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500000021

第21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2)

12.诊断水平。(1)诊断准确率达到相应级别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2)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90%以上(辨证论治准确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病因病机分析合理,证候诊断准确,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君臣佐使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

13.疗效水平。(1)重点专病。该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重点专科。重点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其中2个以上病种的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

(四)特色优势

1.中医药治疗率。重点病种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以上。

2.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1)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2)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3)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应用、提高。

3.特色疗法。(1)大于2项,并有明显的临床效果。(2)积极应用中医药非药物疗法,重视中医药康复。

4.院内中药制剂。(1)品种数量,重点专科大于5种,重点专病大于2种。(2)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50%以上。

5.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1)对重点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优势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治疗方案。(2)优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全面应用。

6.护理。(1)开展辨证施护。(2)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3)对中医药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人员队伍

1.人员结构。(1)医师职称结构:高级的比例,三级医院占30%,二级医院占20%。(2)医师类别结构。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3)医师学历结构。三级医院研究生学历应占30%以上;二级医院本科学历应占70%以上。

2.老专家作用的发挥。在把握本专科学术前沿动态、制定建设规划、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优化诊疗方案等方面,充分发挥本专科老中医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

3.专科学术带头人。(1)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下(院士、全国各中医药学术团体和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师承指导老师除外)。(2)资历。具有正高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医院应为研究生导师。(3)学术影响。在国内该专业领域中享有一定知名度,受聘全国二级以上学术团体的委员(理事)及以上职务。(4)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熟悉本专业国外进展和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能把握本专科学术前沿动态,领导制定专科建设规划;理论研究、诊疗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见解,获得同行认可;对本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有思路、有措施。

4.专科学术继承人。(1)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下。(2)资历。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扎实的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的学术建设有创新思路,具有解决本专业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5.其他人员。(1)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2)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主要病种特别是重点病种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3)中级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本专科的相关经典文献。

6.继续教育。全体人员每年均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7.赴外院进修。建设周期内每年不少于1人,每人进修时间不少于3个月,进修内容与本专科(专病)建设密切相关。

(六)科学研究

1.研究重点与方向。(1)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2)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不断深入。

2.科研课题。(1)围绕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建设周期内课题数量占项目所在科室课题总数的比例,重点专科达到50%以上,重点专病达到30%以上。(2)建设周期内围绕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课题,三级医院至少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在研课题2项,二级医院应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在研课题1项。

3.学术活动。(1)重点专科。每年不少于6次,建设周期内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3个重点专病:每年不少于3次,建设周期内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2个。(2)建设周期内主办或联合主办1次国际性或全国性的本专科(专病)的学术会议,或者在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围绕重点病种作专题报告或大会发言。

4.技术创新与引进。建设周期内围绕重点病种创新或引进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不少于2项。

5.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周期内至少有1项围绕重点病种的中医药临床应用新技术或新成果向本省(区、市)推广。

6.创新。在中医药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有创新。

7.研究室建设。建有专门研究室,并开展本专科研究工作。

8.科研成果奖。建设周期内以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

9.学术论文与专著。建设周期内以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为主题在国内、国际医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

注:标“”的指标不作为各建设项目必须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二、领先目标与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中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项目,在实现基本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达到这部分目标与要求的,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中的领先专科(专病)项目。

1.疗效水平。(1)有1个以上主要病种的疗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重点专科对3个以上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药疗效非常突出。

2.诊疗方案应用。至少1个重点病种的诊疗方案在制定全国该病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指南、规范、标准等)时被采纳。

3.门诊量。在国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同专业科室中处于领先。

4.出院人数。在国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同专业科室中处于领先。

5.急危重症患者比例。领先于国内同级医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相同单病种的急危重症患者比例。

6.疑难病症患者比例。领先于国内同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相同单病种的疑难病症患者比例。

7.区域外患者比例。达到30%。

8.会诊与转诊。每年接受院外会诊与转诊的数量较大,在国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同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9.特色疗法。形成了独特的疗法,并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10.护理。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专科护理方案。

11.科研课题。建设周期内围绕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课题,三级医院至少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在研课题4项,二级医院应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在研课题2项。

12.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周期内至少有1项围绕重点病种的中医药临床应用新技术或新成果向全国推广。

13.创新。在中医药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有创新并得到同行公认。

(第二部分)民族医药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

一、基础条件

项目项目要求

1.床位数专科:不低于30张,或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25%专病:不低于15张,或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15%

2.设备配备(1)共用与专用的诊疗设备总值逐年增高,能满足临床业务工作的要求(2)配备必要的民族医药专科诊疗设备。

3.经费投入(1)建设经费按照建设计划及时足额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2)本院对专科建设按计划足额投入专项经费。

4.信息技术应用(1)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能够满足工作需要(2)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库,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科室业务工作信息、病人信息、医疗质量监测信息及本专科医学文献信息等。

二、基础管理

1.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2)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3)对重点病种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

2.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执行。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3.患者随访。(1)开展患者随访并完善随访制度。(2)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

4.医德医风。(1)建立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2)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3)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查医院管理年标准)。

5.监测数据报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监测数据。

6.协作组工作。积极参加协作组的各项活动并完成所承担的协作组中的相关任务。

7.民族医药文化建设。体现本专科(专病)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工作。

三、临床能力

1.年门诊量。(1)在本院中所占比例不低于10%。(2)建设周期内年门诊人次逐年增高,增长率高于医院年门诊人次平均水平。

2.平均门诊人次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一病种平均门诊人次费用。

3.出院人数。(1)在本院中所占比例,专科不低于25%,重点专病不低于15%。(2)建设周期内年出院人数逐年增高,增长率高于医院年出院人数平均水平。

4.病床使用率达到80%以上。

5.平均住院日。不高于本地区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天数。

6.平均住院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

7.收治病种。重点专科:重点病种收治人数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数的80%以上。重点专病:收治专病人数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数的80%以上。

8.临床诊疗规范。研究制定民族医药诊疗规范,突出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

9.区域外患者比例。不低于15%。

10.诊断水平。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0%以上,建设周期内逐年增高。

11.疗效水平。建设周期内疗效水平逐年提高,重点专科对2个以上相关疑难病种的治疗有较突出的疗效。

12.护理。(1)建立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2)对民族医药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四、特色优势

1.民族医药治疗率。(1)门诊民族医药治疗率达80%以上。(2)病房民族医药治疗率达70%以上。

2.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1)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或其他方式传承下来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2)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专家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3)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提高、应用。

3.特色疗法。(1)大于2项,并有明显的临床优势。(2)积极应用民族医药非药物疗法。

4.技术推广应用。建设周期内至少有2项民族医药诊疗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5.民族药院内制剂。(1)品种数量重点专科大于3种,重点专病大于2种。(2)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50%以上。

6.单病种民族医药优化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1)不断优化诊疗方案。(2)优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全面应用。

五、人员队伍

1.人员结构。(1)本专科(专病)的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的80%以上。(2)民族医医师或能运用民族医药诊疗方法的医师占医师总数50%以上。(3)具有大专学历以上医师占医师总数的50%以上。(4)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民族医专科学术带头人和3名大专学历以上的民族医药专科学术继承人。

2.老专家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民族医药老专家的作用,指导临床业务工作,并开展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和学术经验的传承工作。

3.专科学术带头人。(1)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下(全国各民族医药学术团体和二级学会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师承指导老师除外)。(2)资历。具有高级民族医药或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学术影响:在本民族医药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4)知识结构。熟悉本专业民族医药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动态和方向,领导制定专科建设计划;在民族医药理论研究、诊疗技术研究等方面有独特见解,获得同行认可;对本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有思路、有措施。

4.专科学术继承人。(1)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下。(2)资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知识结构。有扎实的民族医药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解决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5.其他人员。(1)熟练掌握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2)熟练应用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开展诊疗活动。

6.继续教育。专科:每年不少于3次,建设周期内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个。专病:每年不少于2次,建设周期内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个。

7.赴外院进修。建设周期内每年不少于1人,每人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进修内容与本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密切相关。

六、科学研究

1.研究重点与方向。(1)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2)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不断深入。

2.科研课题。(1)围绕重点病种设立民族医药临床应用研究课题。(2)建设周期内至少有1项省级以上卫生、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等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在研课题。

3.创新。在民族医药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有创新并得到同行公。

4.学术论文与专著。建设周期内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上以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为主题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

同类推荐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主要介绍了拉筋拍打疗法的中医基础——经络、拉筋的基本手法、拍打的基本手法、原始痛点疗法,介绍如何应用拉筋拍打疗法治疗家庭常见的小症状、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解决常见的美容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拉筋拍打疗法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广大群众在家庭养生保健中使用。
  • 精选妙用中草药

    精选妙用中草药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草药宝库中精选出八十多种中草药,分别从简介、表源、采收加工,性味功用、功效主治、保健膳、验方精选等方面,对精选出的中草药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美容、经络、经络美容理论基础,阐述了经络美容与阴阳五行、脏腑、中药、饮食、腧穴的关系,具体叙述了针灸美容、按摩美容、拔罐美容、刮痧美容方法,尤其重点讲解了针灸方法和按摩手法。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抗衰驻颜、泽面亮肤、秀发润发、明目美睑、隆胸紧腹等保健经络美容方法,以及12种损美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扁平疣、酒渣鼻、单纯性肥胖、消瘦、雀斑、黄褐斑、粉刺、黑眼圈、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斑秃的治疗方法。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成为美容工作者的参考读物,对普通读者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倾世魔女:虐遍渣男要逆天

    倾世魔女:虐遍渣男要逆天

    她,二十一世纪事业型女强人,没谈过恋爱,一朝穿越,魔界教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什么?那个‘心爱’男人要成亲,原主为他要死要活?行,虐渣男,抢娇妻......
  • 李长源

    李长源

    玄宗末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谋反。经历马嵬之变,玄宗身心俱疲,遁入蜀中。太子李亨即位灵武。书生李泌(字长源),感念旧情,出山辅佐,运筹帷幄,助李亨重夺江山。……“李长源,你是我见过最无情的人。”“是,我不需要有情,有情的人无法斩除荆棘。我放弃你,放弃我身边所有人,只为了天下人能有一个好皇帝。他会是一个好皇帝。”ps:李泌李亨绝壁君臣情,作者人格保证。
  • 冥物语

    冥物语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灵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鬼魂存在吗?这个世界除魔的只有阴阳师才能做到吗?不……除了阴阳师以外,平凡的人同样也能做到,于是这个世界上便出现了一个专门对付鬼魂的组织。没有阴阳眼,却可以看得见鬼魂,没有符纸跟桃木剑,却能致鬼魂于死地,这就是这个神秘组织的魅力所在,专门培养出一批对付鬼魂的精英!
  • 神途风云

    神途风云

    一剑刺破那不公的天,一眼穿过这苍穹去遥望更广阔。最爱红尘美酒,不思美女怀卧,独喜逍遥踏步,不欢装逼练拽,看淡权钱世事,静坐花下抚琴,虽为乡下毛头,但也志之超人。
  • 校园至尊魔主

    校园至尊魔主

    他被传说中的金仙所灭,煞气冲天,残魂未散,他来到了新的世界,从头开始,却依旧狂妄。他身边美女多多,却又危险重重,他拥有着一颗强者之心,不畏生死!从此一条条生死之路的修仙征途开始……而他的名字仍然被人称作狂徒、魔主!…………PS:《校园至尊魔主》给你带来一条不寻常的修仙道路,给你不一样的精彩,请拭目以待!!!
  • 苟活的文明

    苟活的文明

    有一天我们的面前将是黑暗,总有人会找寻光的存在,而不是坐下来等待黑暗何时变成光明;即使找不到,也要相信一定会有,我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我有了多种可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归人类

    重归人类

    左脚一步,右脚一步,那叫走路;而你在前方,我左脚一步,右脚一步,那是向你靠近。。。永恒的存在,不如离你越来越近的步伐。。。回到人类,就是为了找到你。。。
  • 都市之血色年代

    都市之血色年代

    少年姬栋毅然投身黑道,随之而来的是矿区争霸,明争暗斗,黑道大佬接踵而至,无穷财富滚滚而来,且看姬栋如何书写一段血色年华!
  • 音之公主霸气归来

    音之公主霸气归来

    干啥?你要和我比背景?对不起啊,我爸妈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级尊者、哥哥姐姐们都是在天鹰大陆赫赫有名的天才,全在神域学院学习......干啥?你要和我比漂亮?本小姐不化妆就可以和第一美人PK,更何况是化了妆之后呢!干啥?你要和我比夫君?我夫君可是战神哎,可以为了我,成了以为上的了厨房下得了厅房,居家必备的好男人哎!干啥?你要和我比修为?“夫君,有人欺负我!”委屈道。“灭了!”战神淡淡道。瞬间,天鹰大陆上五大世家少了以为世家。这是一位想要扮猪吃老虎,但却一直没有如愿,反被人捉弄的艰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