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里,从蒯蔡两家传出消息,蔡中剿匪失败,各家的家主都集合在蒯家,商量下面如何对付这伙山匪。
在蒯家宽大的议事厅里,十家当家的都已经到齐,蒯越主持,沮丧道:“我们蒯家和蔡家两家集中精锐剿匪,前几天传来消息,一败涂地,好在人手没什么损失。具体情况,由德珪来详细说说吧。”
蔡瑁说道:“此次我们两家力主剿匪,集中人手,对万山上几个可能藏匿人和粮草辎重的地方进行排查,希望借此举动逼迫山匪现身,跟我们交战,只要他们敢现身,以我们的精兵强将,他们纵有一两个武艺超群的头领人物,也难以抵挡。
后来据常年在万山砍柴打猎的老乡举报,得知千云洞经常有人出没,而千云洞在我们掌握的万山各洞穴里,确是需要重点搜寻的几个之一。所以,我们没有犹豫,当下集中主力,奇袭千云洞。谁知道这竟是个陷阱!蔡中用兵已经很小心,留一半人马洞外监视四周动静,另外一半则摸进洞内,查探情况。进洞的人手被人家在洞里前后一堵,俱用强弩压阵,反抗只能死路一条,所以,领头的蒯芳很明智的让大家缴械投降,没有人手损失。洞外负责放风的人手由蔡中领头,听到洞里面有动静,正想进去看看,四周树上突然现身土匪,个个手持硬弩,喊话让投降,几个愣头青硬要反抗,被当场射死,蔡中无奈,只得命令投降。
就这样,人家几乎没费片弓只箭,便把我们的人马包圆了。好在他们跟上次一样,没有大开杀戒的意思,缴械之后,便放我们回来了。只让带了一句话:‘还有两年,继续努力!’。”
其他各家头人面面相觑,本来以为就算败了,以蒯、蔡两家的实力,至少也能消耗他们一些,现在听来,跟林家第一次行动结果一样,都是被人家兵不血刃就包了饺子。
黄承彦对失败结果并不关心,问道:“蔡中和蒯芳可曾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蔡瑁赞赏的看了看黄承彦,心说黄老头就是不一样,他盯住的永远是关键,说道:“对方这次总共出动了二十多人,跟上次一样,所以我认为他们人手最多也就在五六十人上,个个比较面生,口音也很怪,不像本地人,也不像南北口音中的一种,应该不是南北来的。除非他们故意捏着声线,给我们假的信息。”
林飞问道:“他们的身手如何,弩箭什么特点,能看出出处吗?手上武器如何?”
蔡瑁笑道:“林飞兄果然武人出身,据蔡中讲,他们训练有素,从三四米高的树上跃下,也只是半蹲便卸去了冲力,可见人人身手不凡。至于他们的武器,弩箭和刀枪都很普通,蔡中已经暗中记下了样子,只要画出样子,就可以在周围各县撒网查查,这不失为一条线索。”
向启问道:“提供线索之山民,可否与山匪有关?”
蔡瑁大笑道:“亏你忍得辛苦,我料定有人怀疑。我们十家联名悬赏,人家是见到我们的榜文才留意并报信的。且不说不是山匪,就算是,我们无证据,怎好抓他?迁怒于他,日后谁还敢给我们送情报?”
庞季追问道:“他们的衣着如何?肤色怎样?牙齿有无特征?长期待在山里,衣服与县城内的长衣肯定不同;不同的日照、水土情况,肤色也就不同,牙齿洁白还是泛黄也不一样,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也可大致锁定山匪的大致活动、生活区域。”
蔡瑁笑道:“干脆问一下人家姓甚名谁,何方人士,来此何干,不是更直接?
下面的将士都是粗人,那种情形下,哪看得仔细,连人家几颗痦子都要数一数。咱们今天开会是讨论如何剿匪,不是战后声讨检查会。
这样,要掌握更多更细的情报,还是以后找参加剿匪的蔡中、蒯芳他们聊聊,今天就不提了。”
林飞点头,总结赞道:“蔡家军果然名不虚传,此次虽然失败,却为我们带回来不少有用信息,对于我们日后的剿匪,大有裨益。”
蒯越也不理会林飞是称赞,还是挖苦,道:“你们未来之前,我与德珪作了商量,觉得以后的剿匪,单靠一家、几家的力量无济于事,必须十家合力,方有希望。”
习丰赞同道:“不错,正是如此。只是下一步如何安排,倒是个摆在眼前的大事。”
蔡瑁道:“最重要的,无过于选帅!各家合力固然好,可是若没有一个有力的人统帅,就形同散沙。这也是今天召集大家来的原因。”
向启道:“若论合适人选,承彦兄最合适,不在官中,可以全力指挥剿匪,大家意见如何?”
众家主纷纷点头,蔡瑁也笑道:“恐怕只有承彦兄堪当此任。”
黄承彦说道:“各位抬爱,却之不恭。只是我认为,剿匪一事,还是年轻人主持为好。我们襄阳可不缺人才,文臣武将,灿若群星。已在官中的不提,闲居在家的也有不少,从中挑选一两个担当重任,一来是对他们的锻炼,二来即使败了,我们不坠锐气,犹可再战。大家以为然否?”
庞季点头道:“黄老头的谋划老辣,我赞成。毕竟对这帮山匪,我们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下,即使黄老头出面,也增加不了多少胜算,顶多维持不败,我们时间可是有限的。若由年轻人上阵,凭着一股锐气,有所斩获最好,即使落败,我们也能从失败中获知对方更多的情报,为我们对这帮山匪实施最后一击做好准备。”
蔡瑁点头道:“承彦兄所虑甚是,大家有何好人选,何不提出来供我们斟酌。”
黄承彦笑道:“我举荐我家爱婿,诸葛亮,此子博览兵书战策,思虑周详,能胜任剿匪之任。”
马渊也笑道:“我也举荐一个,我家千里驹,马良,年纪虽小,可是于人情世故上,颇有见地。排兵布阵虽然不行,可是剿匪之职,也能胜任。”
庞季说道:“要说人选,我家庞统,也算一个,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统兵作战上很有一套,由他来剿匪,可以期待。”
向启说道:“各家的年轻一辈,大家都很熟悉,我家的犬子,冲锋陷阵还行,要说剿匪,可是个细活,做不来的。”
其他当家的也连连点头,自觉各自的人选比他们三个都有差距,纵说出来也不能入选,所谓献丑不如藏拙,不提也罢。
蒯越笑道:“好,已有三个人选,大家看哪个更好?”
这问题有些敏感,一时之间议事厅一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