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张文秀的时间,可以用漫长来形容。
周天只是个小人物,任何一个小意外,就可能让他的打算落空。周天心中默默祈祷,不要再横生枝节。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更是这样。
周天稳住心神,用心的观察起这个要生活几年的学校。
学校占地很大,根本看不到边际,比家乡的学校大了不知多少倍。小学时,学校只有几间校舍,根本没有院墙。初中时,虽然有了院墙,可是一个大脚,就能把足球踢到校外。只有在高中时,才知道学校可以有几幢楼,勉强可以说举目远眺远处的围墙。
可是来到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周天才切实感受到大学的博大,单从校园来看,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一眼数不清楚,不知道每栋楼都是做什么的。
教学楼的年代各不相同,既有苏式的老式楼房,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玻璃幕墙建筑。让人既叹服学校历史悠久,又感觉到学校发展的脚步。
过程中,开来一辆桑塔那轿车,司机下来向门卫打听路,门卫的态度与初见周天几个时,截然不同。这种差异,确实冲击着周天年轻的心灵。
终于,周天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向岗亭走来。身穿素色连衣裙,带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雅大方。
“这就是张老师!”门卫指着女人说。
这时张文秀已经走到跟前,主动伸出手和陈东几个握手。
原来是她,周天心里感叹,太巧了。远看时就觉得眼熟,现在终于认出张文秀就是昨天去车站送学生,还给了周铁柱一元钱的那个女人。
周天的心完全落下,在和张文秀握手时,竟然有一股暖流涌出。完全凭着第一印象和直觉,周天就认可张文秀是个好人,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贵人。
周天自我介绍时,张文秀也觉得这个小伙子面熟。
“老师,我认识您,昨天我们两个在长途车站见过您!”周铁柱讨饭行乞,识人辩人的功夫了得,当然也明白熟人好办事的道理。
张文秀使劲儿想了一下,终于想起了昨天的事情。
周铁柱真是好兄弟,又将昨晚对周天的赞扬,向张文秀说了一遍。果然,张文秀看向周天的目光多了一些关怀和赏识。
张文秀说,现在学校宿舍还没有准备好接待新生,但自己可以找地方安顿好周天,而且提醒周天,可以准备一下困难补助申请,开学后,就可以申请到一些助学金。
三人对张文秀千恩万谢,跟着她走向宿舍区。
东山医科大学校园面积很大,这里是主校区,在市里面还有两个分校区。
主校区被一条市政公路分为两半,东面的是教学区和教工生活区,西面的就是学生的住宿区。根据系别的不同,居住的宿舍也不同。
跟着张文秀进入宿舍区,虽然也有门卫把守,但没有任何障碍。三人庆幸今天运气好,否则,可能连门都进不去。虽然学校学生过万,但门卫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分出谁是学生,社会人员是严格控制进出的。
相比之下,东校区的控制还算宽松,因为经常有外来人员办事。当然陈东的准备和应变也是功不可没,否则很可能白来一趟。
一边走,张文秀一边给周天介绍着校园。路边的梧桐树是建校时栽种的,现在枝繁叶茂,取义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借喻对学子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
周天想,几年后是凤凰还是山鸡,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果然是大学校,光是宿舍楼就有十几栋。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男生和女生的宿舍是分开的,女生楼居于中部,男生楼簇拥在四周。
来到四号楼,张文秀说,到地方了。虽然不知道周天具体在哪一屋,但是肯定出不了这个楼,目前可以先找一间空房,临时住下。开学后,即使搬家也很方便。
张文秀的话语十分暖人,周天已经开始喜欢上了东山医科大学。
走进四舍,张文秀敲了敲门房室的门,而不是就近敲打冲着楼门的小窗户,周天感觉两种方式确实有差别。
“刘大爷在吗?”张文秀的声音不大不小。
“在啊,是张老师太吧,放假了也不休息啊!”门卫室里传出了一个略显沧桑,但十分洪亮的声音。
看来张文秀和刘大爷很熟悉。
很快,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走了出来,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却很亮。周天熟悉这个眼神,难道这个刘大爷是个练家子?
张文秀表达能力很好,三两句就说明了来意,给人感觉还非常尊重老刘头。
老刘头打量了一下他们几个人,告诉张老师放心回去,保证安排好。
张文秀看没什么问题,就告辞说,要回家给孩子做饭,全都拜托刘大爷了。
周天三个人赶忙去送,陈东从三轮车上拿下一兜东西,塞给张文秀,张文秀死活不要。
陈东说:“这是小天特地从大山里带出来的土产,就是一些腊肉和腊肠,本来就是给老师和同学们尝尝的,张老师一定要收下。”
张文秀看陈东说得真挚,也不好驳了三人的面子,就表示感谢,还将自己家里的电话说给周天,让他有事就可以打电话。
看着张文秀远去的背影,三人久久没有离去。周天明白陈东说了谎,但分明是善意的谎言。
“张老师可是好人哪,对待学生就跟自家的兄弟姐妹一样。”这时老刘头在后面说道。
周天看了一眼陈东,陈东会意,又从车上取下一个塑料兜,递给了周天。
周天接过来,就十分恭敬的将这兜儿东西送给了老刘头。陈东暗自点头,果然没看错周天,领悟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啊。
看来老刘头也是直爽之人,高兴地接过东西,就带着他们,到临时的宿舍安放行李。
新生的宿舍都会安排在一楼,老刘头推开一间离门房最近的屋子。
周天一进屋,就感觉到了凌乱不堪。因为毕业生都刚搬走,地上、桌上、床上都是丢弃的杂物,学校还没有开始打扫。
周天虽然已经经历很多,但毕竟以前是在家里,现在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看到这个凌乱的房间,同想象中那神圣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真有些格格不入。
心里的落差,自然是非常的大。周天瞬间调整了情绪,毕竟不能让大哥和三弟感觉到自己的沮丧。再说,来到大学不是住宾馆。人不能只活在当下,关键是要展望明天。
收拾出下铺,几个人将行李都放到床上。周天坚持让陈东和周铁柱回去,毕竟饭馆刚开张,只留嫂子和陈玲在店里,肯定应付不过来。
兄弟之间没有过多的客气,陈东拍了拍周天的肩膀,就带着周铁柱回去。
看着凌乱的屋子,周天想起了主席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