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豪率军浩浩荡荡开往台湾,吕豪兴奋不已,这是他熟悉的故乡,更何况他驻紮地点基隆,也是他服役时的部队驻地,那有许多快乐与痛苦的回忆。
吕豪与豪格的舰队缓缓驶入基隆港,而洪承畴与多铎的舰队则南下高雄,吕豪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基隆屿,远观整个基隆外貌与他服役时的感觉相仿,随着船只缓缓进入港区,才把他拉回现实来,这是将近四百年前的台湾,自然不会有光华塔、基隆港区这些地标性建筑,连汉人也只有少量渡海拓荒,俗语说:六死三留一回头。可见得渡过台湾海峡是非常危险的,也有俗语说:台湾只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妈。只要在大陆老家过的好,就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渡海,因此早期的移民大多是穷苦居民或是遭官府通缉的犯匪,因此都是只身来台,才有这样的谚语。
吕豪下船後,看到旁边有一群高山族小朋友,好奇的打量他们,吕豪也很高兴的拿了些军用乾粮给他们,因为吕豪与仲坤贤的同学中有半数都是高山族同胞,而他们在四百年後的台湾,高山族原住民占全台总人口数极少,但是在他俩就读的军校却占了一半,仲坤贤分析给他听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平地人生活优渥,不愿意当军人或警察这些辛苦的职业,而原住民却以当上军人或警察这些公职人员为荣,而原住民同学体能也比平地人好,因此,许多同学都进到更艰苦的蛙人、特勤部队服务。
在台湾历史上,汉人并没有善待他们,汉人大移民後,高山族被汉人赶到山上,汉人占领着大部分平原地种植,一些平地的原住民也汉化了,所以後来有些人以为自己是汉人,结果一查证是平埔族或葛玛兰族等其他族血统,所以汉人占了所有好处。
明郑时期,为取得大量土地屯兵,便率军扫荡原住民部落,而奴役原住民比荷兰人更为严重、残酷,大将刘国轩还率兵剿灭反抗部落,不分男女杀到只剩六人,几乎灭族。
甚至清治时期还发生了许多汉人为了占地,而杀害原住民,激起原住民民变的事件。
如大甲社事件,汉人将熟番(已归化清政府)召来劳役,却将熟番拘捕,谎称是暴动生番(未归化清政府)首领,企图向上冒领军功。
南头水琏社事件,汉人将熟番诱骗工作,再以生番名义杀害,夺取土地。
而海盗蔡牵更认为原住民血可以避海难,因此经常赴台湾抓原住民杀害取血,涂抹船身。
甚至清政府在牡丹社事件,对日本声称生番为化外之民,非本国人民,造成日本以此为藉口,乘机派兵赴台讨伐,而清政府则任由高山族被日军欺凌。
到了日据时期也是一样,日本人为有效殖民高山族,让他们便於管理,便将吴凤故事神话,说他是舍身取义,让原住民改掉猎首习惯,立庙祭祀,这故事到国民政府来台一样延用,而经过考证及原住民的口耳相传,吴凤是利用通译的身分欺骗、剥削原住民才被杀害,这故事列入小学教科书,还曾经让汉、原小朋友打架,猎首确实是不文明,但杀人取血避难也同样不文明,但蔡牵杀害原住民的故事,及其他汉人迫害原住民的事,却没有一件进入教科书中。
而日本殖民期间也迫害原住民严重,所以才引发雾社事件,莫那鲁道率领三百壮士对抗日军机枪、毒气、大炮,日军遭受到强烈的反击,深为震撼,也利用原住民擅於丛林战特性,日後徵召原住民成立高砂义勇军,派他们到坚苦的南洋热带雨林作战。。
等到国民政府来台,才好了一点,将他们迁往较低的位置,方便控管,但是普遍来说早期的汉人非常瞧不起原住民,称他们番仔,认为自己的文化比他们优越,等到国民政府败退来台,带着大陆各省籍的士兵在台定居,结果早期移民的汉人(称本省人),又瞧不起这些同为汉人的外省籍(称外省人),甚至反对通婚,讽刺的是反而是这些高山族原住民同胞认同他们是一家人,与之通婚。
仲坤贤在了解这段历史後,才决定要为他这些汉人祖先赎罪,吕豪也大表赞同,於是他们俩想趁汉人还未大量移民前,先治理台湾,设立衙门与通译来沟通与管理原住民,设立学校以文化融合原住民,在制定法律保护汉人与原住民,让彼此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生存,而猎首的习俗短时间绝对不容易根除,必须保障汉人的安全,而汉人也不可占据原住民土地与杀害原住民。
吕豪便按仲坤贤要求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处设立县级衙门及驻军,凡有汉人赴台开垦,必须透过合理的价钱,向原住民购地,如果有官员串通汉人诈取土地,则加倍严惩,三处衙门由礼藩司及法务司分别督导,并以教导农耕、渔猎等先进技术为条件,与原住民头目协调让部落原住民入学受教育,并以诸葛亮度泸水故事,加强宣导以馒头代替人头祭祀。
经过一个月准备大抵就绪,吕豪向仲贤报告,也由渖阳方面委派官吏前来就任,经营台湾的任务,至此告一个段落,而钦天监水文司通报吕豪,登陆时间选定为三、四月最为适宜,东北换东南季风,海象较为平稳,也没有台风形成。
吕豪通令洪承畴利用这一个月时间加紧训练,暂定三月底进发闽、粤两省,登陆地点会以极机密公文派人送达,而吕豪也动员原住民参战,及担任後勤补给工作,希望以战功奖赏、封官赐爵,来增进原住民同胞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排湾帝国的认同。
吕豪在台湾的行政措施,让郑芝龙十分不满,认为吕豪干预他的领地政策,吕豪报告仲坤贤,仲坤贤也遣钦差大臣向郑芝龙保证台湾仍属他的领地范围,只是在闽粤登陆作战时,由帝国做为前进基地,税收将仍由郑芝龙所掌握,郑芝龙才不再多说。但这只是仲坤贤的权宜之计,因为当初对郑芝龙的封赏是为了打击魏国,给予的优渥条件都是违宪的,按照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薪俸都是有规定的,由财政部拨出,更别说王爵的薪俸,且郑芝龙还掌握军政大权,这些冲突,更注定了帝国与郑芝龙最後的决裂。
三月二十九号,吕豪在基隆祭旗誓师,随後便率大军朝福建平潭前进,而洪承畴则率军往广东市外海前进,而作战计画中,是要洪承畴於五月中旬前,占领广东全境,留下部分守备兵力,北上与吕豪会合,成立帝国江南行营临时政府,对闽粤两省推行帝国政策,取得赋税,避免帝国支出庞大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