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八年上元节的梁邹县学大堂里好不热闹,先是有两个学子公然指出大宗师讲话中的错误,而后有人出来辩护,更奇的是陈大人非但不生气,还热情的将几位请到了大堂之上。
“你们都是何人啊?”看着款款行礼的四人,陈大人询问道。
“学生是齐东县人氏,姓王名实诚。”第一个站出来指出陈大人错处的少年书生自报家门到。
“他就是王实诚啊,他在齐东县可是名声很大啊!”一听到书生的名字,下边就有人开始议论了。
“是啊,我也听说过他,据说齐东县本次案首非他莫属啊!”有人抢着说。
大堂内的众人看向王实诚,这少年英俊挺拔,意气风发,气度不凡。不由的都暗自点头。
“学生长山县朱玉堂,见过大宗师!”与王实诚并排而站的另一个学子说道。
“啊!他是朱玉堂啊!长山人气最旺的少年才子啊!”下边又是一阵混乱。
朱玉堂比王实诚年纪稍大,面貌清秀,衣着得体,也是个难得好少年。
“人多嘈杂,怕有闪失,学生自作主张将同行的师妹一同上得大堂,还望大宗师谅解!”最后上来的书生赔罪道。
“无妨,无妨!”陈大人摆手说道。
“学生梁邹县醴泉书院刘子墨,这位是我师妹徐若凝。”书生携着少女介绍道。
“民女徐若凝给各位大人请安!”少女上前向众人一个万福。
大家都注视着面前的这对少年,男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貌比潘安。女的品貌端庄,丽质天成,仪态万千。众人齐声叫好,梁邹的好儿女!
“耿浩哥哥,这女的好美啊!”晴岚在不由的赞叹道。
“恩,举止端庄,气质奇佳,确实不凡,不过比不得我们的小晴岚!”耿浩笑着说。
“你竟笑话人家,再也不跟你玩了!”晴岚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你们都说说,我刚刚的引用是否正确!”陈大人对着四人说道。
“大人,刘徽乃北郑村人氏,北郑村现属于齐东县台子乡,所以学生才斗胆说刘徽非梁邹人。”王实诚抢先发话。
“范仲淹,幼年随母改嫁到我们长山县朱家庄,改名朱说,后考中进士,大宋官家才赐他恢复范姓。范文正公非梁邹人也。”朱玉堂底气十足的说道。
二人说完,齐齐的看向陈大人,只见陈大人笑而不语。
“二位兄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子墨说话了,他迈步来到王实诚面前:“据梁邹县志记载,刘徽魏晋梁邹人也。不管他的家乡现在属于哪里,都不能改变他魏晋梁邹人的身世!以现在的行政范围来改变先贤的家世,王兄太过牵强了!”而后又转身走向朱玉堂:“范文正公确是随母改嫁长山县,可他求学于我梁邹,受教于醴泉寺。可谓生之长山而育于梁邹,朱兄,我说的是否在理?”
一番话说的王实诚和朱玉堂都不做声了,台下梁邹的学子们齐声为刘子墨叫好。
“子墨,这梁邹第一次子名不虚传啊!”范知县脸上有光,笑着来到刘子墨身边。
“哈哈,不错!本官故意留此争议,就是要看看是否有人敢于质疑。也要看看你们知识是否扎实。”陈大人看着年轻的学子们说道。
“大人,刘兄弟号称梁邹第一才子,学生不才,倒想跟刘兄弟讨教讨教!”王实诚不服气,挑战道。
“学生也有此意,望诸位大人做个评判!”朱玉堂也附声。
“那就请了!”刘子墨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应战。
“好,齐东县,长山县,梁邹县三大才子汇聚一堂,倒要看看哪个县的教学水平更高啊!”陈大人也有意让他们比试:“我们来出题,作评判!”
台下来自三个县的学子们,自己的分作三队。为各自的代表加油呐喊。整个学堂气氛达到了顶点。
“今天是元宵节,这第一轮咱们就猜灯谜吧!”陈大人摸着胡须,对着三人说道:“三道迷,猜对多的获胜!”
“请大人出题!”三人一口同声说道。
“人丁,打二个成语。”陈大人略作思索,出题道。
“这个我猜出来了!”朱玉堂沉思了一会,出言道:“大打出手,一笔勾销。”
“恩,对。”陈大人点着头。
“好啊!朱玉堂加油!”长山的学子们高兴的欢呼着。
“大人,我也有一答案。”刘子墨也说道:“如出一口,大有可为。”
“一用减损法,一用增益法,哈哈,不错,也正确!”陈大人满意的说道。
“刘子墨好样的!”梁邹的学子热情也被点燃。
“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看着王实诚没有答案,陈大人又出了第二题。
台上的三个人都在苦思冥想,下边的学子们也都抓耳挠腮,尽力思索。
看着苦苦思考没有答案的众学子们,陈大人捏着胡子,有些得意。
“浩哥哥,我知道答案!”晴岚小声的对耿浩说:“咱们要不要说出来?”
“晴岚真厉害!但是咱们还是别参与进去吧,我觉得那个徐小姐也有答案了!”耿浩回答道。
果然,徐若凝来到刘子墨身边低低耳语几句,刘子墨便眉开眼笑的站出身来,对着陈大人说:“大人,答案是个日字。”
“正确。”陈大人点头称是,面对众人不解的表情,陈大人又说:“子墨啊,给大家解释解释。”
“这。”刘子墨有些语塞,正在为难之际,只听得一个悦耳的声音说道:“大人出的这是一道历史迷,南朝宋齐梁陈,齐、梁君主都姓萧,萧萧下既是陈,陈(繁体)字无边落木就是个日字了!”徐若凝抢先给大家解释道。
“哈哈,小姑娘不简单啊!”陈大人满面春光,看着徐若凝。
看着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徐若凝一阵脸红,急忙躲到了刘子墨身后,不敢再抬头了。
“这题明明是徐姑娘猜中的,不能算数!”王实诚反对到。
“是啊,不能算是他刘子墨答对的!”朱玉堂也应声反对。
“子墨啊,你可有异议?”陈大人征询刘子墨的意见。
“回大人,不算就不算,请大人继续出题!”刘子墨本就心虚,便痛快的应了。
“那好,我出着最后一题。所有在场的都可以猜,哪家猜对了,便是哪家赢!可好啊?”陈大人朗朗的说道。
“好!”众人听到也有机会在大宗师面前表现一番,都高声喊好。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打一个二字词。”陈大人把最后一道题说了出来。
整个学堂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加入了猜谜的行列。抓耳挠腮,面面相觑,不知所以,一直没有人能回答。最后大家都放弃了,把目光集中到了徐若凝身上,似乎等着她能才出答案。
徐小姐也是眉头紧锁,不停的摇头否定着自己想出的答案。
“灯谜虽是雕虫小技,但它很能考验一个人的机智和敏捷。看来你们三个县也没有聪明人,知道这个答案了。”陈大人一半可惜一半得意的说着。
就在三个县的学子都面红耳赤,觉得脸面无光的时候。一个十二三岁大小的男孩,从大堂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无论是齐东、长山还是梁邹的学子都如同看到了救星。此刻三个县的人没有竞争,他们此时是一家人。
“大人,我有答案!”男孩掷地有声。没错,他就是耿浩。
“你猜到了?说来听听。”陈大人也吃惊的看着这个男孩。
“是猜谜二字。”耿浩说出了答案。
“你叫什么名字?”陈大人亲切的问道。
“回大宗师,学生梁邹县耿浩。”耿浩不卑不亢的回答。
刘子墨感觉风头被抢,心里不爽,出言问道:“答案何来?如何解释?”
“黑白红黄不是,隐喻青。狐狼猫狗仿佛,隐喻犬子旁,既为猜也。剩下的半句,只要你不是傻子,一定能看出来吧。”耿浩出言挖苦他道。
“你!”刘子墨气的脸色发白。
“耿浩的答案完全正确!”陈大人举起了耿浩的手:“我宣布:这次比试梁邹县胜。”
“哇啊哦!”梁邹的学子们沸腾了。
刘子墨的心中,却种下了对耿浩的仇恨。
陈大人记住了耿浩,他很欣赏耿浩的机智聪明。还语重心长的教育耿浩,戒骄戒躁,定能前途光明。
学子们都羡慕的看着耿浩,他们知道,能得到大宗师的赏识,童试金榜题名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