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里之外的邹国,原本是一片荒芜之地,大大小小的山头布满各式各样的石子,温暖的风并没有带给它鲜活的生命,一簇簇倔强的荆棘是这里最常见的景致。只在山坳之处零散几户人家,倚靠种植番薯牧羊为生。
此处再往南去,便是南蛮原住民地区,环境虽比邹国稍强,也是与大自然抗衡的典范。朝廷一向不把邹国看在眼里,只因它用荒凉和苍白抵御了南蛮人的北迁,所以设了一处城池,安排三千军士把守。
近些年不知为何,南蛮子屡次进犯,且来势一次比一次迅猛。那些守城军士多半是犯了事被贬至此,一个个只想着找些门路回到中原,不动刀枪久矣,那里有什么上阵杀敌的本事?而那些蛮子一个个干瘦机警,腰刀不离身,手段极其凶悍残忍!
不出几个回合,那些军士一个个丢盔弃甲落败而逃。以至于往后听见有人大喊蛮子,那些人并不拿武器,反倒抱了脑袋找地方躲藏。
见如此,朝廷只好又遣了五千军士,下令务必灭了蛮子志气,以解中原危机。那些部队已经到达邹国,由左都尉钱不亏调度。
此次朱若鱼得太后赐给他的虎符,邹国八千军士皆由他来统领。看似是朝廷对他的信赖,实则凶险无比。
太后自有她的盘算,若七王爷剿匪有功,正好解朝廷心结,也可以彰显太后用人得法。若此次不能成功,朱若鱼自己也不敢回来,如此一来,等于流放戍边。
而皇上有一宗短处,见不到七王爷心头就会发慌,皇上为此寝食难安,哪里还会有心思对付郭氏?
只有第三种可能让她担忧,那就是七王爷领军不顾,直接回到他的封地仪国!这是皇上最担忧的,也是最有可能的。
可是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灵姬!她是七王爷生母,谅他不会置之不顾。
这个女子曾经让她魂牵梦绕,此次宣召让她回京,且还听话,比她预料的时间还早了两天。
孝慈殿的冬天格外温暖,西厢房升起地炉,又烧起不温不火的炕。香鼎内是柚子精油熏发的蒸汽,氲茵中给屋子增加合适的湿度和清新的气息。
太后对这一切都很满意,她微微眯了眼睛,对身边侍者道:外面候着的是谁,怎么不通报一声?
宜兰雪将手中茶盏承给太后,回到:禀太后,外面候着的是仪国过来的太妃娘娘,因太后您午睡,宋嬷嬷让太妃娘娘先回去,过会子再过来,不料她执意在外面候着,有大半个时辰了!
太后哼了一声道:这个灵姬,还是改不了执拗的个性吗?
且不再理会,揭开盖碗,一边荡开漂浮的茶叶一边嗅那香气。半响,方慢条斯理道:哀家今天精神不太好,让灵姬先回去吧,明天再过来不迟!
宜兰雪领命退身出去。
出了西厢房,外面又是一个世界,偌大的中庭只生了一个火笼,发出孤寂的热度,外面呼啸的北风虽然吹不进来,可这凛冽的天气,不能不让人缩手缩脚,或是跺脚取暖。
两个丫头穿着绢绸棉袄,将手缩在袖子里,见有人进来,脸上慌忙挤出一个笑容。
宜兰雪装作没有看见,笑着扫视一眼,只见一个女子立在那里看着墙上的一幅画。那是一个我见犹怜的背影,细长的脖颈,纤巧孤傲的后背。
她看的是一幅孤松图,陡峭的山崖,岩壁上一株松树,看似岌岌可危,却倔强的探身出去,撑出一团郁郁葱葱的松针。
她看的如此入神,以至旁人的打量浑然不觉,直到有人走到她的跟前,女子才回过神来。宜兰雪见了她的真容,暗自惊异,一件雪白镶边银狐斗篷,乌黑发髻没有别的饰物,拿一根簪子固定,细长长的单眼皮,白皙恬淡的眉目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居然有人不施脂粉至此!却让人第一眼分不清她是美还是不美,因为没有人会用美丽与否评价她,只觉得她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弱女子,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
她见娘娘转身,忙屈膝行礼道:叩见太妃娘娘!
灵姬娘娘忙将她扶住,微微笑道:姑娘何必行礼。不知太后午睡可醒来?
宜兰雪微笑道:太后醒来觉得身上不太好,想到娘娘今天刚到,想来也是十分疲乏,不如暂且安歇一宿,明天再见不迟。
灵姬却不诧异,柔声道:也好!
便不再说些什么,扶了一个丫鬟的手,望早安排给她的住所去了。
只有个年龄大些的丫头留了下来,对宜兰雪笑道:有一事却要劳烦姑娘一下!
宜兰雪笑道:不必客气,说便是!
那个丫头道:此次娘娘进京因为走的匆忙,也没有收拾什么好东西,只有些南边的特产,抬了几抬放在廊下,望姑娘替太后收了。
宜兰雪过去一看,果然停了大大小小几十只木箱,旁边几个太监守着。
宜兰雪道:此事自有管事登记查收,姑娘不必操心,奴婢这就去知会管事就好!
那丫头点头,指着抬进来的一个大木箱,笑道:这里是娘娘给姑娘们的小礼物,娘娘说都是些小玩意儿,就不必回给太后,让姑娘们自己若看着喜欢分了就好!
说着打开箱子,里面一溜的小盒子,她随手拿出一个,打开一看,一块金佛吊坠!
难道是灵姬知道这次旅途凶险?不然也不会这么·····
看来还是随了她的意思才好!便笑道:娘娘如此抬举,我们这些小的如何受得了?
言下之意,已经接受了。
那个丫头见她如此说话,心里落定,笑道:娘娘说了,不是娘娘抬举姑娘们,倒是要姑娘们抬举娘娘!
在这宫里,不怕出事,只怕无人!
宜兰雪轻笑,真是个会说话的丫头。又想这个灵姬娘娘风波不信的样子,到底是真正的天真无华,还是深藏不漏?
她这番花费心思,也是不得不为之吧!想到这里,为了让这主仆几个安心,便到廊下叫来两个太监,吩咐他们抬了箱子到后面院子去。
那个丫头见她处事果断分明,面露喜色回去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