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贾秀才也是个聪明人,凭着王御史的书信,中了翰林。进入官场后,恰逢先皇去世,新帝登基,只因皇帝年幼,太后便垂帘听政,励志革新,罢免了一帮旧臣,重用翰林之人。贾蕴仁见风使舵,自是左右逢源,步步高升,没几年的光景俨然是御史大夫了。
贾秀才的事行文至此,暂且不提,且说那日贾秀才溺水时抱着的桶里的婴儿,那婴儿侥幸得到道真方丈的细心照顾,终于活了下来。
方丈原本想这孩子身世离奇,却又与我佛门有缘,便有意让他入了佛门,断了他尘世恩怨。却不想这婴儿在那桶里泡了太久,竟然落下了病根。方丈心想道:这佛门清净之地,素食清淡,恐养不活这孩子,便托人在山寺周围寻了家有刚生育孩子的农户给寄养了起来,每月给这农户家几两银子作为抚养费,又免收田税,作为权宜之策。
这农户的户主姓李,叫李伯一,祖上是从林东躲避战乱迁来了这龙牙镇,靠山吃山,凭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农闲时就做着些木匠活,日子过得倒还富裕。美中不足的是夫妇俩年近四十,仍是膝下无子,因为邻近这龙牙山上的葫芦庙,便时常进庙烧香拜佛。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去年初春时节竟得了个姑娘,夫妇俩欢喜非常,取了个名字叫招娣,从此往后这庙里是去的更勤了。
那日,道真和尚也正烦恼之际,这李施主就自己送上门了。这夫妇两人起初却是有点不太愿意,倒不是不愿照养这孩子,只是这孩子天生一段弱症,夫妇俩人大字不识,又非大富之家,怕养不活这孩子。道真听了,却是哈哈大笑,对着夫妇说:“这孩子与我佛门有缘,今番入尘世,自有一番造化,我也会时常照料这个孩子,你们当一般孩子养就好,莫娇惯了他,其他的不必担心。”夫妇俩见道真大师如此说,便不再推辞了,就求道真给这个孩子起个俗家名字,道真掐指想了想,沉吟了半刻道:“世事难料,不过随遇而安,不如就叫李安吧”。夫妇二人听了也是十分高兴,欢喜的将孩子领回家,细心照料起来了。
这个孩子也是有趣,从未见他哭过,给饭就吃,不给便不吃,饿了也不闹。若不是一双大眼睛明眸如水,极惹人喜爱,估计都要怀疑是不是傻了。这孩子大概是因为多病的缘故,从小就性格内向,不大与别的孩子玩闹,常常跑到对面的书生家里找书看。这个书生不是别人,正是张思榕。年近四十,虽然朝廷经常下旨请他做官,然而他早不以功名为意,四书五经更是束之高阁,便以养病为由推辞不去,时常以搜集异事为乐。膝下只有一女,取名紫菀。闲聊无事之际,常常就以教习李安、紫菀二人读书识字为乐。
却说一日,张先生和道真大师在寺中闲庭信步,谈论佛理,正议论着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公案。二人行至桂花树下,忽然下起了一阵桂花雨,二人仰头一看方知是俩孩子在搞乱。张先生仰头说道:“一姑娘家的,整天爬高上地的成什么样子,快快下来。”紫菀却故意撒娇道就不下去,张先生故作生气道:“再不下来,我可就走了。”紫菀忽然在树枝上站了起来,笑道:“爹,接住我。”说完纵身跳下。吓得张先生立马伸手去接,结果紫菀就重重的砸在父亲的怀里,弄得张思榕一阵咳嗽,无奈抱着女儿道:“千万别再跳了,爸爸老了,是接不住了,你再跳,非要了我的老命不可。”紫菀则搂着爹爹的脖子撒娇道:“爹爹不老,年轻着呢。”惹得道真二人哈哈大笑,紫菀反是仰头看着李安道:“小安,快跳下来。”李安自是不敢跳,况且也没个年轻的父亲在下面接着,慢吞吞的沿着树干爬了下来。紫菀当然不放过机会,嘲讽一回,李安也是觉得不光彩,红着脸不应声。道真便拉着李安的手问道:“近来身体可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李安答道:“好多了,多谢大师关心。”“不对,大师,他有病,一到阴雨天手脚冰凉的很。”紫菀嚷道。道真则是微微皱眉,心道:寒意隐于体内,就是不知何时发作了。嘴上却说:“不妨事,没什么。”
两人本来讨论佛经问题,经两个孩子一打扰,兴致全无。张思榕便拉着俩孩子的手道:“走吧,整天就知道玩,以后不要再来寺里打扰大师们清修了。”道真则笑道:“无妨,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我正嫌寺里太清静。”李安忽然道:“万法归一,难道不是一归于有,有生于无吗?”道真二人一愣,显然没想到小小孩童竟想了这么多,道真故意试探道:“道生阴阳,有无相对,为什么是有生于无呢?”李安一时被问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料紫菀却故意酸气道:“整天就知道坐而论道,家里米面都不知道哪里来的,纵使石头磨穿,也成不了镜子。”张秀才不由得老脸一红,李安呼哧一笑,心道:这不是张大婶的话嘛!道真也是微笑不语。过了一会儿,张思榕才红着脸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让大师笑话了。”道真笑道说:“如此才好啊。”谈话之间,道真将三人送至门前方回。
张思榕拜别了道真大师,便要领着两个孩子回家,然而这又不是饭点,俩孩子玩意正浓,围着张思榕一会前,一会后,再没一会就消失不见了。张思榕无奈只得扯着嗓子喊着:“别跑远了,记得回家。”远远的就听到一声音传来:知道了。
张思榕无奈,独自回家去了,留这俩孩子继续在山上玩耍。这俩孩子正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怕,只因在路边恰巧遇见了一个团扇般大的蝴蝶,色如紫玉,翩翩可爱。紫菀见了,便嚷着要去抓,李安只得慢腾腾在后面小跑着,喊着等等他。那蝴蝶看着飞的极慢,却是忽上忽下,顾左向右,两个傻孩子追了半天,却只是看的见,捉不到。紫菀是又累又气,弯腰捡了一块石头,猛地朝那蝴蝶扔去,那蝴蝶却是轻松划着翅膀躲过这怨恨一击,石头砸不中,便落入了小潭里去,叮咚一声,可谓是一石击破水中天,小潭周围的树林都仿佛动了起来,两个小孩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是成千上万只蝴蝶在飞,红的,黄的,蓝的,色彩斑斓,宛如落叶般轻盈,在湖面上缓缓飞舞,煞是好看。
李安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呆在了那儿,平生第一次见到这般壮观的美景,心里突突直跳,久久不能平复。紫菀也是惊讶道:“我竟不知道还有这个好地方,”也不由人分说便道:“这地方是我的了,该叫什么名字呢?”紫菀一时头大,认真在考虑给这地方起名字去了。
这地方在龙牙山山脚处,只因树林茂密,地势较低,又没什么珍惜的动物草药,所以寻常人不怎么来。然而别人却不知道此地下有一温泉,每到秋冬时刻,结气成雾,许多蝴蝶便来此处过冬,于湖面上,淡雾中,上下纷飞,场面浩瀚,诚为一景。
若是要以谁先发现来算的话,却是道真和尚先发现的,早先在后山静修打坐时,便注意到了这个小潭,常常独自赏玩。道真刚在蒲团上坐定,便听到俩孩子在小潭里的嬉戏声,只听紫菀嚷道:“我宣布这个地方就叫梦蝶谷了。”李安故意打趣道:“原来是位修道的仙子了,失敬失敬。”紫菀听出了李安讥讽她刚刚嘲笑道真三人讨论万法归一的公案,不由得冷笑道:“你们这帮凡夫俗子,放着这么漂亮的景致不看,非要去说些无中生有的东西,着实可恶,却不知庄周梦蝶才是真解。”李安见她生了气,不好再争辩,只笑笑不说话。
道真听了,不由得点头称赞道:“好有灵气的姑娘。”只因隔着薄雾,李安二人却看不清楚,便当成了什么山神鬼怪,紫菀忙拉着李安手向四周喊道:“你是谁?”道真也是玩心忽起,故意压低声音沙哑道:“我是这的树精,几千年了,你们留下来陪我吧。”说完暗运内力,用石子猛击小潭旁边的树干,铿铿作响。
李安心里一惊,是忙拉着紫菀快跑,二人一路疾跑,到了家门口才敢停下。道真却不由得叹息道:“好无聊啊。”,蓦然回首,却见慧明在身后站着,顿时老脸一红,尴尬问道:“到饭点了?”慧明忙低头道:“是,到饭点了,还请师傅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