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龙骧虎步的走进金銮殿,刚坐到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百官就齐齐跪下参拜。刘辨俯视百官说道:“众爱卿平身。”
身边的太监依礼制大声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司徒王允拱手行礼说:“启奏皇上,豫州大旱。三十万百姓颗粒无收,饥民遍野,路上处处有饿死者。豫州灾情万分严重,臣恳请皇上下令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白银赈灾。”
刘辩点点头说:“准奏。户部尚书即刻拨款50万两白银赈灾。”
“启奏皇上,国库里没有银子了。实在是凑不齐50万两白银。”户部尚书袁逢跪地说。
“怎么会没银子了,我大汉一年的税收银两都花到哪去了。”刘辩问道。
“回皇上,大汉今年总共税收500万两白银。各地官员俸禄、军队军饷花掉360万两。剩余140万两,都花在了修整皇陵,宫殿城池,道路水利上。所以今年国库的银子已全部花完。”户部尚书袁逢跪地回答道。
“今年才过去一半时间,你们就把国库的银子全花光了。那后面半年怎么办?你们到底是怎么搞的,这里面有没有贪污。御史大夫何在。”刘辩喝问说。
“臣在。”御史大夫陈琳站出来说。
“陈琳,朕任命你为钦差。给朕仔细查查这些支出,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人在贪污。”刘辩严肃的说。
此言一出,金銮殿上鸦雀无声,只有史官在竹简上记录朝会内容的沙沙声。众位大臣都被这位少年皇帝的雷厉风行所震惊。
“微臣遵旨。”陈琳施礼恭敬道。
“如今国库没银子赈灾,你们说说该如何救济灾民啊。”刘辩严肃的说。
“回皇上,臣认为应提前增加征收江南赋税,筹银子来赈灾。用富裕之地钱粮,补灾区的饥荒。”太傅袁槐站出来说道。
“皇上,臣以为此计不妥。江南百姓因黄巾之乱十室九空,只剩下一些老弱侍弄田地,勉强落个温饱。恐怕无法再提前交一次税收。”太师卢植仗义执言道。
“卢太师所言有理,百姓初经战乱已经很苦了,朕不能再增加赋税,传朕旨意:“天下农民,永不加税!”刘辩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也不忍心剥削这些吃不饱饭的百姓。
“众位爱卿可有其它良策赈济灾民。”刘辩又问道。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小声交头接耳,最终却都拿不出一个办法来。
刘辩看着这些大臣,不禁有些失望。哎,一帮庸碌大臣,一个入不敷出的政府。
刘辨不相信,这些官员难道想不到捐款捐物的办法吗。是因为贪婪小气不想捐呢,还是因为历史局限想不到这个办法。”
刘辩决定自己带头捐款:“如今国库虽然没有银子,但是我汉室朝廷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现在朕从皇室用度中,捐出10万两白银和500车粮食,帮灾区百姓度过难关。各位爱卿想必都是胸怀百姓之人,大家不用谦让,开始捐款捐粮吧。”
“皇上,遍观我大汉历代皇帝,从来没有捐献皇室、官员的银子来赈灾。此事违反祖制,万万不可开此例。”袁槐说道。
“不可开此例?那三十万即将饿死的灾民怎么办!难道让朕一边吃着大鱼大肉,一边看着灾民百姓饿死吗。朕意以决捐款救灾。尔等若心怀百姓就应该捐款。”刘辩一身正气的说。
“微臣虽家境贫寒只有薄田数倾,但今日也愿捐出白银1万两和粮食50车。”卢植站出来说道。
“臣愿捐1万两银子,粮食30车。”太傅袁槐拱手说道。
“臣愿捐白银5千两,粮食20车。”太尉杨彪施礼道。
“臣愿捐白银5千两”……
最后百官们共捐了24万两白银和200车粮食。加上刘辩的10万两捐款,还差16万两白银救灾款。
“还差16万两银子,你们再想想办法筹足救灾款。”刘辩问道。
百官小声交流着,却还是无人献出出办法。
刘辩坐在龙椅上俯视百官,当他看到那记录朝议的史官时,一条妙计浮上心来。哈哈,朕有办法了!这项制造一开,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赚上一大笔钱。本来捐出10多万两白银和粮食,刘辨还是有点心疼的。毕竟自己还要打一场大仗,抵御董卓的进犯。卢植是新崛起的小世家,家资不厚,捐1万两情有可原。可气的是这些世家大臣,哪个家中不是良田万亩,一个个都是富了好几代的顶级土豪,却都那么小气。我这个皇帝捐10万两,他们竟敢只捐一万两,甚至几千两。真是胆大包天小气如鼠,看来是没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呀。既然如此,朕就不客气了,等着吧,看朕不玩死你们。
此时,在刘辩右下方的一个青年守宫令眼睛一亮,露出胸有成竹的喜色。这一幕没有逃过刘辩的眼睛,刘辩问道:“这位守宫令,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回皇上,往年灾民涌入洛阳时,洛阳城内的世家大族、大商户们,常有施粥的善举。小臣以为可让世家大族和大商人捐款捐物。”青年守宫令道。
“好,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你很不错,能为百姓疾苦用心想办法非常可贵。你叫什么名字。”刘辩笑问道。
“小臣名叫荀彧,字文若。”青年守宫令拱手说道。
什么,荀彧?刘辩心里一震,仔细看着这个青年守宫令。原来这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文若。记得历史上评价荀彧是王佐之才,他在献计、治国、军谋、举贤上多有建树。荀彧辅佐曹操用七万军队,击败袁绍七十万大军。在兵力相差十倍的情况下以弱胜强,一举消灭北方的袁绍势力统一中原。后来以兴复汉室为理想的荀彧和曹操产生冲突,没去参加赤壁之战。结果曹操八十万军队败给了孙权刘备的八万军队。这次是曹军强于对方十倍的兵力,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荀彧此人才智不凡,没想到今天就在殿内,朕这下可捡到宝了。”刘辩心中一阵狂喜。
“荀彧,你为百姓疾苦献计,非常可贵。朕升你为黄门侍郎,以后常随朕左右参与军机大事。朕再任命你为救灾筹款大钦差,全面负责筹款赈灾事宜。”刘辩忍住心中的激动笑着说。
“谢皇上厚爱,微臣必定竭尽全力,为皇上为大汉办好政事。”荀彧下跪谢恩道。
“恩,你好好办差,他日必是大汉栋梁。你可派人在城内张贴捐款告示,号召商人,世家,百姓参加捐款。告示写上朕的旨意,此次民间捐款达到五千两银子者,朕赐予公士爵位,请他们到宫中用膳,由史官记载这一君民共建的慈善盛会,各位捐款者都会名垂青史。”刘辩笑着说道。
“皇上圣明,恩赐捐款者爵位,又可青史留名。估计会有很多人前来捐款。”荀彧佩服的说。
“好,灾情如火,你现在就去吧。”刘辩点点头对荀彧说道。
荀彧行礼告辞而去。众大臣继续在金銮殿议政,大都是一些豪无建树的政治斗争。刘辨懒得和他们争这些,只要朝中两派保持平衡就好。刘辨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牢牢抓住军权、财权才是真的,到时候想怎样都是自己说了算。
“朕的舅舅大将军何进前天遇害,朕要加封他溢号为靖国候。在凌云山风光大葬。大家一会随朕去大将军府,祭拜大将军。”刘辩悲伤的说。
“皇上孝德深厚,臣等遵旨。”大臣们施礼说道。
刘辨随即宣布退朝,带着大家去拜祭国舅何进。一个时辰后,刘辨祭拜完毕回到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