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步”
“第三十七步”
突然,李青山站立不动了,双眼紧闭,眉头紧锁,脸上大汗如雨,好似努力登山而不得的爬山者一般。
而站在岸上的李氏族人,心中无不呐喊起来,第一个开窍的少年就可以走到三十七步,乙等上等资质,未来可以成就四转,这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这些等待的年轻男女,羡慕的同时也带有一份兴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思量:
“第一个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未必我不能,甚至甲等,那个时候我就.........”
第一个先行的成功者给了他们无穷的希望与豪情。
而李青山此时却到了关键时刻,当第三十八步迈出后,突然无数星光在小腹下亮起,一阵轰鸣的巨响从丹田传来,但外人却听不到分毫,而李青山自幼坚持修行古武之道,虽未真正入门,但早以可以感受到肺腑五脏和身体异动,还未能内视身体,但也感受到了体内的天翻地覆。
一声巨响过后,只见无数如同星光一样的细小光点向空窍聚集,随后又突然爆炸,如同混沌初开一般,带动体内血气翻滚,引动外界元气涌入,整个山洞之中元气随之翻滚,这也是李家寨开窍设在此地的缘故之一了,元泉附近元气充足。
好似亿万载光阴匆匆而过,实则一瞬罢了,体内世界演化,又似星辰变换,真可谓奥妙无穷,慢慢在丹田处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球状空间,使人忍不住内心沉浸其中,希望穷尽其中的奥妙,但李青山所图远大,岂能在此刻沉迷其中?
“开始吧!是龙是虫,在此一搏了!”李青山心中怒吼,随后双手变换莫测,似缓实快,而精神也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于刚刚诞生的空窍,突然引动脑海中所有精神,又采取根据形意拳拳经摸索出的搬运气血之法,全身精、气、神高度集中,借助体内随着空窍开启、元气入体形成的通道,如滔滔江水,直冲空窍。
“砰”的一声,李青山脑海中响起空窍破裂的声响,一口逆血也随之喷了出来,随后并再也坚持不住,昏倒在地。
“青山,青山?”耳边微微传来父亲焦虑的叫喊声,李青山彻底昏迷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待李青山醒来,已经躺在床上了。
意识依旧十分混沌,还未睁开眼,并听见母亲薛氏温柔亲切的声音,“青儿,好点了吗?怎么那么着急,不是早就告诉你,开窍时不要过分将心神沉浸其中,那样太耗费精神了,容易损伤灵魂。这次都昏倒了,睡了一整天,如果你有什么意外,叫为娘怎么办,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听到这声责怪声,李青山心里却感到特别平静,充满了温暖,慢慢睁开了双眼,缓缓将头转了过去,也不辩解,看着母亲着急担忧的脸庞,笑着说道,“老妈,我饿了,有吃的吗?”
“有,有,翠红,快去把我给青儿炖的白虎山参汤端过来。”
“好的,夫人”一个十六七岁的丫鬟带着欢喜声急忙朝厨房跑去。
李青山这才温声说道,“老妈,我没事的,你儿子开窍走了三十七步,乙等资质,这下你放心了吧。”
在父母面前李青山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亲情,虽然有成年人的灵魂,但十多年来,在父母面前,李青山总是像小孩子一样,这份得之不易的亲情,重活一世的李青山额外珍重。
“我就说我儿子一定行了。”薛氏高兴的答道。不一会儿,翠红将汤端来,薛氏看到李青山喝完,便放下心来,嘱咐李青山要好好休息,随后就出去了。李青山这时才找到时间查看自己的情况。首先察觉的是浑身上下充满疼痛感,整个身体好像都被拳打脚踢似的,脑海也是昏昏沉沉,没有恢复过来,但李青山并不在意这点,将全部的心神沉浸如空窍之中。
突然,李青山激动地坐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在也藏不住,十五年来的坚持、努力、恐惧、谋划都化为了这声混着泪水的大笑:
“好,好,好!”
千般谋划,终于成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其实由不得李青山不得不激动,万般谋划最终成功,给李青山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
李青山刚开始重生为人时,内心充满了惶恐和不安,直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李家寨生活十多年,每天晚上他总是修炼到累了才睡觉,总是看书思考到困了才躺下,为何如此?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幼儿如此折磨自己?
因为他感觉不到安全。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再次穿越了,这眼前的一切又将变换莫测,也许下次又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呢?他不到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中该如何走完自己的一生,也许某天两位蛊仙大战,形成的天谴之祸就把李家寨灭了。
一个演员在荧屏中演的有多么快乐,在现实中他就有多么渴望快乐。
李青山在父母、爷爷面前是天真快乐的儿孙,但他终究不是幼儿。虽然每天表面上很开心,但实际中,却是靠修炼麻痹自己,所以李青山一出生就马不停蹄的修炼。
但慢慢的,修炼因为心境和条件而停止不前。在这个蛊修的世界,凡人如蝼蚁,李家寨看上去蛊师凡人生活在一起,相安无事,但那时在有等级的条件下建立的,蛊师凌驾于凡人之上,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从来没有什么所有人生而平等一说。
自然,这对于李青山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夜深人静时,他会如同所有人一般思考相同的命题:他没有资质怎么办?又或者有了资质,却十分平凡。
李青山没自信可以成就非凡,尤其在这个资质决定命运的世界。他知道他自己的本事,在地球上机会很少,但不是没有,他都没有什么成就,这个世界,英雄辈出,凭什么自己可以出人头地?难道期望老天对自己格外关注,对于此,李青山总是报以嗤笑:“天道无情,大道至公,怎么会白白帮助一个人,必定是为了更大的目的。”
自知者明,自强者强。李青山反复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孩童时代就拥有另一个世界文明的见识。除此之外,毫无优势,相反劣势却很多,与其他家境优秀、天资不凡的同年人相比暂且不谈,单是这点来自上个文明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弱点,甚至是致命的弱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用现代经济学的思维来说就是:我们做的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当然也是有受益的。
对于蛊道修行,李青山已不再陌生,蛊师到达三转之后,若是想提高,仅仅依靠资源是不够的,还要才情。
而才情是什么?对文化、对社会、对规则的理解,若是土生土长的蛊道世界中人,从小耳语目染,一心一意都是蛊道之上,自然不会有额外的问题,但李青山不是。
“文化冲突、思维冲突,会让我停滞不前的。”
对此,李青山有清醒的认识,在前世他就经历过,当一个人处于思维转变的关键的时候,只有一条路:转变思维,跟上时代的步伐。若是没有转变过来,甚至会倒退,还不如保留原来的思维。
若是可以简单的放弃一切,倒也不难。最难的是我们没有找到让我们放弃的理由。
“还有一条路,文化的融合!”不知多少个日月,李青山心里默默的思量。
循着这条思路,李青山有了开辟丹田的野心,走蛊武之道的雄心。
不仅如此,还有更现实的需求——对优势的追求。
“没有优势,怎么突出?不能突出,就无法获取关键的资源,自然不能走到高处。”
李青山每每想到这里都暗自叹息。对于此,他上辈子就吃过苦,知道人没有特长就等于一事无成。饿不死,但绝对吃不饱。这样的生活他绝不想再经历。
怎么办?
“那就创造优势!”
文化的融合、现实的需求让李青山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经过多番谋划,他了解到希望蛊开窍是作用人体丹田部位。
但人体丹田可不止下丹田啊,还有中丹田和上丹田,中丹田位于心脏,李青山完全不知,而位于眉心处的上丹田,又名魂海、识海。
人体的识海天生封闭,人无法调用灵魂,更难以做到灵魂出窍,唯有魂道蛊修到了一定阶段,可以通过魂道手段做到灵魂出窍,但也有缺陷,因为封闭的识海是为了保护灵魂,灵魂出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甚至是破坏,一阵微风、一缕阳光就可能让灵魂崩溃、消融。
经过收集知识,李青山发现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伤害:一是如同禅宗得道高僧一般通过参禅悟道,见性明心,在机缘中做到了灵魂出窍,转世重生;
有或者道家道德尊者,以武入道,最终达到洞虚的境界,灵魂脱离肉身,去更高的世界;
二是蛊道修行;壮魂,炼魂,养魂,使灵魂产生质变,可以独立存在,超脱物外,可这两种方式都极为艰难,往往需要高超的能力作为支撑。
李青山的计划很简单,利用他远远强于常人的精神,在开辟空窍之后的瞬间,集中全身上下精、气、神,利用元气入体形成的临时通道,冲击空窍,力争开辟丹田。
如同计划所言,在踏出第三十八步的时候,他赌了。
值得幸运的是,他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