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6500000019

第19章 品新作(3)

“脚下有多少泥土,艺术就有多少真情”。永成来自基层,深知劳动群众苦乐,因而有强烈的平民情怀,怜悯意识。其大多数散文写的是群众生活中苦辣酸甜的事情和感受,用时髦的话说,他的散文“接地气”,有温度,见真情。读完《民工吟》,一股酸楚在心里涌动,情绪久久难以平静。作者“细心观察建筑工地上的民工……他们6点多钟吃早饭,一碗清汤寡水的稀饭两个发黄的馍馍。吃罢饭由工头派工,一直干到中午12点,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中午饭是一大碗没有菜的清汤面或土豆丝和米饭。下午干到日落西山,晚饭又是一碗稀饭两个馍馍……晚饭后有的民工在工地乱吼秦腔,有的去广场看城里人跳舞,有的游荡街头看电视,有的躺在潮湿的工棚里思念家乡……”“可怜的民工收入微乎其微,甚至一年到头那微薄的辛苦钱都拿不上”,“他们的妻儿老小,在盼望着他们的归来”。“我曾是那些打工中的一员,感受过那苦役般的劳动,深深体会到他们的苦楚和艰辛”。只有深厚“草根情结”的人,才会“对他们有深深的同情和敬意”,写出感人至深的文字;才会“为那些受苦受难的民工鸣不平”,并发出震撼人心的质问:当人们赞叹一幢幢高楼大厦的豪华美丽时,谁能想到建筑者民工呢?谁会把这豪华与那些贫困者连在一起呢?《乡下的亲戚》从另一角度体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关爱,他爱家乡故土,爱亲戚朋友,对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怜悯情怀。作者现在也成了城里人,“每次乡下的亲戚来我家里,我都让妻子招待客人。常常有认识不认识、沾边不沾边的人来找我这个城里人帮忙。谁来找我,我无职无权,什么事都给他办不了,但是三百、五百的少不了常常救济,好吃好待总少不了……我告诉妻子,有乡下的亲戚来家里吃饭时一律换成大老碗,一定要让他放开肚皮吃饱吃好。”永成的爱心是真诚的自觉的,他知道“爱人仁爱,是人之根本”,因而对底层民众始终保持体恤与关爱,因而创作了大量充满怜悯情怀,关注弱势群体的散文。

小说创作离不开故事,故事要生动、有趣、离奇、惊险等等。但不管什么样的故事,总要有一些隐喻意味或象征意味,给人以超出故事本身的启示,即高于故事的小说艺术。永成写小说多年来了,我们有理由向他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今后创作要从讲述一个故事,提高到叙述一个故事,升华到思考一个故事,也可以尝试写没有故事的小说。并且努力从老派写作向现代意识靠近,要明白“小说可以不那么写,小说可以这么写”的道理,力求写出跟从前完全不一样的小说,甚至是“面目全非”的小说,实现“蝶蛹破茧”式的突变。

散文提倡精短。这一点永成做得很好,多年来一直坚持写短文,他的散文多数是千字文,很少有超过三千字的。但是短不等于小,关键在于要有内涵,有灵魂,有风骨。我们也不完全排斥“大散文”,评判散文是否“大”,最终要看作品的分量和释放的能量。大散文固然靠“长”所承载,但“短”也可承载山的重量,可以有历史的凝重感,思想的深邃感,文学的审美感,社会的责任感。要把短散文写到如此水平,难度很大。永成应该有这个抱负。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写作就是写语言。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散文中的事物与情节,全靠精彩鲜活的语言来表达。散文写作尤其要在语言的枝叶中开出美丽的花朵。文学语言与公共语言不同,公共语言要求尽可能地规范,而文学语言却要求尽可能地突破日常的规范,进入一种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地叙述与描写,这样才有可能产生艺术的独特感。永成的文学语言尽管朴实平易,但过于“规范”和直白,今后要在语言上下工夫,力求有所突破,达到色味俱佳,朴实而不显土气,简洁而不失明丽。

永成正当好年华,处于创作的黄金时期。希望继续埋头笔耕,不要急着追求收获,不要寻求世俗标准的成功,别人的评判固然重要,自己懂得把握和评估自己更重要。要听从自己灵魂的指引,坚持走自己的创作之路,写出更多接地气的率真的不同寻常的好作品。

(2014年2月12日)

读《羌人归唐》赘言

《羌人归唐》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党项、突厥等少数民族冲破艰难险阻投入隋朝安家立业为背景,讲述了拓跋贺、拓跋信、明秀、德勒、昭儿、娑葛勒、温沫儿等部落大众不忍吐谷浑皇室允伏等的迫害,投奔灵州,受到赵令深、孟思明、孟馨儿、洪永乐等官员兵民欢迎爱护的动人情景;记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习武耕牧,抵御侵略,和睦团结,保家卫国的生动事迹;谱写了一曲正义胜邪恶可歌可泣的壮歌,演绎了一部民族大团结地久长天的故事。《羌》可视为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九月御驾灵州会盟部落首领史实的再现,唐太宗“除凶报千古,雪耻仇百王”诗章的解读。

综览全书,特色明显。

其一,选取了有意义的题材。类似少数民族归汉归唐的史实甚多,可惜大多被岁月尘封了,被人们淡忘了,想让他们复活确有一定难度。作者保宏彪选取了自己研究的熟悉史料,得心应手地编织成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学教化意义的小说呈现给读者,可谓聪明智慧。历史是通向现实的,文学是抵制遗忘并为我们从历史中寻找更多的现实启示提供支撑点的。《羌》在以基本史实为骨干的同时,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虚构,将人物故事融于历史事件之中进行叙述,使作品有温度,有亮色,有生命。“合为时而著”,在当前中国的现实背景下,创作此类题材的小说,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其二,翻新了传统小说的章法。作者深谙中国章回小说的传统套路,将《羌》结构为50章,每章开头以诗句高度概括本章内容,以增加故事悬念,丰富文本信息。但作者并不拘泥旧章法,大胆创新,用“旧瓶装新酒”,将开头引诗由两句凝练为一句,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叙述未采取“花开两杂,各表一枝”的复线式,而采取单线式,以时间、事件发生发展为顺序,步步推进,层层深入。读起来轻松明朗,不肯放手,悬念吊着阅读欲望,一路跟着走下去。

其三,讲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小说创作离不开故事,不讲故事的小说不精彩,也没有看点。作者很会讲故事,全书从头至尾讲了六七十个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长故事连短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惊险离奇,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甚至避开经典小说故事的套路。一部小说有这么多抓人的故事,它基本就站住脚了。《羌》如果去“触电”,经过二度创作改编,会是一部靠谱的电视连续剧。

一位初学写作者,出手就驾驭长篇小说,功力不足和缺憾在所难免。

一是行文走笔不够从容。作者只忙着讲故事,忽视了描写,忽视了细节。小说,小说,就是从细微处说起,让小小的事情变得兴味盎然,行文走笔一定要舒缓从容。王安忆说:“小说说到底就是赘言。”尤其长篇小说,必须要有“闲笔”,即人物心理,环境场面,自然景色,生活习俗,作者感受等,要以磨蹭时间的闲言碎语来传述。《羌》行文急促匆忙,缺少多姿多彩的“慢镜头”和逼真生动的细节,因而文本显得干巴单调,语速有些急促紧迫。

二是人物形象不够突出。《羌》的故事太强势,结果让故事喧宾夺主,淹没了“人”。小说是人物撑起来的,一定要人物主导事件,写出“人”和“人物命运”的小说,才会长久“活”下去。《羌》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三十多个,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极少。

三是话言特色不够明显。文学创作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人物与故事都附着在语言上。《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前一句好懂,后一句是说,语言必须有特色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即写社会风情、风俗、风化等语言文字。文学语言与公共语言不同,公共语言要求规范,文学艺术语言要求尽可能地突破日常的规范,彰显作者的语言风格。《羌》写的是一千多年前少数民族的人和事,语言要尽量有历史纵深感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氛围,有彼时彼地彼人的文化风采,人物和故事的假,应由那些真的元素来夯实。文本如果完全是现代语言、现代气息,就失真了虚假了。

三是小说名称不够贴切。为一篇文章(一部小说)起个好名字,并不轻松简单,起好了,会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深化意境,引人思考,引人入胜。《羌人归唐》(严格地说是归隋),名字略显直白,也不够贴切。如果换个画龙点睛,或言近旨远,或含蓄隽永的名字,艺术效果会更好,如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等,如闪光有神的眼睛,魅力四射,让人心动。

用以上高标准要求一位初学写作者,有点苛刻。不过这只是我读稿的几点粗浅感受,是一家之言,动摇不了《羌》是一部有价值有品位的长篇小说,我们期待作者精心打磨修改后,精彩面世。

(2014年3月23日)

同类推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热门推荐
  • 永恒神纪

    永恒神纪

    本是一破落家族的少主,却因一位神秘姐姐而改变了命运的轨迹。远古万兽,埋藏在无尽深渊中咆哮。魔神封印松动,转眼万年之后,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人,因失败而退缩。我,因失败而前进。坚持即是成功与永恒!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位面

    十二位面

    人类诞生初期,神族与魔族交战,天地变色,生灵涂炭,位在底层的人类不甘受罪,以自然界存在的十二属性在大地上建立起黄道十二宫,与神魔对抗,人类获得了胜利。而如今,神魔复活,再次席卷大地,而新一代十二宫的少年们,不断磨练,成长,各种纠纷,各种历练,各种艰辛,煅烧着少年们的心灵,与神魔的对抗,少年们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 三国萌物语

    三国萌物语

    你见过哪个穿越到异世界的人不是个个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再不济也是后宫成群、能力非凡的吧~可是他真不是。。。你见过有谁TM刚出门就撞上不明物体,竟然还TM的穿越了啊???!!!他什么都不想,他就想回家,回到原来的世界去——你看看这个乱七八糟的异世界,都是些啥玩意啊:马超,马梦琪——这个三国时期蜀国有名的西凉死神。这个糟点先不提,关键是:竟然是她而不是他?这是搞啥玩意啊?这是个性转的异世界么?那关他什么事?其实,还真不关他什么事,因为全程就没过多描写过我们的猪脚多少O(∩_∩)O
  • 名门暖婚,腹黑总裁攻妻不备

    名门暖婚,腹黑总裁攻妻不备

    秦墨,A城里出了名的黄金单身汉,家世显赫,无绯闻缠身。安苡宁,设计师,家世普通,却被一个男人缠的炸毛了。“秦先生,你是瞎子吗?”秦先生挑眉,:“恩?”安小姐气炸:“你没看见我没胸没脸蛋没屁股么?”秦先生的话却让她吐血:“灯一关,都一样,我不介意。”*在追逐的路上,合法共枕遥遥无期,秦墨爆发了“我要合法跟你盖一张被子。”安苡宁:“我们不适合。”秦墨:“理由不通过。”安苡宁抬眼:“我只想找个经济适用男,所以...”你,高攀不起。壁咚,她被逼至墙角,低醇的嗓音划过耳畔:“经济就是,有钱,任性,至于实用嘛,一夜七次还不够?”安苡宁:“...”抓狂!“有话好好说行吗?”某人勾唇一笑,眉眼荡漾着风情:“领了证,是该好好说。”*简介神马的都是浮云,看正文才是正经事儿。其实,这是一部平凡女子逆袭指南。其实,这是一部老男人追妻宝典。其实,这是一部幸福婚恋的必修秘籍。【里面有白莲花、绿渣表,请自带避雷针,如有不适不包赔】【新文《婚色荡漾,亿万总裁狠霸道》正在连载中】
  • 鬼影危机之破晓

    鬼影危机之破晓

    每当圆月,百鬼夜行。诉乱不平,冤声四起。
  • 一颗神珠闯天下

    一颗神珠闯天下

    芸芸众生,不过十二生肖;万千修士,不过五行三奇。金木水火土,三奇冰风雷。可偏偏有一个小修士,超脱五行三奇,凭着一枚雾灵珠,闯荡天下。
  • 十岁冷情小新娘

    十岁冷情小新娘

    慕血樱林,那个比魔鬼还妖艳的男子。树屋下,他冷情得妖娆。“我要你同我成亲。”淡然抬眼,好。当她转身离去,他为何心如窒息?隔世镜里的画面浮现,她承认,却不打算继续走下去。那他呢…
  • 青梅绕竹马:独家密爱

    青梅绕竹马:独家密爱

    他们是同甘共苦的青梅竹马,曾经共度年少那段最青涩的时光。他们都以为,他们所憧憬的未来,是童话般的幸福美好。然而,命运多变,始料未及。她为了让他重获自由,不得已远去,在恶魔身边痛苦犹疑。他为了能早日找到幸福的方向,将自己推向噩梦的深渊。“小星星,你说过你会保护我,可这就是你给我的承诺?”“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希望我们能在一起。”
  •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简介:她是华夏特工界的绝杀仙乐,一个传奇。一把玉白竖琴,一双稀世紫眸。纵横黑白两道,傲华倾世。一朝穿越,降临异世,踏入苍茫。看强悍腹黑无敌的她,如何以纤纤素手谱写如画江山;看俏皮淡然无比的她,如何以铮铮傲骨颠覆十方九界。白衣凌然舞穹宇,紫眸淡然傲天下。莲绽仙尘梦千年,幻樱一动执手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