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十三回。舟山演练各显其能(上)
鲁珍拿下了沙袋,和四娘去了偏院,歇了一会儿,四娘说:
“鲁珍,上给我看看,要小心。”
鲁珍学四娘的动作,一纵身上了房顶。
“鲁珍,下来吧,下房更要小心。”
鲁珍跳了下来,着地时声音稍大了一点。
“鲁珍,妳学得很快,但是,今后不要这样练了,运动过量伤了身子,那妳就一点武功没有了,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能超过。”
“我听师傅的就是,”
“鲁珍,妳落地时,脚掌一着地,马上往下蹲,这样落地的声音就小了。慢慢练吧”
“师傅,我记住了。”
“鲁珍,休息吧,什么也不要做了,准备今天下午的表演。你第一个上。”
正院里,都准备好了,十桌宴席也摆了了上来。
王爷说:
“家长们,开始武功表演,老四把人叫来。”
四娘将鲁珍叫到场中央,介绍道:
“她叫鲁珍,是我们三姐妹收的第一个徒弟,现在,还不到十五岁,其实,她就比你们早来三个月。这两个月,我们在外面收徒,也就教了她一个月。来前,鲁珍的武功有些基础,她非常刻苦,今天的演练,她先出场。”
“师傅,我先练什么啊?”
这时,鲁大走了过来,说:
“四小姐,她以前学过舞剑,后来生疏了。你们走后我又教了她两个月,恢复了,还有所进步,让他试试?”
“好,你先来舞双剑吧。”
鲁珍去兵器架上取来两把宝剑,舞了起来,那速度、章法、步法、灵活性全对。也舞出了两道寒光,舞完一套招式。鲁珍停了下来,向大家行个礼。大家都鼓了掌。
年龄最大的那个小男孩说:
“师傅们,我会舞双刀,看我来舞舞。”
四娘没好意思说话,王爷把话给接了过来,说:
“好好,今天是八仙过海,愿意练的就上来练练,你舞吧。”
小男孩从兵器架上拿过两把刀,当场舞了起来,舞得很顺溜。三姐妹和鲁大一看是花架子,当时也不好说明,只能说:
“舞得不错。”
可是心里想:
“这个小男孩,今后可难教了。”
小男孩见到没有人鼓掌,说:
“这是我师傅教的,他说,这刀法天下无敌。”
四娘说道:
“你表演完了,回去坐吧。”
小男孩不服气,说:
“我和鲁珍对舞,比比高下如何?”
王爷说:
“今天是表演,就不要面对面厮杀了,免得伤了人。”
小男孩的父亲出来说:
“吾儿,回去坐下,不要破坏了规矩。”
王爷听了这话,有些不顺耳。看了看三姐妹和鲁大。三姐妹和给鲁大递了个眼色,鲁大必然走了几年江湖,马上会意了。他把鲁珍叫了过来,说了几句话。鲁珍向王爷说:
“王爷今天高兴,就让我和他练练吧,我空手他拿刀不会伤人的。”
四娘向王爷递了个眼色,王爷是何等人,马上就懂得了四娘的意图,说道:
“那你二人就练吧,我也想看看鲁珍的本事。”
来宾们都为鲁珍捏了一把汗。
小男孩也不客气,取过来双刀就砍,鲁珍快速地移动着脚步,反复躲闪。小男孩越杀越猛,但一个刀尖也没碰到鲁珍,鲁珍跳出了圈外,说:
“小哥,差不多了吧。”
“我这一轮还没有练完,妳就跑了?”
四娘给鲁珍递了个眼神,鲁珍又回到了圈子里,说:
“那我就再回来吧。”
那小男孩杀的更快更猛了,双刀快速向陆鲁珍砍去,还是沾不到鲁珍一点。这时,鲁珍卖个破绽,小男孩拿着双刀扑了过去,鲁珍脚步一移,到了小男孩背后。小男孩刚要转身,鲁珍一纵身,跳了起来,在空中来了两个空翻后开始下落。在小男孩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鲁珍的双脚在空中轮换着踢了两下,都踢到了刀的护手上,将两把刀踢飞了。
鲁珍落地后,向小男孩问道:
“我没有踢到你的手吧?”
“没有,我服妳了。”
大家除了鼓掌外,都有所疑虑,那老先生说:
“请三位女侠侄女给讲解一下吧。”
“请问老伯有什么疑问?”
“我看那男孩双刀舞得不错,怎么一个刀尖也没沾到鲁珍,反而大败。”
四娘说:
“这问题请三姐来回答吧。”
三娘瞪了四娘一眼,心里想:
“这小妮子,得罪人的事让我来说。”
三娘走进小男孩的家长,问道:
“这位叔叔,那是你的儿子吗?”
“也可以说是,这小男孩是我弟弟的小儿子,也是全家被灭门,他是唯一的幸免者,从小由我养大至今。”
王爷一听,问道:
“请问,祖上是何职位。”
“回王爷,是崇祯时期的岭南将军。”
“啊!又是一员猛将,当年吴三桂攻打广州时,他带领大明官兵奋力抵抗。在潮州,他一箭射中了吴三桂的右肩,要不是当时风大,吴三桂早已被封喉,这段历史会有人写下来的。将门之后,好好习武,继承祖业。老三你继续讲解吧。”
“这位叔叔对不起,那我就说实话了。”
“我也正在纳闷,当然要听实话。”
这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等着听讲解。
三娘说道:
“请大家想一想,鲁珍并没有和她的对手见过面,更不知道他的武功高低,她为什么敢和一个比她大一岁的男孩徒手对双刀?”
“是啊,我们大家都是这个疑问,情三小姐讲解吧。”
“这很简单,小男孩是和专走江湖卖艺的人学的武艺,这是一种套路,俗称‘花架子’。如果再让他演练一遍,还是这一套路,当然显得很熟练。这一点被鲁氏爷孙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才干和他徒手演练。”
“啊,原来如此。那他爷孙俩,为何一眼就看了出来?”
“鲁大师傅是和将门之后正规学的武功,十八般武艺都很精通。还有两样绝技,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应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过一会儿看看他的表演,就知道了。”
大家又是一阵鼓掌。四娘说:
“鲁珍,接着演练。”
“师傅,我练什么啊?”
“鲁珍演练轻功,稍等。”
四娘从暗器箱里取出一筒袖箭,打出两只,钉在偏房两边的飞檐上,说道:
“鲁珍给我拿下来。”
鲁珍听罢,双脚一顿,飞过了飞檐,在空中摘下了一枝袖箭,然后在空中一个空翻,单脚站在了飞檐上,接着就在房脊上一连串的后手翻,到了另一个飞檐后,一个单手倒立,单手一弯一撑离开了飞檐,下落时摘下了另一只袖箭,双脚平稳落地。
又迎来了一片掌声。鲁珍向大家行了个礼,站在场中等待命令。
“四小姐,请讲讲鲁珍这套武功。”
“这套轻功层次不算很高,因为她只是自己学了两个月,只是她悟性高、肯吃苦而已。刚才在房脊上那一连串的后手翻,也应该算是‘花架子’,并不适用。不过,用它来做连贯动作,效果还蛮好的,因为大家都鼓掌了。”
众人哈哈大笑,说:
“四小姐可真会说话,不直接贬我们是外行。”
“这轻功我看就不错了,那,高层次的轻功,能是什么样啊。”
“不忙,明天看我们姐妹三人的就是。”
“鲁珍,演练暗器。”
家人早已准备好了木方,在另一面画了朱砂线,立在了对面墙上。鲁大走到木方前,往回走了五十步,说:
“王爷发明的这暗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鲁珍可以在五十步处来发了。她的步子太小,我来替他量吧。”
“啊,王爷还会发明暗器。”
“哪里哪里,只是一种改进,而且,是和其他人同时想到的,何谈发明。”
鲁珍去暗器箱里拿了十六个铅镖,走到五十步线外,先发出去八个铅镖,镖镖竖打在十字线上。接着又将那八个铅镖打出,镖镖横打在十字线上。
家人将木方拿到十八位家长面前,大家一看,十六只铅镖,都打在是十字线的正中,铅镖嵌进木头里有四分之一。场上一片掌声。四娘说道:
“二姐给大家讲讲吧。”
“这有什么可讲的,大家都看到了。
王爷说道:
“老二,还是讲讲吧,今天的来宾大都是文官的后人,对武功不太熟悉,还莫说是暗器了,那更是外行。”
“好的,我先表演一下吧。”
二娘叫家人把木方立在原处,去拿了几个铜钱,站在五十步线外,打了七个出去,都嵌在了鲁珍打那八个铅镖中间。众人鼓掌。
“请大家不要鼓掌,我这不是表演,只是想说说这种暗器。”
于是,二娘亲自将木方拿了过来,让大家看了看,说道:
“这是一种常用暗器,叫金钱镖。一般都是用铜钱,因为铜钱便宜,大都随身带有。你们看,铜钱只嵌入了一点,经二叔改进了的,就嵌入了很多。”
说罢,二娘用力一抖木方,铜钱都掉了。她又将那十六个铅镖取了下来,说道:
“大家看看吧,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那老先生说道:
“还是二侄女会讲解,这样,大家都懂了。请问,妳练了多久金钱镖?”
“老伯,我没有用过,今天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