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9200000006

第6章 “文革”中电视屏幕上浓厚的政治色彩

一、“文革”开始,电视台疲于应付运动节目受干扰

北京电视事业(也是中国电视事业)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端,历经八年艰苦创业,到1966年,正值蓬勃发展、大展宏图之时,“文化大革命”却突然降临。1966年5月,《**********》下发后,全国迅速掀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也使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文革”开始后,北京电视台成为被冲击的重点。电视台要求全体编播人员“加强阶级斗争观念”,“不播毒草”,对“文革”前制作的大量节目“一律不播”,重点报道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消息和文章。

“文革”中,首都秩序极为混乱,各种群众组织蜂拥而起造反夺权,文化团体停止演出,电影院停止放映,电视台节目来源中断,播出难以为继。同时,广大观众喜爱的新闻节目,被“四人帮”用来煽动斗“走资派”,批“封资修”,搞“文化大革命”;体育节目被说成宣扬“锦标主义”,受到批判;少儿节目被诬蔑为“为培养地主、资产阶级孝子贤孙服务”,遭到停办;文艺节目被视为“四旧”、“毒草”

严禁播出;连国际节目交流也因“反修”、“反帝”相继中断。如此一来,电视台的播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广大群众则无节目可看。于是,1966年底,北京电视台的一派群众组织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给中宣部写了《关于停止电视播出的请示报告》,理由是:群众忙于“文化大革命”,电视观众大减;专业文艺团体早已停止演出,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以前的影片一律停止发行;北京电视台的革命群众强烈要求“集中精力搞文化大革命”。

1967年初,这个报告竟被中央文革小组批准:除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活动外,北京电视台暂停播出电视节目,集中精力参加“文化大革命”。

然而,电视刚停播一个多月,有关方面又感到这样不利于报道全国情况,不利于指导全国形势发展,同时,观众看不到电视意见也很大,于是,又命令北京电视台恢复播出,开始时每周只播一次,后来增加到每天播出一次。

这个时期,电视节目充满极左腔调,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极为贫乏单调,越来越趋向公式化、概念化。刻板、枯燥的画面配以千篇一律的空话、大话、套话的解说,成为电视节目的基本格调。为了表现“突出政治”,许多新闻报道,先要有学习毛泽东语录,开展大批判的镜头,然后才能书归正传,报道具体活动;一些文艺节目则按照“高、大、全”的模式塑造人物,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许多新闻和专题节目不再允许现场直播和同期声报道,而是采用无声片加解说词和音乐的原始形式,理由是“为了保证播出安全”。

当时,电视台对毛泽东主席的报道较多,例如1966年7月,毛主席畅游长江,被新闻界当做“特大喜讯”;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主席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了来自全国的1100多万“红卫兵”和学校师生,有关方面要求北京电视台重点报道和实况转播,并拍成电视片播放,用电视重点显示毛主席“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伟大形象;至于每次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发表后,报道群众敲锣打鼓、庆祝游行的场面,更是电视台不可缺少的任务。

文艺节目的安排,仅剩下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和被群众称为“老三战”的三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以及首都“红卫兵”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的文艺节目;播出的歌曲主要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毛主席语录歌”。

1967年12月,中央决定对中央广播事业局实行军事管制,军管小组派军代表主持北京电视台工作,直到1973年1月。1968年12月,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北京工人宣传队进驻中央广播事业局,同时也进驻电视台。直到1971年12月,驻中央广播事业局的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才返回原部队,北京工人宣传队也于1972年6月撤离。

二、20世纪70年代初,电视节目开始复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北京电视台通过电视新闻和电视纪录片,对这些成就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报道。其中,我国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氢弹试验成功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成功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挥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在“文革”这个特殊时期,北京电视台的一批纪录片人不畏难险,深入基层,拍摄了一批带有时代印记的纪录片,如《战乌江》、《兰考人民战斗的新篇章》、《三口大锅闹革命》、《深山养路工》、《成昆铁路》、《当代愚公战太行》、《向青石山要水》、《大庆在阔步前进》等。1969年3月,前苏联边防部队多次入侵我国领土珍宝岛,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北京电视台以军事记者为主,在边防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拍回一批新闻片,向国内外及时报道了事实真相,后汇编成纪录片《千里边防筑长城》,在电视中播放,影响广泛。

进入70年代,中国开展“乒乓外交”,对外关系和国际交往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1972年2月北京电视台报道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等一系列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革”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掣肘,在“反帝、反修”的口号下,北京电视台的《国际新闻》选材范围越来越小,终因片源不足陷入停播状态。从1971年7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开始选购英国维斯新闻社的电视新闻片,开始恢复不定期播出《国际新闻》节目。

北京电视台1970年7月30日恢复了《体育爱好者》节目,在这天的节目里,北京电视台转播了首都体育馆举行的花样滑冰表演。当时,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这场比赛还受到干扰,转播花样滑冰前,竟然有人提出让女运动员穿上长裤子滑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抵制。

此后,北京电视台体育实况转播增多,对197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邀请赛、1972年6月在北京开幕的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1973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197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三届运动会,都进行了比赛实况转播。

1971年10月3日,北京电视台转播了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当时的中国观众很不习惯男女主人公过分亲热的举止,但仍以宽容的态度欣赏。然而演出结束时,屏幕上突然出现了“黄世仁”和“白毛女”手拉着手笑吟吟地鞠躬谢幕的情景,顿时令电视观众大惊失色,议论纷纷。事后,出了“事故”的北京电视台也颇为紧张。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北京电视台播放了首都150万人举行声势浩大游行的电视片,转播了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的实况,并且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发生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粉碎“四人帮”后,大批优秀的电影、戏剧、音乐、歌舞、曲艺、杂技重新上演,电视节目加快了恢复播出。其间,北京电视台转播了《诗刊》社主办的诗歌朗诵音乐会,播出了话剧《杨开慧》、《于无声处》、《丹心谱》、《左邻右舍》等。

三、中国实现彩色电视播出

1969年,国外的彩色电视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广播。1970年9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向中央提出筹建北京彩色电视实验台的报告。

同年,由中央广播事业局与解放军通讯兵部、邮电部的电信总局联合发起,在北京召开全国电视事业会议。会议决定分地区进行中国彩色电视的制式研究与攻关。会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四个城市建立了四个彩色电视会战点,对当时彩色电视的制式、设备、器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试验。

为了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尽快播出彩色电视,1972年初,中央广播事业局组团到法国、联邦德国、荷兰、瑞士和英国考察。考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我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学习建设彩电中心的试验,引进先进的彩色电视设备。

1972年,北京电视台从联邦德国引进了2英寸带、4磁头的录像机。后又从美国引进10套录像机设备,从联邦德国引进了彩色电视中心设备,进口了日本的高温快速彩色反转片洗印设备,彩色影片洗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发生了很大变化。

1973年北京电视台又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了两辆三讯道彩色电视转播车,车内中心设备全部为半导体器件,切换台可实现色键、抠像、特技划像等较复杂的功能。1974年北京电视台又从英国引进了一辆四讯道彩色电视转播车,车内布局采用了制作分区的方式,制作节目时相互隔音,互不影响。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用八频道面向北京地区,开始试验彩色电视播出,每周二、四、六、日晚播出4次,10月1日转为正式播出。1974年5月8日,北京电视台的彩色节目由每周4次增加到每晚1次;黑白电视节目仍以二频道向外地传送。

彩色电视试播一周后,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彩色纪录片《欢庆“五一”》,片长35分钟。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电视纪录片。此后,又拍摄了彩色电视新闻片《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首相》、《毛泽东主席会见比斯塔首相》、《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等。

从1974年起,北京电视台用新引进的录像机,录制了部分京剧、曲艺等节目,保存了着名艺术家红线女、李和增、赵燕侠、彭俐侬、左大玢、王爱爱、谭元寿等人的大量优秀传统戏曲节目。随着录像设备的增多,磁带录像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视节目逐渐由直播方式改为录像播出,减少了播出事故,提高了播出质量,观众可以收看的节目更多了。

1977年7月,北京电视台向全国传送的第一套节目,由黑白、彩色交替播出转为彩色电视播出。这样,北京电视台两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全部实现了彩色化。

四、全国电视联网与卫星传送节目

1958年,北京电视台初创时,电视图像发射功率只有1000瓦,声音功率500瓦。安装在广播大楼顶端桅杆上的双层蝙蝠翼式电视发射天线,高度为80米,有效覆盖半径只有25公里,面积仅限于北京城区。

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电视事业也加快了发展,到1960年全国已建立了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好几家电视台。这些电视台开始把拍摄的新闻片航寄或邮递给北京电视台播出,北京电视台也开始向这些省、市台提供新闻片和纪录片。

由于没有远距离的电视传送设备,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便是在我国北京举行,其他省市也看不到实况转播,只能由北京电视台赶制拷贝寄送给国内外一些电视台播出。

1974年9月,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在伊朗举行,北京电视台只派了一个报道小组随团拍摄,将胶片通过飞机带回国内制作播出。

为了改善播出质量,扩大覆盖范围,北京电视台把电视发射机房迁出广播大楼,在月坛公园内建设了发射机房和电视发射塔。1968年建成196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天线实际高度180米),发射机功率增加到10千瓦,使北京地区的覆盖半径扩大到40公里。

在扩大首都覆盖的同时,试验利用微波线路向外省市传送节目。

1964年5月北京和天津两地用微波互传电视节目试验成功,北京电视台开始不定期向天津传送电视节目,天津成为全国首先收看北京电视节目的地区。

1969年,北京电视台利用北京与太原之间的微波线路,传送了首都人民国庆活动的电视节目;同年,山西、河北、陕西都可以通过微波线路收转北京电视节目了。

1973年8月7日开始,北京电视台实现了京沪微波干线传送彩色电视信号。同年10月,北京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合作,将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乒乓球赛的实况用微波干线传回北京,实现了国内首次远距离传送电视实况转播。1974年11月,京沪杭、京广、京成渝三条微波干线正式投入使用,沿线电视台、转播台,开始接收北京电视台节目,北京电视台也开始转播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节目。

至此,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连接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电视传输网基本建成。

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定于2月访华,北京电视台的代表与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代表签订合同,转播和报道尼克松访华的活动。2月21日尼克松来华后,周恩来总理设宴欢迎尼克松和夫人、美国总统参观故宫和长城、到上海和杭州访问、中美双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等一系列活动,都通过国际卫星向世界传送。

从此,掀开了我国通过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的历史。此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墨西哥总统埃切维利亚、法国总统蓬皮杜等访华,北京电视台都通过卫星进行实况转播或电视报道。

同类推荐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热门推荐
  • 我的恶魔娇妻

    我的恶魔娇妻

    分手后,迎来的新欢,竟是有我孩子。以前觉得当队长累,如今觉得,当个奶爸才累。
  • 逍遥幻世之游

    逍遥幻世之游

    有一个叫逍遥的平常人,在群雄分争的幻世大陆,从最低等的凡人,一步步走上幻世巅峰……
  • 那年雨后的她和他

    那年雨后的她和他

    十七岁,他骑着单车,吹着小调撞见了她,从此,坠入情网;十六岁,走在新校园的林荫小道下撞见了他,从此,无法自拔。那场雨后的他们,却各奔东西,分道扬镳。
  • 异世拳皇之强者天下

    异世拳皇之强者天下

    武道有三,体、气、势,任何一种达到极致即可万人敌。天地返、岚之山、地狱极乐落……荒咬、毒咬、大蛇薙……踢杀、蛇使、断头台……这些招式看着眼熟不?以为这就是玄幻版kof?不要天真,作者的口味没这么清淡,乱炖才是真爱。
  • 仙灵神衍录

    仙灵神衍录

    一本不BT不NC的仙侠小说王峰转世重生到了一个仙侠的世界,灵根废柴、没有什么灵田空间、也没有什么灵液葫芦,更加没有什么逆天法宝,他有的只是生而带来的天衍神通,以及一颗够大够广的心!
  • 腹黑总裁请放手

    腹黑总裁请放手

    五年前,告诉自己该死心了,想不到,五年后的自己又沉沦在他的温柔里…看着他刻骨铭心的初恋在他办公室进进出出,终于下定决心,远离他…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有些人,一辈子不一定能碰到一次,而他却三番五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叶子涵,我真怀疑你,这么多年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冷逸轩紧紧抓着叶子涵的手,狠狠地盯着她的眼睛。叶子涵忍着手腕传来的剧痛,抬头冷冷回道:“我真庆幸,自己只是爱过你…”“叶子涵,你给我听着,是你自己先来招惹我的,所以,将来发生的一切,你都得受着…”冷逸轩愤恨地甩开叶子涵的手,不顾受力过猛跌倒在地的叶子涵,头也不回地走了...
  • 未来守卫战

    未来守卫战

    机器人的时代,将会带领着我们走向何方。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欢迎大家的光临。
  • 我是童小沫

    我是童小沫

    那是一个让人怀恋的夏末,一个让人沉醉的暖秋,一个让人思忆的冷冬。。。。。。
  • 邪道仙

    邪道仙

    我欲成仙,法力无边,那样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人是要有原则的,没有原则跟咸鱼有何区别。我做人原则就是柿子要挑软的捏,欺软要怕硬,睚眦必报。“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杀你吗?你还记得刚才你瞪了我一眼?没错,就是为了这件事我就要杀你。”
  • 萌兽来袭:萌物枕边伴

    萌兽来袭:萌物枕边伴

    蛋里面孵出来的女孩0-0,蛋里面孵出来的神尊0-0,两颗神蛋相互碰撞,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戳进来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