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称河豚为“珍味”,不是谁都能在新年吃得上。而普通家庭大都会做一顿非常丰盛的年饭。日本料理中热食不是很多,吃时大都不用加温,拿来即食。他们把年饭盛在双层漆盒里,每层中又分出两个或者4个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里面。年饭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与“辛苦、认真”谐音。还有一种小鱼的名字叫Tasaku,谐音“多作、丰收”,也是年饭中必定出场的一道菜。
祈望发财,在哪个国家都一样。用栗子或者是红薯煮好并捣碎,堆出一个小山头,日语称为“金山”,吃在嘴里甜甜的,又有“金山”之意,自然也是每餐必备。
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盏”。漆器制成的盛酒的小盘,三个一摞放在一起。屠苏酒也是装在漆壶中。主客从上至下拿出小盘,主人便在盘上点一些屠苏酒,客人喝下后再点一次,一个盘子饮用三次,最后完成“三三九盏”的仪式。刚刚用过的盘子经简单擦拭后,下一位客人接着用,包括孩子在内,喝屠苏酒也是每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
午夜敲钟一百零八下
日本人以前是过两个新年的,即元旦和春节,同我国现在的情况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为过新历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岁的风俗,人们一边吃荞麦面条,一边观看电视台为新年编排的节目,男女歌星独唱比赛最受欢迎。午夜时分,寺庙香烟缭绕,钟声齐鸣,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据说这是因为《佛经》里有“闻钟声,烦恼清”之句。日本人认为每敲一下,就会去掉一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意味着清除所有的烦恼。钟声响后,人们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称为“初诣”(意即第一次参拜)。据估计,每年从午夜到元旦,约有近8000万人参加参拜。元旦早晨,全家从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苏酒,共尝青鱼子、黑豆以及稍带甜味的酱油煮小干鱼等。据说这些象征吉祥的食物会带来子孙繁荣、身体健康。
编辑本段日本的“春节晚会”:“红白歌大赛”。
日本第54届nhk红白歌唱大赛。
中国人习惯在除夕夜全家围着电视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晚会。日本人现在不过旧历年,但在阳历新年前夜,即12月31日的晚上,也喜欢全家聚在一起,围着电视欣赏日本人自己的“春节晚会”--“红白歌大赛”。
由日本广播协会(NHK)每年举办一次的“红白歌大赛”是一场代表日本最高水准的歌唱晚会。参赛者都是从当年日本歌坛中选拔出来的最有实力、人气旺、人品好并受到广大歌迷喜爱的歌手。这些歌手按性别分成两队,女性为红队,男性为白队。“红白歌大赛”实际上就是一场女歌手同男歌手之间的比赛。比赛通常由红队歌手首先登场,之后两队歌手交替上场,参赛者可以是一人独唱,也可以是多人组合。
如今,这个深受日本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唱晚会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日本广播协会开始举办“红白歌大赛”是在1951年。当时日本还处于战后复兴时期,经济刚有所好转,由于电视还没有开播,那年的“红白歌大赛”是通过电台进行实况转播的。虽然如此,这台节目还是一炮打响,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1953年,日本广播协会开播了电视节目,并决定从这一年起将“红白歌大赛”作为一项辞旧迎新的重要活动,在每年的12月31日晚上举行。
50多年来,这个节目的编导人员换了一班又一班,参赛歌手走了一茬又一茬。但由于日本广播协会始终坚持严格选拔参赛歌手,保证了这个节目的高质量和高品味,也使这个节目长盛不衰。
据日本广播协会负责对外报道的广报部池田先生介绍,“红白歌大赛”的参赛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由日本广播协会广播文化研究所和该协会设在全国的营业部以民意调查方式推选出的民众喜爱歌手。二、唱片销售量名列前茅的歌手。三、在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举办的业余歌手比赛中获奖的歌手。但这样产生出来的歌手也仅仅是有望参加“红白歌大赛”的候选人。参赛歌手审查小组还要根据各项调查结果,并比照候选歌手的实力及人气最后选择出场的参赛歌手。
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在日本从事歌曲、音乐艺术表演的外国人同样可以参加“红白歌大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外国歌手参加这样的歌唱晚会。华人歌手邓丽君、陈美玲、翁倩玉等都参加过“红白歌大赛”。由来自中国大陆的旅日女青年组成的“女子十二乐坊”在2004年的“红白歌大赛”中登场亮相。这也是中国大陆出身的艺人首次参加这样的比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日本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观众的要求和口味更加多样。尽管如此,由于“红白歌大赛”的参赛歌手具有日本目前最高水准的艺术才华、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舞台作风,观众对这一节目仍“痴心”不改,一如既往地喜爱这个既具日本特色,又有国际视角的晚会。根据日本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的调查,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最高时达到过81%,20世纪90年代的年平均收视率在75%左右。
实际上,“红白歌大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赛,它只是通过男女歌手比赛的形式来表现日本最优秀的歌唱和音乐艺术。其主要目的是检阅一年来日本歌坛的盛况,为广大观众提供一台高水平的文艺晚会,同时发现和培养歌坛新秀,促进日本歌曲、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