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1100000038

第38章 八评华为(3)

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干部,讨论一件事情都会说:“你这个方案不行,任总不会同意的,老板会生气的。”大家讨论问题,已经离开问题的本身,常常以老板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任正非提倡对事负责,可华为高层的一些人恰恰是对人负责,尤其只对任正非负责。他们在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可能丧失的还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那些独立意识和自尊心比较强的人要么走掉了,要么其智慧和能力也慢慢退化了。

我是华为高层中唯一没被任正非骂过的,原因之一是我年龄大(华为内部年龄最大的副总裁),任比较给面子;第二他也知道我自尊心很强,工作比较自觉。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我并不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对我这样的“外人”他还是有所顾忌。我离开一年后,曾去办公室拜访过他,我说:“任总,非常感谢你。在华为工作期间你对我人格还是比较尊重的。”他说:“怎么这么说?”我说:“你从来没有骂过我。”他说:“你没有做错什么,我骂你做什么?”

但实际上有不对的地方他都拐弯抹角,没有像对待别人那样张口就骂,他对我还是给予一定尊重的。

我走之后,孙亚芳说我离开华为是因为没有接受华为的文化,她说得对。我的认识的确与华为文化有很大不同,我不喜欢被驱使的文化,我喜欢独立空间的能力发挥。我认为高级干部应该为老总分担工作,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汇报工作。

下面请看任正非的几位曾经被认为可能的接班人的情况:

李一男:

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硕士研究生毕业,初到华为时在研发部,于郑宝用之后担任中央研究部总裁。他后来做了莫贝克第三任总裁。上任之前,他找过我,问了莫贝克的情况。1996年他才二十五六岁时就是华为副总裁。后来还是华为的副董事长。任正非对他很宠爱,人们都背地里叫他是“任正非的干儿子”。

李一男的业务能力很强,他管理偌大的中央研究部,那几年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他的管理水平一般,没有独立办企业的经验、能力和耐性。毛病是,年轻气盛,有些任性。在后来单独办企业的过程中,他有意无意要照搬任正非的一些表象东西,而没有学到任正非的实质,这可能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像李一男这样在华为如日中天的人,最终也会离开,让人们感到非常惊诧。

据说是因为他与孙亚芳矛盾比较尖锐,工作看法冲突很严重,彼此之间曾经互相吵过。

到莫贝克之前,李一男负责的是与市场总部平行的产品总部,当时孙已是董事长,难免对李一男所管部门的工作指指点点。李一男认为她是外行,当然不买账。通常情况下任正非会站在孙亚芳一边,最多是哄一哄李一男。李一男在华为一直顺风顺水,何时受过别人的气?见任正非支持孙亚芳,而不是自己,自然怒从心头起,心想还不如出去创业算了。

1999年底我临走时向他道别,他居然跟我说:“走吧,走吧。”一点也没有挽留可惜的意思。当时很奇怪,现在想来,他恐怕那时就有了出走的念头。我后来曾问过他何时有了离开华为的念头,他说是被派到莫贝克的时候。那应该是1999年底。

李一男出来之后创办了金色港湾公司,一开始承包了华为的数据通信产品的全国经销(打着内部创业的旗号),不久就推出自己的几乎和华为一样的产品,迅速抢占了很多市场。李一男与华为的矛盾迅速升级。华为采取围剿战术:

凡是有港湾产品的地方,要求华为无论如何也要把项目拿下,不惜低价,甚至是赠送,目的就是让李一男的产品卖不出去。

让任正非恼羞成怒的真正原因我觉得有两条:一是李一男把华为的人整建制地拉走,包括一些高层干部,甚至董事会的人,如黄耀旭、彭松等,这是任正非很难忍受的,他感到很没有面子;其次,李一男那么快搞出产品,任正非认为港湾是盗窃了华为的技术。曾经情同“父子”,如今视若寇仇。

曾经有一次一起吃饭,我跟李一男说:“李一男,你这么做下去,恐怕越来越不利,数据通信设备只是华为的一小部分,对你却是全部,你赌不起。不如向任总服一下软,和解一下,你去说不方便,我去替你说。”李一男也是一个倔强的人,他谢绝了我的好意。

不久港湾真的被任正非收编了,李一男又被任正非捏在手心里。

郑宝用:

我1995年刚进华为时,郑宝用是华为当时唯一的常务副总裁,大约半年后他却突然被撤了。什么原因至今不清楚。

郑宝用是个很有能力也很有思想的人,是华为初期开发的有功之臣,也是任正非的得力助手。他与其他干部的很大不同是,从不趋炎附势,敢说真话。

对任正非也如此。他是一块好材料,无论人品还是见解、能力,如果一切正常,他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有可能。

我说有可能是因为,在华为这种大一统管理的体制下,干部们管理的部门再大,也毕竟不是企业。缺乏独立操作企业的实践,即使素质、悟性和能力都不错,也还是有距离的。

郑宝用不做常务副总裁之后,做了其他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华为的海外市场(香港市场)首先就是由他打开的;据说莫贝克卖给艾默生的主要谈判也是他做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郑宝用的常务副总裁为什么被任正非突然撤下?一种说法是,任正非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防止郑宝用有松懈之心;也有人说是他与孙亚芳的矛盾导致他被弃用。

郑宝用有点被边缘化,我很同情他。有一次,我和他一起乘飞机,我直言不讳地说:“郑总,我觉得你这几年很压抑,你是一个有能力有见解的人,应该在华为单独地挑起一些工作。可是你现在像是在打短工一样,你不觉得委屈吗?”他叹口气说:“很多人都劝我离开,但是为了华为大局,我不能动。华为到今天不容易,很多弟兄在看着我。”

大约2003年时,他不幸得了脑瘤。华为倾力为他医治,居然奇迹般恢复了健康。我估计他再担重任的可能已经不大,保持身体健康对他是第一位的。

聂国良:

我刚进华为时,聂国良是电源事业部总经理。莫贝克改组时,他带队整建制加盟莫贝克,任副总裁。不久回到华为总部,迅速晋升为常务副总裁。据任正非说,提拔聂是由于他能大胆引进人才。除此没听说有何其他的过人之处。

他举荐的人物之一,是把一个浙大的博士后介绍到莫贝克,后来任正非为这个博士后曾埋怨我工资给得低,职务提得慢;我后来不得不离开莫贝克,据说聂国良和这个人都起过作用。

任在华为从未公开提到哪个人是接班人,但在1997年初让聂到莫贝克兼职的时候,任曾说:“我准备让聂国良将来做华为的总裁,因此只能兼任莫贝克的一些工作,不能调去。”那一阵聂成了华为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什么事都交给他,大有权倾一时之概。

聂国良在我之后做了整整三年的莫贝克总裁,没有表现出格外的领导能力,但还是很尽心很努力。有一次在青青世界,因为一个干部的使用问题被任正非狠狠地骂过之后(我与付恒科在场),我搭他的车回宿舍,他向我哀叹:“没法干,怎么做都不对。”后来做了一段审计工作,不久提出辞呈,大约于2000年离开华为,好像创立了一个咨询公司。

有一次我在深圳见他,问起离开华为的情况,他不满地说:“交上辞呈不久任正非就找我谈话,说了几句出去做事不容易的话,没有三分钟就把我打发了。”显然在任正非的心目中,聂从来就不是有分量的干部,聂的威信、能力也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聂在华为做了十年,临离开时,任正非连稍微挽留的意思都没有,聂怎能不伤心?但当年任正非当着我的面说,聂国良是华为未来的总裁,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据聂自己说,任正非之所以用他仅仅是为了平衡郑、孙二人的关系。若果真如此,我在莫贝克时,任不是也用他对付过我吗?

孙亚芳:

对于任正非这样一个个性极强又极具操作力的强势领导人,在华为公司,孙亚芳是他最给面子又最能听得进话的人。孙亚芳的真正作用,也许并不像她目前所担任的职务——董事长那样规划企业或决策指挥,大多的场合是助手、参谋、政委的角色,尤其任正非不愿出面或不便出面的场合,由她充当特使的角色,以女性的温和、忍耐会比任正非的急躁、刚烈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工作的推进。

孙亚芳的聪慧、干练以及对任正非的脾性、思想的领悟,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及的,包括她极好的英语,都是任正非所倚重的。任、孙合作长达二十多年,如果不是由于思想理念的一致以及为人处事的合拍,则不可能会这么久。

在干部面前,在多数场合下,任对孙似乎言听计从。说她是任最为信赖的助手似不为过,不然也不可能将董事长这种法理上的最高职务让她担任而不是别人。但是在大多数干部的眼里,觉得她不如任正非更实在、更容人,对她都敬而远之,与她来自国家安全部门也许有些关系。

孙亚芳尽管在公司高层多年,有凌驾全局的角度和机会,并见过许多世面,但她成为华为未来第一人的可能性并不一定很大,因为她从未单独操作过企业,她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任正非退休时,孙亚芳恐怕也六十上下了。

在我主政莫贝克期间,任与孙曾酝酿过结婚,任正非因此曾一度让孙担任我的助理,任命也发布了,但实际上她一天也未到位。不久,在一次干部会上,任说孙不愿做家庭妇女,还想干事业,婚姻的事就告吹了。

我调离莫贝克是孙找我谈的话;我离开华为,她又代表公司到北京劝我回去;2000年1月3日,是她在我的离任书上最后签字,并把她在哈佛学习的几本书赠给我,我至今没有看过,但还保存着。

同类推荐
  • 习惯影响一生

    习惯影响一生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心态、自信、应对挫折、培养成功、做人、做事、工作、学习等十个方面,论述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让你一步步地去认识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力量,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
  • 沟通技能的训练

    沟通技能的训练

    本书对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小团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了准确的定位和分析,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沟通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意义,并且向我们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沟通中所碰到的困难和障碍的方案。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本书记述了李嘉诚先生在数十年的社会与人生体验中积累而成的精华感悟,内容紧扣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为人处世态度、创业目标等,并以对年轻人的建议与忠告的形式推介给希望找到成功捷径的年轻人。
  • 智慧谋略文库·中兴名家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中兴名家智慧谋略文库

    在东南沿海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有两个:一个是戚继光,另一个便是俞大猷。俞大猷,福建晋江人,他出生在海边,熟悉沿海防务,家乡人民受到倭寇的侵犯他也耳闻目睹,十分痛恨倭寇的罪行。自幼习武,准备随时保家卫国,报效自己的祖国
  • “上帝”让温州人发财

    “上帝”让温州人发财

    这本书,虽然也简略谈到了温州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但它强调的是温州人的勇于创业、成功致富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谈谈温州的创业文化及其成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最后和大学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从温州创业文化上,该学到点什么?
热门推荐
  • 微故事:与你同在

    微故事:与你同在

    每一对情侣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结果是爱还是恨
  • 剑软花柔

    剑软花柔

    重生后看主角怎么揭开一个个谜底,看他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
  • EXO的陌生妹妹

    EXO的陌生妹妹

    一个在富家生活的千金,却因闺蜜的陷害,慢慢的步入黑帮.......
  • 美女的贴身冥王

    美女的贴身冥王

    他是兵王,令人闻风丧胆,纵横世界十余年。他是神秘力量的传承者,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守护着这片河山,守护着一个死死压在心里的秘密。当着秘密揭晓之日,便是他化龙狂战之时!
  •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藏地异档案

    藏地异档案

    古老的西藏,有太多的秘密被掩藏在那壮丽的雪山之后,让燕楚一时难以应对。自称陀罗王朝后人的神秘女子,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多方争夺的唐卡,是否是整个事件的关键?
  • 浪迹在仙侠世界

    浪迹在仙侠世界

    吃二两饭,低三尺腰,当一个只为图温饱的青楼小二手中握了三尺青锋,这天上地下又有何人能挡其锋芒?
  • 投机者

    投机者

    消失了的远古文明,遗落在尘世间的宝藏,一次诡异惊魂的“林海行动”...一本以主人公神秘身世为引,奇异的地底世界文明...
  • 天堂没有你的名字

    天堂没有你的名字

    没有你的地方,我宁愿不去,有你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天堂!为什么天堂没有你的名字!你一直想听的那句话,你听到了吗?
  • 战役之殇

    战役之殇

    战役之殇讲的是一个故事,他被尘封已久,现在,就让我来用笔记录下这个神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