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气地睁开双眼,萧雅却见萧骏才含笑看着自己,只听萧骏才说道:“你想要自由自在地遨游真海为时尚早呢!炼气之术,首要进入空明之境,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眉睫迫前,卷舒风云;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又所谓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同时还要胸中有气,腹中有意念。我刚才给你导气的时候唱的是我们仙都派炼气篇的总纲——《正气歌》的第一篇。此外还有第二篇、第三篇,你且听且记——萧骏才再次吟咏起来,第二篇、第三篇分别是:
命轮天地转,寒暑春秋经。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门。一朝蒙雾露,百疠自辟易。”
当听到第二篇开头时萧雅就感觉意志涌动,闭上了眼睛,又复感受到那种真气澎湃之感。到了第三篇,真气又转不同,由澎湃汹涌变得温驯醇和得多了。那感觉就如一人落水,先向大河湍急的上游向下游流动,渐次到了中游,又舒缓到了下游,渐入佳境。等到歌诀结束睁开眼睛的时候,萧雅只觉得浑身大汗淋漓,通体舒泰,耳聪目明,什么都过目不忘。
萧骏才道:“第二篇也是总纲,从第三篇开始就是我们小玉峰炼气篇的分纲了。这些是我们仙都派弟子炼气的基础歌诀。其中第一到第二篇每一字句和所有的仙都派弟子修炼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其后无论天都峰、神剑峰、青云峰、不老峰、还有我们小玉峰的第三篇都会有侧重。刚刚唱的就是属于我们小玉峰的第三篇,你要全部烂熟于心。所谓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以后所有的炼气都由此而发,运行一个个周天。须知要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萧雅点头称是。
一直到辰时结束,两人方才结束起身。通过萧骏才的一番手把手的引导,萧雅感觉已经摸到了炼气的一点门槛。
早餐后,萧骏才开始传授萧雅仙都派小玉峰的功法,他对萧雅道:“余自三岁入师门,我师傅就手把手教我安神养气的功夫。从此不管日升日落风雨晦朔,每天都要打坐调息数个时辰以上,二三十载风雨无阻。至今始觉略有小成,勉强到了筑基终阶。不过离大道尚远,从不敢有一丝懈怠。”
萧雅用手托着下颌,听得津津有味。只觉得耳朵里听到的这一切都是闻所未闻无比神奇。
萧骏才观萧雅认真听讲的样子,顿觉有趣,继续道:“修真之人要想在修行的路上走得更远,所需涉猎也愈加广博,光炼气的境界就有七重,加上七天法和七地术。七重境界分别是:启蒙,筑基,元神,坐忘,小乘,大乘,渡劫。”
萧骏才让萧雅适应他的语速之后,接着道:“每一阶都有初,中,末三种小阶,每一阶段的标准不一,修习要达到的速度也是因人而异。通达者可以一夕千里,若无天赋异禀的有时即使是一个小阶也会如山之撼,终生难以逾越。同时地部七术有:御器,剑术,摄物,禁水,辟火,布阵,风雷。天部七法分别是:易形,分身,摄魂,神行,洞见,观心,神游。”
萧骏才令萧雅默记一阵后,方才道:“七种境界之中,启蒙中阶以上可以修习地部御器,剑术,摄物三术,可以超凡。筑基以上修为者可以修习地部禁水,辟火,布阵,风雷四术,修习者水火不侵,可以假天之威,佼佼者可以接引天雷。天部七法则要等到元神阶段以后才可以修习,到了这一阶段已是一举一动风雷惊悚,修为如神,不可测度。元神之后的境界据信现今世上只有我派掌门真人玉阳师尊一人能够做到。不过那抵达已经是六十年前的旧事了。至于如今他已达何种境界则难以知晓,因为这六十年来吾派蒸蒸日上,人才辈出,加上四方承平,少有祸患,有事自有弟子代其劳,已不需要掌门人亲自出手。所以关于坐忘以后的境界当世无人知晓,议者只道可以通天入地,至于玄冥罢了。至于惊天地,泣鬼神之说则未免浮夸,人生于天地之间,当受天地所辖,为八方所限,所以只能无限抵达,而无法超越,超越则会破坏,破坏则大道也难存矣,所以如何超脱呢?”
萧雅好奇道:“那天地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萧骏才错愕了一下,“六合之外,有可能是十方,亦有可能是无穷尽处,不知如何言说。前人道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人生若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方内已难穷尽,又何谈方外呢?这个也暂且不议论了吧。”萧雅点头,心里还是疑惑不解,无法找到答案。
整理整理思路,又道:“当然不止我仙都派有诸法门,天下各门各派的法门及能祭出的天材地宝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可以小觑。对于同行也需得客气,切忌争斗,伤人不仁,伤己无妄。人间诸法门不论正邪,对我辈诱惑极大。所以世间有许多人不是为了正道,只为了一身私欲而修习之。这一点你要切记,切记不要修习那等伤人害己的邪法。修习邪法者,要么有伤天和,要么折损自身寿元,正人所不为也。凡人大欲乃是我辈修真大忌,需得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还要勤学苦炼,闻鸡起舞,此两者必不可少。”萧骏才谆谆教诲,萧雅虽是不能当下就将全部融化于心,却也潜心记忆,记了个梗概。
用过早膳后,萧骏才道:“我带你出去走走。”萧雅看见萧骏才衣服的下摆沾了些尘土,连忙上前替萧骏才拍打。这个童子倒也有机灵的时候!萧骏才见状哈哈大笑,牵萧雅的手出了昆和洞,带着他行往后山。
原来小玉峰虽位列仙都五峰之末,却也是七十二峰之中难得的洞天福地。山顶四季清风拂送,昆和洞坐西朝东,每日清晨迎着朝云霞光万道,耳聆天声,可见朝阳。峰面以下是终年不散的云雾,四周悬崖峭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两人就在流云散聚的山巅峭壁间行走,不时可见苍鸟白鹭,旋飞啼鸣,隐没于氤氲朝云中。
萧骏才在前边引路,一手背于身后,信步而行。萧雅则走得小心翼翼,紧紧跟着。萧骏才在一片苍山云海的山巅伫立了许久,萧雅也闭了眼睛呼吸了好几口清新的空气。
两人走到一处云雾之下的高山平台之上,只见足下岩壁石缝中流出一股泉水,泉水叮咚流到石壁下,汇聚成了一汪清冽的寒潭,潭底清晰可见,深可一人许。漫步寒潭周边,脚下是湿润的泥土和低伏的野草,错落有致生长的十余株姿势各异的虬松,松上几只玄鸟自顾自或歪头斜睨或梳理羽毛,见到人来便咕地一声振翅跳到另一株高枝之上。
萧骏才兴致勃勃道:“以后可以在这里辟一块菜地,种上些蔬果,一旁再搭一间草庐。闲暇时就在此消磨时间,零叶作歌,诗酒适志。度过烂漫余生,岂非快事!”
萧雅站立萧骏才身后,双目定格在他朝阳下高大光辉的剪影,顿时忘却了多日以来的惊惧唯恐和劫后余生大起大落的悲喜。心中想道,原来似萧大哥这等世外的高人竟也有这种他在小叶村业已实现了的归老林泉的想法。余生若能同萧大哥所讲,在此等地方清淡高远,远离尘嚣的生活岂不也是种极好的归宿么。
归老的事情毕竟不是现在所能想的,两人又回到昆和洞前,萧骏才给萧哑布置了任务。下午,萧骏才又带着萧哑来到了后山寒潭旁。萧骏才找了块潭边的石头盘腿坐下,萧哑正要依样施为,却听萧骏才道:“你现在不必打坐,起来。”
萧雅依言扫扫屁股起身,却见萧骏才指着寒潭对萧雅道:“欲要修行,先须要强身健体。你先到寒潭里练习一下闭气吧。先从十个呼吸开始,慢慢五息往上加。我不开口你不要上来。”
萧雅说:“好”,解下衣物一步步踏入水中。此时深秋,寒烟潭影的凉气浸骨透肤。萧雅打了个寒战,欲要被水浸没前回头看了萧骏才一眼。却见萧骏才已经闭上了双眼,似乎已经入定。萧雅不再犹豫,纵身没入了水中。
一息二息,直至五息十息。萧雅是生在鼎湖边的人家,打小也顽劣过,经常成群结伴将父母的良言劝说耳提面命抛诸脑后,下湖戏水。也曾短暂溺水,庆幸的是从未出过事,几番锤炼下来也堪称一条水中的混江龙。经常在湖边搅得游鱼不安,龟蟹失伴。所以这点浅水对他来说倒没有难住他,一上来就直奔二十息,三十息,后来到了三十五息就再难以往上了。一直折腾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萧雅已经疲惫不堪,身上寒冷异常,还不停地打着喷嚏,鼻子里又酸又涩都快喘不上气了。这时他最后一次沉潜之后浮出水面看向萧骏才想要得到他的许可。他试着轻呼了一声,但回答他的只有沉默,萧骏才只是坐在那里半天不动。看来萧大哥是还觉得对自己不满意,等到他满意了自然会叫自己上来。萧雅一咬牙又坚持了半个时辰,这时候他已经喘如风箱了,哪里还能闭息多久!他在等待着萧骏才的呼唤。
始终没有听到萧骏才的呼唤声,萧雅实在是累极,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于是他又再次看向萧骏才,萧骏才依旧泥塑木雕一般一动不动。萧雅眼睛里蓦然一热,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抬起手来无力地夹住鼻子,泪眼朦胧再次缓缓沉入了水底。这一次他是倒着仰躺在水里,由于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耳朵里咕咚咕咚地进水,捏不紧的鼻子里也不时地咕嘟咕嘟冒着气泡。萧雅睁开眼睛,眼里满是潭面上的波光荡漾,水岸边的水草苍苔,水底下的石块细沙也清晰可见,他觉得此时水下的世界太美了,竟然深深陶醉不能自已,而他突然想起早晨萧骏才交给他的导引方法,一念及此他眼前的世界里的光影竟然逐渐模糊……流光在眼前飞逝,周围的景物恰似斗转星移。不知何过了多久,萧哑猛然间睁开了双眼整个人破水而出。
萧雅喘粗气四处张望,正好望见萧骏才向此处投来的目光。萧骏才将衣物扔到他的身前道:“练功之道以渐,不以骤。穿上你的衣服跟我回去吧。”说完转身离去。
萧雅托着衣服,回头一看,自己破水一纵竟过了两丈有奇,再次试着原地起跳而曾不盈丈,萧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此时天也已经摸黑,看样子已是酉时时分了,连忙快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