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路
会议眼看就开到中午了,可大家还是没有完全表态,致远和村长运勇有些着急的时候,外面来了一个哭哭啼啼的大孩子,众人一看,这不就是大山正在镇里中心学校读初一的儿子小跃吗?今天是周六,孩子们这个点应该都回来了,怎么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二十来个呢哪去了?
一问才知道,今天一早,二十来个孩子不知谁出的注意,他自己把钱花了,坐车回家车费不够了,他知道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穿越几个山峰回到程家村,于是怂恿大家都走路回去。一群人因为好奇,被忽悠着结伴走山路回来了,结果走着走着三三两两地就走散开来了,只是小跃虽然迷了路,碰到一个赶山路走亲戚的老人家,顺路带他回了村。可回了村左等右等不见其他同学们回村,这才焦急起来,又不敢跟大人们说,直到拖到中午,孩子他妈看着孩子不对劲,一再逼问才知道出了这么档子事。
村长运勇一时情急,因为他的儿子鸟儿也是今年刚上初一,今天光顾着开会,往常这个时候孩子早就来找自己玩儿了。其他个人也都慌了神,因为基本上家家都有孩子上初中啊,从镇里的中心学校到程家村,的确有一条直线型的山路,可也有将近十五六里路程,早些年孩子们都是成群结队走这条路往返学校和程家村的,可那时交通工具不发达没办法,并且当时这条路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去了,如今这些年大家生活好了,也不用去山上砍柴做饭了,不用政府要求,自行封山育林了,树木荆棘丛生,哪里还有什么路了啊。
会议只得临时散了,一切等找到孩子们再说了。致远马上给镇里派出所和学校打了电话,让老师们从学校往程家村方向找,村里各家各户多组织些人往学校方向去找,致远同时找来附近各村的电话通讯录,与运勇村长、程小伟三人分工,一家一户地给沿途村里的人家打电话,让他们帮忙屋前村后地找一找,一有消息马上打电话过来;致远同时打电话给云卿,让她火速从湘江边拉来一条小渔船,沿着学校和程家村之间的一条湘江支流-清溪江走水路网上寻找,几路人马一起出动,村委会的电话和几个人的手机一个下午都打爆了,总算在华灯初上时分将孩子们找齐了。原来这二十来个孩子结伴走山路回家,走着走着就分成了好几拨,结果都迷了路,有的方向走反了,被附近人家出来找到了,有的走到人家已经废弃的村落了走不出来了,还好被老师们找到了,有的沿着清溪江慢慢找回家的路,还好被小船上的人看见了。
一个下午的折腾,总算孩子们都安然无恙,致远等人长吁一口气,致远跟运勇村长一再告诫大家不要过重惩罚孩子,以免留下心理阴影,这件事情,归结到跟上还是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孩子们不得不一而再地往较远学校去读书造成的,刚上初中的孩子,城里的孩子稚气都还未脱呢,相比之下村里的孩子们已经很懂事了。
晚上9点钟的时候,运勇跟致远正要掌灯离开村委会回家,却突然看到外面乌压压地站了一群人,出去一看,领头的就是上午来参加会议的各家各族代表,后边跟着老婆孩子等人,很多老人家都来了,葵来代表大家说:“两位干部,白天的会没开出结果,有些事情是我们没考虑周全,经过下午孩子们的事情,大家也都明白了,城里买地盖房子是好事,不能让孩子们永远落后,我们牺牲点、吃点苦没什么,今儿各家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大家表个态,到杨木村买地盖房子,拿农贸市场的10年收入作抵押,你们是愿意还是不愿与啊。”
“我们愿意,再苦不能苦孩子“
“早就想过过城里人的生活了”
“我们家都愿意,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到时候村里尽管吩咐和安排就是了”
于是,集资买地建房进城,这件本来需要做很多工作也未必能说服大家一致意见的大事情,就这样尘埃落定,最终决定下来了,致远知道,如果此事最终能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程家村每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