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爷这边进府,周氏就赶紧吩咐厨房准备大爷最喜欢的佛跳墙出来,又赶紧去请刘氏,这晚膳如何准备还是问问大嫂,可丫鬟去找,半晌回来说竟然没看到大奶奶人。只留了话,说身子不舒服,出去走走。
午膳的时候,萧沛山没看见自己夫人,表情淡淡的,大家素来知道大老爷不苟言笑,也都不敢放肆,一顿饭吃的压抑苦闷。
回到房间,萧正青将这几天妻子不知道的事说了一遍。周氏很惊讶。
“这么说茵姐在家待不长了。大哥大嫂舍得吗?”
“大哥一切都听爹的,不过要是我定是不许,得罪了皇上和诚王又怎样,爹爹还有几年就致仕了,老三也还年轻,还贪那皇亲的虚名干什么?”说白了还是树大招风。
周氏摇摇头:“爹和大哥的想法肯定和你不一样,你要的是富贵,他们要的是荣华。”百年望族,庭院深深,同样的事情茵丫头一定不是第一牺牲品,也不是最后一个。
“可怜茵姐,比花还娇嫩呢,做陈贵妃的儿媳妇,只怕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是啊,我也心疼,可孩子是大哥的,我劲量帮打听,只盼着咱们是会错了皇上的意就好了。”
夫妻两个说了一会话,都是忧虑,萧正青看下午还算晴朗,主动要去陪夫人去看看萝丫头重建的花房。
夫妻俩个也没惊动什么的丫鬟婆子,只挽着手,抄近路从浩园通东园的小桥穿了过来。刚刚入竹林,一男一女两个身影,模模糊糊地的映入他们的视线。
周氏一惊,这个时间,谁敢在这儿?萧正青捏了捏夫人的手,示意她放松。俩人都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透过竹叶沙沙的声音,两人的对话穿入耳帘。
“用女儿换一道扩充鹿鸣书院为国立学堂的圣旨,你这是鬼迷心窍了。”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茵儿也是我的女儿,我怎么舍得。”
“你如今舍不得的只怕另有其人。”
“薄心,你我夫妻二十多年的情分,你一向知书达理,何时变的如此刻薄?
“何时?从你爬上别的女人肚皮的那一刻起吧?”
“我那天喝多了,你还要我怎么解释,闹到如今的结果你满意了?”
“是,为了一个婢女,我的孩子没了,我会满意!。”刘氏的声音异常尖刻。
俩人间默默半晌,没了声音,偷听的周氏站的腿有些麻了,不知道能不能顺原路走回去,会不会惊动前面的大哥大嫂。
“你搬回书院来了吧,关于茵儿的事我们再好好谈一谈。”
“文竹送走了?”
“还没,我会好好安置她,让她不再和你见面。......你再不跟我回去,娘要起疑心了。”
刘氏叹了一口气,“你只是在担心娘而已。”
“你要这么想那就随你吧,晚上我回去,你若想留就留,茵丫头的及笄礼之后,你必须回去。”萧沛山的语气明显不悦,脚步渐远。
之后,刘氏嘤嘤的哭了一会儿,不久,刘氏也离开了。前后大约一刻钟,整个竹林静的吓人。周氏觉得浑身是汗,身旁一直扶着她的萧正青也是一脸铁青,他没想到一向夫妻和睦的长嫂和哥哥之间出了这么大间隙?
他的手指攥的生疼,为了书院同意议亲,什么时候哥哥变得如此绝情,女儿妻子都不管不顾了,忘了当年是如何求取嫂子?
“我们回去吧,”周氏做着口型,她还在惊呀中拔不出来,发出的声音都是虚的。大致事情脉络捋出来了:大伯在书院酒醉睡出个小妾,还把正牌夫人气的滑胎。这世间的男人都怎么了?
萧正青看出妻子的目光充满了对自己的怀疑,气恼的遮上她的双眼。他可不是那样的人,决不能让妻子用这种眼神讨伐。他们要一起携手看他们的孩子娶妻生子呢。大哥要作就作去吧。用女儿做交易,早晚有他后悔的时候。
为此,一连几天周氏都找茬和萧正青闹别扭,无辜萧正青可是被哥哥害惨了,睡觉靠床,吃饭靠边,别说肉了,汤都喝不上了。
个人怀着个人的心思,转眼就入了秋。一直没有京都的消息,萧老太太的一颗心缓缓放下。
萧茵的及笄礼是在八月初八,休养了两个月的刘氏,面色红润又有了光泽,周氏的肚皮也越来越大,看着几乎要撑破似的。
当天十分热闹,恰好之前魏国公常老太太一家来苏杭游玩,萧老太太早早下了帖子,恳请国公夫人做正宾,
有司是萧茵的小姨妈刘怡心,萧茵自小就招小刘氏喜欢,姐姐相邀无不应允,只是女儿及笄这么大的事她没看到姐夫到场,多少有几分奇怪。
赞者当然是萧萝,一身红袍的的姐姐,玲珑凸透,萧萝的眼里既有羡慕又喜欢,她的小包子可是不见长了。
而来的宾客得知容貌俏丽的萧萝也大感意外,之前就没见过几次,这孩子孤僻,不爱参加家族聚会,即便来了,也是黑色的一身。如今清清靓靓的站在众人面前,双眼含笑的就是坊间流传性格孤僻嚣张怪异的萧二小姐,虽然还是个大孩子,可这彬彬有礼,举止端庄的小模样,真是人见人爱。
姐姐的及笄礼上,萧萝刻意穿的很简洁,飞仙髻,戴八宝碧玺如意簪,白绫袄下配芙蓉色撒花裙,软烟缎攒珠绣鞋,走起路来只露出尖尖的鞋角。相比姐姐的礼服不算出挑,可站在姐姐身边也毫不遮掩风头。
常太夫人悄声的问萧了老太太:“茵姐可议亲了?”赶着来苏州游玩,一半的原因是为了看萧家的女孩子。听闻大的花容月貌年纪也和自己的孙子常宁正好。
萧老太太拍了拍老姐姐的手,笑眯眯的说:“虽未定准,八九不离十了。”这就是说两家都已经有意,也基本定准了。
“哦,”常老太太有点失望,不过还是很快的调整过来。“那萝姐呢,过年也十三了吧。”大的不行,那小的也要试试,听说这孩子脾气秉性不如她姐姐好,可如今看着也还行,即便有些嚣张怪癖,临出阁的这几年也还可以好好教教。
萧老太太向来护短,不喜欢把自己的孙女当成货品,让人挑来减去随意贩卖,就算是自己的好姐妹也不行:“她还笑呢,不着急,过了十五再说吧。”一句话封死了。
常老太太直撇嘴,这个老姐妹太不给面子,难道你萧家的女儿比得过金枝玉叶能留一辈子?早晚要嫁人,与其给别人还不如考虑考虑熟人,魏国公府的名号,自己玉树临风的孙子哪一点能埋没了不成。
萧老太太冷眼旁观:我家孩儿的终身大事光说说就行了?也要凭真本事得了我孙女喜欢才行,这大禹簪缨世家中有名号的男孩多了,孙女我可只有两个。
卖瓜的都说自己家的瓜甜,俩个老太太正暗自较劲。虽然有意,但都不服输。
一加礼结束的时候,萧府门外浩浩荡荡的跑来二十几匹快马,着统一的禁宫侍卫官服。为首乃一名三十左右岁的太监,一脸正色,穿鸦青色公服,看着萧府匾额,翻身下马,手上高举一物。
“老夫人,圣旨到了。”门房跑进来,满头是汗。
萧老太太嚯的从正坐上站了起来,“什么?”知道皇上有意抬举萧家,没想到会挑这个时候宣旨,从京城到金陵快马也要十几天,不早不晚刚刚好,皇上此举可谓用心。
小门房说的嘎嘣溜丢脆。“是关于大小姐的圣旨已经到门口了,老夫人率人领旨吧。”
萧茵的及笄礼刚刚进行一半,众人闻听,有的一头雾水,有的目下清明。不敢耽搁,众人皆手脚利落的集中在正园当中,摆香案,铺红绸,东西都是现成的倒也熟练。
宣旨的太监极有气势,声音阴阳顿挫,不卑不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闻户部尚书萧翊之之孙女萧茵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皇长子赵朗曦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萧茵待宇闺中,与皇长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皇长子为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钦此
读完圣旨,为首太监微微一笑:“萧王妃接旨吧。”
萧茵茫茫然抬头,顿了一晌缓缓道:“臣女接旨。”
为首的太监姓张,长春宫副总管皇上身边的红人,常年侵染宫廷什么样的人和事没见过。一看萧茵的样子就知道这孩子吓着了。也是,皇上临时起意,要是一点不意外才怪了。
萧正青赶忙过来,深深一礼,两个沉甸甸的各装了一百两黄金的荷包顺势塞了过去。
张副总管对这位江南富豪早有耳闻,不用看也知道礼少不了。一边说道谢,一边收了起来,随后二十几名侍卫各有萧府的白总管分别奉上荷包。趁着萧茵还没起身,张总管又将大皇子生母陈贵妃的赏赐一并呈上来,其中还有一根宫廷内造的特别为今日及笄礼准备的八蝠噬牡丹花纹簪子。此时萧茵已经从一开始的慌乱中缓过来,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悦或是羞涩的表情,依旧淡淡的接了。
张公公心里暗自点头,宠辱不惊,个性沉稳,宫里就需要这样的好孩子。
及笄礼还没完成,张公公谢绝了萧正青的挽留,如来时一样,匆匆回京复命。
余下的众人好半天才从刚才的惊讶中缓过来。萧家本就朝中显赫,如今再出一王妃,更如烈火烹油,势头无人能及。常老太太也理解刚刚萧老太太真不是跟她拿乔,人家孩子真的是订出去了。而余下的那个小的,如今水涨船高,常家无意攀龙附凤,婚事还是不提也罢。
众人从新入座,及笄礼照常进行。
萧茵原来准备的簪子是祖母精心挑选的陪嫁,金瓜玉鼠合欢簪,寓意富贵吉祥,如今有了皇赏自然要换一换了,萧萝为姐姐拿过这支未来婆婆赏赐的八蝠噬牡丹花纹簪子:实心的簪子,比核桃还大的红宝石雕琢成一朵牡丹花,片片花瓣轻薄透明,八只金箔雕琢的蝙蝠薄如蝉衣,分两层镶嵌在牡丹周围,蝙蝠的眼睛也用红宝石点缀,此簪寓意繁花似锦福禄绵长,随风轻抖,栩栩如生。
萧萝撇撇嘴,做的精致好看,只是不实用。这么沉缀在头上,稍不注意就会掉下去。
有了赐婚的这段锦上添花,整个及笄礼更是热闹非凡。萧茵的脸上依旧淡淡的,萧萝陪姐姐换衣服时,隐隐看到姐姐似乎不太高兴啊,而且还小心的哭了。她局促的只敢偷偷的望着,不知道怎么安慰姐姐。
无论多么风光的一天也会曲终人散。傍晚,萧茵的听风水榭从夕阳中望去,亦如往昔的风轻云淡,可走进内堂中却压抑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