近代哲学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

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这大概是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最为著名的口号之一。它是如此有趣,如此颠倒黑白,如此任性,以至于让人觉得它具有某种诡异的说服力。确实如此,信仰在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荒谬的,它并不需要任何理智的理由,在这里理性是毫无用武之地的,至少对信仰者来说是如此。事实上,就哲学而言,每种哲学都有至少对自身而言不可置疑的原点,也就是所谓不证自明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某种意义上也类似于上帝存在,与其说是不证自明不如说是无须证明的。所以,在我看来,这句话就不只是针对基督教信仰,而是对我们所有生活的一种注解。

还是让我们回到这句话,它通常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教父神学家德尔图良的言论,但是在他的所有著作中都找不到这句话,他只是说“上帝的儿子也死了,正因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才是可信的。他死而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完全肯定的”。而“因为荒谬,所以信仰”不过是后来者对于德尔图良思想的一个恰当的概括。

德尔图良生活的时代,基督教并不像现在在西方占据了统治地位,而是面对着来自哲学和政治等多方面的诘难和打压,当时信仰基督教的一些具有一定哲学修养的信徒站出来,试图从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他们的信仰。他们借用古希腊哲学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亚派哲学,制订教义、教规,奔走传教,著书立说,被教会尊称为“教父”,他们的哲学也被称为“教父哲学”。

这些“教父”根据地域的不同,又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就是一位“拉丁教父”,生活于今天的北非一带。

“教父哲学”主要是用哲学的方式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用理性来论证信仰。但是其中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用理性来论证信仰是不可能的,因为信仰高于理性,德尔图良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教父哲学中反异教、反理性、反哲学最为有力的一位,他宣称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学院和教会之间,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他的名言是:“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学院与教会何干?异教徒与基督徒何干?”他认为一切世俗的知识,包括哲学,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人的理性非常有限,根本无法认识真理,也不能认识上帝的本质,而只有通过虔诚的信仰,依靠上帝的启示帮助才能实现。在他看来宗教真理是最高的真理,当理性与信仰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信仰,从而为基督教神学在对待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上定下了基调,以后到了基督教神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那里,信仰高于理性最终被确定下来。他对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一个发展了这一理论,他的思想在基督之后的四百年里作出了其非常特殊和重要的贡献。

永恒轮回

“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林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

这就是尼采对他自己永恒轮回思想的形象化描述,据尼采自己说,1881年8月间,他在西尔瓦波拉纳湖边的林地,在距苏尔莱不远的一块金字塔般兀立的岩石旁停住脚步,在这块岩石边产生了永恒轮回思想,这一刻彻底让他从不自由的受辖制的状态中飞升到自由的境地——阿尔卑斯山六千英尺以上。永恒轮回思想也被人们认为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标志。那么这个思想背后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一切事物都要一遍又一遍按照同样的顺序发生又消逝,这样一个内涵相当简明的思想对于人的意义却是复杂的。

在弱者那里,它是令人恐怖的意象;而在生命力如尼采一样的强者那里则是智慧的洞见,是激励人钟爱生命,升华生命的力量。我们来看这方面的意义。永恒轮回是在权力意志思想的基础上对世界整体生成方式的描述,它反驳了基督教及其他种种有关世界发展的目的论观点。尼采把世界理解为处于权力意志的生成和毁灭的无限轮回的存在,世界本身既不生成,也不会失去。这样尼采就从生成方式的视角把宇宙观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使永恒轮回可以用来充当一大堆可能出现的世界假说的矫正剂。

“永恒轮回说”从根本上说是为变易的感性世界进行唯一性和永恒性辩护的理论,它告诉人们,任一时间性的感性事物虽然会变易、逝去,但都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会永恒地重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整个世界就是永恒变易的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无时间性的超感性世界。那如何使人们在精神上彻底摆脱虚幻的“永恒不变”的超感性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对人的诱惑和束缚?尼采的对策是置换永恒的对象:用“感性变易”的永恒来取代“超感性世界”的永恒,永恒的不是无时间性的理性或上帝,而是充满着变化的感性事物。尼采告诉我们,欠缺而有限的感性世界的变易和流动不论是多么不尽如人意,它都会永恒地再现,企图超越这个变易世界的任何努力都会使人的生命趋于虚无。实际上,人生有没有意义,其关键并不在于是否重复,而在于你的人生是否有生成、创造和欢乐,是否能品尝生命之蜜酒,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一个伟大的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又何尝不是人间的快事呢?

同类推荐
  •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珍藏版)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珍藏版)

    本书打破以往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在短短21天内就培养一个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除了“21天训练方案”外,还有评估方案,使您科学见证训练效果,每个习惯还都配有“主题延伸阅读”,是一篇篇连续剧般的班级小故事。您的孩子是他,还是她,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她”,相信通过本书您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本书是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计划的首选方案。
  •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本套书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求求你当肇事者

    求求你当肇事者

    《求求你当肇事者》简介:书中八十余篇小小说选材新颖,构思奇巧,文笔生动,人物立体感强。情感真、发掘深、不造作。这些作品关注着社会现实,作者饱蘸时代浓墨,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家庭,从官场到情场,采撷生活中朵朵闪光的火花,饱含深情地进行讴歌,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境地。这些作品以朴实风趣幽默的风格见长,乡土味十足,能以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语言让人物更接近生活、贴近读者,读来富有亲切感。在小小说文体形式上,作者也有创新的探索,它所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绝不是其他形式的小小说所能比拟的,还因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联,从而呈现出宽阔背景下的真实感。
  • 小屁孩

    小屁孩

    本书选自作者2014年在国家、省、市报刊(含民刊、文集)公开发表、获奖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正能量作品23篇。长篇小说《小屁孩》主人公小屁孩以其任性、调皮、淘气、顽劣而得名,但长大后却是一个正直、善良之人。小屁孩一生坎坷,婚姻、家庭生活非常曲折、不幸,其所爱之人被继父逼嫁他人,捡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准备结婚时却发现恋人是同母异父的妹子……
  • 游戏竞赛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游戏竞赛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热门推荐
  • 超脱天命

    超脱天命

    天道无情,命运无盲。天道无处不在,命运无所不在。众生在面对无情的天道酬勤之时,那又该如何去超脱命运编排的路?不疯魔,怎成活,请跟随命易哲的脚步,看命易哲是怎么一步步变强,最后成为打破天道,超脱命运的存在。
  • 短篇集:给与孤独为伴的你

    短篇集:给与孤独为伴的你

    短篇集,没有大喜大悲,平淡简单的人生经历和青春时代的疼痛感伤。
  • Autobiographies

    Autobiograph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时乱

    战时乱

    仙侠傲骨诛魔邪,今朝英雄血染袍。战时纷乱谁人定乾坤。
  •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因为有你,所以青春;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最真实的故事,写给最真实的你,还有你们!如果说,我的青春有什么值得怀念,就是和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 绝世杀手:催眠毒妃

    绝世杀手:催眠毒妃

    前世,她在明面上是数学、科学、催眠的绝世学家,可又有谁知道她是黑道上驯兽、医毒、暗器专家的杀手?可睡了一觉后竟穿越到了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旋翼大陆!他是本朝的八王爷,战功赫赫,从不让女人近身,可他遇上了她,同样心高气傲的人,会发生什么事呢?
  • 逆袭之电竞高中生

    逆袭之电竞高中生

    豪门之子罗浩因为父亲的破产跳楼一夕之间成了破产大王。他的宿敌如愿以偿地踩着他上位,曾是拥有过辉煌的明星选手,但如今却只能出售俱乐部,失去神级账号卡。但是谁也想不到第二天一觉醒来的罗浩居然重回高中时代,成了电竞学校的高中生!这一次他重回起点,扬帆起航。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个电竞传奇的诞生,罗浩将重新夺回属于他的一切荣耀,制霸英雄大陆。《英雄大陆》是一款包含大量LOL元素的平行世界虚拟实境网游,想领略不一样的LOL,一切尽在英雄大陆。
  • 网游之高玩

    网游之高玩

    少数人的名字承载传奇,注定被多数人仰望。
  • 农村女友

    农村女友

    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使城市男友日渐嫌弃农村女友,男友一个酒醉后发的贴子引发了这对男女之间的轩然大波。两人终分手。两人本无再交集。但发生在男主角身上一系列的故事,就像流波一样,有意无意地都汇集到了前女友这里,被前女友截流。可以生杀予夺的农村前女友到底会做些什么呢?事情会有怎么样的结局呢?故事情节精彩而离奇,又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日常的思考

    日常的思考

    在这个年龄,我们也许很穷,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很年轻,每一天活着,不要得过且过,我们都是有灵魂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天,庆幸我们还很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