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1100000009

第9章 四通的企业文化(2)

“你是为了捞钱!”也有不少人这样说。我告诉他们,我到四通不过想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人活一辈子,总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吧!

他们不信,说我是唱高调,有什么办法呢?让他们去说吧。当初,我们不是也曾这样看待四通人的吗?

三年过去了,四通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伟大改革进程中的一种模式,并雄心勃勃地向“中国的IBM”这个宏伟目标进军。

而我在自己的岗位上,苦苦挣扎,有过成功,但更多的是失望。那些个雄心壮志,那些个慷慨陈词,那些个治所良策,统统都无法实现。那种像一篓螃蟹一样,互相撕扯着,谁也别想迈出一步的局面,常叫我拍案而起,痛心疾首。

1981年的时候,我曾去过一次日本,在那100天里,我亲眼观察了资本主义。当时我还不明白,堂堂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什么在经济上就斗不过资源贫乏的小小日本!中国人干工作,为什么没有日本人那种劲头?现在我明白了,是大锅饭这种体制,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不到解放。

正当我苦恼、彷徨寻找出路的时候,四通的一项重大决策叫我震惊万分。四通居然敢于承包负债上千万元、面临灭顶之灾的鹭岛公司,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使它起死回生,至今充满活力。我不得不佩服四通人的胆量、气魄和扭转乾坤的能力。

坦率地说,在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候,我曾有过几夜的失眠。在四通的门前我有过多次的徘徊,这种徘徊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了四通人是怎样工作的。四通人的拼命精神,四通人的高效率,四通人的价值观念,甚至四通人的气质风貌,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里充满生机,这里一片光明。

在这里,社会主义的很多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应当承认,四通的道路是一条真正有希望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之路。

我义无反顾地跃进四通的大门,应当说是历史的必然吧。

在四通工作的200天里,我和我的同事们为创办合资公司历尽千辛万苦,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那种登天摘月一般的高难度,我曾感到过绝望。

我永远忘不了李玉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四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些当时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障碍,的确被克服了。我们的合资企业从立项到批准到开工生产,只用了70天的时间!这是怎样的高速度、高效率啊!人们说我们是超常发挥,是创造了奇迹,可同样的我们,不来四通,是否也能创造这种奇迹呢?

四通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推进自己的事业,那种信念,那种气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不仅能战胜各种困难,也能征服任何人。

最近有人问我,你到四通后悔吗?我说,不后悔!即使明天四通因某种原因而遭受大挫折,我也不会后悔。在四通工作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没有虚度,我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才智来迎接每天扑面而来的工作,尽管很累,但我感到很充实,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愉快。

过去我曾想,如果中国人都有日本人那种工作精神和工作效率,中国就会有希望。今天我要说,中国人都像四通人这样忘我奋斗,中国就有希望。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讲演,可以看出我已经融入了新的生活当中,完全站在四通人的立场上说话,充满激情地由衷赞美四通这一改革大潮中诞生的新生事物。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改变了一个40岁人的人生观。

当时,台下的听众问了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李玉琢,听说你来四通之前在中科院计算中心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了,你进四通半年后对四通有什么评价?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当时的回答是:的确,我在科学院计算中心对管理就有兴趣,做了一些工作。来四通之后我觉得有很多新的东西值得学习,相信我会与四通一起成长。

第二个问题:李玉琢,有一天你会不会离开四通?

当时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雪莱的诗,我说:“让我引用雪莱的诗来回答吧:如果还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我的激情演讲和回答使我一夜间成了四通的名人。

八年后我离开四通时,有人责难我说,你当年演讲时说自己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为什么四通还在,大家都还没走你却先走了呢?我的回答是:“现在的四通已经不是当年的四通了。”

当企业的精神不在、文化消失的时候,企业就变成了一架无生命的机器、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它不再具有抓住人心的内在力量。心散了,就如失去方向的船,人自然也会云散。

翻跟头铺垫子

在人才的使用上,四通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口号:你能翻多大的跟头,就给你铺多大的垫子。

所谓“垫子”就是工作平台。当时的“垫子”多大呢?大概也就20万元钱那么大。万润南主张“用能人,不用完人”,办一个企业不要希望所有的干部都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但只要有一技之长就给与他一技之长的工作机会。对于有创业能力的人,四通可以给你20万元的开办费,去各地创办一个企业或分公司。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不到三四年的时间内,四通的各类专业公司、各地以销售四通产品为主的分公司应运而生。

当时北京的专业公司有:电脑公司,元器件公司,电源公司,仪器仪表公司,通讯公司,教育软件公司,电子音乐公司,办公设备公司(专门销售四通打字机的OA部)以及机房设备公司,鹭岛公司等。后来还设立了四通的财务公司,这在全国也算比较早的。

各地的分公司如沈阳四通、长春四通、上海四通、包头四通、新疆四通、厦门四通、郑州四通、成都四通、西安四通等,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成立了二十多个。

四通后来更名为“四通集团”,集团的领导人开始称总裁、副总裁,与这样声势浩大的公司群体的诞生有很大的关系。

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人们通常在组织流程的某个环节上工作,难以有大局观、全局观,无法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这样,有能力的人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弱的人也很难得到更多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把手是一位集权、强势的领导,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培养出有自己思想的、独当一面的干部。

1995年我刚进入华为不久,有人问四通与华为的区别时,我脱口而出:四通能培养企业家而华为不能(遗憾的是,四通在万润南和段永基之外也没有出现更有分量的人物)。

创办打字机合资公司,万润南安排了段永基这员大将;后来任四通总裁的朱希铎(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成为四通董事)曾争取到20万块钱一张的“垫子”,跑到内蒙古成立了包头分公司;郑洪如(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做四通副总裁)由于沈阳四通办得成功,后来调到北京主持整个集团的经营工作;杨洪儒从一个店员做起,最后做到新四通的总裁。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包括殷克(四通副总裁,“六四”后到国外)到珠海开办南方四通,沈国钧到珠海开办新新公司,王安时到香港办香港四通,都是类似的做法。

此事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四通充分利用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把的机会,迅速扩张市场,撑开局面,形成影响。为每一个愿意创业的人搭台子,铺垫子,有利于人才的锤炼和培养;弊端在于,如果扩张得太快,管理不到位,产权界定不明晰,很容易形成总经理个人的独立王国。四通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

万润南的用人之道

与段永基和任正非一样,万润南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与他们不同的是,段永基、任正非身上有些缺点比较明显,比如段永基的猜疑多变,任正非的脾气暴躁。

万润南平和诚恳,锋芒不露,他的谋略与招数都融化在无形之中。初期抛弃体制内的一切敢于投身市场经济的人,大都有些本事、有些胆量、有些自信,他们也大都因自身的缺点被体制内所难容。万润南认为,我们就是把一些有本事同时有各种缺点的人,集合到四通的旗帜下,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做成一个像样的事业。

正是因为四通是各色人的集合体,四通高层之间也充满了各种的矛盾,但只要万润南坐在那里,没有人敢做得过分,或者提出挑战。摆平各种矛盾,让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各尽其责,又不致相互掣肘,这就是万润南的用人之道。

精明如段永基这样的人,几年后一次在日本闲聊,都对我感叹:“李玉琢,咱们这些干部加起来都不如一个万润南!”

四通在万润南的领导下民主气氛很浓,不仅对立的思想存在,甚至对立的人也有,对于早期的四通高层管理者他采取的办法是“因人设事”,让他们发挥自己特长的一面,而不是刻意地排斥打击谁。比如崔铭山(四通的董事之一)和段永基之间的矛盾就是公开的,崔铭山常常当着万润南、段永基和别人的面,表示对段永基的讥讽和不满。万润南常常一笑了之,并不刻意做他们的工作,也没见他为此批评谁对谁错,而是把他们在工作上分开,各管一摊(崔主管鹭岛公司,段主管打字机业务),让他们用各自的业绩说话。

当万润南发现王安时有移民香港的意思时,万润南就顺势而为,派他到香港去创办香港四通(并给了他香港四通19%的股份,这在四通还没有先例),继续发挥他在贸易方面的特长;还有个叫殷克的副总裁,独立性很强,胆量也大,万润南让他到南方开拓广东市场,继而也同意他到珠海另办南方四通(为此万润南后来颇遭诟病);沈国钧年岁最大(当时已五十挂零),资格最老,是高参的材料,万润南也在公司主体之外给他一个合适的空间(珠海新新公司——始终未成气候的一家贸易公司)。

万润南这么做,固然体现了他对早期创业伙伴的体谅与宽容,但是不是也同时容忍了某种与公司集体不相容、不协调的东西?是不是有一天会发生难以处理的问题呢?显然万润南当时还没有想得那么远。

1988年初,四通在云南电子厅引荐之下承包云南电子设备厂,万润南将四通一些相关干部召到昆明,商量如何改造和帮助这个厂。至于为何要做这样一件事,是纯粹处于帮忙的目的,还是另有所图——将其纳入四通的版图,万润南没有说明。当时前去的副总裁有王玉钤、刘棣华、叶延红和我等。一天晚上闲聊,一向说话大胆的人事部长叶延红向万润南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万润南,外界说四通用人大多都是你的亲属和同学,这是不是一个问题?”万是这样回答的:“这既是一个问题又不是一个问题,我们1984年出来办公司时,没有人相信我万润南,只有我的亲属(父亲万达邦,弟弟万荣南、储忠,妻子李玉)和我的同学相信我。尤其1985年人家来查四通的账,四通面临倒闭的危险,一些人退缩了(据崔铭山说,段永基中间脱离过四通,正是这个时候。这也正是崔铭山看不起段的地方),只有他们留下了。今天四通好了,我只能合理地使用他们,总不能把他们赶走吧?”

万润南的回答是合情合理的,让人议论也是难免的。但在实际运作中,至少在我看来,万家人员固然较多,但并没有家族操控之实。四通中高层干部中出自清华的不下几十人,但清华人的自恃清高,很难拉帮结派。

万润南离开四通不久,人们对待他和他的亲属们并没有像他这样的仁慈。

万润南的决策方式

在我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深受万润南影响的还有一条,那就是他的决策方式。用万润南的话说就是“听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一个人说了算”。

这其实就是企业中的“民主集中制”。与国营体制下的党委集体领导,谁都参和,谁都不负责任,完全不是一码事。

对于企业来说,明确谁是最终责任者至为重要。但是一般人对此的理解常常有偏差,或者倾向于绝对的民主,造成无政府主义;或者过于强调集中,最后变成集权、独裁。这中间的拿捏与分寸就是万润南总结的那几句话。

在万润南主政四通的几年中,他所提倡的这种民主集中制,使四通杂而不散,大而不乱。每月一次的对话会,经常碰头的总裁办公会,以及与干部随时随地的沟通交谈,让四通任何信息与决策都畅通无阻。

四通的会议较多,经常总裁办公室一个电话把大家召集来,就在万润南或段永基的办公室沙发上随便一坐,为某件事或几件事,大家议一议,听听大家意见,允许争辩,在七嘴八舌中,万润南会说:“该有个结论了,大家看这样如何?”然后把归纳的意见告诉大家。无论干部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这就是四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

有的企业领导人大权独揽,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永远比别人高明,这样是难以搞好企业的。企业小的时候,马马虎虎。规模大了,人多了,业务复杂了,非得培养一批得力干部,学会集中大家的智慧不可。

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经济指标固然重要,但从长远看,能否创造一种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出大批有用的人才,产品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领导者本能上都是集权的,这可能是人性中的弱点。作为一把手,知道哪些事情该交给别人做,哪些事情该自己做,用权适度,分权得当,才更能激发别人的积极性。这个分寸必须把握。

在四通八年从万润南、段永基等人身上,在华为四年多从任正非等人身上,我都学到了非常有益的管理思想和用人之道。当然他们表现出来的一些弱点和错误也给了我许多启示。

同类推荐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本书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

    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

    本书展示“鱼”的人生方略和奋斗技巧,而像鱼一样左右逢源的姿态与心态与其刻意模仿,不如静心感悟;与其把它当作某种终极目标实现的捷径,不如当作享受柳暗花明的快意人生的功课。
  • 创业,你也行(大学生创业故事精选)

    创业,你也行(大学生创业故事精选)

    时代促进创业,创业催生时代。创业作为时代发展的推进器,如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成了时代主导的向上的潮流,成千上万的青年大学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时代创业的主体力量。本书分篇章收录时下大学生创业的多个案例,他们中有手工香皂吧店主、录音棚里的平民歌后、数码时代弄潮儿、美国的“太空中餐”男孩……
  •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忙碌的都市人,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怀念过去的美好,希冀未来的自在,唯独忘了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渴望快乐,但却陷入烦恼的泥沼、欲望的深渊,舍不得、放不开。其实快乐就在你的内心,就在当下。本书从舍得、宽心两方面,交给你修炼快乐心灵的秘诀,指引你活在幸福的当下。
  •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本书在向读者阐释了积极心态对人收获幸福、取得成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好心态的培养和运用提供了许多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读者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取舍得失,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现状,成为命运的主人!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纯阳焚天

    纯阳焚天

    金戈铁马战六合,万里天火荡八荒。一把长刀破灭苍穹地狱,一把短刀斩尽诸神至尊。六月的龙阳城,一名纨绔青年背着刀走上了修行之路,将这天地砍得稀巴烂!
  • 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本书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在网络排行榜中出现频率高的名人,分别有:孔丘、老聃、孙武、鲁迅、孙中山、成吉思汗、曹操、苏轼、李白、孟轲、慈禧太后、郑和、屈原、杜甫、李世民等。
  • 洪荒神尊

    洪荒神尊

    姜旭神魂随异宝进入一个在石棺中死去百万年的青年的身体中,在一次意外中坠落荒古大陆,这是一个妖兽人神争锋的大陆,这是一个众多天骄神体纵横的时代,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姜旭,左手握乾坤灭世刀,右手执乾坤屠神剑,纵横荒古,人称小天王。殷小瑜,打了个响指,天上飘来一朵乌云,下起连绵不绝的冰剑,人称小天后。殷逍遥,专打宵小小神通,霹雳啪啦,想打成什么样就打成什么样,人称逍遥王。夏侯非,伏魔一刀斩一出,群魔辟易,人称伏魔王。欧阳丹,炼了一炉炉丹药,神丹,神丹,还是神丹,人称神丹王。还有众多荒古神体,先天道体,人族圣体,万族灵体,荒古神兽..
  • 日月横空

    日月横空

    中原武林,皆是一片鼎盛。而自元朝之后,天下武学,皆是被毁。中原武林,皆是一片黑暗。江湖帮派也是逐渐中落。随至元朝末期,伴随着以白衣少年,手持油伞的出现,一切开始改变。日月横空,大明将至。白衣少年,持伞杖行。万事皆埃,重八唯凡。山童石人,黄河反天。洪流万丈,武动乾坤。元气以尽,璋定天下!(PS,小说进行的是平行世界,请勿认真。)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此情可待成追忆i

    此情可待成追忆i

    那年的我们,都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叫誓言,,还有,什么叫现实...只知道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心会很痛很痛;只知道,既然许下了誓言,就一定要完成;只知道,坐在天台,憧憬我们的未来。从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究竟是什么在悄然的改变这一切?是青春的怦然心动,是友谊产生了裂缝,还是,我们都还太年轻?
  • 玉面邪郎君

    玉面邪郎君

    他玉面邪郎君纵横一世,掀腥风血雨,遭万人唾骂,最终受各大家族围剿而死,原本该魂飞魄散的他却被一个小白脸献舍强行让他附身。什么?宿主的的愿望是找到失踪已久的父亲?什么?宿主叫单子寻?不是替你找爹嘛!干脆改名叫单寻父好了!原本以为替宿主完成心愿便可重获自由,可是途中频频冒出的前世宿敌是怎么回事???小爷我一没杀生二没盗窃的,你抓我做什么?你为什么抓我??!
  • 快穿之做个配角也不易

    快穿之做个配角也不易

    我叫莫笙,我死了!如果能重来一次该有多好......“宿主你好~我是拯救男配系统1217号,您已经与我签订了契约,只要完成任务赚够积分就可能获得主神系统奖励的重活一次的机会哦~”“什么时候跟你签订契约了?”“刚刚我问您想不想重来一次,您回答想,所以我们的契约就成立了~”我根本就不是有意识的状态,听到声音顺口答话了而已......这契约签的也太草率了吧......于是新晋宿主莫笙开始了他穿越到各个位面赚取积分解除契约脱离系统的康庄大道。本文快穿耽美向甜文,有生子,尽量不虐,不喜误入。新晋写手文笔一般,欢迎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