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里圆满解决了金钗案,婉贞对诸葛亮的表现非常满意,自己事后想想,又觉得诸葛亮的方法真的挺悬的,万一张清没上当那可就演砸了。怎么也想不出诸葛亮为什么那么笃定。所以到了晚上在卧房里,婉贞就缠着诸葛亮,让他给自己解惑。
诸葛亮郁闷道:“这个方法妙是妙,但我可不敢贪人之功,主意是铁锁想出来的,只不过由我来执行罢了。想想看,铁锁先编了那么个故事,连波斯国都搬出来了。大家谁也没听说过波斯国,当然有神秘感,而老爷子这些年确实顺风顺水,做生意财源滚滚,领兵打仗百战百胜,如日中天时又急流勇退,把这些归功于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水晶球,不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会相信的。然后再说水晶球具有测谎能力,大家一溜顺水的也就信了。然后我再在开始阶段装模作样一番,故意弄得很神秘,就更增加了大家对水晶球的敬畏。任谁也不会去怀疑这水晶球的真假。你想,在这种情况下,说谎者要避免被水晶球识别出来,能用的办法是什么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碰那水晶球!而这也是其中的关键点:能想出如此环环相扣,毫无破绽的计谋,定是通达世事,深悉人心之人。铁锁是有些小聪明,却绝无可能自己想出来。后来我猜想,极有可能是他姥爷或是别个人跟他讲了什么类似的故事,这才给了铁锁以灵感。但是即便如此,铁锁的表现仍然让人震惊!他才五岁,便已经如此心机深沉,这长大了还得了!好在他是我儿子,不然我都没信心出仕,作为同僚与铁锁竞争,我争不过;作为敌人,我更是争不过。”
婉贞嘲笑道:“你可是水镜先生的高足,是庞德公都赞赏的人物,竟然甘心拜倒在五岁童子身下,说出去丢不丢人。”
诸葛亮沮丧一会,忽然得意道:“铁锁再厉害也是我儿子,这点我一辈子压他一头。儿子出息,我这做父亲的自然感到脸上光彩。只是,你不知道,方才屋里那些人看我那崇拜的五体投地的眼神,我既享受又不安,似乎我盗窃了铁锁的功劳似得。”
婉贞说道:“他现在小,有点功劳你这当爹的替领没什么不对,谁也不会持异议的。”
诸葛亮叹气道:“好了,不说铁锁了,今天我算是把家里的害群之马给撵了,日后你的心思也要多少看着点家里情况,全指望张清可不行的。”
婉贞苦恼道:“我知道啦,我会不时看顾家里大小事务的。之前张清没来不都是我看管吗?”
诸葛亮嘲笑道:“你看?那小青可得说你贪功了,我知道事情基本上都是经她的手。现在小青出嫁了,青莲还顶不起来,你勉为其难,还要操劳一段才行。”
婉贞努力道:“我会尽力的,只是过段时间我还想回娘家住段日子,铁锁在那边,常年见不到,我可想儿子。”
诸葛亮连连摇头:“这还没怎么呢,就为自己安排退路了。你想儿子,我不想啊?”
“那你说怎么办吧?”
……
经过了金钗案的震动,诸葛家上下恢复了秩序。铁锁回到家,也就头两天呆在家里,小跟班似得随着婉贞出入。第三天上又恢复了往时作风,一天到晚在外面跟李拴他们上山下水,昏天黑地的玩耍。银雪的学业铁锁也一甩手交给婉贞,自己就不管了。
婉贞教了银雪几天,发现银雪真的是可造之材,基本的字差不多全认识,教她的书解析一遍便通了,还能举一反三。更难能可贵的是,银雪虚心好学,自己看书不懂的就问婉贞,不像铁锁,看书时翻得飞快,看完了把书一丢,人就不知跑哪里玩去了。听着婉贞夸奖银雪,诸葛亮回家也会指点一下银雪的功课,并教她注意独立思考,多做读书笔记,别学铁锁看书一目十行,三分钟热血,只求理解大略,不愿深入钻研。婉贞说你孔明读书不就是这样吗?诸葛亮则回说自己是有之前字斟句酌的精读底子,语法、词意已了然于胸,当然可以略读。铁锁和银雪初学,自然要一步一个脚印,下苦功夫慢慢来才行。
这样指点了银雪一段时间,诸葛亮便开始每日给银雪出一些简单地题目,让银雪自己组织语言,描述题目中的事物和场景,称之为练笔。当然也会拉着铁锁一起参加。与银雪这个三好学生相比,铁锁就差多了,原来还是人家的先生,现在已沦落到同学的境地了。开始几天的练笔,铁锁通常是白话连篇,末了强加上“也”、“呼”、“哉”等语气词,反观银雪,虽然堆砌明显,半文半白,却已经能做到语法通顺,平仄工整了。就是铁锁看来,也是银雪写的比自己要强得多。被自己的丫鬟压住一头,铁锁很不服气,从此奋发读书,每日的练笔也进步巨大。
诸葛亮让他们形容蓝天,银雪写的是“如绸似锻,无边无涯,深邃不见底。”铁锁写的是“蓝天宽广,无如宰相心胸;蓝天深远,不过智者心境。”形容荷花,银雪写道:“凝翠泼玉,不染凡尘。”铁锁则道:“生于淤泥质本洁。”描写耕牛,银雪是“憨厚忠实,持重如一。”铁锁则道“沦落至此,不思山野。”
每每练笔后品评,铁锁羡慕银雪辞藻华丽,对仗工整,银雪则夸奖铁锁以小见大,无拘无束。诸葛亮也不强论高低,只是指点下他们的用词和语法,勉励他们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