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的教育体制来说,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也就造成了家长们对中考及高考的狂热追捧,为了让孩子能进入一所好的高中,以后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再有一个好的前程,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托关系、送礼、请吃饭,面面俱到。
但这些对于温凉忆来说,似乎都与她无关,她成绩平平,中考时老师似乎也没多眷顾她一点分数还是与平时成绩相差无几,索性市里一所刚有名气的高中————邶玧中学提前录取她进校,其实她的成绩也是中等偏上的,虽说是比不上那些尖子生,但也不算是烂到无可救药型的,若说真是没学校可读的话,估计她会随便进一所中专科学校,混个毕业证吧!并非是她不求上进,而是她父母离异,父亲只是一个靠出卖劳力为生的泥瓦匠,收入微薄,也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送礼都没门路,更何况维持生活都比较吃力,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来花在她身上。
所幸的是她考入了高中,尽管这所高中比不上市里那些一流学校,更甚的是他采取的管理模式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模式,但温凉忆还是很开心,也许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又或许是证明了她自己不比别人差。
尽管没有人会在乎。
报到那天,温凉忆独自一人拎着厚重的行李,穿过重重人群————大部分是家长带着孩子过来的,像她这样孤军作战的,貌似很少,好像几乎没有。温凉忆甩甩头,毫不在意的继续前行,早就应该习惯了不是吗?爸爸工作很忙、很累,但不工作就没钱,很现实的问题。找到报到处后,领完自己的宿舍床号和饭卡,便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宿舍楼,找到床铺后,她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八月下旬的邶城还是烈日炎炎,天气热得让人忍不住跳脚大骂。
正在神游的温凉忆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一张笑容灿烂的脸,“嗨!同学,你也是七班的吗?能够分到同一个宿舍,是缘分哦!我叫石漫,你呢?”温凉忆微微一笑,轻声答道:“我叫温凉忆。”石漫是一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听完后,冲温凉忆眨了一下眼睛,说道:“你好淑女哦!不像我,一个假小子”对此,温凉忆不置可否,仍旧只是微笑着。只是她却没有想到,这段并不新鲜,甚至有些老套的开场白,却是她一生最真挚,也是最珍惜的一段友谊的开始,也在她最落魄的时候给予她不求回报的帮助,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没过多久,温凉忆见到了剩下的六个室友,当然是性格各异的女孩,吴萍萍和王梦凡是从本校的初中部直接进入的,沈慧心和李蝶是作为尖子生被学校“抢过来的”,古语薇和季月的家里有钱有势,只是送她们过来混个毕业证,以后再送出国镀层金就行了。算起来,好像貌似只有她跟石漫是普通的“平民”,不过这也不会影响什么,温凉忆心里这样想。
当天下午,她们进入教室找座位,当然,老师并没有事先安排,都是随便坐的,大多是同一个学校来的坐在一起。由于去的比较晚,温凉忆到教室的时候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整个教室闹哄哄的,不是还有高声尖叫和哈哈大笑声,教室里几乎是坐满了人,没有多余的座位了。在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温凉忆发现教室的最后面,在一群男生中间还有一张座子,于是便抬步走了过去,却没发现喧闹的教室霎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甚至还有人吃惊的张大了嘴。毕竟在他们看来,一个女生怎么可以就这样坐在一堆男生中间,至少也该等老师来调整一下吧。青春期的孩子在男女之防上,总是有些敏感的。二温凉忆对这一切却不甚在意,只是自顾自的收拾起来,这时安静了一瞬的教室又“炸开了锅”,不过这时讨论的中心却是温凉忆,甚至有人在那里说这个女生肯定不是什么好货色,处在这么多男生中居然面不改色,显然是见惯“大场面”的人。虽说是悄声,可好像又是故意要让她听到一般,温凉忆自嘲一笑,心想:比这更难听的话我都听过了,这些对她来说根本无关痛痒,她早就已经“刀枪不入”了。
晚自习的时候,温凉忆见到了传说中的班主任,她姓周,是一个中年妇女,略有些黑,打扮的不太时髦,总是一副万年不变的笑脸(这是后来石漫总结出来的)。她做事雷厉风行,不一会儿就重新调好了座位,编好了组次,安排好了组长,选出了班委。分发完新书后,班主任又说了一些注意事项,通知我们需要参加为期为一个星期的军训,紧接着分发军训服,教室里顿时哀嚎声此起彼伏。可温凉忆却有点开始期待这个她本认为乏味的高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