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93400000021

第21章 许城危局(之一)

承远发现曹正的脸色也变得很是凝重。

他知道,每当曹正现出这种反应,都是要憋出什么重要的话。索性注视着他,等待其开口。

“小子,这回你进京,只怕要遇到很多大人物,至于这些人如何应付,有些我可以指点你一二。要知道有这么一种人:这种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咋一看很易相处,能让你感到一见如故,相处时觉着甘之如饴,但你万万要记得人要在世上安身立命,须当自持,否则一不留神便身心皆被人抽去,早晚苦不堪言。”

承远郑重问道:“你说的都是哪些人?还望告知。”

曹正叹息一声,微微摇头。

“是不是我练字要过关的那个人了?”

“无法奉告啊,小子,我这是菩萨心肠才和你说了这些,你听也罢不听也罢,与我无干。”曹正犹豫一下,又加一句:“无法明言,只因我亦为局中人。你听了这些话如何解之,只看自己造化。”

“我究竟要见谁?”

曹正沉默。

车内的气氛瞬间沉闷下来,隔了良久,承远问道:“还有一事,想要请教。”

“你说。”

“京畿周边有东南之宋州,以通济渠为通淮南之血脉,又有许州处正南,乃是汴梁的南大门,朝廷若有陪都之议,是否有弱许而偏邓襄之……”

“住口!”

这两个字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若不可闻,但言辞口气之严厉犹若雷霆。承远被吓了一跳,正自彷徨无措间,曹正却凑到他耳旁小声道:

“即便你身旁这人看来熟睡,有些话依然不可滥讲,你想想,这个人到东京所为何事?”

承远摇摇头。曹正冷笑一声续道:“你乃西域来的,听不出官话里不同口音,自然不知这姓窦的人有荆楚口音,由言谈举止看来,九成出身于官宦之家,贡举之前急急忙忙的往京城赶来,八成是要来参考的。”

承远做恍然大悟之状,曹正却明白他尚未了然其中关窍,于是将声音压得更低:

“你仔细想想,此人身为楚人,如提前获知中原将朝廷布局的前哨南移,有何后果?我也不便说得那么明白,以你才智,至少可以想得通。”

承远皱着眉头琢磨一会儿,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曹正知道他想明白了,便缩回身子,不再多说。

看来陪都绝不是胡乱立的,郭威更不是傻瓜。承远回忆起后汉时中国的局势,明白其中的关窍乃是江陵。江陵是荆南国的首府,其主高氏身处之地乃汉、楚、蜀中心节点所在,也是三方均势的缓冲地带。

不久前耶律德光南侵扫荡最终决定撤回时,荆南先臣服于契丹,又和刘知远套近乎,但由于刘知远并未将许诺的郢州让给荆南,荆南国主高从诲怒而与刘汉叛逆杜重威勾结,北图中原。然而即使结了那么大的仇怨,后汉却未有灭高氏荆南之意,只因南部虚弱,不敢打破与马楚、孟蜀的三方均势。

承远明白,以自己的穿越为契机,也许郭威一方的势力希望转移朝廷的战略重心了,设陪都,充实南部,渐渐的试探。对内以战略为借口面对朝局中的政敌,加强对战略资源的掌控;对外又可以政争为幌子麻痹蜀、楚二国,两面获利皆大欢喜。

这种战略意图权衡,若然被马楚得悉,当然是对朝廷、对郭威大为不利的。

至于五代宋初南北战略方向的选择何为正确,老实说直到一千年后承远出世后,仍无确切定论…………

承远绞尽脑汁的分析其中的利弊,曹正见其歪着头愣了半天,知道他快要想破头了。于是哼了一声道:“明白此事的分量即可,多想也是无用。你我身在世间身不由己,随波逐流而已。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正经,我睡一会儿,你给我接着乖乖习字!”

承远抱怨起来:“车中如此颠簸,烛火昏暗,我已如此写了这么多天,实在吃不消了。”

“你的书道尚欠沉稳,所以越是颠簸越要写,等体会到颠簸昏暗中所需的笔力,自然有成。”

承远心中暗骂:“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回头等老子眼睛写废了,你要能在汴梁城给我找家大明眼镜铺子,老子就这样接着写!”

腹诽了半天,曹正却已说睡即睡,承远苦笑起来:“说到所谓“拿得起放得下”,其实这姓曹的比我强的多了……”

刚才与窦染蓝相见之处,距许州城已不太远,丑时车驾已至城门之外,这里可算是安全的多了。承远知道曹正的令牌只能入驻驿站,却无法解决许州城门口的出入宵禁问题,曹正总不愿住许州附近的驿站,想必不愿引人注目,有什么特别的顾虑。

承远心中只怪曹正多事,如果从陈州到许州一路走官道那就不会误了时辰,宵禁前就能抵达许州。方才一路走来,他还可看着路边一棵棵过眼的树木发发呆,此时在城门口干等天亮,承远也只好勉强自己入睡了。

窦染蓝这一觉睡得甚为甜美,即使车厢内不得卧榻。当他睁开眼时,天已经大亮了,许州城南门也近在眼前。许州城今天不大寻常,往日里基本都是出入畅通无人阻挡,今天却有人排查,也许正通缉什么要犯。

窦染蓝对于这座古城期待万分,当年曹操将汉帝劫持与此,是为东汉末之国都。汉唐时中原气候湿润温暖,最宜种稻,在窦染蓝的印象里,许地想必是一片繁荣之象。然而打从进了城门,他却觉得城中分明有些凋敝。

窦染蓝不由叹道:“想不到城里的人竟然如此稀疏。”

曹正却笑道:“不少了,连同其所辖的陈州,许州民户比之他地,已属可观。”

“哦?有多少?”承远知道刘晏僧就是从许州调到邓州,而后又通过老关系而将曹正收为心腹。然而一个小小县尉,难道还能猜出如此大州的户籍人数不成?

曹正答道:“以此等时节,这个时辰出入城门口的人流,大致可估。这许州约莫十八九万人吧。”

听他说看看城门口就知道整个州的人数,就连窦染蓝也觉得信口胡吹而已。然而承远却已经张大口合不拢嘴。

他当初毕竟是绞尽脑汁要完成一篇精彩五代论文的,故而读过相当多的史料,知道这时期的许昌盛时在册七八万户,人口五十来万,兵荒马乱时在册户籍十去其八,算上大量的黑户,应该在十七八万左右。

他越发佩服这个人,心想:“窥一隅而知全局,这个家伙确为能吏,此公比起当初任职洛阳北部尉时的青年曹操,兴许真的有个一拼。嗯……可惜现在没有检验DNA的器材,不然还真想试试这曹正是不是大白脸曹操的后世孽种。”

曹正不知他胡思乱想些什么,只道:“咱们须得找个店铺,让裘二再多歇息些时辰。”

承远点点头,大胡子裘二虎子赶了一夜的车马,确实要喘口气歇一觉了。

随便找了个两层的大车店,众人纷纷要歇脚。承远依然要练他的颜楷,曹正却在楼底下转来转去,承远正要趁他不在偷个懒稍憩片刻,忽然曹正一把推开房门,一脸张皇:

“不能再等了!现在就走。”

承远奇道:“又怎么了?”

“状况有些不对,周遭有个人围着咱们的车马转!”

曹正凝神思索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刚刚在城门口的时候,你曾脱帽否?”

承远一愣,原来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最不适应的事就是很少有机会洗头发,所以刚才在城门口因头皮刺痒而摘下帽子挠了几下。

“嗯,无意间似乎确实如此。”

曹正叹道:“只怪我刚才没有提醒你,自从有了邓州那个事后,局势变怪复杂,对你别有所图之人怕不在少数。正因屠牛案后你突然现身,我只怕消息传的太快,这才和你提前动身。谁想没过几天许州这边居然有反应了。

曹正用力击掌:“裘二醒醒!还有你们,换一身自己行李中的衣服,然后立刻收拾东西!咱们舍了车马,出后门悄悄转至他处。”

“立刻从北门出城么?”

“不!北门不安全,反而要折回南门出去,然后绕城而北行,而且要赶在宵禁之前。”

众人匆忙收拾随身物品,改换衣装,承远郑重向窦染蓝施礼道:“光海兄,过了昨夜你现在已然安全,听我的,找个游方僧人结伴而行,许州离大梁城已然不远,后面的旅途当无大碍,还望后会有期。”

窦染蓝面有愠色:“成兄,曹先生,我也不知你们遭了什么变难,但不才身为七尺男儿,何能弃友而去呢?昨日夜间如此凶险,却有诸位驱车挺身相护,此恩无以为报,眼下晚生也只有和大家一起,有难同当了。”

说罢他还了一礼,继续收拾自己的行李。

曹正心中不以为然,窦染蓝一个书生跟过来,本来就毫无益处,应该说这样反而多一个累赘,加大目标。还什么“有难同当”云云,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承远倒是很感动,无奈主意不是自己来拿,只好又看了眼曹正。

曹心想:“你现在老不下脸皮拒绝这人,倒也正常。现在危机之下哪有功夫扯这些皮?不如表面答应了,然后另想法子把他甩了就是。”

他故意露出讥嘲之色:“你这个后生,可不能逞一时之快啊。眼下祸事尚未迎头而至,尚可说说嘴皮。等到大祸真的临头,那后悔可也晚了。”

见此话果然激得窦染蓝双拳紧攥血脉贲张,曹正心中暗暗好笑:“诸位,我们虽然改换了衣物,但依旧不可鱼贯而出,反而须分头行动,最好跟着其他房客从后门混出去,等到酉时再到南门会合。这第一个出门者有些问路石之意味,有些风险啊,不知谁愿为先?”

果然窦染蓝抢着说:“自然是我!”说罢头也不回的昂首拿起行李,抢着出门而去。

承远刚要追出去,却被曹正阻住。他劝慰承远道:“刚刚我在外面观察过了,后门没有危险,分头而出之策只是以备万一,不必担心。”

见承远神色间依然踌躇,曹正又补充道:“年轻人重义这是好事,反正此事并无风险,又何必阻人家行仗义之为?不若成全之,这才是大善啊。”承远这才没有多事。

窦染蓝下了梯子走到后门,想起刚才曹正说要和其他房客混出去,然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依然没有其他客人出门,眼见日上当头午时将至,又不知那些盯梢之人何时会破门而入,越想越急。

这时忽见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人飘然而至,那人身着的帛衣虽然华贵,然而看来已经破破烂烂,便向前要打招呼。他一向拙于言词,正发愁要怎么搭话,那人已然抬头朝他看过来。

窦染蓝这一看可好,瞬间气为一滞,紧接着是眼冒金花背脊发凉,胸腹中隐隐一股子酸水冒了上来。

那人面色苍白额头发青,瞧来竟是昨晚荒冢中那具尸身。

同类推荐
  • 大唐乱世

    大唐乱世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以古籍史料为依据,以文学演绎为手段,全方位、多图景、高起点地为大家呈现出“安史之乱”的全幅画卷。各大论坛预热发布点击超过100万。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历史,通俗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式的历史,一本草根写给草根的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喜欢唐史、向往唐朝的朋友而言,“安史之乱”始终都是一处不愿提及但却永远也无法忘却的伤痛。“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哀鸿遍野的惨淡之下,在金戈铁马的萧瑟之中,远去的又何止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浪漫爱情,一个强盛而刚健的时代也从此走向了末路穷途,中国历史嬗变演进的大道也就此转换了方向。
  • 历史群雄战三国

    历史群雄战三国

    热血特种兵李啸天为维护战友和救人牺牲,莫名来到异世界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期。却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所熟知的三国历史,水浒群雄成了黄巾主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将末世的大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还不够热闹,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第二好汉宇文成都相继奔出关来,诸侯联军如何抵挡?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及诸侯联军伐董之战后,太平天国的崛起又在大汉的病躯上撒了一把盐,数百年的辉煌帝国终于走向灭亡,诸侯割据加上各朝历史名将豪杰汇聚三国,这历史将走向何方?
  • 丰臣往事

    丰臣往事

    庆长四年(1599)丰臣政权黯淡了下来庆长八年(1603)丰臣的天下摇摇欲坠庆长十五年(1610)丰臣家逐渐进入了生死存亡的一念之间大坂那宽大雄伟的城墙,深暗无比七颗耀眼的将星,守护着它的仅存光芒...露と落ち露と消へえにし我が身かな浪速のことは梦の又梦丰臣秀吉(1532~1598)
  • 亡秦卢生传

    亡秦卢生传

    一个屌炸天的主角两个宇宙无敌大boss三个随意穿梭的时空间……十八味朱砂带来的历史浩劫十八朱砂诀!十八诛杀诀!爽?看霸气男主大彭氏国逆境修仙颠覆大秦把妹无数虐?看神兽狻猊英雄末路与男主人兽兄弟情还想要什么?穿越,玄幻,重生,修仙……一切尽在《亡秦卢生传》(作者最近迷上男二了,加了好多戏……)
  • 天筹

    天筹

    长安市上少年游,荣华任东流,青云于我意何如?寒山宿雨露,千年一梦回。夕阳西下煨清酒,不醉不罢休,浮生唯倾逍遥途。黄沙散尽后,再忆百年身。
热门推荐
  • 天阶佣兵团

    天阶佣兵团

    麒麟,男。他可能永生不死,却可能享受着痛苦与承诺,每时每刻。
  •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透过男主许如飞的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兢兢业业,为理想为职责为病人死而后已的医生;透过女主傅戈烟的眼,我们看到她对麻风病患者从歧视到接受,最后爱上这群可爱病人;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处在健康人群的边缘,热爱和平、心底善良却频频遭到歧视,有些人坚强而坦然地活着,有些人选择了逃避......他们正是需要我们给予的一份信任和宽容
  • 穿越之篡改历史之书

    穿越之篡改历史之书

    本文以lol为基本,作以奇幻冒险故事。穿插了穿越故事,警探,学生党,大胆幻想出了历史某些事件的奥秘,最终是单身汗拯救全世界。希望各位读者赏脸观看,‘那朵’当感激不尽!!至于标题中的篡改二字,仅为哙头,本文的故事结局可能会与此有所接触。但主题上并不多多涉及,毕竟这是敏感话题嘛。感谢各位书友收藏、观看本书!!
  • 无梦花

    无梦花

    其实还是希望有人能真正的看一眼,让就是一种认同。
  • 莲瑚村勇者与勇者的传说

    莲瑚村勇者与勇者的传说

    莲瑚村是王国边境的一个小村庄,自称充满野性、拥有粗旷男人味的……花漾勇者桑奇(十四岁),与亲爱的妹妹兔子?拉拉(六岁),在村落的郊区经营一座农场(虽说是一起经营,其实平常他都四处打工趴趴走……农场虽然很小仅有几十亩,但是种出的有机蔬菜却颇受好评,现在农场多了两名员工猫儿(三岁)和有志(十二岁,王国的公主,真名优莉西亚),农场业务可说是蒸蒸日上……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某日,一个的访客来到了这个乐园……与葛蕊亚的相遇让农场所有的人,终究被捲入了一个阴谋,因而展开了一段超展开係,无厘头、精采刺激又带点温馨的冒险故事。
  • 公主复仇记

    公主复仇记

    她是王宫里的丑陋无比废柴公主,可是,谁又知道这只是她复仇的伪装。八岁就有成人的的心志,为了妹妹没有被判刑,将妹妹送出了宫外,是啊!两姐妹在一起练了七年功夫,在将妹妹送出宫外,这也是两人计划了好久。终于要麻雀变凤凰了“母后,我们会替你报仇的!”
  • 青梅萌萌哒,竹马大大快走开

    青梅萌萌哒,竹马大大快走开

    “南官糖!”“墨哥哥咋啦?”萌萌哒的南官糖天天给墨寂然带来惊喜。场景一:墨哥哥我要和你睡,墨寂然:拒绝。小糖糖:好嘛好嘛,来啵一个!啵!墨寂然老脸一红。场景二:墨哥哥,我们班有人给我写情书了哦!墨寂然:哦?给我看看。小糖糖听话的递过去。墨寂然:这写的是什么啊!回头我写一封给你。【本文天天发糖,小可耐们快入坑】
  • 圣经注解——上门

    圣经注解——上门

    这是一本讲述圣经故事,和解释圣经故事的布道神书,欢迎诸位耶稣同道,一起探讨圣经,读此经文,一起得登永生天堂大道!阿门!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由地狱归来

    由地狱归来

    信这人间界有鬼么?山海经中描述的栩栩如生,玄妙奇幻的生物是否真的存在?东方,亦或者西方,都有着无穷无尽的神话和传说,那都是空穴来风,还是恰有其事?佛教,道教,各地土著神明……往往有太多不能以“科学”来解释。不过有一个说法:任何未知,不能解释的,甚至乎完全不合逻辑的存在,其实是未知的科学。只是遇到了,才知道,曹**的科学!这是张扬唯一的想法,他就在地狱里溜达了一圈,然后又回来了,他发誓,再不相信科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