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年暑假前后都会抽空到福大老校区附近逛一下,只是因为初次进城时曾经和朋友在这里小住过,也有过短期的学习。做第一份工作时还继续在湾里租住处住了一段时间。除了故乡的山村,这里就是我最切近的城市记忆了,便有那么一点模糊的感情……
以我的自私,总是希望故地重游时能看到一点当初的印记。或有点改观,或似曾相识。但绝不希望它改头换面,无从回忆,就像我不希望故乡沦陷一样。但是这些年常常是焕然一新有余,记忆越显稀缺。最初的几年,那些曾经住过的地方虽然周边都“动土”了,但住处和那些小巷子都还在。我就从那巷子里走过,抬眼望望曾经的小屋,瞄一眼路边小店的短发女老板,餐饮店的伊姆。往事再现一番,就离去了。有一回大约是隔了一年没去。当我再次来到那个路口时,前面已经是围档了,过不去,也看不了什么了。我绕到另一边去,可是那边已经成为大马路,融侨锦江楼群林立,连路口也找不着了,只能悻悻离去!只有催化剂研究所前面的“湾里路”还在。往后几年,我就偶尔抽空从福大大门进去,绕到怡园,到湾里路那边走一圈。
岁月流淌,大浪淘沙。这些年除了校园建筑变化不大外,那些与商业有关的地段基本都面目全非。即便屋宇还在,但铺面已是几易其主,反复装修过了,老板更不在话下,不知换了几任了。
改弦易辙、革故鼎新是最容易让人耳目一新,突显成绩的。但是记忆的断层谁会去在意呢?不过还是有一些顽强坚守的,我看了就特别感动。虽也觉得无来头自作多情,但总是觉得有他们在着,就有一点看头。其中就有一家书屋和一个修理铺。
书屋就是那家闽山书屋。这么多年,它一直在福大北门公交站附近那个小门面店里,从里到外似乎都没什么变化。这书店给我的印象就是执着、高冷。里面卖的也绝大多数是“严肃”书刊,似乎极少教辅类的书。里面总是播着轻音乐,舒缓、轻柔。虽然晚间高峰时段人也多,过道里只够转身,但不吵,都安安静静翻看着。门边角落里坐着老板,无声无息。那个年月里,我一无所有。除了去西河路附近的路边地摊里买一些实用的二手书外(比如《五笔打字》、过时的《PHOTOSHOP3.0》、《WORD入门》之类),就是来这里翻翻书。但从没买过一本,甚至我不认识老板,只是模糊记得收银台里露着一点脑袋。但我就是觉这里是一处可去的殿堂。
这些年从产业上看,加上电商冲击,书店似乎也算是夕阳产业了。小时候连我老家的街上都有书店。只是自从视听电子兴起,早已不见了踪影,全是商场和餐饮、旅店。卖书从利润看肯定是大幅缩水了。在神州四处倡导转型创新的时代,这书店却能一如既住地偏安一隅一直坚守是难能可贵的。除经济价值以外,我总以为它还是有别的更重要的存在价值。我听说福大出去的学子故地重游时常到这里来合个影,也足见它的重要。虽然我也没让它赚过一分钱,但我也自私地觉得它应该继续存在。
另一处就是怡园围墙外,凤湖边的那家自行车修理店。它在这里的存在应该远比我认识的早。十几年来,除了师傅从青年变成了中年,别的几乎没什么改变(其实业务范围应该是多了电动自行车的修理吧)。那些年我用的一部破自行车,每天6点多骑着从湾里出来拐到西河路,上杨桥路到闽候荆溪上班,晚上再骑回来。车子经常在他那里修。除了后座车架,别的几乎换过一遍。师傅年轻帅气,闷不做声地做事的那种。虽是生意上的交易,却也觉得亲切。这些年来,在他那里修过自行车的多少学子都已经开上汽车了吧,但师傅和他的店还是依然如故。有一次晚上从那边走过,依旧是温暖的灯光,杂乱的工具物件。物和人都依旧,我就莫名地感动。有时我想,这么多年,他是赚了钱的,地段好,人流多,从利润比例上要比书店好得多吧。也许从经济学上分析,就像那则经济博士与加勒比海渔夫的故事,他可以转行做别的更赚钱或更“体面”的,比如开个商超或别的……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俗不可耐。就目前来说,它还是有着足够的存在价值的,对师傅来说也许是经济价值。但对我们来说,它的价值远超金钱。说得扇情一点,闽山书屋是带给我们灵魂的诗,而修车铺是远方行脚,缺了这些,那些岁月就只剩空壳了。
今年从西河那边走了一圈,发现这一带也已在忙于拆迁了。不久的将来,也许就拔地而起一个城市综合体。熙来攘往,灯红酒绿。“湾里”“西河”这些土得掉渣的名字大约也不会再用了。名称也许会叫个“贝蒂托斯卡纳”“卡蒂琳娜府”“印象纽约”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