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00000003

第3章 开创时期(2)

也许由于在当时的人员中除了技术骨干以外,还来不及配置行政资源,区测队的财产由地质局托四川地质局甘孜地质队代管,因此,“四川地质局甘孜区测分队”的名字被叫开了,而且越叫越响亮。其实,甘孜区测分队的工作任务与质量监控都是直接由四川地质局管理,甘孜地质队仅负责后勤保障与服务。

1961年3月,甘孜区测分队改为“四川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队部驻新津县城。1962年5月,有第三区测队和绵阳队的部分人员并入队中,仍叫“四川地质局第二区测队”,队部驻广元县河西。1965年队部迁驻德阳县罗江镇东山。1978年与第三区测队合并,改称“四川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队部驻名山县城西。1991至1993年队部正式迁驻双流县华阳镇。毫无疑问,“甘孜区测分队”是“四川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的源头。

1960年度从事区测工作的人员不多,他们单兵作战,深入不毛之地,在无任何自备交通工具,无劳动保护设备的情况下,全凭着毛泽东主席的英明指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来激励自己,工作范围涉及灌县、汶川、茂县、理县,红原、马尔康、金川、丹巴、乾宁、理塘、雅江、康定、泸定、宝兴、小金等地,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三、三进北较场

成都市北较场,是历代练兵习武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司令部(现成都军区)驻地。

一进北较场

1959年春,队党委将一封密封好的信交给我,让我立刻携信前往四川地质局。即刻登上江油到成都的火车,当日到达地质局。地质局立马用当时最高档的汽车送我进了北较场,与军区作战部的军官联系后,安排我住宿军区招待所。第二天清早通知我出发,一辆大卡车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车开进一片望不到边的大山里,搭起帐篷支起锅灶,算是安营扎寨了。首长,约40岁,大校(后来知道他是作战科科长);首长助手,30多岁,大尉,作战参谋;中尉,30来岁,参谋,负责管理士兵;少尉,事务长,管伙食;此外还有士兵20多人。当天成立了“党团临时支部”,举手选举了首长为书记,大尉为副书记。支部会上,首长对我说:“这次执行的任务是一旦战争爆发,为首长及首长机关选择建造安全的指挥所的地方,这是秘密呀!(此处的首长指的是当时的西南局书记李井泉)”。1967年,“文化大革命”高潮来临,“红卫兵”的传单和大字报中说:“走资派李井泉”为了搞“独立王国,对抗党中央”,秘密修造了隐藏深处的“行宫”。看后令我暗自咂舌,从此更不敢对人提起此事,以免引火烧身。

二进北较场

因为有了上述经历,1960年为甘孜区调分队收集甘孜、阿坝地区地形图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我身上。当时的所有地形图都由军区掌管。当我携带手续进了北较场军区大院,特别是见了曾共事的军官们之后,我在军区大院、办公大楼里成了“自由战士”,能“横冲直撞”!我与管理员一起钻进了军区测绘队庞大的军用地形图库房,找到了我所要的图纸,我如获至宝,将它们卷成了好大两捆。这批比例尺为1:20万的地形图是20世纪50年代调绘成图的,质量很差,但在当时却是唯一的地形图,十分珍贵,在1:100万的区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进北较场

1960年末,因为需要比例尺为1:50万的地形图作底图,我第三次进入北较场,取回了整个青藏高原全部比例尺为1:50万的地形图。

队资料馆里的这批地形图,全部是由我从北较场抱出来的。

四、夜宿金龙寺

1960年5月,康定城上空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厚。康定二道桥温泉洗浴场,更显得热气蒸腾。寄居于康定二道桥甘孜地质队的区调人,聚集在没有取暖设备的小平房里,期待着苏联区调专家戈尔金的到来。戈尔金刚进屋,立即将一张1:20万康定幅的地形图铺在桌子上,二话不说,让翻译通知第一组前来面授机宜——这颇令我们的头儿——陈廷志措手不及,临时指定关建哲上场。好在关建哲懂几句俄语,把戈尔金逗笑了,缓和了屋内的严肃气氛。戈尔金对每一条地质路线和每天、每一地点的工作内容交代得非常仔细,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对于初涉区调的我辈来说,见到戈尔金就像佛教徒见了佛祖一般。

在1:20万康定幅进行试验性的1:100万区调,是戈尔金在中国按着苏联有关规范进行1:100万区调的首次实践,他共安排了八条地质观测路线,由八个小组同时作业。

我负责第三组,起点为康定县营关寨。向北翻山至塔公,再向北翻上象皮山至金龙寺,再向北绕道山脊折向八美(乾宁县),再往北经老乾宁翻山进入原始森林,穿过崎岖的东谷大峡谷,最后到达丹巴县的东谷。路线长约200千米,七天跑完。我的助手是成都地质学院一位特能吃苦的三年级在校生,名字记不清了,另有三位工人负责后勤保障。这是我平生头一次带组跑区调,干得特别认真负责。

第一天我与助手跑到天黑,已是人困马乏,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的后勤人员,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天上下起毛毛细雨,海拔4000多米的空旷高原上冷湿难耐。恰巧山坡上有一个挖过雪猪的洞,能委屈半个身体,我与实习生两人轮流在小洞里避雨或用一件衣服顶在头上,如此耐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我们发现沿小水沟而下,竟然是一条十分理想的地层剖面,责任心与兴趣驱散了昨日的精神疲惫,我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每一个露头。至天黑时到了一处大牧场,这儿的黑色帐房星罗棋布,牛羊满山遍野,负责人接待了我们,临时借给我们每人一件光皮大衣,身体龟缩在暖和的皮大衣里,很快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太阳高挂,我们却还留恋昨夜那至高无上的享受。

第三天,往北上到象皮山,再一路攀登,至天黑时到达金龙寺。金龙寺是个不大的寺庙,建在一个宽敞的山顶平台上,寺里只见到一个老喇嘛,老喇嘛坐在大殿里,以疑虑的眼光看着我们。偌大的大殿,空旷而寂静,两厢的罗汉们面目狰狞,令人生畏,似乎在死死地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里海拔高约4000米,夜间,冷风袭来,我们除一身单衣外,再无御寒之物,夜寒透心,难耐之极。大家蜷作一团,半醒半睡好容易挨到天亮,立马上山继续工作。

第四天,收工略早,下山之后,快活地行进在宽敞的阳光大道上,奔向乾宁县城(八美)。突然,有一大队人马迎面而来。原来,三位后勤保障工人在乾宁县报了案,说我们两人失踪了。1959年工作区还有散乱的土匪,乾宁县人民政府怕我们遭遇土匪,组织了大队人马上山营救,正好与我们碰面。

五、赤脚区调

1960年6月,为了验证戈尔金的最终成果,组建了几个强大的小组,我所带领的小组负责勘察乾宁-雅江间的地质路线。小组的人除我外,还有林仲篪、徐星琪、饶荣标和成都地质学院一位老师(名字记不清了)以及几位后勤工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我们从乾宁(八美)出发,向南爬上山顶,不料山上却是一望无际的高原,长满了翠绿的草,像波浪起伏浩瀚无边的大海。低洼处那些大大小小的湖泊亮如明镜,湖周围的沼泽湿地里是蛇形弯曲的河,觅食的野鸭野鹤成群结队在那里嬉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景色中工作了两天多,来到八美河河边,八美河像平地上一个深邃而狭窄的壕沟,深深地切入大地。对岸就是著名的容西卡伟晶岩型的铍锂钽铌矿区,甘孜地质队正在那里进行勘探。我们沿着陡峭山壁上的一条崎岖小路下到八美河峡谷的谷底,过独木桥,来到铍锂钽铌矿区参观。之后,住进居民点最南面的一户藏族人家,睡在二楼的火塘边。

清早,顺八美河峡谷右岸的路向南往下游行进,路忽上忽下,傍晚来到一处不大的森林里,再往南出森林就没有了路径,原来这是当地居民砍运木柴的“盲肠路”,只好暂且在这儿安营扎寨。

第二天,该如何前行?众说纷纭,各人按各自的想法分头探路,终于有了重大发现。河的对岸高原台地上有农民耕作,路肯定应在河对岸,但附近却找不到桥过河。正当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发现河谷窄狭处,中间有一块巨石,只要能搭桥到达巨石,巨石至对岸的距离仅有一米多,即能够跳跃过去。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砍树搭桥,不到两小时,一座壮观的木桥展示在眼前,一些人忍不住迅捷地到达对岸。当我到达那巨石上,看见面前滔滔的急流,心里一时犯起了嘀咕,害怕稍有不慎掉入水中瞬间亡命,故须慎重从事。我整顿好自己的衣裤,勒紧腰带,斜挎地质包,将笨重的登山皮鞋脱下来,用鞋带拴起来搭在左肩,铆足力气奋力一跳。人是跳了过去,但登山皮鞋却掉入河水中,瞬间不见了踪影,从此,我便成了“赤脚区调队员”,也成为大家逗笑取乐、解除疲倦的奚落对象。

从此,我只能穿一双或两双大家支援的袜子行走,行路爬山须处处小心谨慎,赤脚走在草地里、荆棘里、乱石里,上坡下坎,艰难之极。中途还要翻越一座海拔4600多米的大山,山上覆盖着一尺多厚的积雪,我赤脚在雪里行走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在山垭口的寺庙住下来,才看到我那双脚肿胀得像红萝卜一般。

下山比上山更艰辛,当下山2000米抵达了雅砻江边的公路上时我遇到了更大的麻烦,新筑的公路上尖利的石子密密麻麻,已严重肿胀磨损的脚,不知该落在什么地方。疼痛与麻木的双脚,似乎已不属于我的了,落脚行路如同踏在针刺与烈火之中。每当回顾这五天,常老泪纵横。在这样的环境下还不能忘记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到达雅江县城稍事疗养,我又接受了新的任务。

六、理塘生死行

一个分队五个作业小组约30人的队伍,于1960年6月末开进理塘县。理塘县城,海拔4000多米,位于一个平坦辽阔的草原中心,城内只有一个东西南北向的“十字路口”:东北一角是县招待所,只能住几个人;西北角是个小邮电局;西南角的小餐馆是卖野味的;东南角有一大片土房,是军队的营房——这就是理塘县当时的全部家当。

到达理塘县后要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却找不到县政府,只有“县工作委员会”

(简称县工委),驻军的团政委兼县工委书记。因此我们去了驻军营房,找到团长与政委。军队干部办事干脆,一口答应为我们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基干民兵班,沿途保护我们。当即还给了我五面红旗(每组一面),教授了用红旗做暗号的方法。此后,我内心忧喜交加,忐忑不安。

我带的小组,共有五人,另有基干民兵八人,藏语翻译一人,运输马匹十匹。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由理塘向东进发。第一天,基干民兵班尽心尽力,相安无事。

第二天,刚翻越山顶,俯瞰前面开阔的山沟里有许多新旧不一的帐篷,人不少,对方似乎也发现了我们并朝着同一个地方集聚。基干民兵班班长急不可耐地喊叫:“土匪,土匪。”我拿出红旗与对方对信号,对方毫无反应。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后,还是基干民兵班班长有经验,他独自一人,将枪倒挂肩上,手牵着马,悠然自得地向目标靠近,直到他确定这是一场误会,我们才跟下去。此后,我们进入了雅江县县境的红龙,有工作组的人安顿了我们。

第三天,我们折向北行,翻越剪子弯山进入雅砻江的一条支沟的支沟,沟中布满原始大森林,粗壮挺拔的松杉遮天蔽日。林中本有路一条,据说,土匪为防备被围剿,将路边的树放倒横在路上,人需钻过或爬过,马可就吃苦头了,每遇一处,均需牵马爬上爬下地绕道而行,人与马都精疲力竭。当天,行至与另一主干水沟的会合处,这里属于呷柯乡的范围,恰是大森林中央。我们安了营扎了寨,烧起熊熊的篝火,篝火旁暖洋洋的很是舒服。正当我们准备傍篝火而睡的时候,基干民兵班班长发火了,他向四周指了指,翻译说“让你们的人分散隐蔽”,我们这才知道此地是土匪频繁活动的地方。晚间,为了防范土匪偷袭,熊熊的篝火旁一个人影都没有,我们的基干民兵们真是辛苦了,他们有的手握钢枪,有的爬上树梢,通宵达旦地为我们守卫。

第四天清早,无路可行。但主河沟的对岸却有大路一条,面前主河沟的流水,流急浪高,水声如怒吼。我第一个带头跳入河沟探路,所有人都用眼盯着我。水下尽是乱石,脚踏不稳,我的身体东倒西歪,几乎就要被流水卷去,众人吼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翻译与另一藏族同胞扑过来,将我架在中间,三人共同搏击,挣扎着到达对岸。生死攸关之际,是藏族同胞救了我,感人之德,至今不敢忘怀。从此以后,凡与藏族同胞交往,我都抱着尊敬、尊重的心态。

第五天,昨日为了过河,用去差不多两个小时,总算平安无事。当我们逆河沟而上,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哈衣乡境内的时候,总算离开了恐怖的原始森林,到达了辽阔的草原上,似乎彻底地松了一口气。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马乏了。从前听说“人困马乏”的事,但并不知是怎么回事,现今看到我们的好几匹马,站立不稳,无精打采,打一下动一步,有的甚至于任由抽打,一动不动,还有的趴下后再也起不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马乏了的情景,心痛又无奈。其实,我们的人也是乏的啊,我们每天唯一的食品就是糌巴,它是由青稞制成的,部分则是蚕豆粉,由于当时粮食定量供给,每顿定量为四两,用茶水或河水拌和食之,吃后放屁特多,长久缺油水,人也特感困倦乏力。无可奈何,为了大局,当碰到好的草场,只好敞放马匹,这样,第六天到第八天,这三天行进不足十千米。基干民兵班同时提出了夜里轮流值班的要求。这是我平生头一回手握钢枪夜间站岗放哨,虽仅有两小时,但在空旷寂静的夜里,感觉时间特别漫长。

第九天,行至一处分水岭,地势坦荡,几个山头也不高,但地形图上却找不到它,我们几次登上不同的山头核对我们所在的位置,确认地形图与实地不符,地质点、重砂样、分散流样都放不到图上,从哪里下山也众说纷纭。费了我几个小时的工夫,力排众议,向北顺沟而下,穿过原始森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藏族村庄就在眼前,由此确定了我们所在的位置。当天又翻越一座大山,到达了龚坝-理塘县的一个区所在地。这里,剿匪的气氛特别浓,似乎是在进行最后的决战,森林里刚击毙好几个土匪,当我们从森林里平安地钻出来,当地人都说我们的命大。剿匪部队早已知道了我们要来到这里,对我们的照顾甚为周到,直至返回理塘。

七、林仲篪之死

同类推荐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 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 《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 》、《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 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六界争雄

    六界争雄

    神器全,天道换,众生灭,轮回生。聂天被天帝所害,被修儿所救,再世重生,与天帝斗,与魔帝斗。究竟谁错谁对,谁是谁非?
  • 生死之巅

    生死之巅

    生死大陆,一切莽莽苍苍,星河灿烂,忆少年时,背负太多艰辛与苦楚,却只为苍生安然而战!
  • 荏苒青春有谁伴

    荏苒青春有谁伴

    在那个单纯轻松,可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听风随意泡妞的年华里,是否有我们一生难以忘却的回忆
  • 总裁百日索心:天使,早安!

    总裁百日索心:天使,早安!

    七年,她将自己武装成美丽的天使,戴着面具而来,为了一个使命,一个嘱托。七年,他早已将心深深埋葬,他以为不会再爱,在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时,不经意间突然嗅到曾经迷恋的暗香。她象一把固执的锯,一出现就强势攻战他的内心,将他的旧伤拉出一道道深深的血槽。“你是谁,你是她派来折磨我的吗?”当她成了他的魔障,他质问。“我可以由着我的心吗?”婚约束缚,他挣扎,他抵抗。“那么,我们就永不相见。”她承诺,她远离。但她又必须让自己走进他的生命。在他们错身而过时,他才发现,她早已经成了他的魔障,她的神秘住所,她的孩子,在她美丽的外表下,还包裹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 闻道有先后

    闻道有先后

    21世纪一小公民意外身死返混沌的故事。且看一个蚊子是如何在洪荒逍遥的......
  • 腹黑校草的合租恋人

    腹黑校草的合租恋人

    在大学中向来都是校花配校草,似乎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我——南宫瑾今天明确的告诉你,这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个天大的错误。这得从我的大一开始说起.......
  • 苍穹封祖

    苍穹封祖

    一个在远古曾引发血战的摩罗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只蚌内的红珠,经历了什么竟会让她的记忆被抹去?一个是从始至终相陪,不离不弃的天真少女红珠,另一个是远古家族的掌上明珠。他该如何抉择?我欲升晋门,封宗封祖。看被人误认为异兽的主角如何从平凡走向封榜的道路,最终是否会达到那个从未有人到达过的高处?等级:紫延气神武武之力源门封王晋门封帝宗门封宗封门封祖
  • 末日培养计划

    末日培养计划

    三个月的游戏经验,一只死亡重启时间的计时手环。对于张陌而言,这是一场末日,也是一场“游戏”。唯一的区别在于,存档重来的时候有点疼。嗯,对,就是这样。
  • 王源的爱情故事

    王源的爱情故事

    我是新人,第一次写小说,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高中的时候,叛逆期到,大家都嗨起来!“吕姐,都到叛逆期了,你脸上的表情不应该变一下吗?”李宁儿说。“李宁儿,我才比你大一岁而已,我天生就长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