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是我国第一位电视男播音员,他1960年2月12日走进北京电视台大门时,刚满18岁。这一年的2月16日到4月18日,他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突然接到回台的调令。4月22日,他接到一项新的任务,当天新办公地点启用,沈力在新演播室播音,他被指定在老演播室做“备份”,万一新演播室出现技术或电路故障,图像就会切换到老演播室,由他顶替上去。
那天傍晚,赵忠祥手里也拿着一份和沈力手中一模一样的稿件,并且早已把稿件背熟了。当时,他虽然也在镜头前,却丝毫不紧张。
因为他和其他值班人员一样,认为新演播室不会出问题,根本用不上他们。
晚7时,电视播出开始了。开始曲奏响,标识播出,随后沈力出现在屏幕上开始播音。可是突然间,只见荧屏上一阵雪花纷飞,黑白道乱滚,沈力的图像消失了。赵忠祥大吃一惊,正在想着是谁这么讨厌,挡在画面上,还侧着头不知在干什么,可是不到两秒钟,他突然醒悟到,那图像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侧面。他立刻转向镜头,开始学着沈力的样子开口道:“各位观众……”话还没说两句,突然间摄像机上的红灯熄灭了,他侧身看看监视器,沈力又笑容可掬地播音了,一切又归于平静和正常,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就是赵忠祥第一次出镜,来得突然去得迅速,就露了一小会儿,还是个侧脸。
赵忠祥正式播音后,他举止沉稳大方,嗓音浑厚悦耳,很快获得了电视观众的肯定。当时,北京电视台的设备很简陋,没有录像机和同步录音机,一切都要靠人力,靠手工,节目也只能直播。每天下午开始对画面,赵忠祥和音乐编辑都要钻到一个小放映间去放映事先编好的影片,配解说词和音乐。赵忠祥要一面看镜头,一面念稿子,要把解说词一段一段地对到镜头的解说点上。每天晚上7点钟,全体播放人员都必须准时到位,编辑要与放映员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装好胶片,时间一到立即启动开关。当时的画面要先用放映机投放到银幕上,再用摄像机摄取,播放出去;在画面播放出去的同时,音乐编辑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音乐效果同步放出去;播音员则在播音室,看着画面配解说词,各个环节必须有条不紊,一点儿差错也不能出。
年轻时期的赵忠祥练播音基本功非常刻苦,他日复一日地背稿,强化自己的记忆力,很快胜任了工作。1960年10月1日国庆节,沈力和赵忠祥承担了天安门广场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播音工作,取得了成功。
吕大渝,少年时因气质好、容貌美,获得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以及外国元首敬献鲜花的殊荣。10岁那年,她参加了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拍摄,片中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直传唱至今。
1960年,16岁的吕大渝在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叩开了北京电视台的大门,与沈力、赵忠祥一起成为我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
1970年以后,北京电视台又调入刘佳、李娟、邢质斌,电视播音员增加到6人,播音力量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六、电视机对大多北京人来说是稀罕物
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试播时,北京只有50台左右电视机,数量很少。当年,我国从前苏联进口了一批“红宝石牌”和“纪录牌”
电视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投放市场。1959年9月底,国营天津无线电厂仿照前苏联的“旗帜牌”电视机,生产了最早的一批“北京牌”
电视机。1960年,上海开始生产主要以进口零件组装的“上海牌”电视机。国产电视机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北京市民的要求。
五六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北京人心目中的“三大件”,电视机在北京和全国都属于奢侈品和稀罕物儿。据记载,到1961年,全国的电视机才突破1万台,北京最多也不过几千台。除了产量少外,当时电视生产还没有完全实现国产化,关键的部件要靠国外进口,因此价格偏高,买一台进口电视机至少要1000多元,而一台国产14英寸电视机也要700多元,这对当时北京大多数月收入只有100元左右的普通家庭而言,除去吃喝零用,根本买不起电视机。人们即便买得起,也未必用得起,这些电子管的电视机,耗电量大得惊人,电费高让人难以承受。所以,有条件的人在工厂、机关、学校、部队集体收看电视节目;没条件的、看不到电视的,人数也不少。
当时,在北京还一度出现过一种买票看电视的场所。电影院的电影票一角五分钱一张,这种场所的电视票只要五分钱,可以从电视节目开始看到结束,很有竞争优势。买票看电视的人一般都是把电视当成了娱乐工具,他们主要是奔“正片”而来,目的是观看节目中压轴的故事片或戏剧转播。
尽管如此,北京的电视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那时,谁家要是有台电视机,晚上窗户外边准趴着不少大人、小孩往里边观看。遇到这种情况,主人热情点的都会打开门,请大家进屋看电视。开始时,街坊邻居还有点不好意思,时间长了,每晚不请自来,堂而皇之地进门找座,就像走进电影院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找主人聊天来的,实际上是奔电视来的。
在一些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电视通常都摆放在餐厅、礼堂、会议室、大厅等比较宽敞的地方,一般都做个电视柜,平常用锁锁起来,钥匙由专人保管,电视机由专人操控。每天傍晚有些家属和小朋友,早早地就跑到电视机前占座去。五六十年代北京只有一个电视频道,因此,电视机打开能从头看到尾,不用担心大伙因换频道发生争执。当时,有不少人把电视称为“小电影”,看电视也不习惯亮着灯看,还像在电影院里一样,黑着灯才看得舒服。观看中,如果有人打开房间里的电灯找人或找东西,就会受到观众的大声呵斥:“嘿!
把灯关上,积点德好不好!”
称电视为“小电影”,还因为早期电视节目中,电视台自办节目较少,除了播出少量新闻和纪录片外,主要播出戏剧和电影。这些影片在电视中经常重播,人们仍然百看不厌,遇到一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如解放军开始反攻了,或坏人被打得逃跑,有些小观众也像在电影院里一样,兴奋地鼓起掌来。
五六十年代,观众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有国际新闻、纪录片、电影片和体育节目。电视播出的巨大成功应该首推1961年4月,北京电视台对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转播。在那段日子里,每到傍晚北京的每台电视机前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有些单位干脆把电视机抬到院子里或操场上观看。人们的双眼随着银球转动,心随着银球跳动,电视把人们的心凝聚在一起了。
七、寻求突破——制作第一部直播电视剧
初创时期,北京电视台自拍节目很少,电视播出主要靠电影和戏剧支撑。这时,作为北京电视台实验台筹备处副主任的胡旭,凭借自己搞过戏剧、电影,又干过10年广播的经历,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尝试利用电视的手段,创作一种像舞台剧那样的表演,像电影那样分切和组接镜头,又像广播那样传播出去的戏剧形式呢?在这种创作冲动和朴实大胆想法的驱动下,他和导演梅芊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58年6月15日,即北京电视台试播后的一个半月后,直播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这部电视剧诞生在北京电视台高不过3米,面积仅有60平方米的演播室里。该剧是由陈庚根据许可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曾经在广播电台播出,在舞台上演出过。
《一口菜饼子》有父亲、母亲、姐姐、妹妹(分童年和成年)四个角色,由五个演员扮演。全剧共三场戏、两个景,播出过两次。
1958年6月,第一次播出在广播大楼西侧四楼的一间小演播室,使用两台摄像机;第二次播出是1960年,在新建的600平方米演播室,用三台摄像机。由于当时没有录像设备,两次播出都是直接播出,没有留下录像片,因而这时期的电视剧被称为“直播电视剧”。
这个剧直播时,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贯穿全剧。剧中的姐姐,即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的苏联、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电视剧中很盛行,被认为是一种播出效果比较好的形式。
第一次直播这部电视剧时,好似一场高度紧张的“多兵种联合作战”。在60平方米的演播室里搭了两个小景,架上几台照明灯,竖起了“吊杆”话筒架,再加上两台没有变焦镜头的、笨重的摄像机,拍近景时,要把摄像机推到演员面前;拍全景时,又将摄像机移到离演区较远处。一场戏拍完,折腾得摄像师大汗淋漓。同时,该剧采取现场录音,场内不准出一点杂音。只要导演一按播出电钮,指示灯一亮,拥挤狭小的演播室马上行动起来,演出的、拍摄的、录音的、拉线的各司其职,既紧张,又有秩序。拍摄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被传送到导演控制室。导演在控制台上,眼睛盯着几台监视器上的图像,耳朵听着话筒传来的伴音信号,按照镜头本,指挥图像的组接,连续播映出去。
继《一口菜饼子》之后,北京电视台又直播了电视剧《党救活了他》。这部电视剧是根据1958年9月3日,报纸上报道的上海钢铁厂优秀工人邱财康,因抢救国家财产被严重烧伤,上海广慈医院的医护人员奇迹般地挽救了邱财康生命的事迹创作的。该剧连夜投入紧张排练,从选题到正式播出,只花了30小时左右,第二天就和观众见面了。这部戏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从1960年到1966年3月,电视剧仍然采取直播方式。在题材上,力求对社会生活进行较广泛的开拓;在思想内容的深度上,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例如,根据柯岩同名独幕话剧改编的电视剧《相亲记》,是一部歌颂新社会、歌颂服务行业新面貌的喜剧。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对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影响很大,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号召首都的服务员认真收看这部电视剧。田汉带领戏剧家协会的有关同志到电视台开座谈会,称赞电视剧是“文艺的轻骑兵”。
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后,导演胡旭在回忆中这样概括电视剧的诞生:
几乎与中国电视诞生的同时,电视剧就以它独特的形式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可以说电视剧是伴随着电视的出现“应运而生”的一种戏剧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必然而非偶然,我敢断言,如果我们不搞,过不了多久,肯定有人会搞,如果第一个电视剧不是《一口菜饼子》,也一定会有个什么别的戏成为第一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