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2000000017

第17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上)(10)

《寄上吴王二首》其一: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

《宣城哭蒋征君华》: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

对“词赋”这个并列式复合词,本书需要考析以下三点:

第一、唐诗中一般书写为“词赋”,李诗中也书写为“词赋”。

经本书统计,全唐诗中作“词赋”有66次,作“辞赋”只有5次,今举2例如下:

钱起《宴崔附马玉山别业》:满朝辞赋客,尽是入林人。

柳宗元《寄韦珩》:君今矻矻又窜逐,辞赋已复穷诗骚。

可见,在唐诗中“辞赋”与“词赋”,只是书写形式不同罢了。

第二、“辞赋”的出现早于“词赋”。

“辞赋”作为一种文体名,它的起源是:战国时屈原有《离骚》,荀卿有《赋篇》,为赋之先河。到汉代赋体大盛,汉代文人把屈原等人的诗歌称为楚辞,又以“辞赋”并称屈原、宋玉和荀卿等人的作品,而后更进一步将赋体一类的文学作品统称为“辞赋”。可见,“辞赋” 的出现早于“词赋”。

“辞“与“赋”连用的例子,可在西汉文献中找到。如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其中“辞”指楚辞,“赋”指汉赋。此用例中“辞赋”指楚辞和汉赋一类的赋体文学。合二者为一,成为一种文体。所以,此例中“辞”与“赋”已构成一个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此句中“词”与“赋”已经凝固为一个双音并列式复合词,但词义偏重在“词”上,“词”即“辞”,指楚辞(骚体)一类的文学作品。而李白诗歌中“词赋”三见,均偏重在“赋”上,指汉赋一类的文学作品。

第三、“词”与“辞”相通,能指诗歌韵文一类的文体。所以,“辞赋”可作“词赋”。

到春秋战国时,文献记载表明“辞”和“词” 在言词(辞)、文词(辞)、说话等意义上,二者已经是同义词,不论用哪一个都行。例如:

《公羊传·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耳。”(文辞)

《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言辞)

《周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词)

《荀子·正名》:“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杨倞注:“言经为说,成文为辞,谓心能知道,说能合心,辞能成言也。”(言词,文词)

《说文·司部》:“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段注》:“意即意内,言即意外。言意而词见,言词而意见。……司者,主也。意主于内而言发于外,故从司、言。”(第430页)对“词”与“辞”的关系,段玉裁云:“积文字而为篇章,积词而为辞。《孟子》曰:‘不以文害辞,不以词害辞也。’孔子曰:‘言以足志,词之谓也;文以足言,辞之谓也。’”(第430页)段玉裁辨析“词”与“辞”的区别,也就深入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难怪,春秋战国时“词”与“辞”就相通了,所以汉代“辞赋”亦作“词赋”。

“词”与“辞”相通,二者都可以引申指“文辞”,都可以用作文体名。

1.“词”即“文辞”。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南朝梁沈约《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明梅膺祚《字汇·言部》:“词,文也。”

2.“词”与“辞”皆为文体名。对此,唐元稹有分类性的解释,见元氏《乐府古题序》:“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而作者之旨。”可见,“词”与“辞”为文体名,乃是指《诗经》之外的诗歌,为诗人“六义之余”的诗歌体裁。

正因为这样,“辞赋”又可以作“词赋”。大型辞书上将二者并收,释义几乎差不多。

第四、“辞”、“词”、“赋” 指“六义”之余的诗歌韵文,但各有侧重。

“辞”,在汉代指“楚辞”,也就是屈原等人的诗歌。

“词”指押韵的文体,即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

“赋”,汉代盛行,汉赋为汉代诗歌体裁的代表。正如王国维所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所以,“辞”、“词”、“赋”在指诗歌韵文一类的文体上,结合成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即“辞赋”和“词赋”这两个同义词。

李诗为何皆作“词赋”呢?主要是在上古汉语词汇系统中(正如本书所考),“词”与“辞”早已相通;在中古汉语词汇系统里,作“辞赋”与作“词赋”同,二者都指楚辞和汉赋。另外一个原因是与李白所处的时代有关。唐时,诗人已经开始写“词”,为宋词之先河。这一时代背景,自然也会影响诗人作“词赋”吧。

№44 栋梁

【栋梁】(1次)指房屋的大梁。

《咏山樽二首》其一: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余。

“栋”,本指房屋的大梁。《尔雅·释宫》:“栋谓之桴。”郭璞注:“屋檼。”《说文·木部》:“栋,极也。”《段注》:“五架之屋,正中曰栋。《释名》曰:‘栋,中也。居屋之中。’”(第253页)在“极”下注云:“今俗语皆呼栋为梁也。”(第253页)王筠《说文句读》:“栋为正中一木之名,今谓之脊檩者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丰部》:“栋,极也……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梁”,引申为房屋的大梁。《说文·木部》:“梁,水桥也。”《段注》:“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第267页)《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孔颖达疏:“造其舟以为桥梁。”以“横跨”为相似点引申为“屋梁”,即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尔雅·释宫》:“杗廇谓之梁。”郭璞注:“屋大梁也。”

“栋”是梁中处于屋顶最高处之一木,故“栋”与“梁”可连用。韩愈《合江亭》:“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

进而,“栋”与“梁”联合构词时,二者的细微差别不凸现出来,两个语素提供它们共同具有的语义特征,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指房屋的大梁。李诗正用其本义。

“栋梁”常用来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例如《后汉书·陈球传》:“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又如《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现代汉语中常用“梁栋”的比喻义。

№45 制作

【制作】(1次)著述;创作。

《酬崔五郎中》:崔公生人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詹本第2650页注释(三)“著作,盖指其诗文。造化,阴阳。”

“制”,本义是“裁衣”。《说文·衣部》:“制,裁也。”段玉裁改为:“制,裁衣也。”并注云:“按此篆处非其次,当本在‘裁’篆之下。”(第397页)《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引申为“制作;制造”义。

《字汇·刀部》:“制,造也。”再引申为“撰写;著述”义。《正字通·衣部》:“制,俗称撰述文辞曰制。”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制之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作”,本义是“产生;兴起”。《说文·人部》:“作,起也。”《周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陆德明《经典释文》:“郑云:作,起。”引申为“建造;制作”义。《尔雅·释言》:“作、造,为也。”《广韵·暮韵》:“作,造也。”《尚书·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制作”在“制造”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李诗中,“制作”指崔五郎中所创作的诗文,故为“动素+动素”的名词。

“制作”,全唐诗使用共4次,除李白使用1次之外,还有杜甫使用2次、陆龟蒙使用1次。

杜甫《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

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陆龟蒙《茶籝》:金刀劈翠筠,织似波文斜。制作自野老,携持伴山娃。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

“制作”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常用词,一般用来指“制作某个对象”或指“制作出来的成品”,但不再像李白、杜甫那样用来指“诗文中;著述”;而称“诗文;著述” 为“作品;大作”等。陆龟蒙《茶籝》“制作自野老”的“制作”,其意义与今天精心制作物品的意思相当。

№46 节制

【节制】(1次)李白诗歌中指约束军队的制度或方法。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詹本第1677页注释(十):“桓、文,指齐桓公和晋文公。《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此反用其意,谓永王璘军队非齐桓、晋文约束有方之师。”詹本同页注释(十一):“熊虎,此谓永王璘部下将领都像熊虎一样骄横跋扈不受约束。另一解谓永王璘军队指挥不力,徒有强兵。”

《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此例中“节制”即“节度;法制”之义,也就是“约束国家的方法”。

“节”,本义是“竹节”。《说文·竹部》:“节,竹约也。”即“竹节”。《段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第189页)《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由规整的竹节引申出“准则;法度”。《管子·牧民》:“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制”,法度;制度。《玉篇·刀部》:“制,法度也。”《礼记·曲礼上》:“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郑玄注:“制,法度。”《国语·越语下》:“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韦昭注:“制,度也。”

“节”与“制”在“准则;法度”这一义项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全唐诗中使用“节制”达24次。既有作名词的,也有作动词的。是个多义词。作动词,如杜甫《渔阳》:“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一作前)节制。”甚至可以指节度使。如郑嵎《津阳门诗》:“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

而李诗中“节制”是一个“名素+名素”的名词。词义沿用《荀子·议兵》之“节制”。此例中“节制”用这个双音词的本义。其他义项都是由“准则;法度”这一本义发展出来的。

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节制”一词,词义一般为“限制或控制”,有时用为“指挥管辖”义,作动词。

同类推荐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来自师友亲朋以及陌生人的感人故事,彰显人世间的真情感。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坠泪天使

    坠泪天使

    每个人都是不小心折断翅膀而坠落凡间的天使,只有找到他折段的另半翅膀才可以飞回天堂。天使没有眼泪,可是当我们有了爱却一定会流泪。这是天神为见证我们是否有爱的证据!所以我遇见你,所以我们成为坠泪的天使。虽然会流泪却依然爱……
  •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这是一本介绍积累财富的书籍,书中描写了纪几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告诉我们,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 混在异世当间谍

    混在异世当间谍

    一个在地球摸爬滚打了的十几年的老油条方永年突然被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人类居然不是一家独大,各种兽人,精灵,矮人,海族混战不休……为了生存,方永年不得不更名改姓,冒名顶替的小心翼翼的生活在一个人类客栈之中;在这里,方永年见证了各种令人爆笑的事件,同时也在不声不响之间完成属于自己间谍任务!这是一个异界间谍的日常生活录!这也是一段传说!
  • 庶女凤谋

    庶女凤谋

    具有异能的云笈意外重生为异世界邶魏国国公府三小姐燕霜树,与最强施术能力卓洗相遇,因为妖的出现邶魏国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邶魏国炎帝真宗暴虐,相传天怒要让他的政权与国家化为灰烬。云笈一次次逃亡,同时也一次又一次与妖相遇,不解的她不得不与卓洗并肩作战,并踏上寻访九州平定妖祸的旅程。二人九死一生,经历各方灵兽,过招各路奇异人士,神兽妖术屡屡登场,她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卓洗的感情也越来越迷惑,未来之路与内心探索皆迷雾重重…
  • 贵族小千金之魔女驾到

    贵族小千金之魔女驾到

    天啊,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从平凡少女变身到贵族小千金,身份的转变让她骨子里的魔女性格彻底被激发。黎洛星贵族学院,准备好接受魔女的审判吧!
  • 刀剑天凌

    刀剑天凌

    “我的命运,由我自己主宰!”当他拾起屠刀,毅然踏上一条不归之路时,月还是那般澄澈。而当无尽尸骨在他脚下化为灰烬,满天神魔因他的存在而颤栗之时,月,如血一般红。那时的他,是否还能记得那抹澄澈?……眼生邪魔,身怀噬天。天刀凌剑,绝代神王!这是一个无数天才与妖孽碰撞的热血时代。这是一个少年逆天崛起的传奇。
  • 重生之纳兰九冥

    重生之纳兰九冥

    纳兰九冥:如果让我重活一次是为了摧毁,那么就毁灭它的一切。卓展:我已经用十年的时间和鲜血奉献给了我的家族,如果现在非要让我在家族与她之间做个选择,我只会选择她!一切的相遇都绝非偶然,一切的相爱都是命中注定!九冥本以为自己重生是幸运,结果却陷入更大的泥潭。千年浩劫,万年布局,马上开启。
  • 灵道征途

    灵道征途

    鸿沐飞出身于注重强攻的鸿家,偶然习得失传已久的叶家功法后,逐步走上强者之路。遍寻三山五岳,破解千年谜团,终究修成正果,成就一代神位。
  • 爱情编曲

    爱情编曲

    只喜欢平淡的生活,就像,,,,,,,,,反正就是平凡。。。。。。
  • 笔法记

    笔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