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富足的家庭,孩子考上重点大学,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父母是肯定要一块来送的,有的甚至举家出动,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俨然把送孩子上学当成了一次庆典。
从某种程度上,周天是幸运的,结义兄弟一起去送他。而这一切可能就是因为那充满善心的一块干粮。
所幸东山医科大学不是太远,三个异姓兄弟边说边笑,不一会就来到了校区。
学校已经放假,没有什么学生,老师们失去了管理对象,自然也见不到几个人。
偶尔路过的人,也都把三人当成干活的民工,并没有引起注意。
周天拿出录取通知书,发现上面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并没有特别的有用信息。
他们几个人不知道,大学正式报到时,都会设立临时的报到处。老师坐镇,一些老生会来帮忙,根据专业和姓名查询出其他信息,然后带着新生去办理各种手续。
周天看看四周的楼宇,发现东西两片有些不同,东面的高大整齐,更像是教学楼,西面的楼有一些阳台,几个窗户外头,还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衣服。
“大哥,我看咱还是往东走,西面像是宿舍,东面的像上课和办公的地方。”周天说道。
这就是性格使然,陈东早就想问一问,但苦于没有什么路人,而周天喜欢观察,然后自己做判断。
“好吧,咱就先去东头,大不了再回来。”陈东想想也是,当初自己到碧海,不也是凡事靠自己,现在也算站稳脚跟。
果然,他们运气不错,选对了。
“停下,对,说你们呢!”一个声音从路边的一个岗亭传了出来。
随着声音,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钻了出来,胳膊上还戴着红箍。周天以为学校除了学生就是老师,都应该是知识分子。但看这人的面相姿态,却和自己高中时学校门卫有些神似。
高中那个门卫虽在学校,大字可不识几个。平时收发报纸和信件总闹笑话。
有一个同学,叫候子曰,据说是爸爸会背几句论语,觉得子曰、子曰的很有文化味儿,就起了这个名字。
上了小学,先认识的是日字,同学都叫他猴子日,候子曰回家哭诉,家长还到学校闹了一场,同学们这才不敢当面叫,不过私下里总喊这个外号。
这天,学生们正在上课,候子曰的一个邻居到县城办事,就给他顺道捎了封信,交代给这个门卫。
一下课,门卫就拿着信就来到班级,喊道:“谁叫猴子日?”见没人答应,又连问了两遍。一些同学明白过来,都笑得前仰后合。
老师一看不像话,就多了句嘴,是谁来的信,门卫慎重的又看了一遍信封,不太熟练的念了出来:“候子、日他妈妈!”就连老师也绷不住劲,简直笑喷了。
转天,候子曰父母也不顾小孩改名不吉利的说法,当天就去改了名字。
周天想着,脸上自然出现似笑非笑的表情,这个大学门卫以为自己身上哪里不对,还全身检查半天,以为周天笑话他。
陈东说明来意,想问怎么办理相关手续。
这个时期,还没有什么保安公司,高校的门卫好多都是学校老师的远亲或者附近的无业人员。这些人往往得不到尊重,提起大学,大家想到的都是专家教授,谁会在乎这些校工。
越是缺乏被人尊重,越是想通过各种办法获得重视和尊重,这也并不奇怪。
这个门卫现在就是这个心理,琢磨着平时老师学生都不鸟自己,今天看这三个民工模样的人,竟然还敢笑自己,于是就动了为难之心。
“现在学校放假,老师都不上班,回头等正式报到时再来吧!”门卫绷着脸说,嘴里还嘟囔着:“通知书上写着日期,这都看不懂,还上什么大学。”
周天心中有火,就想过去理论,被陈东拉住了胳膊。
“这位大哥,听您口音,咱还是老乡哩!”陈东说着,拿出了一盒烟,抽出一支递给门卫。
门卫一看陈东恭敬,拿出的烟还是好烟,心情就变得不错。点上烟,口风就开始松动,“老师们确实都回家了,只有校领导还在办公。看在老乡面上,我这里倒是有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不过不知道你们应该找哪个老师啊?”
陈东一听有门儿,连忙把刚打开的那包烟塞到门卫手里,说道:“今天还碰到贵人了,您帮人帮到底,我们也确实不知道找谁好,只能麻烦您了。”
门卫问出周天是哪个专业的,然后想了想,进去翻看着电话表,然后说道:“你们那个专业毕业班的班主任叫张文秀,心眼很好,今年应该还带新生,她要是不行,我也没办法。”
门卫说的是真心话,他们随便给学校老师家里打电话,也确实不好交代。
等待接通的十几秒钟,周天竟然有些紧张,也有些感慨。
周天带烟,他终于明白了奥妙。关系很重要,一句老乡、一包烟就让事情逆转。否则,在这大城市里,哪里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更别提挣钱凑学费了。
这件小事,让周天明白了很多道理,为什么书上写的将相王侯之间的事情,好多人明白,但不知道怎么应用。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到将相王侯的层次。
一句话,没有平台和资源,想法就不容易变成办法。
看来,凡事都要接地气,否则就会显得生硬。
电话终于接通,只见门卫说话时客气了不少,俨然电话那头是上级领导。说完意图,还加了一句,说周天家里贫困,如果找不到老师,办理不了入校手续,可能都没钱回家。
不知是张老师负责任,还是门卫的描述打动了她,总之听得出来,张文秀已经答应过来。
大学的老师,还是班主任,周天还真有些好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