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800000051

第51章 学者的楷模师德的典范——纪念刘乃和先生(2)

如果说陈老在世时,刘先生的工作是随着陈老的时间表运转的,那么1971年之后,刘先生就可以自主安排时间了。凭着刘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集中精力,潜心治学,一定能独树一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但她为了祖国文化教育建设这个大事业,把个人的名和利一概抛在了脑后。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李修生教授所说:“她搞学术工作绝少个人的目的,她有自己准备研究的课题,但当有学术组织和个人请她为一个项目的计划、一部书、一篇文章提意见时,无论是给她一个顾问的名义,或无任何名义,她都会全力以赴的开始工作,为别人的书或文章查材料,核对原文。有时她写出的意见书,比她看的文章还长。”(李修生《忆刘乃和先生》)

还应强调的是,刘先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早在解放前,她就投身于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刘先生参与发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并先后担任副会长、会长。近二十年间,她不顾腰腿疼痛,和学会会员一起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发掘地方历史文献,研讨乡邦历史文化,推动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1989年任会长和《历史文献研究》主编以来,刘先生更是殚精竭虑,为使学会成为国内外颇具声望的一流学术团体而废寝忘食,辛苦操劳。近十年来,她带领学会全体会员辗转祖国各地,先后在上海嘉定、广东汕头、陕西西安、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川南充、河南驻马店、贵州贵阳、江西乐平、江苏苏州等地开展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动在各地引起了深入、持久的影响,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生以一个史学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期学术科研活动如何为社会服务积累了经验,寻找到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周少川、邓瑞全《先师的学术精神永存》)

海南大学文学院张三夕教授所撰挽联很能说明刘先生所做的贡献,特录于此:得援师真谛,弘扬中华典籍,日日校雠,精神永在;

接舜老帅旗,执掌文献学会,年年奔走,功绩长存。

教书育人——师德的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陈垣研究室敬挽刘乃和先生的挽联云:

人生八十秋,为人为文为师范;

杏坛五五载,育桃育李育英才。

刘先生自1943年毕业留校,至1998年病故,在高校教师岗位上整整工作了55年,可以说她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1985年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刘乃和先生作诗一首,题为《教师颂》,诗云:

为师忧道不忧贫,粉笔生涯寄此身。但得群英德才备,满园桃李自芳芬。

乐在其中只自知,身穷志富驰神思。良材他日擎楼厦,应念昔年辅教师。

1992年教师节,江泽民同志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与十几位教师代表座谈。刘先生即席发言,其中吟诵了“为师忧道不忧贫”的诗句。江泽民同志将这句诗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在总结讲话时两次引用这句诗,给予了很高评价。“为师忧道不忧贫”,这是对承担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刘乃和先生“为师”的基本原则。这里的“道”,是指思想、学术、事业、道德,“贫”是指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道”是“为师”者应全身心投入,为之努力奋斗的大事,而“贫”则不必过分关注。刘乃和先生执教五十多年,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伟大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师忧道不忧贫”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笔者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第一学期刘先生就为我们开设了《中国历史知识讲座》,讲授了历法纪年、地理沿革、姓字名号、科举制度、历代官制、古代史书等六个专题。四年级第一学期又讲授了《中国史学名著评论》课。刘先生讲课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旁征博引,谈笑风生,条理清晰,板书秀美。本来所讲内容较为枯燥,但我们都深深为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学者的风范所折服,为先生生动的举例和幽默的语言所感染,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时间,总觉得一节课过得太快了。毕业多年后同学们相聚,谈起刘先生的课,还都印象深刻,如同昨日。

刘先生除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授课外,还应邀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校讲学,受业弟子遍及全国,可谓桃李满天下。对这些学生不分校内校外、毕业前后,她都帮助提携,不遗余力。

笔者1982年毕业分配到包头师院历史系,担任《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教学工作。此课须有深厚的史学史、文化史、历史文献学和古代汉语的功底方能胜任,难度较大,故向刘先生请教。先生回信指出:“这个课,对学历史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基础课,学好此课,对将来学哪段历史都很重要,尤其对历史文献或史学史关系重大。”教导我认真钻研,搞好教学,并先后三次复信,对教学方法和主要参考书作了具体指教,使我较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笔者提炼教学体会,写了40多篇评论历史要籍的短文在报刊发表,其间将部分文章寄刘先生审阅,先生回信对拙文给予肯定:文章“短小精炼,极得要旨,选题面广,为同等书所未选者也不少。”并鼓励道:“望继续写下去,一方面可以帮助别人,另一方面,通过写作必然可以提高自己,有助于深入研究。”1990年跟随先生访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打算以“焦竑研究”作为课题,先生尽管有许多需要助手协助的研究工作,但仍然毫不迟疑地支持我的选择,并指出:“焦竑是明代学者,著书多,藏书富,校书不少。他除去思想上有引佛入儒主张,希望调和儒释这一思想特色外,并在经学、文学、史学、哲学诸多方面都有著述和成就,但过去对他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尚少,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得到先生的首肯,增强了信心,先后完成了多篇研究焦竑著作的论文。其中最初的两篇,先生作了字斟句酌的修改,使我获益匪浅。二十多年来,笔者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是与先生始终一贯的帮助和鞭策分不开的。特别是先生“为师忧道不忧贫”的精神,时时警策我为人做事。

刘先生不仅对学生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而且在生活上也关心体贴,无微不至。笔者学兄张立生曾撰写《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怀念导师刘乃和先生》一文,其中谈到:1983年他师从刘先生读研究生,为方便到刘先生家问学(其时刘先生住在校外),需买一辆自行车,但囊中羞涩,是刘先生为他补上车款缺额,才“购买了第一部个人的自行车”。

对身边的学生如此,对其他求教者刘先生也是满腔热情。江西省乐平市委副书记黄辉富在“洪皓、马端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刘先生相识,之后每有文章都寄刘先生过目。刘先生看后,“除针对文章说一些鼓励鞭策或商榷性的意见外,还把文中的错别字、错别标点符号列成表,第几页第几行,一个个标得清清楚楚,再寄回来。”他深有感慨地说:“这种诲人不倦、严谨细致的长者兼学者风范,实在令我敬佩不已。”(黄辉富《悼刘乃和先生》)

由于刘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就连一些著名学者也尊她为师。上海大学来可泓教授曾撰《缅怀刘乃和先生》一文,其中谈到:“她是陈垣先生的及门弟子,我是陈垣先生的长公子乐素先生的弟子,在学术上均属陈垣体系,有较多的共同语言。特别是同在文献会活动,先生的道德文章,负责精神,更令我敬慕。我尊他为师,向她学做人为文;但她却以我为友,不倦教诲和鼓励。”文中还记了一件刘先生为来先生改诗的事:

1997年杭州大学百年校庆,我写了一首贺诗,诗曰:“梅花迎春百度开,蜂蝶莺燕纷飞来,为我中华酿佳蜜,撒在大地化良才。”事先寄给刘先生审阅。刘先生为我指出:“从仄起而论,此诗有13字平仄不合,但其中一、三可不论,因此‘梅’、‘为’、‘中’、‘莺’、‘大’可不改,其余8个字必改。”于是在不改原意的情况下,字斟句酌,改成“梅花迎春百度开,蜂蝶莺燕远飞来,年年酿得甘芳蜜,撒向人间育俊才。”使我得益匪浅。

这件事不仅说明刘先生熟悉韵律,精于诗法,在中国诗词学会占据一席之地当之无愧,而且反映了刘先生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和师德风范。

每逢新年,海内外的上百张贺年卡就如雪片般飞进刘先生的补拙书屋。仅此亦可说明,刘先生令人叹服的学者风范,赢得了广大学子的尊敬和爱戴。

简朴生活——高尚的情操

刘先生长于诗词,常有感而发,作诗抒怀。在年逾古稀之后,曾有一首《生辰自咏》登在《中国老年报》上,其诗云:

独茗独坐,独起独卧,独行独止,独忧独乐。人生过隙白驹,转眼七十已过。忙忙碌碌半生,赚得孑然一个。三餐因陋就简,穿着缝补旧破。有时引吭高歌,有时赋诗吟哦。有时满座高朋,有时孤单寂寞。有时埋首撰著,有时挑灯备课。对坐四壁图书,兴来挥毫翰墨。千里求师来访,仍然登坛授课。廿载腰腿疼痛,运转尚超负荷。虽说精力渐衰,且喜勤而不惰。待人接物以诚,办事言而必诺。际遇风风雨雨,工作有成有挫。八宝山头已近,莫作匆匆过客。珍惜桑榆晚景,岂能白白度过。

这首诗是刘先生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说明日常生活的简单质朴,也可看出先生胸怀的豁达大度。

刘先生对物资生活一直“因陋就简”,无所追求。1986年以前,先生住在北京西城区能仁胡同36号,笔者曾经去过一次,条件十分简陋。笔者师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汝启和教授曾撰文加以记述:“先生住的是四合院西北角的两间小平房,房子年久失修,夏天常漏雨,而屋子里最多的‘摆设’就是排满了书的书架。每逢雨季,这些书架便都披上了‘雨衣’——各色各样的塑料布,屋子里的潮湿程度也可想而知了。先生的膝部、腰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每到这种时候,疼痛就会加剧。冬天就更不好过了:屋子里只有一个蜂窝煤炉子,纸糊的顶棚在寒风中发抖,玻璃窗上方既不是方砖,也不是木版,而只是一层薄薄的纸,屋里的温度常在十摄氏度以下。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先生的脸上却从未出现过愁容,每次见到她,都是正埋头于一大堆线装书和稿纸中。谈起学问,先生的话语带着我在上下几千年驰骋,小屋里常常回荡起她那朗朗的笑声。”(汝启和《永恒的微笑——追忆刘先生的生活片段》)1986年,刘先生搬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住进了楼房,条件改善了许多。但三居室的房屋,除了放床处外,沿墙摆放的全是老式的书柜和书架,既没有豪华的家具,也没有时髦的摆设。

至于饮食穿着更是简单。一日三餐,只吃三四两粮食,青菜豆腐是看家菜,而且往往是做一顿吃一天,上顿剩下的下顿热热再吃。衣服很少更新,往往一穿就是十年八年,毛衣袖子上的补丁连成了片,“穿着缝补旧破”一点也不夸张。如此简陋清苦的生活,而工作负担又十分繁重,生命在高度超负荷运动,可刘先生仍然是无怨无悔,笑口常开。这充分显示了先生胸怀坦荡,乐观豁达的高尚情操。

1992年,启功先生将他义卖字画所得的163万多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励耘讲学助学基金”。(“励耘”是陈垣老的书斋名,陈老的朋友有称他为“励耘书屋主人”或“励耘主人”“励耘翁”者,故“励耘”可指代陈老。)刘先生写作了《祝贺启元白先生设立励耘讲学助学基金八绝句》,其中第七首云:“肯为援师播爱心,新苗成长得甘霖。尊师重道高风在,火种薪传直到今。”这是对启先生不为名,不图利,爱国爱师,提携青年的高风亮节的赞扬。其实用这四句诗来形容刘先生,不也是十分恰当的吗?

哲人其萎,薪尽火传,吾侪后继的“为师”者,将以刘先生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先生不朽的精神,沿着先师的道路继续前进。

(原载《文史知识》2008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是作者一批散文和短篇纪实文学的集锦。押题篇《陨石之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军人之家的普通战士,但他却在未来战争的浩渺星空中流连忘返,包括在高烧状态的梦中……一篇篇探索未来战争的论文让专家们不能不刮目相看。他是我军新一代军人精神结构与境界的活标本之一。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异界法师末日行

    异界法师末日行

    他是异界一个天才贵族魔法师巧合之下来到地球恰巧末日来临,僵尸横行无奈转型亡灵法师,操控亡灵大军,游荡在末日之中
  •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听说她品学兼优无不良嗜好;听说她相貌出众却不会说话。那么现在这个穿着他的衬衫、霸占他的大床、还指着他破口大骂的女人究竟是谁?是传言有假还是他情报有误?“女人,你不要太嚣张。”他目露凶光准备上床。“先生,首先咱俩不合法,其次重婚算犯法。”“没关系,先造娃再办证,带球结婚效率高!”
  • 天地神尊

    天地神尊

    天才变废材?老子照样混得风生水起!极致武魂?算个屁.老子一拳打爆!顶级魂念?那都是渣渣!看萧凌宇带着神主印记!超极致武魂!把神秘组织打个稀巴烂!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将天地万物带进一个新的时代!看尽世间繁华!与红颜知己一起看日升日落......
  • 春雨微寒

    春雨微寒

    不知所然地,情之所至。遇见你,就像你遇见我一样幸运,不是吗。
  • 外星人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

    在浩淼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粒般渺小。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了寻找宇宙生命的呼唤。外星球有没有真正的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题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推测和猜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无法用人类掌握的知识解释的事情,人们有时只能把它归结于外界“神秘力量”的操控和干预。自从1541年,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浩瀚的宇宙不只地球一个存在,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小行星而已,这让人们开始把眼光从地球上移开,投向了广阔的银河系。
  • 二十岁的我们

    二十岁的我们

    二十岁,尚未沉淀的年纪,带着青涩和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解社会的现状,内心却又排斥那种物质的肤浅。开始了解现实知道了所谓的梦想离自己很遥远却又死死地把它抓着不肯放手。成熟却又幼稚,虚伪却又真实。习惯了心疼自己,下定决心要在痛苦中前进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成长历程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二十岁这个年纪无一都不映照着曾经活过的痕迹,甚至到很久很久的以后。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拙轩集

    拙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王追:废材公主倾天下

    冥王追:废材公主倾天下

    噗,本应该好好当她的血樱宫主,该干嘛干嘛,却为了闺蜜掉进珠穆朗玛的裂缝,穿到异世大陆成了血樱公主?不是吧?堂堂一介族公主,却在森林中误食毒菇死亡?要不要那么奇葩?因为体为多了一种元素而被称为废柴?多了个元素也不是她的错对吧?最可气的还不是这些,气死人的是一穿越过来竟然被腹黑的冥王给坑了?坑了还不算什么,但你刚刚坑完却又反过来说对她一见钟情?这是几个意思?本想把一个怪物引到她身上,结果却被她那古灵精怪的性格给吸引住了,于是,堂堂冷血冥王正式地展开了对她的追求……当奇葩、冷血的杀手遇上腹黑、傲娇的赖皮狗将会有怎样的追妻剧情?敬请期待!糖果建了个群哦!欢迎加入!群号码:574100602!(QQ)
  • 太攀

    太攀

    天启大陆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得太攀者焉得天下,而我们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