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大明帝国的崇祯皇帝于煤山自尽。大明王朝灭亡。同年,吴三桂引满清鞑子兵入关,满族人自此入主中原,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然后在这两百多年来,汉人的反抗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最开始的江南割据南明政权,到后来的国姓爷郑成功据守台湾。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无数有志之士都在朝着驱除鞑虏的目标坚定前行。
这种坚持或波澜壮阔,或默默无闻,但归根结底都是以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的。在这场延续两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中,秘密结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斗争手段,而洪门天地会则是其中的龙头大哥,重中之重!
事实上,有关天地会的起源,历史上一向是众说纷纭、纠缠不清,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有的人说是延平郡王、国姓爷郑成功派心腹亲信陈近南{即陈永华}从台湾西渡回大陆,建立了天地会,立志反清复明。后来大清的康熙皇帝派兵围剿了福建南少林寺,作为天地会总舵主的陈近南收留了逃出来的五人——-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也就是所谓的“少林五祖”,他们受到命令开设天地会的分支机构,即为洪门。这种说法颇具有传奇色彩,所以更加为世人所接受。大部分得武侠小说和电影都以此为背景编造故事,但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真相已经淹没在了历史尘埃里面,因为是秘密结社,真相依旧迷雾重重。
洪门天地会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帮派,他对中国的历史起到了巨大意义,中华民国就是这个非世俗意义的暴力团伙直接或者间接达到的。在创建之初,天地会秉承国姓爷的遗志,前赴后继,反清复明。多次发动对针对清朝的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没有从根本上瓦解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满族统治者开始重视汉人和汉人的政治诉求。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反抗就不会获得尊重。天地会一次又一次的与大清斗争直接影响了清朝政府。后来汉人官员开始一步步走入大清帝国的政治舞台中心,位置也越来越高,比如清朝后期的李鸿章及曾国藩等人把持朝中军政大权。这一切虽然不能说是拜洪门天地会所赐,但其中的意义也是不言而明。只是我们令人惋惜的是,这些走上政治舞台巅峰的汉人高官及多数汉人贵族们,他们没有忠于自己血管里的华夏血液,在他们看来,大清帝国就是他们的一切,后来成立中华民国要剪掉象征着奴隶的辫子时居然还痛哭流涕或者上吊自杀总之很不情愿摆脱这根强加在汉人头上的猪尾巴。满人给我们汉人的猪尾巴要汉人留辫不留头,此等辫子要他何益?
在洪门天地会遭受一次又一次重创之后,他们很快就会重新站立在世人的眼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贩夫走卒为其流血,富家子弟为其拼命,即便是眼高于顶的士大夫也都在共同的理想感召下,走进了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帮会。天地会的队伍越来越强,能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在数百年间,洪门天地会把种子撒向了各个角落,而他们所获得的自然也是沉甸甸的丰收。后来我认识到回国报效祖国抵抗日本法西斯的美国华侨战友,他也是洪门子弟因为见我是哥老会的袍哥{哥老会是洪门分支},所以他曾对我感慨:“洪门其实就是汉门,因为在丧失了中原领土。所以在‘漢’字里要除去‘中土’就成为了洪字。而在国外的洪门例如我生活的美国已经逐渐演变为老乡会了。但是我们心系祖国,报晓祖国的理想没有湮灭!这时我们海外洪门继承的使命。”
驱除鞑虏是洪门天地会的宗旨,从国姓爷喊出反清复明那一刻后,历史便把这个开始的重任交给了这个旷古绝今的帮会组织。1894年,国父在广州发动了第一次革命起义,有洪门会党志士:陈锦胜、侯艾泉、刘裕、李杞、吴子材等多人积极响应。到了1898年,孙中山发动第二次革命起义时,又有三合会、兴中会、哥老会等洪门分支参与其中。到了1904年时,孙文远赴美国进行革命活动,抵达波士顿时,洪门教父司徒美登发动当地洪门人士热情接待,并安排食宿且为革命出钱出力。1909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在一个夏天南洋等地的洪门会党慷慨解囊资助孙文和黄兴等人商量的卷土重来的计划。这些势力数不胜数,事实上,在历数辛亥革命前后的各种起义,洪门会党中出钱出力者大有人在,甚至为此喋血者更是不计其数。作为骨干的力量,所有洪门天地会及分支会党的豪杰们对中华民国成立起到的作用不容低估。就连1911年,黄花岗起义,黄兴率领同盟会的骨干精英以百多人攻击拥有数万兵力的两广总督,这时何等的勇气及信念?最后被清军围堵败退,此战结束后经人校检就义者遗骨,得72具,葬于黄花岗。烈士除了部分日本志士外多数华侨们为洪门中人,他们大多家财万贯生活富裕。
直到918事变发生,那个时候洪门在司徒美登的组织下成立了洪门致公党,并号召党员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斗争当中,并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还通过海外洪门团体发动华侨支持国内的抗日救国运动。他们发动募捐救国又携带侨胞及捐赠物资到上海慰问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南下入侵东南亚各国,海外的洪门天地会组织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抗击法西斯宣传工作,还组织了华侨抗日武装,有的直接参与当地人民的抗日军队。更多的是他们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了抗战,谱写了一曲曲瑰丽之歌。在国家危亡之时,豪杰仍在,我的故事也要从那里说起。
清末民初江湖上流传这么一句话“红花绿叶白莲藕”,这时距离我们最近的江湖神话。红花即为洪门,绿叶则是清帮,至于白莲藕嘛!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就是数代封建王朝都视为眼中钉的白莲教。在救中国的江湖中,这三家帮会都可以说是泰山北斗,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特别是洪门与清帮,可以说既有恩也有怨,他们之间纠缠不休。常言道清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这是他们在帮会理想上面的不同。洪门主张反清复明,清帮主张替天行道。清帮跟政府的关系一向默契和暧昧,所以它和洪门的关系一度不和。虽然他出自于洪门,但是洪门却始终将清帮视为叛徒,并严禁门人加入清帮。江湖人称由清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清,剥皮抽筋。但是江湖纷乱,正所谓世人没有绝对的敌人。请帮虽然与政府关系暧昧,但暗地里对反清复明的事业并无反感,所以在短暂与洪门纠纷后,渐渐的他们达成了默契。之后两派宣称清洪一家,渐渐合流。而白莲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但是跟洪门没多少关系的,只是在清朝他们跟洪门的立场相似,所以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后来清朝末期的江湖上把“红花绿叶白莲藕”后面加上了一句,“三教原来是一家。”颇有封神榜上面的说法。但白莲教是从最初的宗教组织变成了中国史上最厉害和最传奇的反*政*府组织。在清帝国时代,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叫嚣的老牌反*政*府*武装到处闹事,大显身手,特别是晚清白莲教的各种分支帮会迸发了无穷的力量,不论结果是如何的失败,他们总是越挫越勇,这一点上洪门才与之建立关系的。
我曾听爹对我讲过,洪门、清帮、白莲教这三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交相辉映,他们所共同缔造的江湖盛世足以让后人感慨万千,江湖在他们手中真的是气象万千,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