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用过午饭后,金石回到藏金阁,并没有照往常般去读经文或抄写经文,而是拿出了他师父星辰子留给他的《昊然练气术》。此书青色封皮,厚寸许。这还是金石第一次阅读此书,当然以前也看不懂。先大致翻阅了一下,全书共分八大篇:一,练气篇。二,炼丹篇。三,炼器篇。四,炼符篇。五,炼阵篇。六,金石篇。七,灵草篇。八,灵兽篇。果然不愧是修真始祖留下的宝典,整个一修真大全啊。了解个大概,金石便开始认真读起来,重新翻开第一页。
练气篇三个大字入目来,开篇有言:及天地未开之时,一片混沌,只有一团紫气凝而不散,曰“混沌之气”又曰“鸿蒙之气”。后分化成阴阳二气,阴气沉重,演化为实,阳气轻浮,演化为虚。至此才有天地五行,日月星辰,乃至万物。其后人便称“混沌之气”为“万物祖气”,称“阴阳二气”为“万物母气”或者阴为母,阳为父。故练气之道乃天之大道,不可轻视之。修炼此术乃炼虚入体,虚为阳,阳主正气,此术故称“昊然练气术”。
金石想道这就是修真之法,学会后将来长生不老,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不由得激动的浑身轻颤。但是学这修真之法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还得徐徐渐进。金石继续往下看,炼此术共分九个阶段,分别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混元,大乘,渡劫。除渡劫外,其余前八个阶段又可分为前,中,后三段。总结来说《昊然练气术》共分为九阶二十五段,每段划分皆有标准。
由此往后便进入练气术第一阶“练气”。练气前段有个名称叫“冲府”,所谓冲府,简单地说就是冲开气府。气府又名丹田,乃是纳气之所,力量之源泉,所以乃必修所在。冲府之前还要先习纳气之术,纳气之术虽简单,人人可习,但却与人平时呼吸大不相同。修习纳气须有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盘腿而坐利于人集中精神。然后尽最大量吸入一口气,屏住不吐,将气缓缓向丹田下压,同时将全部精神倾注在气上,随气而动,直待无法忍受方缓缓呼出,就这样周而复始。而在练习这吐纳之术时,气府处会有下坠,肿胀的感觉,这便是气府在扩张。待修习至气府再无下坠,胀痛的感觉之时,冲府便已成。练气中阶又名“冲脉”与冲府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地为,这一段冲的乃是全身经脉。有道是:经脉不通,气之无以为继。而未修炼之人经脉闭塞,再如何修炼也只是炼到皮肉而已。修炼经脉乃是个耗时日久的事情,人体全身经脉何其之多,何其之繁杂自不必细述。修炼经脉之时还伴有剧烈疼痛,经脉本为闭塞,欲强行冲开,岂有不痛之理。还需有过人的毅力和耐心,迁延时日倒也算了,有的经脉过于细小,薄弱,若不细心又细心,就会冲破经脉,可不是闹着玩的。练气后段又叫“圆满”指以冲开全身经脉,穴窍,皮肤,甚至包括全身毛发,指甲,全身细胞,至此练气才算大成,真是越往后越难啊!
金光寺后山的悬崖边有块不大的平地,平地上有个“望山亭”,亭外有棵千年古松,古松下有块大青石,青石上金石正盘腿而坐,双手相叠置于丹田,进入忘我之境,浑然不觉身外之事。日出月沉,斗转星移。
转眼五年又过去了,,,,,,
金石依旧还在那块青石上修炼,但此少年亦非彼少年了。如今金石已经十八岁了,只见他上身裸露坐于青石之上,身上肌肉匀称。两鬓各垂一缕长发,背后长发随意散披,长发之下面容清秀,整一个翩翩美少年。只是双眉斜插,眉心始终带有一丝煞气。金石双手缓缓上抬,然后又缓缓下压作收功状,睁开眼睛,长呼一口气。
“终于练气后期了,”金石自言自语道。一个侧空翻下了大青石,来到空地上。耍起了一套掌法,此掌法名“大慈大悲观音千手掌法”,走的是灵巧多变的路子。使起来是掌影重重,指东打西,漂浮不定,看似掌影无处不在,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防备。一套掌法使毕,金石又抄起一根熟铜棍来。此棍长二米,重四十斤,酒杯粗细,浑身紫光湛湛,棍的两端各雕一条盘龙,金石自己取名叫“双龙紫金棍”此棍乃是方丈住持澄光大师所赠。金石双手握棍舞将开来,一招一式沉重刚猛,势大力沉,一时间如惊雷乍起,尘土飞扬,颇有万夫不当之势。此棍法名“三十六路天罡伏魔棍法”。这两套功法都是“慧光大师”为金石量身挑选的,金石已苦练几年了,如今也算颇有所成吧。
金石以一招“直捣黄龙”作为结束,结果山崖石壁上又多了个脸盆大的窟窿。两套功法舞毕,金石是气定神闲,颗汗无出。在金光寺这七年,金石的收获是巨大的,每日的读习经文,让他学到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良好的修炼环境让他功力精纯,慧光大师曾说:一个修炼了五十年的武学高手也不一定稳赢金石。而金石如今才十八岁,还有巨大的潜力未发掘。金石修炼的乃是修真功法,自然远胜那些个凡俗武林功法。只是金石从未历练过,也未曾与人真刀实枪地争斗过,在打斗经验上自然有些欠缺。
如今金石刚刚进入练气后段,短时间不可能有大的提升。金石打算下山去,历练也好,报仇也好,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金石回去后,先冲了澡。然后便找到“慧光大师”辞行,金石先施了一礼:“慧光师父,弟子打算下山去,希望师父应允。”
慧光大师道:“此事须问过住持师兄方可。”金石便辞别慧光大师径自去寻澄光大师。
澄光大师正在后堂一手持念珠,一手敲木鱼,正闭目诵念佛经。金石走到澄光大师面前,双腿跪下,双手和什道:“弟子想下山历练,希望住持大师允许。”
澄光大师停止了敲木鱼,双眼睁开:“喔,终于要走了吗?金石,你随我上山有几年了?”
“回大师话,已经七年了。”金石答道。
“是啊!时光荏苒,晃眼就七年了。但是七年来却始终未磨平你心中戾气,使老衲功德未满啊!”澄光大师站了起来。
“大师,我,,,,,,”
澄光大师右手虚压,又说道:“万事不可强求,这几年你将你亲人的灵牌放在枕头下,日思夜想,老衲都看在眼中,但是老衲还有最后几句话,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金石恭敬地说:“住持大师请说,弟子当谨记在心。”
澄光大师语重心长地说:“你此番下山寻仇,是无可避免的。但我希望你勿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切不可乱造杀孽而牵连无辜,还望你能持有一颗怜悯之心和公正之心呐!”
“金石自当紧记大师之言,绝不敢乱杀无辜。”
澄光大师含笑轻轻地点头:“好,下山后你打算先往哪里去啊?”
“弟子上山来已经七年了,想先回家祭祖,然后再作打算。”金石道。
“此去,当有四百余里。你可先去你监寺师叔处领取课银十两,干粮若干,以充路资,就此去吧!”
“是”金石回住处收拾一番,便踏出山门,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