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500000018

第18章 上市传奇(1)

百度强势的发展为其更进一步打响品牌铺平了道路。在百度成功上市的那一刻,纳斯达克成为了百度的专场舞台,这个时刻属于百度人,同样属于中国人,百度赢得的荣耀和骄傲将在百度企业发展史上挥上光辉灿烂的一笔。

1.锁定纳斯达克

随着百度品牌的逐渐升温,李彦宏的名望也水涨船高,这位帅气、儒雅的青年渐渐成为了公众的焦点,在IT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与尊重。

提到中国IT界,不得不提中国互联网的“西湖论剑”。从名字上看颇有点江湖的味道。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正是由酷爱武侠小说的马云恳请德高望重的作家金庸老先生发起的中国IT峰会。所以说,如果把IT界比成江湖,那么西湖论剑就是武林大会,而且是档次最高的。

第一届西湖论剑于2000年9月10日召开。当时的与会者后来被称为五大掌门人,他们分别是搜狐网CEO张朝阳、新浪网总裁王志东、网易董事长丁磊、8848董事长王峻涛和发起者阿里巴巴CEO马云。

至此之后,“西湖论剑”每年一次,中国的IT创业者们也以能成为与会成员而骄傲。当然,其收获决不仅仅是名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在此可以与中国IT界巨头们一起探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未来。

2003年11月3日,在杭州西湖边的湖畔居,第四届西湖论剑悄然开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论剑”不是各大掌门的“指点江山”,低调得很,甚至对外界来说这届论剑是秘密进行的。百度CEO李彦宏就在这次秘密进行的西湖论剑上公开亮相了。

为什么第四届论剑会如此低调呢?原因很简单,当时参加论剑的TOM互联网事业集团总裁王雷雷、腾讯CEO马化腾、盛大网络CEO陈天桥、携程CEO梁建章、百度总裁李彦宏和阿里巴巴CEO马云这六位网络剑客中很多都在谋求上市。显而易见,2003年末正是互联网寒冬已过,IT界迎来新春的时期,在这个全新的时期,网络剑客是不想也不能透露更多信息的。

或许正是受到这届“西湖论剑”的感染,李彦宏开始郑重地考虑百度未来的发展之路,他就百度当时的情况开始反复思量。百度虽然发展得蒸蒸日上,并不缺资金,但是一些现实的问题也不容他回避。

其实,李彦宏早已感受到一丝不安:虽然百度的搜索引擎和竞价排名在中国互联网界都是革命性的,但是要让资本市场明白并支持这个商业模式却并不容易,百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给投资人讲“竞价排名”的含义,讲百度为此是如何运作的。而且,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很多,虽然这是中国IT界蓬勃发展的征兆,但是其中有些公司的信誉却并不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对其都有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而百度想获得投资人长期支持,并消除投资人的这种不信任,只有借助上市的力量。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百度早期的投资都是风险投资。李彦宏深知风险投资是讲究退出和回报的,想让风险投资商顺利退出,也只有上市是最理想的途径。于是,李彦宏确定了百度上市的发展之路。

2003年年底,百度便开始进行上市的筹备工作。很多投资银行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想做百度股票的承销商,面对如此热烈的场面,李彦宏上市的信心更加坚定,于是百度采取竞标的方式选择百度股票的承销商。最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高盛成为百度股票的主承销商。

2004年4月,百度开始内部拆股,即“一分为二”的方式,百度所有员工的期权因此翻了一番。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当时,由于各种原因离开百度的十几位持有百度期权的员工散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找到这些“散兵”,百度利用了各种方法,最后终于全部找回并一一签署法律文件追加拆分后其增加的股票。当时被满世界找到的人都很惊讶百度会花如此大力气找自己,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年后百度给他们的惊讶更加夸张,因为其中很多人均因百度上市而成为了百万、千万富翁。

百度公司内部一边进行拆股,一边为公司上市准备第三次融资。当时百度的CFO(首席财务官)职位尚处空缺,李彦宏为了顺利融资便请了一位财务顾问暂代此职。由于2003年的财政报表上,百度还是亏损的状态,所以出于专业眼光,起初这位顾问并不看好百度。但让他惊讶的是,李彦宏心中对百度的估值却高达1.5亿美元,这无疑让财务顾问满腔疑问。但最终他还是留了下来,并开始深入了解百度。几个月之后,他的态度从怀疑到认可,最后转为信服。

于是,百度开始按照1.5亿美元的估值募集资金。财务顾问曾经的惊讶开始在一位位风险投资者的脸上蔓延,因为他们从李彦宏的嘴里听到的是百度用不到4年的时间,其市盈率便达到了200倍。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面前这位儒雅的男士在说疯话。李彦宏似乎早有预料,他告诉风险投资者不应该往后看,应该往前看,百度曾经赚过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度一年、两年后的价值。其实,按照1.5亿美元的估值计算,百度第三次融资的每股股价是6美元多,第二次融资是1美元多,第一次融资每股股价是20多美分,如此看来,百度的市盈率确实达到了200倍。

2004年6月15日,百度宣布,美国前三大风险投资商之一的德丰杰等8家风险投资机构对百度投资147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谈判时间不足半年,而且李彦宏还透露这是百度筛选后的结果,在筛选的过程中浪费了一些时间。

第三次融资终于圆满完成,这也给此时百度红红火火的营销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融资的这段时间里,百度的CFO人选终于有了眉目。

百度宣布第三次融资成功前一个月的一天,在猎头公司的安排下,李彦宏与美国及国际资本市场专家王湛生第一次见面。所谓英雄惜英雄,两人一见如故,甚至交谈的过程中两人都忘了时间。

2004年9月,王湛生正式出任百度CFO。至此,百度内部的拆股已经完毕,融资资金已经到位,CFO人选也尘埃落定,可以进行实质性的工作了。这好比一人要盖房子,此时已经有钱、有料、有人,可究竟在哪里盖呢?于是,百度在哪里上市的问题摆在了李彦宏面前。

当时,百度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是中国人,而且是中国大陆的网民,如果在国内上市让中国千万网民与百度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实这也是李彦宏早就想好的一条途径。

于是,新上任的CFO王湛生开始与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部分领导沟通,就百度的业务模式进行深入讨论。但是,讨论的结果却让百度心灰意冷。

中国证监会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要在中国上市,首先该企业必须连续两年赢利;而对于外资企业要求更为严苛,外资企业即便在中国上市也不能在主板上市,(主板上市即在主板市场上市,主板市场即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显然,百度当时2003年亏损的财政报表无法满足条件,而作为风险投资注资的创业型企业,百度更无法登陆主板市场。不但如此,中国资本市场对市盈率有着严格限制,市盈率不能太高,对百度而言即指若在中国上市,定价不能太高。这对于创新力强的高科技公司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束缚。

百度在国内上市道路困难重重,只能另谋他路。李彦宏经过仔细考虑后决定到美国上市,他的提议得到百度管理层的一致认可。

众所周知,美国证券市场是全球最发达、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任何企业在那里上市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并且上市后有着非常专业和严密的监管系统。重要的是,那里没有国内上市的种种顾虑和束缚。

百度高层看好百度在美国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王湛生加盟百度之前,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Google已于北京时间8月19日23:36分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其开盘价为100美元,较发行价85美元增长了16.6%。

因此,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在这方面一定不会比Google差,所以大家都满怀信心,认为百度能够满足美国成熟资本市场的要求。百度明确目标,全面开始了向美国纳斯达克的冲锋。

2.为上市铺路

2004年,百度确定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目标,而李彦宏曾称2004年是百度的品牌之年,仿佛那日趋响亮的百度品牌已经成了百度向纳斯达克冲锋而吹响的号角。

此时的竞价排名在国内异常火爆,百度可谓是名利双收。2004年6月,百度第三次融资成功,这使得百度一片大好的局面更是锦上添花。但是,百度的渠道商却在此时出了问题。

2004年7月,一篇名为《上帝公平的是:给了我们每个人的都是只有一条命》的文章把问题公布于众。这篇文章是广州巨搜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网)负责人戴森所写并放在自家网站上的。

表面看来,这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巨网是百度的渠道商,戴森在文章中言辞激烈地对百度进行了“抨击”:百度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关闭了巨网客户终端新客户开户的权力,同时巨网没有得到百度公布的广州、上海、北京三地首批地区核心代理的通知。非但如此,在核心代理公司的名单上巨网也被“除名”。同时,文中还强调巨网与百度的合同到期时间是2004年12月31日。

凡事有果必有因,显然,这篇文章背后必有鲜为人知之事。百度的渠道商确实给百度带来了很多收益,竞价排名能如此火爆,渠道商付出了不少心血。不过,从其收获来看,这种付出绝对是值得的,当时甚至有人豪言:“拿到百度总代理,就是中了千万大奖。”

但是,过快的发展速度难免也会出现问题。一些代理商利用百度管理上的漏洞,在客户预付款上动了脑筋。例如,一个户口交给代理商3000元预付款,一些代理商便只在客户的账户上存上2000元,甚至更少,然后利用客户的“余钱”用于其他开销。

百度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及时做出了明文规定,通知各个代理商杜绝此种做法。当很多代理商及时做了改正后,百度便不了了之了。不过总是有例外的,巨网就是其中之一,百度曾多次口头警告巨网的做法违反了规定,但是巨网并未理会,于是百度采取了强硬措施。

但是,百度的做法还是有些冲动,因为当时事情发生后,很多媒体并不了解实情,对巨网都表示同情,所以很多报道对百度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平息此事,百度只能花钱买教训。不过此事之后,巨网也从百度的代理商名单上彻底消失了。

其实,抛去不道德的因素,双方无非是利益的关系,而百度的飞速发展使得这种关系失去了平衡。就百度而言,曾经是没有能力才“聘请”代理商,所以摒弃了直销而专注渠道推广,此时百度完全有能力自己做渠道,那么何必再浪费资源寻不必要的烦恼呢?

巨网事件彻底暴露了代理制度的弊端,李彦宏也因此意识到百度与众多代理商间的矛盾已经越发明显,此时正值百度确定上市目标之际,所以他认为必须在上市前解除这些矛盾。于是,李彦宏决定在百度大客户集中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设立百度自己的营销中心。

北京相当于百度的老家,因此建立销售中心并没有难度,而广东因为百度对巨网的打击也没什么阻碍,于是关键问题便集中在了中国最大的国际级都市——上海。

2004年,上海企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浪)已经是百度在上海最大、在全国仅次于北京的代理商,其代理百度竞价排名的销售额较2003年时增长了270%。“强龙难敌地头蛇”,百度想要在上海建立自己的营销中心,必须与这位大代理商“协调”好。李彦宏深知上海市场对百度的重要,所以如何既能减少风险,又能不影响百度的步子呢?

通过了解,李彦宏发现企浪的总经理向海龙与众不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大三时便开始创业,并于2001年创建了企浪。这是第一个不同——与同龄人不同的创业之心。

在企浪成立后,向海龙曾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虚拟主机、建站”等关键词在搜狐网站中搜索结果的首位。当时,搜狐的人是很茫然的,甚至不知道他买这个怎么付钱。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竞价排名正是2001年9月推出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虽然当时竞价排名还鲜为人知,但是向海龙的做法已经与李彦宏的竞价排名有了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向海龙与很多人的不同之处——其与李彦宏的“不谋而合”。

后来,企浪成为搜狐在上海最大的广告代理商,而此时百度竞价排名来到了上海。做百度的客户容易,可是做百度的代理商却有些困难。当时,做百度的代理商要缴纳10万元,而且售后服务的要求很高,这种门槛高、后期成本大的情况“吓跑”了很多代理商。

相对于做搜狐、新浪等一些大型门户网站的代理商而言,且不谈百度当时的名气无法与之相比,单是在这种硬性条件上,百度也不占优势。做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的代理商不需要交任何费用,而且对后期服务也没有过高要求,基本上是代理商把广告位卖出去就万事大吉。

可是在向海龙看来,“一分钱一分货”,本身是百度竞价排名用户的企浪成为了百度竞价排名的第42个代理商。虽然企浪当时每年代理百度的销售额只有不到100万元,但是向海龙却花了大力气,这与其几千万元的年销售额和相对的投入相比,可谓是避重就轻。向海龙坚信竞价排名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正是他的第三个不同。后来,当竞价排名发展到第二年时,企浪代理的竞价排名销售额达到几百万元,其业务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企浪的年增长率稳居百度众多代理商的首位。

正是向海龙个人的不同之处,以及企浪所取得的成绩,使得李彦宏对百度的上海营销中心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找到向海龙表达了自己想收购企浪的愿望。所以,与其说百度收购了企浪,不如说是李彦宏看中了向海龙。而向海龙似乎也一直关注着李彦宏,通过对百度的了解,他对李彦宏甚至是有些佩服的。于是,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其相关事宜也办理得非常顺利。

2005年2月,百度全资收购企浪,企浪摇身一变成为百度上海分公司,向海龙任公司总经理。同年3月,企浪200多名员工与百度集体签约,百度全盘接收企浪。自此之后,百度先后收购了北京和广州的代理商,并同时成立百度北京和广州分公司。当然,一些非核心区域并不在李彦宏的考虑范畴内。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张瑞敏曾经说过:“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各国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讲故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管理理念,有很多都来源于故事,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让人感悟到执行的分量,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让员工将质量意识谨记心头……故事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是企业和员工成长过程中不可错过的良师益友!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基本目标,这几乎是举世公认的。长期以来各国都将经济增长视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目标。
  • 世界500强企业留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留人之道

    公司对手下的工作人员非常信任,员工深受公司内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公司非常满意,从而热爱他们的本职工作,并尽力做出最大努力帮助公司实现企业目标。
  •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本书汲取了在《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成功商道》中多年排名前列的成功人士在创业、管理、营销、投资、谈判、决策、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道来,渗透着和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
热门推荐
  • 芳草园手记

    芳草园手记

    所有人的童年生活都是如此有趣,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顺利还是坎坷,所有人都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而又不乏磨练的小成长,不是吗?那我会如何呢?带你瞧瞧吧!
  • 天凑巧

    天凑巧

    全称《新镌绣像小说天凑巧》,原书牌记已残。是一本拟话本小说集,清初刊本,每回演一故事,三回各以三字标题,全书不知共多少回,现存三回。
  • 娱乐逗比大明星

    娱乐逗比大明星

    公务员唐逗为就一个被劫持的小女孩,英勇牺牲……重生到一个平行位面的世界…得到了一个逗逼的系统…开起了逗逼的传奇人生……我逗逼我骄傲,我为国家省点药………
  • 断地

    断地

    那个夜晚,天上星光璀璨,地上灯火通明。热闹的街区弥漫着浪漫的气息,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忽地,天空中不知不觉飘来一段黑色,遮蔽了漫天星光,然而沉浸在幸福中的人们丝毫没有察觉。
  • 我知道世上没人心疼你

    我知道世上没人心疼你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对所有人说“祝你在人世间活得幸福”,自己却选择了永远离去——本书描写了一个生活在中国台湾的年轻人,以及一个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年轻人,描写他们的种种遭遇,各种对世界的幻想破灭之后,他们找到释怀的人生。这是我15岁时写17岁毕的作品,故事里有真实也有虚幻,后来想大修证明自己进步,但放弃了,我想保留当初那个年纪的原汁原味的天真的肆无忌惮。这本书很奇妙,它写的很一般,但却很珍心。感谢你翻开每一页,聆听张恒与图生、刘欣与南风等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汇成两句话送给你。泪如雨滴、漫过沙漠,开出真正的花瓣!心在哪儿,就去哪儿,寻找真正的天堂!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本书是作者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历史与发展现状深入调查基础上,结合现代营销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令人关注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本妃很痞很狂野

    本妃很痞很狂野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穿!穿!暴力少女野火穿越在鸟蛋,成了没翅膀的鸟族公主。据说在天空之城,人人以鸟为做骑。她,她竟然是这里唯一的一只火凤凰!
  • 邪神狂天

    邪神狂天

    瑶光大战,诸神尽灭。爱恨情仇,纵横交错。道术与星魂的巅峰对决,灵魂与巫术的风骚碾压。宇宙大能,侥幸得生。猥琐成性,风骚诡异。集天下修炼之大成,踏破四界于无形……
  • 花若流年

    花若流年

    最美的风景线不过是盛开的那几年留不住时间绚烂不可能是永远迷人的一张脸终究是梦过眼云烟禁不住流年如花美眷独自垂怜一阵风一场梦忘却忧伤沉醉其中谁知梦里花落几重重女人如花绽放在人世间开了这一个花季就等不到下一个春天再美的容颜也只能交给相片花若流年在弹指一瞬间来不及真情相拥就凋零空中风花缠绵泪染湿相片也只是在所难免这是一个与几个女人有关的故事,如同花朵一般,各有各的独特魅力。有人说上天一点都不公平,给了女人如花似玉的容颜,却在短暂的灿烂之后慢慢凋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变黄,枯萎,到最后化作养料肥沃泥土,开出下一个绚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