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子丹从政或者做间谍都很失败,但是至少他有仁君之风。与他交谈如沐春风,不知不觉间就对他放下心房。
梅鹤此时就是这种情况。
因为梅鹤是家中独子,并无其他直系亲属,而且更是不通事务的。想必燕国国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太子丹被派来主持丧事。由一国储君来给一位臣子主持葬礼,想必后未必没有来者,但一定前无古人。
梅鹤为此很是松了一口气。但又憋了一口气。你让一个现代人去主持公元前一个贵族的葬礼,即便是历史系的所谓的专家教授们过来也得抓瞎呀。可是古语又有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更何况那是太子丹?
梅鹤在惶惶中也见到了传说中梅氏护卫——十具着甲的尸体。
甲当然只能是青铜甲。可是整整十具甲胄还是让梅鹤赞叹不已。从太子丹未曾剥下甲胄来看,这十具甲胄显然是属于自家死鬼老爹的。可是梅城只是小小的下大夫,而且仅仅只有一座庄园,连领地都没有的所谓贵族。他哪里来的闲钱置办这些甲胄?
外有太子丹主持,内有梅鹤。庄园总算没有因为他而乱套。第一个也是唯一前来祭拜的居然是公孙家。来人是个长发飘飘的中年人和一个明眸少女。少女是女扮男装,但是很显然所谓乔装打扮是逃不过宅男那双神眼。
遗憾的是梅鹤居然不晓得这二人的姓名!中年人只是淡淡地安慰两句就转身去了,而临走出门前那个少女居然朝他递了个眼色。
梅鹤不明所以。
不得不说燕王喜的主意很糟糕,大晚上的办丧事,当晚就下葬。这么仓促之下,可能更多的人都不会知道有这么回事。
想到这里梅鹤若有所悟。果然不一会太子丹就走了进来道:“子雅,时间差不多了。即刻启程吧!”
梅鹤答应一声,就见太子丹朝内挥手,走进来好几个人,收拾器具的,收拾棺木的。看的梅鹤一阵牙疼。因为他瞥见一个青铜的熏炉被收了进去,拿到后世至少价值上千万的有木有?还有一个几卷书籍,有几卷分明就是不久前才看过的礼乐。这两卷书拿到后世都是无价之宝好不好!
好吧,这些都是给梅城陪葬的。包括那十具着甲的尸体。他们身前护卫梅城,死后依旧。
大晚上的去墓地,自然不能坐马车,只能骑马或者走路。梅鹤是不会骑马,可是在护卫的帮助下还是上了战马,他发现这个时代确实是没有马镫的,这让他很为难,幸好有护卫牵着马,虽然这匹马很是被梅鹤的不专业弄的极不舒服。整个队伍大约百来人,梅氏庄园当然没有那么多人,最多三十个,做事情的大约二十来个,还有几个,一看就知道是庄稼汉,而且年龄也不小了,想必就是传说当中的乡老吧。剩下来的七十个左右都是太子丹带来的,其中五十个着甲的武士前后左右,有远远在前打探的,有远远在后吊着的,有就近保护的。一看起来就知道很是专业的护卫。
梅鹤嘴上不说心中却暗暗吃惊。很显然,太子丹带了五十个甲士前来并非为了丧事,而是为了护送。按照燕王喜的意思,在下葬后,梅鹤就得当晚上路。看看天上的几颗星星,他不觉得晚上跑路是个好主意,但也显见局势恶劣,连燕王本人都觉得再也控制不住局面。
很快来到目的地。
令他吃惊的是,原地居然已经兴建好了一处墓地。四四方方的墓室,最中间自然是梅城的棺木以及殉葬品所在,也许由于仓促的原因,整个墓室并不大,前后三间十具甲士的尸体,前后各四,中间两具护卫在侧。殉葬品的摆放如同家居。甚至还有几条名贵的娟铺在墓室内。这让梅鹤暗暗觉得可惜。这些殉葬品加上甲士的盔甲,全部加起来的价值大约有千金。梅氏庄园出的最少,只有一些物品竹简之类。梅城本身出的也不少,毕竟,那十一具盔甲就值了大价钱。然后燕王出的算是多的,那些绢丝以及墓室的修建等等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随着一声“拜!”
梅鹤顿首,重重地跪在地上。两旁的众人在无数火把的照耀下开始封闭墓室。
当墓室封闭完成,太子丹阴着脸走过来。也许并非阴着脸,而是火把下看不清晰的缘故。
太子丹拉着梅鹤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子雅弟,此去一路上不会平静,万万郑重,吾在燕国翘首以盼,望弟速归。”
梅鹤只能点头:“小弟省得了。”其实心里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他很想大声喊出来:既然知道我这一路不太平,干嘛不将那五十名武士借给我?
三辆马车,其中一辆上是财物,另一辆上是物资。第三辆当然是梅氏主人的座驾啦。护送的由百来人一下子变成了十个。除了梅辛着了皮甲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甲。不过手里都有这刀剑,甚至有两个人背着弓箭。除了拿弓箭的那两人外,其他人都举着火把,跟随马车。马车是两匹马拉的。一共六匹马。
春秋时代的路,除了所谓的国道外,其他的路都是极不好走的。而国道却又是既不安全的。如果按照公孙氏的传讯和太子丹的临别言语来看的话。
梅鹤下了车,来到梅辛身边问道:“我们这是去哪里?”
梅辛牵着马,低头躬身后一路走一路道:“先去齐国,再从齐国转道楚国。燕国境内不太安全,因此都要夜间赶路,白天歇息。出了燕境,道了齐国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梅鹤突然大喊一声:“停!”
一阵喧哗马嘶声后,队伍停了下来。
十个人围到了中间马车附近,都静静地看着梅鹤。
梅鹤并不认为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就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训练有素的军队。开始灭国战争的秦军也许能算,但是眼前的十个人绝对算不上。他们之所以这么安静,恐怕心中更多的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想想看吧,一个不靠谱的主上,面临着危险,晚上赶路,敌人不知道是谁,来自哪里,多少人。。
梅鹤一个一个看过去,最后还是定在辛的脸上,这么多人里面他只对辛熟悉一点:“我们有哪些物资?”
辛想了想道:“有两百金,三十匹绢丝。另外有一桶水,一桶酒。水果两篮子,两桶菽,一桶腊肉,两桶黍米,杂粮两桶,剑十柄,弓三把,箭矢三百支,矛十柄。”
梅鹤顿时对辛刮目相看,能报清楚东西种类不难,但一口气报清楚准确数量,这就不是简单事情了,看过三国以及史记的他知道,一般文人对于数量都是若干若干地写。从来就没有清楚地到个位数上。当然更多的是方便贪污,因为一是若干,九十九也是若干,然后九十八个被贪污了也查不出来。这只是简单的贪污手法罢了。
但是想到辛的父亲是自家的管家,也就不足为奇了。古时候,子承父业是正常的,父亲是管家,而如果儿子不会算账那才叫奇怪。
梅鹤点点头:“离我们最近的村子或者城镇有多远?”
辛转过头看向一旁的一名拿弓的汉子。汉子道:“再走一个时辰就能到一个镇子。”
梅鹤道:“立即出发,到了镇子后,就在镇外休息。明天白天进入镇子休整。”
现在大约是晚上十点,一个时辰后也就是午夜十二点。一点钟之前应该能够正常休息。
在此不远的地方。太子丹带着五十位武士,拦住了一伙人。他平静地问道:“你们领头的是谁?”
这伙人大约百来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动手,乱糟糟地叫嚷成一团。
其中有个队伍大约二十来人从后方慢慢地推推搡搡后走到前头。而其余人却被连拉带扯被这二十来人驱赶到后方去了。等这些人的火把灭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黑漆漆地,但是太子丹还是认出了来人:“嘉?所有人退后!”
等身后的武士退出十来步后,太子丹举着火把下了马一步一步走近来人:“嘉?怎么是你?”
嘉大笑,黑夜中如同夜枭的鸣叫:“殿下,您是不是太天真了!殷商已经消亡八百年。甚至连周国都已经灭亡。如今的天下是属于英雄的天下。我们的祖先昭王,赵国的武灵王,齐国的桓公,秦国的穆公。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力挽狂澜,称雄于世。区区宋氏,当初宋国尚在,都不免为人所灭,如今即便有我燕国之助又能如何?殿下以为赵国能答应?齐国能答应?秦国能答应?”
太子丹斟酌:“此事父王自有考量,即便不成,也不过付出一笔钱财罢了。”
嘉嗤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次内乱,公卿大夫家族死伤惨重。殿下,不说赵国齐国还是秦国,您以为如今的公卿大夫能接受一个突然出现的殷商天子?”
太子丹淡然道:“无论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秦能灭韩,也能灭燕。单靠燕国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祖宗基业,既然如此是被秦国抢走还是送给殷商又有什么分别?”
嘉冷笑:“别做白日梦了,您以为拦住了我们,就能放跑了那小子?”
太子丹摆摆手:“如果连这道小坎都过不去,日后如何对抗秦国?早死早罢!这也是父王的意思!”
嘉愕然:“父王在拿我们当做那小子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