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二年的二月底,开封城内一片白茫茫。寒冬的刺骨夹带着漫天雪花,宫墙之内的静默与京都风华热闹的开封城成为了鲜明的对比。世人都说皇宫庄严威武,却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冷冰冰的宫墙之内独自黯然,又有多少人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韦氏的不得宠,更不要说赵佶的漠视。怀胎几个月却没有添置一物,好像这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甚至于宫女太监也不会过来瞅见一眼。现代人生了孩子要吃好喝好睡好来着,更别说医疗条件,儿童存活那么差,那么低的古代了。这也难怪,不到一岁的赵构会在生下来不久后就生了病,差点就这么的废了…
说来也是奇怪,随着赵构的晋升,韦氏的升迁。最近几天也算是有点人气了,皇后郑氏也派人过来了,这才知道了源头。原来那天一道红光照耀着整个皇宫。
话说大观元年五月,赵佶正在延福宫里,欣赏的他的得意之作。突然间的红瑞之光照整个宫殿里,常年信奉道教的他不得招来司天监询问得知是天大的祥瑞。
正当赵佶高兴中带着疑惑时(估计在想着,老子的国家连年征战,年年割地赔款哪来的祥瑞,这小厮莫不是诓骗我),后宫来报,才人韦氏生有一子!赵佶才意识到好像是郑皇后的侍女什么来着,那晚路过皇后寝宫,吃了几杯水酒,在假山后面无意间宠幸了她。对了,是的没有错!于是封赏韦氏为婕妤,命人好生照料。
正当赵铭轩穿越的那一天,又是一道红色光芒摄入延福宫,赵佶心觉大愕!一年之内两道红光岂不怪哉!适逢韦氏身边的宫女来报,说小公爷大病,赵佶这才惊出一身冷汗,才有了赵铭轩刚来时的场景!
来到这里也有了一个多月了,每日里韦氏都来细心照料,无微不至!眼见大雪纷飞,春节又过,四年留学,四年没有回家,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说起来赵铭轩和宋朝还真是有点渊源。当年岳飞惨死风波亭后,岳元帅四子,五子岳震,岳霆被家将护送至湖北黄梅,两位先人从此也就定居在那里。而我们的主角就是来自那里!小时候还去拜祭了他们,没想到这一世在以后居然是君臣相称了。
“不,我决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既然来了成了赵构就一定要让当年的事情不再发生!”赵铭轩,不,赵构暗暗发誓着。
“这场大雪已经越来越大了,不知道你们在哪里?林冲,卢俊义,吴用,朱武。我是满眼的期待啊…”赵构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韦氏的宫殿里,赵构躺在床上思索着,道君皇帝一生之中最为自豪的就是那一手瘦金体,蔡京之所以发家那不就是写了一首的好字,后世电脑上面的宋体字其实就是蔡京的字体。只不过,蔡京在史书上是奸臣的代表便没有以他的名字命名。呵,倒也真是委屈他了。
当年在伦敦,师傅除了教授气功,枪棍法,最难忍受的便是每日每夜的5千字的董书体。既然想要一番作为就应该先藏拙,然后厚积薄发,暗中积累资源,等到那一天的来临便是龙游浅水,一飞冲天!
首先要改变赵佶的看法,即要玩世不恭也要翩翩有度。胖子当初不是说要玩遍整个汴京城么,呵呵,我就来一个搅动风云。正所谓:适可而止的套路,恰到好处的装B。
宋朝之前的就没有必要去模仿练习了,既然学了董体就拿过来自己用了,没办法谁叫三哥如此浪荡呢!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胖子:三哥你不要脸;蛮子:三哥太无耻了;小天:三哥,我顶你!)
董其昌的字体,圆觉雍容;不同于唐伯虎的疏狂,又有别于沈周,张弼书生之气。连康熙大帝,乾隆大帝都是写着一手的董体。所以这种字体最容易装B.嗯,对就这个!
计划好这一切之后,就只等虚长几岁了。
寒冬腊月,年复一年!
每天都在韦氏的呵护之下,一点点的看着自己的成长,一点一点的瞅着自己的变化。自从那年雪夜之后,白天赵构就每日勤练书法,用小石子做成小纱带绑在手臂上练习毛笔的腕劲,加上后世笔墨的记忆一页页的重复,从《千字文》到《论语》直到笔杆磨成凹凸不平方可重新更换。几年下来书法已有小成,虽然少了点岁月的沧桑和磨练,但也绝对有这么一席之地。正道是:艰苦万难一日新,且愿问道天下先。
而夜晚当韦氏哄着睡着之后,赵构自己独自起身,照着师傅教授的气功法门一遍又一遍,每晚运气两周天方可作罢。师傅是华夏大族的传承者,因为某些原因才远离故土,远遁他方。所教授的练气法门正是传承了千年--鬼谷养气经(会在另一本书中详细介绍)此本经书正是强健精髓筋骨,内修精气化劲。提高全体机能,淬炼反应力!
5年,整整五年时间。现如今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再且看如今的赵构,举止沉稳内敛,双目如潭,举手投足之间英气逼人。虽然虚岁尚不足七岁,却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身材相貌,当真好一个美玉仙葩!明眼人早就看得出来这位郡王异于常人。
“此子当真不凡!”这是太子少傅沈谦在第一天接触赵构后,看他写下的字后不禁的感叹道。也正因如此沈谦越发觉得赵构不同于其他皇子,谦逊有礼,忍耐克己。后宫之内,也早就是开始议论这位小王爷了,这几年下来都是深入简出。除了问候韦氏和大娘娘郑皇后,再就是跟太子一起读书识字。其他时间全都在房间里看书,练字。与其他王子,公爷嬉戏玩耍,颓废不堪相比九郡王当真人人称赞。只不过,所有的一切也是传于宫女太监之间,皇上始终闻不见。
“大娘娘(郑氏皇后)构儿想和大哥一样,读书识字。”年仅2岁的赵构奶声奶气的在韦氏的怀抱里向着来看望他和韦氏的皇后撒娇道。
“咦,构儿为何想起来要读书啊?你其他哥哥都是忙着怎么去玩闹呢?”皇后郑氏诧异道。
“我想读好书,以后可以帮助大哥!”赵构一脸凌然。
故有汉武帝金屋藏娇赚王位,今有赵构读书卫大哥!谁帮谁啊?只有天知道!
“咯咯,倒是让姐姐看笑话了,这孩子就是这么调皮。”韦氏说笑道
“妹妹我倒是觉得构儿不同凡响。这样构儿,你就跟着你大哥和沈少傅学文识字可好?”皇后轻声说道
“耶,我可以和大哥一起学习识字喽。”赵构内心欢喜万常,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怀疑,不然小小年纪如何知道认字更别说书法大成了,那样就太过于招摇反而遭人忌惮。
“大娘娘,不过构儿不想让父皇知道,毕竟构儿都好长时间没有看到父皇了。”赵构装作一脸委屈。心想着“谁愿意看到他啊,大宋江山就毁在他的手上,身为皇上不思进取。葬身五国城也是自己作呢”。
皇后听完不免愕然差异,眼见韦氏低沉暗叹,顿时明悟。“好好好,大娘娘答应构儿不告诉父皇,只不过你要好好识文断字。咯咯,将来还要帮助你大哥呢”。
就这样,五年时间。慢慢的磨练着自己,慢慢的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够保护好身边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在这个乱世有一席之地!
“构儿,快来尝些点心。这是你大娘娘叫人送过来的。”韦氏走到房间里轻声说道。
看着这些年,韦氏的清苦辛劳。得不到赵佶半点宠信却依然事事为赵构考虑。舔犊情深,任谁也感动莫名。本来就一世为人,自己的父母尚且不知道生活如何。这一世却有韦氏相伴,当真心生感动。
“母亲,谢谢您。孩儿以后一定好好的照顾你让您不在受任何委屈”赵构坚毅的眼神含着淡淡地泪珠说道。
“傻孩子,为娘的只希望你快乐健康的成长,其他的便也无所它求。”韦氏摸着赵构的头欣慰的说道。
夜色阑珊风云起,星点亮光似乎承托着黑夜。就像这缤纷的乱世总有一抹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