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在上面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六个方面。
思想建设是第一位的,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干什么必须先有一个好的想法,也就是有一个正确的思路,然后在这个正确的思想指导之下,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党的成长历史最能说明这是一条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建立新中国,让人民真正翻身做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人民致富过上好日子。这都足以充分说明思想建设的特别重要性,尤其是我党确立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让有着十三亿人口,八千多万党员的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个大党的思想能高度统一,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
所以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什么时候都是关系到我们这个党和在这个党领导下的这个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极端重要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华民族的绝大部分精英都在共产党内,而最有思想、最有知识、最有学问、最有才干的人都集中在中央。党和国家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和重大的决策也同样出自中央。中央的各项决定决策正确了,下面是不会出多大问题的。因此,我一辈子的经历让我觉得老百姓说的一句话是正确的:“上面是举旗管线的,下面是真抓实干的。”当然,上面的思想再正确,没有与下面的思想相融合相统一,那也是不行的。
无数大量的历史事件反复证明,思想建设的任务特别重要,但最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在上面。
2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在下面
为什么说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在下面?因为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是,认认真真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环境文明等活动和工作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把干部培养使用好。
具体地说:一是党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中有这样一句话:“上面放,中间挡,下面有福享不上。”这就是说,上面的政策再好,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如果不得力,老百姓是得不到恩惠的。因此,党的基层组织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战略决策,在这方面,我深有感触。1994年,我到平罗县任县委书记时,调查了解到全县128个村党支部书记中,绝大部分年龄偏大(都在五十岁以上)、文化偏低(中学文化程度的不到百分之十)、思想保守。由于这三种原因造成工作的被动应付,不思进取,不敢想,不敢干。对此,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村级党组织建设,对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老支书,从政治上、生活上都安排好,让他高兴地、光荣地举贤让位,让一大批年纪轻、有初中以上文化、愿为大伙干事的年轻人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半年之后,由于组织健全了,又有愿意干事的年轻人担当了村里的领头羊,因此,县委安排部署的工作百分之九十五都能落到实处。
二是抓紧抓实抓好党员的宣传教育。能不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地宣传到广大党员之中,这既关系到党员对党的决策的知情权,更关系到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发挥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把党的号召、决定、决策落到实处的大事。试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好,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没有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那不成了束之高阁的理论了吗?有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就会积极响应,认真行动,跟着旗帜,顺着路线,坚定地、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3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在机关
作风就是形象,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党的生命。党的生命力如何,关键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好与坏。
为什么说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在机关?根据我几十年从乡镇到县上,从县上到市上,从市上到省级机关的切身感触,有几条理由:一是机关是人才集中的汇集地,不管是县直机关、市级机关还是省级机关,各部门都掌握着人、财、物、项目等的审批、下放、划拨、出行等“生杀”大权,下面办什么事没有上级的审核批准是办不成的;二是机关干部的组成绝大部分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在一线工作的经历,容易循规蹈矩,不知道办事的轻重缓急和难处;三是机关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老百姓和最基层的人办事顺不顺利是通过这些人的言行举止来判定党的作风的;四是机关什么时候都处于“中间睡觉不扯毡”的状态,天塌了轮不到他们着急,上有领导下有干事,责任不在自己头上,为什么老百姓说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个顶门杠。五是什么时候最着急的是各级党政的一把手和领导们,“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贪的症结在哪里?在机关。为什么老百姓和基层的同志说“不生孩子不知道肚子痛”,因为机关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经历、工作情况决定了工作作风,加之现成的机关体制的制约所致,机关作风的扭转是喊一阵好一阵,不喊就照旧。
对此,我的感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机关的改革上,除了巩固和提高现成的政务大厅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外,还应对机关干部的构成、工作时间、工作岗位进行轮换制、交流制、淘汰制等大的制度上的举措。人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学会和提高的,关键的是思想认识和思想意识及事业心、责任感,如果有了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工作作风不愁不好。
作风就是党的生命,这不是虚话,不是大话,不是套话,这是实话,这是真话。老百姓评价党的作风就是从身边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来看的、来说的。
4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在民主集中制
搞好制度建设是搞好党的建设的有力保障,而民主集中制又是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何搞好民主集中制,四十多年的经历让我体会到:第一是认真搞好细致的全面的调查了解,不管是用人还是决策都要到一线走访群众。既要听正面的好的方面,也要听反面的不好的方面;既要听夸奖表扬的一面,也要听批评指责的一面;既要听支持方面的意见,也要听反对方面的意见。通过广泛的真实的征求意见后,根据所听意见进行对照比较,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分析研究决定取舍。第二是不管决策什么,都必须坚持班子里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可以口头表态,可以举手表决,可以投票决定,千万不可以一个人说了算。第三是民主集中必须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千万不能搞成班长就是集中,集中就是班长一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把不发言当成默认。第四是凡能公开的决策必须公开,公开就是民主,因为一般决策了的事就是决定了的事,决定了的事就是要付之实行的或是已经定论了的,阳光了就没有小道消息了。第五是个别酝酿,集体决定。有些牵涉保密的事,会上不便说的事,可在会前逐个酝酿,大部分人同意了的就可以上会讨论决定。第六是集体研究定了的事就要分工负责,分别去办。第七是对人财物的事也应制定既原则又具体、既易于操作又不互相扯皮的制度加以明确规定,违者必纠。第八是将民主集中制具体化,哪些事是民主商量的,哪些事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班长和班子成员的职责也要具体,这样既明确了职责,又防止了一个人说了算。第九是既要靠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又要靠每个人的综合素质。
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民主集中制能不能贯彻落实好,很大程度上取决定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班子能不能团结,民主能不能发扬,集中能不能集中对,能不能集中好,是党的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班子的民主集中要能坚持落实的好,制定的各项制度,就能落实的好,否则制定制度容易,落实制度就难。与此同时,还应更进一步地将民主集中制尽量规范得既具体又具可操作性、适用性。
5党的廉政建设的重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
为什么说党的廉政建设的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
原因有七:
一是国家的人财物项目的审批、职称的评定、人事的招聘使用、干部的提职提级、土地的征用审批、城市的规划建设等等的“生杀”大权,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的手里,越是有权有势的部门,领导越容易发生腐败且是腐败的重灾区。
二是从揭发查证的案件看,绝大部分腐败分子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因为他们有腐败的领地,腐败的土壤,腐败的条件。
三是一些高层领域腐败的影响。一些省部级领导腐而不败的影响,他们敢腐、会腐,下面的就跟着学、跟着干,因为县处级学厅局级,厅局级学省部级,省部级看上面,这里面的内幕是下知上一级、上上级,而上面又反过来保护下级、下下级。尤其是上层出一个,下面一大片、一连串,尽管从数量上看不是太多,但影响力非常之大。从报纸披露的财政部的一个处长可以受贿几千万,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个处长。当然不是所有处长都与财政部的这位处长一样,但从这位处长的身上就不难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普遍性。还有近日报纸上披露的陕西一小科长八年敛财五千多万,这些事真让人大吃一惊。
四是收入分配不公的影响。有的行业处级干部的收入超过党政机关处级干部的十几倍,也就是在这些高薪行业干十年工资比党政机关干一辈子还要多,多与少的悬殊差距让人从各方面产生想法。
五是金钱第一、享乐第一思想的影响。谁有钱谁光荣,能住的高档,穿的高档,吃的高档,用的高档,孩子能出国,是多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六是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改变。理想变利想,有利就想,信念变信钱,有钱就信,有利就念。思想教育大多成了空的形式、样子的东西,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七是查处不力。从已立案的腐败案件看,绝大部分是牵出来的窝案,或是知情人告发的仇案。真正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和审计出的问题,跟踪查处的案件不多。
以上这七个方面的原因只是腐败发生的较为普遍的原因,还有好多原因不一一而举。
为什么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廉政建设的重点呢?我还觉得县处级以上领导大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建国治国之材,也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时间和人力!就个人而言,父母妻子儿女为支持这么一个人成长到这个位置,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艰辛,若不检点,出了问题,绝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悲哀。
6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各级干部
干部就是带头人,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奔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或一年半载能够搞好的,越是时间长的工作,越需要更多的人以身作则和模范带头。所以各级干部既是物质文明的组织者又是实践者,更是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精神文明的内容比较丰富,它既包括思想方面、道德方面、文化方面、执纪执法方面,也包括语言文字方面、环境卫生方面、遵纪守法方面、行为举止方面等等一切精神层面的东西。今天不说大的方面,就说一些人们日常的语言举止方面的小事,能不能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遵守交通规则,以及人与人以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不随手乱扔弃物、童叟无欺、尊老爱幼、实事求是……古人都知道衣食足知耻辱,一日三省我身,更不说我们是文明古国的子孙了。但今天的世风日下是不争的事实,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就旅游一项来说,我们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外国人不高兴、不满意,就是我们有良知的自己人都看不惯、看不顺眼,都感到汗颜。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是何等的紧迫,何等的艰辛,何等的漫长,这是既关系到中华民族美好形象的大事,更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子孙后代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发扬光大的大事!我们各级干部理所当然地要带好头,这既是我们的任务又是我们的责任。
要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必须先从各级各类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行为做起,因为各级各类干部都是身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群众之中。干部们的语言举止文明了,群众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学会了。大量实践说明,不管干什么事,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更何况在精神文明这个长期工程建设之中,我们各级各类干部更要首当其冲地走在最前面,为广大群众当好领头羊、排头兵。我们各级干部说到了、做到了,那么干部的家属、亲属和下属也就都能做到了。
7机关党的建设应该走在前头
机关党的建设应该走前头是机关工作的需要。
为什么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应该走在前头?我在区直机关工委工作了五年,实践使我体会到:
一是机关工作的需要。从县、市、省到中央的党政机关,是党的决策落实的组织部、执行部、后勤保障部,也是各类文件出台的参谋部和调研部,担负着上传下达、总结经验、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重要职责,能不能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中是对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的最有效的考验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