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敖亦有所感,遂又惑道:“可我看青苔村中人心志平和,可为正义坦然向死,哪里还有奸邪罪犯的影子?”
沁如道:“可是,你要知道,我师父先后遴选的囚犯有近六百人。”
费敖这才有所明白,道:“其余那些人呢?”
沁如道:“超过半数的人虽经十年调和教化,仍然难以清洗向恶之心,我们只能将他们重新交给褒国执行死刑。”
费敖一边继续挖坑,一边好奇道:“你们又是凭什么界定人心善恶的呢?人心改变难,判识人心更难呵。”
沁如点头道:“是啊。不过,幸得当年大智者明山,哦,就是你的师祖,找到了这个地方。此地地处南山山脉之尾,山谷形如漏斗,地势东高而西低,背阴缺水,泥土薄而贫瘠,草木低矮杂乱,可谓风水奇缺、灵气枯竭之地。即便是当世高手,在这里也无法从五行运转中感应内息。”
对于此点,费敖亦有切身体会,但又不知这与人心善恶有何关联。他的确不算绝顶聪明的人。
沁如继续道:“罪犯来此后,师祖和师父都会以精妙手法消弭其一切内息,但并不损伤其经脉。他们当中,唯有那些彻底断绝外求之心,真正懂得内省的,才能摆脱对外物的依赖,从自身的小天地中获得感应,内息重新运转。而一个人能做到不假外求、全然内省时,争夺斗杀之心必然尽去,达到大善的境界了。”
费敖道:“也就是说,来此十年后仍想着从外界索取而不知内省的人便是恶心未尽了。”
沁如微笑点头,道:“的确如此。一切内息感应皆由心生,是骗不得人的。不过,这个过程却并不简单,往往要数年时间。师父常言,除外天地外,每个人的躯体中又另有一番小天地。这小天地五行具备,隐藏着无限生机,只要善于运用,其精华处不亚于外在天地。可惜世人总是一味向天地自然索取,忽视了自身潜力,实在可叹。”
费敖随即想到自己在接受葆华目光后的那次感应,心怀感激道:“今天清晨我在此地与人争斗时,便因真气枯竭而陷险境,全赖令师将绝妙心法蕴含在目光之中,以引动我的内省,真气才得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