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7100000005

第5章

拂云叟道:“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戛玉敲金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

只是,从前与我相伴的人到哪里去了?而今只剩下鸟,剩下风月。

月光下竹影来回,轻轻擦拭着竹子下一方石刻的棋盘。

女子问:“你一路走来,何止行了千里万里,偏这点路就腿软?”

三藏说:“不敢欺心,贫僧这一路都是骑马。”

“那就说说你的马罢。”

“那才是‘真的畜生’。”三藏没好气地说。

“什么叫做‘真的畜生’?”女子继续走路。

三藏没奈何,只得跟上道:“这畜生本是海里的神龙,却畏死贪生,偏化作了白马,屁颠屁颠地跑来做老和尚的脚力。他还偏有几分做脚力的天分,一路上但食草饮水,不仅绝少与我降妖除魔,遇见了妖魔,反而比老和尚还逃得快呢。难道不是‘真的畜生’?”

“他就无甚好处?”

“骑着还算舒服。”

女子‘咯咯’地笑了一声。“怎么,你总是这般健谈?”

三藏愣一下,遂也跟着笑了。“不消说,常时总是跟畜生说话,哪有跟女菩萨说话快活?”

“然而,”女子说,“若是有人陪伴,便是畜生也是好的,不是么?”

三藏自然说是。又道:“其实也是个爱好。从前在金山寺里无聊,不是与人吵架,就是聊天。”

女子惊奇:“你还会吵架?”

“哪有什么会不会的?”三藏也不遮掩,“无非是吵他娘罢了。怎么,女菩萨也要听吗?”

“你说就是。”

“那就坐下来罢。”三藏其实有些疲惫,毕竟在小白的悲伤趴了一天一夜呢。“你看这株翠柏,非有两个人合抱不可,咱们若拉起手来,便能测出他的腰围,若在树干上凿个树洞,还能对他说些知心话儿。”

女子问:“怎么,你也要跟他聊天么?”

“不可以吗?”三藏说。

孤直公道:“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

只是,从前与我相伴的凤凰到哪里去了?而今只剩下鸟,剩下风月。

三藏说:“我听说柏树质坚,咱们与他说些悄悄话儿,或可忏悔今生的罪孽,或可吐露心底的秘密,他必不与外人说去。”

女子笑笑,举步便走。又问:“你却有什么罪孽不能与外人讲呢?”

三藏追逐她的影子,问道:“谁又没有罪孽呢?”

“又是什么罪孽?”

三藏道:“不可说,不可说。”

“可你心有滞碍哪能修行?”

三藏反问:“若心无滞碍,又何必修行呢?”

“你修的什么?”

“自然是解脱。”

“解脱个什么?”

“自然是滞碍。”

女子道:“如此,才是滞碍。”

三藏说:“如此,才是修行。”

“如此,便快些跟上来罢。”

“奈何我这老寒腿呢?女菩萨,且怜惜则个,须知老和尚年迈体衰呀。”此时,三藏的说话几乎是一种呻吟。“或者,要是骑着马来就好了。”

女子问:“你又老了?那也不急在这一时。”

三藏颓然道:“怕只怕‘量变引起质变’,哪天走不动了,才悔之晚了。”一时又欢喜起来,笑道:“话说女菩萨,你看这株苍松枝叶何其茂盛,咱们爬到树上去听听松涛,便如泛舟大海。人也道‘松者,寿也’,也不知它经历了多少岁月,咱们何妨去侧耳倾听,听他讲讲那过去的故事?”

女子却问道:“何谓‘量变引起质变’呢?”

劲节公道:“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

只是,从前与我相伴的仙人到哪里去了?而今只剩下鸟,剩下风月。

三藏道:“也是那猴子说的。”

“猴子怎么说的?”

“猴子说,也许他今天不知道怎么让天与地相见,但是时时想着,常常念着,总有一天会想明白。”

“他倒耐心。”

“其实有个说法呢。”

“什么说法?”

“不怕贼偷,就怕贼想念。”

女子恍然道:“这猴子原是个偷东西的惯犯。”

“他是有些心得。”三藏说。

“也是你教的好徒弟。”

“天地良心,老和尚哪敢教他?”三藏却有了新的发现,又兴冲冲地说道:“话说女菩萨,你看那里有棵枫树,此时虽然不是秋天,但是红叶嫣然,咱们快去摘些叶子,便如摘下星星一般。”

女子问:“却不腿软了?”

三藏傲然道:“硬得很,硬得很。”

二人走到近前,只见那一树叶子在月下风中舞动,恰如一树的火焰在欢呼,在雀跃。三藏轻轻地摘下一片。

“得罪,得罪。”三藏合掌说。

独角便笑笑。

女子问:“得罪怎地?”

“他好生长着,却不想被我摘了。”

“风也吹落些。”

“和尚却不是风。”

“雨也打落些。”

“和尚也不是雨。”

“那和尚是什么?”

“还是什么?不过是罪孽。”

那女子便痴痴地看着他,问:“到底有什么罪孽?”

三藏一笑:“这便是了。”

三藏把那枚叶子轻轻地簪在她的发间。

“如此便不像了。”三藏说。

“不像什么?”女子已然羞红了脸。

“鬼。”

“什么鬼!”

三藏连忙致歉道:“我初时见你面色苍白,发丝且在风里凌乱,还以为是‘传奇’里的鬼魂呢。”

女子才不恼了,问:“什么‘传奇’?”

“乃是我天朝的文化瑰宝。”说起传奇,三藏总是兴致勃勃,喜道:“怎么,女菩萨也要听吗?若是咱们坐下来,我能给你讲上一千零一夜。”

“你说真的?”

“怎么不真?”三藏自信满满的样子。“出家人不打诳语。”

莫说一千零一夜,便是一千零二夜,那些故事也讲不完呢。

女子便盯着三藏的眼睛说:“那你可记住了。”

“放心,”三藏又信誓旦旦地说。“老和尚一辈子念经,腰也不好,腿也不好,唯有记性好得很呢。”

何况有些故事还是亲身经历,又哪里需要去记忆呢?

女子转身又走,同时有些挑衅似地问道:“你就不怕我真的是个鬼么?”

三藏赶上几步,却道:“便是鬼也是好的。”

“怎么好?”

“你不嫌我粗鄙,愿意陪我。”

“那也不算什么。”

“也不嫌我絮叨,愿意听我。”

“也是无可奈何。”

“明知我是唐僧,也不吃我。”

那女子便停下了脚步。

“可见你必不是鬼。”三藏翻翻眼皮,想了想又说。

“莫非只有吃你的才是鬼么?”

“况且,即便你真的是鬼,也是个女鬼。”

“女鬼便怎地?”女子正色道:“怎么,你敢轻视我么?”

三藏摇摇头说:“但只亲切些,女鬼总是好的。”

“怎么‘亲切’呢?”

“看脸。”

女子又笑出声来。

“怎么,你是在奉承我吗?”女子问。

“出家人不打诳语,正是。”

“你却不知道‘红粉骷髅’么?”

“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贫僧也知道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

“贫僧也是个骷髅。”

女子一怔。

三藏却笑道:“话说女菩萨,你不会真的是鬼吧?”

“你看呢?”女子再次拂去额前的乱发。

三藏翻翻眼皮,又想了想,才道:“还是别说这件事了。话说女菩萨,你看这里有一株丹桂,一株腊梅,梅枝上还零星挂着几瓣花呢。咱们不妨去问问她们:春天已经到来,冬天还会远吗?或者也摘下一瓣来,我与你簪在耳边,也与那片枫叶相映成趣也。”

“怎么‘相映成趣’呢?”

那一男一女两个小童相视一笑。

三藏道:“便是‘星星相映’。”

女子又红了脸颊。只是在三藏看来,为何她的眼睛里像是有些悲伤?而在女子的心里,在三藏看不见的地方,怎么又会有些失落呢?

“可是长老呀,还是别说梅花了,”像是不经意地,女子的手在眼前划了一下,才问道,“你看那棵又是什么树呢?”

三藏说:“呀,此刻就在眼前,我还以为是一座山呢。”

“是树。也不知他经历了多少岁月,又经历过多少风雨,才至于今日这般盛大,一树便是一世界也。”

三藏合掌道:“善哉,善哉。”

女子说:“那里还有一个树洞,洞口则尤其宽大,咱们何妨钻进去瞧瞧,也好看看那树中的世界呢?”

“宽大是宽大,却只怕进去容易出来难。”对此,三藏却是实难从命的。

“却有何难呢?”

“你不知道,”三藏忧虑道,“其实贫僧这一路行来,最怕的就是洞了。想那洞中不知深浅,也不知有没有什么妖怪。”

“能有什么妖怪?”

“自然,但只要吃我的就是妖怪了。”

女子莞尔:“你还真是明白。”

三藏倒也谦虚:“无他,唯手熟尔。”

“何谓‘手熟’呢?”

“手被抓得多了,也就熟了。”

女子已然抓紧了三藏的手。

“可是长老,你看那边洞里似乎亮着灯火,莫非其间别有洞天?”

“还是个会点灯的妖怪?”

“人家还未吃你呢。”

“这倒是。”

“可是长老,你看那灯火越来越亮,分明是越来越近啦。”

“不仅如此,随之还走出几个人来,那为首的一个可不就提着灯吗?”

女子道:“不消说,必是来接长老的。”

“你怎知道?”

“因为小女子跟他们是一伙儿的。”

“这便是你说的地方?”

“可不就是?”

“贫僧其实怕生,不如回去罢。”三藏转身便走。

女子却哪肯放他,笑问道:“圣僧岂不知‘既来之,则安之’吗?”

“我看那几人形容古怪,远不如女菩萨来得亲切。”三藏说。

“圣僧又不闻‘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吗?”

“甚么‘子羽’,不要也罢。”

二人拉拉扯扯,不觉双方已到眼前,三藏勉强看去,却是四位长者。

那四老者更是将三藏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那眼光三藏分明是熟悉的,也就免不了毛骨悚然。

这情景,三藏心下暗叹,果然还是要吃我呀。

别吃我,别吃我。

却听那执灯的一人当先揖道:“这便是唐朝来的圣僧吗?我等久候多时矣,真是幸甚一遇!”

女子说:“长老,这位便是劲节公了。”

三藏道:“惭愧,惭愧。‘僧’是真的,‘圣’却是假的。”

三藏偷眼去看,这劲节公人如其名,果然一脸坚毅的颜色。

一人道:“老朽号曰‘孤直’,却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女子说:“这位便是孤直公了。”

三藏道:“‘老’必是真的,‘朽’却是假的。”

三藏小心打量,孤直公同样人如其名,形容方正。

几人大笑。一人道:“向闻唐僧之名,今日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果然是个得道的高僧。”

女子说:“这位便是凌空子了。”

三藏说:“若真得道,便‘凌空’去也,又何必还要留在这里受苦?”

凌空子似乎多一些冷峻,使人不得轻易亲近。

一人道:“便凌空又能如何,还真能飞上天去?那时候进退不得,也只得‘拂云’罢了。”

女子说:“这位便是拂云叟了。”

三藏问:“怎么头发是绿色的?”

拂云叟道:“天生的。”

三藏说:“我还以为是顶帽子。”

拂云叟却多一些不羁,有些浪子的神气。

这四个都是衰老的形容,眉宇之间却有无限森然的气象。

女子说:“长老却不问奴家的姓名么?”

三藏忙道:“但只亲切些,总是好的——”

那女子噗嗤一笑。遂又掩了口,欠身说道:“小女子小字‘故人兮’,人前叫做‘杏仙’的便是了。”

三藏赞叹:“真是个亲切的仙子。”

杏仙道:“贫嘴!”

孤直公道:“‘杏’是真的,‘仙’却是假的。”

劲节公道:“孤直慎言。”又说:“至于你身后的那个,小字‘赤枫鬼’的,大号乃是‘独角’。”

三藏一回头,只见得身后立着一个青面獠牙的人形怪物,长头发殷红如火,名副其实,额头上果然长着一根油亮如漆的独角。

遂躲在杏仙的背后,三藏尖叫一声:“仙子救我。”

杏仙笑:“救你怎地?”

劲节公说:“圣僧莫怕,这怪物丑是丑些,其实心地良善,也是我辈中人。”

独角便笑笑。

三藏问:“何以见得?”

杏仙道:“人摘了他的叶子,他也不恼。”

独角便笑笑。

劲节公道:“这独角心拙,尚且算个蒙童。”

三藏问:“却有多大年岁?”

劲节公道:“若是比之于人,不过是七八岁吧。”

“七八岁便长这般大了?果然是个怪物。”

独角便笑笑。

三藏这才走出了杏仙的影子,又问:“不知杏仙又芳龄几何呢?”

杏仙说:“独角若是七八岁,故人兮便是二八年华。”

三藏说:“真好年华也。”

杏仙道:“又贫嘴!”

三藏又问:“也不知四翁寿数几何?”

劲节公说:“有诗为证。”

三藏问:“劲节公也作诗吗?”

杏仙回答:“又何止劲节公呢?长老不知,四老其实皆长此道,便是故人兮也略作得。”

劲节公说:“敢启圣僧,我等原非歹人,今日特请你来,正为论道会诗也。且入陋舍一叙,我等也好供奉些斋素。”

三藏轻叹道:“却是可惜,可惜。”

杏仙问:“长老何言可惜?”

三藏说:“可惜没带那呆子来,料来他必饿得紧了。”

凌空子问:“圣僧说的可是天蓬元帅?”

三藏说:“那呆子神通广大,尤其能吃。”

拂云叟道:“他若来了,我等便没得吃了。”

三藏道:“便让他来?”

众人大笑,不允。三藏又叹道:“可惜,可惜。”

杏仙嗔道:“你又可惜个什么?”

“可惜没带那猴子来。”

凌空子问:“圣僧说的可是齐天大圣?”

拂云叟说:“他若来了,我等也不成事了。”

三藏笑问:“什么事呢?”

拂云叟道:“自然是作诗。”

三藏又叹道:“果然可惜。却不知诸位可曾到过长安么?”

孤直公道:“听便听过,却从未去过。说来惭愧,我等困此久矣,却苦不得脱也。”

劲节公道:“正是。”

三藏说:“若未去过长安,便不知那些月下的诗会,只有长安最美。猴子也曾去过一次,便是会诗去了。”

孤直公问:“圣僧说的也是齐天大圣?”

三藏道:“那猴子尤其神通广大,有一样本事唤做‘筋斗云’的,一去十万八千里,长安虽远,与他却近。”

“他却悠闲。”拂云叟说。

三藏道:“也不尽然。那猴子其实是个天生的劳碌命,却少有些空闲。”

劲节公道:“修道原本艰难。”

三藏道:“命运原来乖张,想得的得不到,得到的又变了样。那猴子是个天生的诗人,奈何宿业太重,一辈子放不下刀枪。这一路上为保贫僧取经,也不知又犯下了多少杀孽。”

拂云叟说:“果然可惜。”

劲节公问:“却不知大圣何在呢?”

三藏大喜:“想来不远。”

杏仙道:“不曾见过。”

劲节公道:“如此,便随缘罢了。”

凌空子道:“那便人庐舍一叙,如何?”

劲节公当先便行,请三藏在后,三老随之跟上。三藏无可奈何,也只得踉踉跄、战兢兢,携着杏仙的小手走进那树洞之中。

好软。

凌空子道:“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凌空子抬起头来,看一眼自己硕大无朋的本来面目,眼睛里闪烁的却是刻骨的绝望与悲凉。

在那洞中左转右转,直把三藏转得惊心动魄,眼中才出现了那树中的世界。

终于走出了树洞。

三藏见得前方似有一面石壁,壁下有一草亭,亭子边上有一棵杏树。那杏树兀自在月下招摇,树叶子晶莹剔透,似乎每一片都透过月光。

树下还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小童,见得众人到了,乃相视一笑。

只是呀,从前与我相伴的神龙到哪里去了?而今只剩下鸟,剩下风月。

同类推荐
  • 通天路之成神

    通天路之成神

    山斗郊外。漆黑一片。从天而降一道绿光.直直的钻进了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的脑袋里.绿光消散.异界少年,数据入脑.强悍技能,成神之路.嬉笑怒骂,热血沸腾.
  • 问剑寻心

    问剑寻心

    一壶浊酒一柄青锋一曲情殇一世张狂何為劍道
  • 怨灵尊

    怨灵尊

    主角为正道学院学生,在一步步迈向强者之路。
  • 绝代天王

    绝代天王

    若天终究不破晓,我以为血染红天!坚定的把手中铁剑对准某个方向:“人皇,我回来了”……一个身上背负着沉重枷锁的少年从此变成了一个八荒气急的小混蛋,坑蒙拐骗可称一觉,至此大陆不在孤单……“我,回来了”……
  • 九黎鉴

    九黎鉴

    夜夜晓,不知梦。流年跨过千里涧,高山流水问君愁。愁更愁,不及恨。千古岁月忘却我,而今我焉在!
热门推荐
  • 蛮天逆穹

    蛮天逆穹

    “上苍不公,我便逆了它,我要她生,她不可灭,我要他死,天不可存”幼年失父母,走上成仙路,一念天崩,一怒地裂,红尘路上寻仙路,地狱黑焰灭冥河,以我挚爱之魂,铸我改变世界之利刃……
  • 魔探密语

    魔探密语

    在S城有一种特殊的人,他们拥有异能,归顺于一类特殊机构,从此,他们有了新的名字魔探,在魔探机构中,最厉害的是暗语法则,故事从这里开始......
  • 愿望炼金阵

    愿望炼金阵

    都市少年偶得愿望炼金术,穿梭世界完成愿望获得奇艺能力,在古代西方曾被成为谋朝者,在现实世界家里养着德古拉伯爵狼人和魔女。
  • 异世狂妃,傲世冷王

    异世狂妃,傲世冷王

    她,在一夕之间穿越成王妃,遇到了冷漠却对她情有独钟的王爷,腹黑却为她可负天下的阁主,看似温柔却暗藏危险的王弟,在身世之谜中,她最信任的人成为她的威胁,她,成了另一个人的替身,当她终于解开谜底,在真相前,她,又该何去何从?
  • 暮雨辰月薇

    暮雨辰月薇

    斗转星移,刹那芬华,红颜尘雨,梅花烙,千颂音,没了凡世前缘,谁能晓梦蝴蝶,神灵佛像,倾诉衷肠;谁能羽翼成仙,仙霞彩绢,吟曲祈祷;谁能折断情根,冷魅淡漠,指点江山;珍贵的一拥,逝去繁华,恐惧般闪躲,换来终生黯然回首,默默守候??????缘起陈灭,失去了心,落得遍身情殇,莫言难忘,“爱”一字此生难忘,吾生未悔。
  • 糊涂就糊涂吧

    糊涂就糊涂吧

    穿越文看不出谁是穿越者?没关系先猜一猜吧
  • 探索者的世纪

    探索者的世纪

    西恩生在诺亚的普通农夫家庭中,他一直生活在传说中,聆听着那些动人心魄的冒险故事成长,一直到某一天,他辞别父母,准备出去实现自己的伟大冒险历程,当然更为了父母不再辛劳,少年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西征。他根本想不到这个旅途有多么的意外....
  • 莆田人为什么成功

    莆田人为什么成功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富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人却终日受穷,到头来一事无成,过着郁郁不得志的生活?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最终会体现在贫与富的状态差别上。因为思想意识不同,所以会有两种人: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本书引入这种称谓,可以理解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也可以理解为为本书所要阐述的理念提供鲜明而生动的形象。
  • 学会做富人邻居

    学会做富人邻居

    本书中的穷人在受到富人的欺侮之后,还被要求“好好学会做富人邻居”,这已经不仅仅是对贫富对立的反思了。实行“共同富裕”政策的结果却是在农村孽生了一个新的压迫阶层,这个阶层在发展经济的强势语境下凭借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不断膨胀实力,最后蜕变成了新的土豪劣绅。
  • 还珮空归月夜魂

    还珮空归月夜魂

    国家跆拳道选手穿越至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神马情况……赋惆,即是复仇,也是惆,她是澹台赋惆。在她出生后不久,她的父亲就被皇家的人给“杀害”了,从此,母亲就教她武功,教她念书,让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上朝当官,只为有一日能手刃仇人,却不知,十六年前那一切,居然是暗号导致的乌龙一场,当迷雾消散时,一切皆好。纳尼,神马情况?你们认识?你是我爹?什么?因为那个暗号?喂喂,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们那么蠢……那老子岂不是白费劲了?不但白费劲,还招了那么多桃花……“喂,澹台,别走啊。”王叔在身后喊到。“阿惆,我们私奔吧。”太子哥哥说。“赋惆,我喜欢你!”将军师兄表白了……本文1vs1,男女主身心干净(⊙o⊙)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