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00000042

第42章 区调人生(2)

在1:100万和1:20万区调中多有发现,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调查研究取得的。在1:20万理塘、稻城、贡岭幅联测中,1977年我组测制桐翁剖面,在1:100万区调时毛君一所测通坝剖面资料基础上,实地踏勘落实具体实测线路,再进行实测。实测过程中,仔细分层,逐层打化石,不但在下三叠系统地层中发现了丰富化石,证实下三叠统的存在,还为划分上下两个阶提供了依据。并且,在桐翁村东边的马索山、三珠山新发现了中三叠统,采得丰富的化石,并划分为两个组(见《川西木里桐翁地区中三叠统的发现》一文)。

1981年,和郑裕民一起在木里水洛乡店满发现下奥陶统地层中二叶石、笔石、腕足等化石。次年到朱家刚小组,在水洛一带测制剖面,发现了呷里降的震旦系,邛依沟口附近的志留系,并将下奥陶统地层厘定为人公组和瓦厂组。1982年8月,我、吴远长、郑尚琴与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郭双兴、刘耕武及李柏合作测制热鲁剖面,最初只知一个化石点,通过仔细观察、敲打,发现了多层植物化石(包括叶、花、果等化石)及介形虫、昆虫翅膀等。并将热鲁地区第三纪植物划分为两个组。我在野外工作中历年都有古生物化石发现,全靠野外观察仔细,剥层理找化石。

(五)死里逃生

1978年我组在1:10万木拉区幅进行化探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到下木拉乡南京牙依河上游,河边海拔2000多米。山上海拔4000多米,要沿河下行取样,坡陡无路,马不能去,加上粮食短缺,由我和杨运生及翻译、马帮老乡共四人步行去,沿河北东岸往下游而行,遇陡崖就往上爬后再下到河边,工作一天在河边露宿烤火过夜。第二天早上烧开水,水开后,支撑水壶的木柴烧断了,开水倒出,正好淋到老乡脚上,把脚烫伤了,让他一人回去我很不放心。为了安全起见,让翻译和他一起回去,我和小杨继续前行工作,分手时,他还给了点粮食给我们。到第三天中午,见一大树横倒在河的两岸,两人小心地顺树爬过河,到了南西岸工作。下午顺一支沟上山,无路,穿树丛,经常摔跤。加上几天都是阴雨绵绵,衣服湿透,晚上烤干。上到小沟中上部天晴了,见到一只小鹿在草坝吃草,可我累得连喊一声的力气都没了,五六点到了小沟的三叉口下准备过夜,这时我发现罗盘丢了,又沿来路找了高差100多米的距离,却没找到,天也快黑了,只得又往上爬。那晚我们将仅有的粮食和茶叶都吃光了却才只吃了个半饱,剩下的只有点盐了。第四天天亮,我们两人头都有点昏,因断粮只有立即上到三叉河口一带将三条沟的样取了。我们继续往山上爬,考虑到小杨仅20岁,又是扁平足不便走路,这几天的样品全由我背,他只背点轻的。经过艰苦努力,爬到了大路上坡处,总要比无路的地方好走,每走十多20米的坡路,都累得想坐下来休息。而我深知,一旦坐下休息很可能再也起不来,死亡的危险更大。为了节省体力以求生存,哪怕再累,只能站着休息一下,继续前行,尽早地赶到山脊草坝牛场(地形图上有牛场)。我是党员又是组长,必须将他平安地带回去。我走在他后面,保证他的安全,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上到坡顶草坝大路。可草坝没有人,也没有牛——牛场已搬家了。两人走在较平的路上稍轻松些,沿大路往北西前行,翻越了三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垭口,终于在下午三四点钟翻过最后一座山垭口下山。然而下山途中,我们两人的脚都疼得厉害,可是再疼也要继续走,停下脚步就只有等死!直到又走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藏民住宅。这一天,我们一点饮食未进,山上又无水可喝,小杨比我好一点是途中挖到一根虫草吃了。在老乡家吃上了饼和清茶,解决了生存问题。看着那身后走过来的大山的黝黑身影,想着一旦没能坚持住往外走,就很可能将命丢在了那里。

五、遗憾

我这个党支部委员在1979年为了培养工农兵学员,退居二线当采集员,让林绍玖当组长。野外工作路线,剖面测制,剖面记录全由我进行指导。

那年所测木里、稻城交界的老灰里剖面,涉及一套钠长片岩,它假整合/微角度不整合伏于泥盆纪地层之下。我对这套片岩的变质构造特别是重褶皱研究不够。1981年与技术负责郑裕民进一步研究,在追索老灰里剖面这套变质岩时,我对重褶皱研究也不够,但认为它有属前震旦纪的可能性。

联测报告时将此套片岩取名为恰斯群(或称里雪畏群更恰当)。这套钠长片岩与上三叠统的变质火山岩,在组成、结构和构造上,具有显著差别。钠长片岩重褶皱相当发育,那里研究太差,是我终身憾事。但是,那种将物质组分不同,构造不一致的地层人为地划在一起,归于较新地层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三十五年区调找矿事业点滴回忆

杜锡渊

1960年我从会理县104地质队天宝山矿区调到成都市三洞桥民委招待所,甘孜区测分队临时办公驻地报到,至1994年退休的35年里,一直担任矿产组长的职务,为区调找矿事业奋斗。其足迹遍布西藏昌都地区,川西阿坝、甘孜州地区的40万平方千米。先后参与1︰100万昌都幅,1︰20万宝兴幅、茂汶幅、昌台幅、甘孜幅、色达幅、理塘幅、稻城幅、贡岭幅,1︰5万川主寺幅、漳腊幅、贡嘎岭幅、上麻绒幅、擦青松多幅等区调找矿工作,并编写了其中部分矿产地质报告。

从1954年进入重庆地质学校那天起,地质事业就是我们的人生,小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在战斗的年代里,条件是那么的艰苦,但坚忍不拔的精神支撑着我勇往直前。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一些矿体的发现有时是碰到机遇,但更多的是靠我们的努力和智慧。

白玉县呷村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可能是碰到机遇吧。在三区测队一分队开展1︰20万昌台幅区测中,矿产组在所到之地宣传群众报矿,到达麻穷乡时正遇到乡上开干部会,这种机会难碰到,我们拿着实物标本现场宣传。一位叫所加的藏族干部说:“在山上有白石头和黑石头。”当然我们不会轻易放过,便请他次日带路。我们小组的助手马最良和所加到达山上沟边,发现大小不等的白黑石头较多,敲打认出白石头为重晶石矿,黑石头是铅锌矿。沿山坡追索很快就找到矿石露头,经追索发现这处矿床规模大,品位富。次年分队安排小组进行详细检查,经槽探、浅井揭露控制,初步评价为大型多金属矿床。后经108和403地质队勘探证实,为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成为川西高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白玉县孔马寺大型汞矿床的发现,颇受了挫折。孔马寺一带为一级辰砂重砂异常区,1977年小组接受解剖该异常的任务,当时找矿思路按书本知识和贵州等地汞矿成矿条件为指导,认为汞矿属低温热液型矿产,多赋存于易于交代的碳酸盐岩石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异常区广泛分布的石灰岩进行检查,结果未发现辰砂矿。次年再次向分队请示检查,但这次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不受岩性约束,决定先找矿石转石确定含矿围岩。沿山坡、沟谷追索,不管任何转石都敲打。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在沟尾打到一块近20厘米的转石为辰砂矿石,含矿围岩是蚀变安山岩。有了这重大突破,有的放矢地沿孔马寺断裂带上的安山岩中寻找,很快就发现了矿体,矿床规模大,为大型汞矿床。

在几十年的找矿岁月里,我们的找矿方法主要有:发动群众报矿,收集采矿古遗迹;详细研究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控矿构造;重视化探异常的检查;仔细敲打所经过的路线上的露头、转石,尤其是褐铁矿化不能放过。所以我们先后发现矿化点、矿点、矿床在100处以上。如白玉县措阿朗巴铅锌矿,是我们在填图中发现褐铁矿转石后发现的,该矿床又在化探异常之中,在区调队选择靶区时我认为成矿条件好,是有希望的矿产地。白玉县农都柯金矿是在检查化探异常中发现,该矿区掩盖严重,经过两年的土壤测量加密和地表追索,经少量槽探控制发现的。稻城县早堆金矿是在检查早堆铅锌矿时,经大面积外围追索发现了断裂破碎带中的金矿体后发现的。

在野外搬迁转移途中,所经过的路线上以及两侧可视范围内,我们都是一路走一路看,只要发现红石头都要停下来敲打,若发现有矿化就停下来检查,不受计划任务限制。计划外新发现的矿产地每年都有,有时还比计划内发现的矿点还多。

35年的区调生涯,与人生相比既漫长又短暂,一起战斗的小组成员不少献身地质事业。缅怀同在金沙江边断粮绝境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只有爬江边绝壁才有活路的王忠实同志;缅怀在雀儿山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一起战斗的周朝政、汪天文同志;缅怀在海拔5000多米的农都柯山上,自己动手挖槽探找金矿的黄志雄、王祖民同志;缅怀在木里、稻城县境内深切割区一起找矿的周昌全、李正田同志……小组取得的成绩同我一起战斗的小组成员密不可分。

祝小组成员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祝献身地质事业的战友安息!

2009年2月

一个区调人的成长历程

辜学达

(上)

一、加入区调队伍

1965年10月我由成都地质学院古生物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地质局二区测队,当时二区测队驻地为广元县河西区,房屋为十分简陋的平房,吹风、下雨都有雨、沙从房顶落下,四周由小山包环绕,没有家属区,结了婚的同志都在附近农家租房住。

到队后,我被分到一分队,当时一分队正值南江幅验收前的准备阶段。时任分队长的是李庆玉,技术负责是蔡远松、侯立玮,我们担任表格填写、图表制作。不久,广元队部被三线基地占用,年底搬迁到罗江东山,当时罗江正处于基建阶段,我们被分入基建分队,主要工作是到河边搬运沙石、石灰、水泥、砖瓦,直至队部修成。记得罗江队部修建的标准是10元/平方米,算是干打垒中的优质品了,家属住房全是泥土填成的干打垒,每户约12到18平方米。

不久,二区测队入驻“四清”工作队,我们是刚从地质部110“四清”工作队中出来,知道“四清”是怎么回事,也从老同志谈话中了解了二区测队的历史。1961年至1962年为新津二区测队、南江三区测队,后来加上绵阳地质队、达县地质队、第四地质队部分人员,成立了新的二区测队,队长贾志斌,总工胡正纲,由一分队、二分队和科研分队以及实验室、绘图室构成。1962年,孙仪亭、郭思良分别任正、副队长。

二、踏入区调第一步-进入绵阳幅

1966年3月25日出队,我分在三分队(分队长王子俊,后为赵友年),刘北尊小组。成员有郑友福、王锡民、严洪俊和我,我们做后勤实习,主要任务是取金属量(取残积土),做后勤工。首站是北川县城(曲山镇),北川坐落在青片河(湔江)的峡谷里,海拔653米,县城对面的元宝山海拔高1588米,相距不过两千米,真是望峰落帽,第一次见到这样窄的山谷、山峰,直令人不寒而栗。龙门山主断裂顺沟延伸。我们的路线是从北川出发经曹山坡(志留系和奥陶系的分界线)到漩坪(进入了茂县群的广泛分布区)。经治城(北川第一大镇)过麂子坪,大鱼口,开平到小坝地,这一路作为四清队员的张云湘总工与我们一道,沿途给我们讲了很多地质构造的知识,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张云湘总工还身背行囊,与我们一道观察。当时按要求我们除了背自己的行李,还要背5公斤大米以防断粮,生活上要求与当地农民同等水平,不能特殊化,当地农民以玉米为主食,我们也是以玉米为主食,一个礼拜吃一次肉(定量),但我们到农民家,也买点腊肉来解馋(当然只能是偷偷地进行)。在绵阳幅有几件事印象十分深刻:

1.千佛山:位于安县与北川之间,上面庙宇十分宏大(已被破坏),由山顶茂县群中之泥灰岩垒成,环境十分优美,山下有个小湖泊,这里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重要战役地,据说由红军的女子团踞守,战斗十分激烈,她们英勇地战斗到最后,当时的战壕还历历在目,沿着山脊构筑,十分壮观。

2.小园公社:距北川南华山不远,小园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当时还是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我们看到后心里十分惊异,他们的生活和习性都令人十分感兴趣。

3.草虱、蚂蟥、毒蛇:在这个由低山到高山的过渡区,雨水丰富,树木繁盛,但也盛产草虱、蚂蟥、毒蛇。草虱是一种生长在草丛中的节肢动物,粘到人身上后,顺着腿往上爬,直到隐私处才下口,一下咬得人疼得要跳起来,而且它还要钻入人体,十分可怕。绵阳幅的草虱十分凶,走前头要挨草虱,走后头要挨蚂蟥。旱蚂蟥我是第一次见到,想不到有那么大,那么多,在山上随处可见,只见前面人一走过,蚂蟥就像草一样从树叶上、石头下全钻出来,满地皆是,指头粗,两寸来长,全在那儿环绕摆动真吓人,我们只能站在水里石头上,爬到树桩上才能休息一下,就这样一天也要钻几根蚂蟥在脚上、腿上,走到休息地把布袜子脱下来,袜子里全是血水,因为蚂蟥吸多少血,就要流多少血,真是惨不忍睹。

绵阳幅还有一多便是毒蛇多,我们在船栅梁子山上,一条条小山路上全是黑压压的蛇,树上、草上全是,又不怕人,我拿着刀、棍负责开路,打不了那么多,也没有精力,只有用棍挟开,还得注意头上。晚上在山坡上搭帐篷,第二天起来,帐篷下又有几条蛇,真是防不胜防。

三、调入灌县-茂汶幅开展连测

8月整训后,领导通知为了支援一分队,我被调入一分队。那时一分队正承担灌县幅的开幅工作,分队领导是郭传冰、谷安锡,我到一分队后,分配到郭建锁组,还有何应茂和我,组成物化探小组,我还是负责金属量取样,工作区在卧龙(花红树)、耿达一带,当时又没有地形图,只凭航片定点,航片效果十分差,阴影多,雪多,定点很难,上山只有自己带被子,加之山很高,大红崖一带海拔4500多米,筛样品,冷、饿、累、湿,是我们最大的感受。

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正值茂汶幅连测,我做淘砂工与谷安锡在北川的沟口,茂县渭口、沟口、黑虎,两河口一带,顺沟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年至1969年,记得1968年12月省局下达找“忠”字石的任务,当时二挺(刘结庭,张西挺)为了表“忠心”,把成都市中心的古建筑——皇城拆了,建忠字展览馆。给我们的任务是找大理石、花岗岩,全队都行动了。李彦敏、王林彰和我,在映秀、汶川、茂汶——找“忠”字石。在茂汶渭门大白岩,我们从陡崖上爬上去,直到大理岩层,没路、刺多,大半天才到,可惜的是大理岩已绢云母化,只好打道回府。

同类推荐
  • 轻松故事,轻松读

    轻松故事,轻松读

    每天“朝九晚五”,忙忙碌碌,许多人很久没有放松,甚至很久没有甜美的笑容!《轻松故事,轻松读》一书提醒你,忙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松弛自己,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本书收录作者及其亲友诗词、散文一百六十余篇。运用了古诗、律诗、词曲等表现形式,有记录山水名胜的,有咏环境优雅的,有歌颂政策变化好的,有抒情状物言志的……通过赋诗填词,减字偷声,诗词往来,缘情遣兴,体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幽默小语

    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鬼刀劫之沉沦

    鬼刀劫之沉沦

    他拥有非凡的身手,待人友好。但是,在玄门的袭击中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突如袭来的灭门事件让他失去了亲人,能力,记忆……"我要变待更强!无论交換什么作为代价!无论是谁!哪怕是恶魔,怪物……"于是在那场战争中,“恶魔”诞生了……PS:由于笔者跨入高三党了,所以近来更新将延迟。还请读者大大们养肥了再看,另外本书绝对不会TJ。
  • 血佛降世

    血佛降世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普通的旅行,一个普通的大和尚,一颗普通的黑色珠子。当着一切纠缠在一起之后,就变得不在普通,生活给了我们很多苦难,但是我们去需要微笑着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修仙世界,一段不一样的修仙之旅,又或者是一段黑暗的修佛之行,杀戮还没有开始,命运的齿轮却已经开始旋转,谁会被齿轮碾压在命运下面?
  • 异界武尊.

    异界武尊.

    为众生,屠杀万人;为伊人,血染衣袍。九龙绕体,天生的王者;心系天下终成圣!再多的磨砺;再多的危机;再多的敌人;也不过是我登临巅峰的垫脚石。行王者之道;慈爱众生。视为皇王!然成圣之路却少不了累累白骨的堆积。
  • 执君行

    执君行

    她是九天重鸾上唯一的玄女,因一念之差坠下诛仙台,历经六世轮回。她说“阿野,若有来生,我定不做这九天玄女”她说“阿野,要是还有下辈子,我当不负你”她说“阿野,这三界苍生皆与我无关,若真轮回,我定为你坠入魔道,生生世世,护你万岁无忧”六世轮回,六世情缘无法抹灭,
  • 元力乾穹

    元力乾穹

    据传说相爱的人相继去世之后,他们可能会在十万年后再次相遇,能否再次相爱就没人知道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眼前的世界不再是我原来的世界,这里充满许多着我原来的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我在这里遇到了我“曾经爱的人”。
  • 萌妻专业坑总裁

    萌妻专业坑总裁

    五年前,鱼安彤被亲爹的遗嘱坑了一把,睡了一觉肚子里就多了个孩子。五年后,偶遇孩子他爹,稀里糊涂欠下三亿巨债。霸道总裁的下属问:夫人,您打算刷卡还是付现?鱼安彤哭着说:可以分期吗?在漫漫分期还债路上,鱼安彤走上了专业坑总裁的康庄大道,一去不回头。
  • 倘若星光重聚

    倘若星光重聚

    她意外穿越,成了她的王妃,而他却不爱她。她陪他度过生命的低谷,在一次次成长中爱上他,而他敬之,远之,偏偏不爱之。当星光重聚,她重回现代,她对他说:"真可惜啊,还是没能等到你爱我。"他在她离开后忽而想念,却发现早已情根深种。倘若星光重聚,我是否还能再看你一眼。
  • 黑楼惊魂

    黑楼惊魂

    1、文沛冷汗如雨,忍不住想,刚才那个梦中梦实在是太可怕了,居然要我配冥婚!2、王相挠了挠头,轻轻说道,嘿嘿,哥们,你那个啊,不是梦,我们有一个计划,你要不要听?3、杨声说,我们找了他一千年,你再回去,把他带过来,我就放了她。4、贾炎说,小伙子,此行大凶,当不归!异鬼横行,当不语!
  • 天才画家:老婆么么哒

    天才画家:老婆么么哒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白果果非常感激,感激向阳救了自己,感激蓝羽收留了自己。向阳对自己很好,可是他的父亲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她有着肮脏不堪的过去。蓝羽对她太好了,事事体贴,可是为什么命运要为难这样一个温暖的男人?白果果想她已经配不上向阳了,如果可以挽救蓝羽的生命,她甘之如饴。向阳的一只手毁了白果果和蓝羽的希望,也让白果果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从此天才画家再也没有拿起画笔了。
  • 噬心:为你而跳

    噬心:为你而跳

    古堡顶层的阳台上,噬依旧穿着那一身黑色长披风,如果不是那快到月圆之夜的月光足够明亮,他几乎要和夜色融为一体,他就那样静静的站在夜晚的风中,虽已初夏,但这森林万物生机勃勃的气息掩盖不住那浓浓的悲伤!现在还有心痛,他~好像舍不得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