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早在登上皇位之前,就曾经认真揣摩过天下的形势。
俗话说,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刘恒登位后的一系列动作不能证明他是个聪明人,但至少能证明一点,刘恒是有备而来。
刘恒一向为人内敛,与他老子刘邦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性。这样的性格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在血雨腥风中锻炼出来的。想当年,刘邦一死,吕后就趁着打发宫女嫔妃的机会给诸侯王们送去了五个女眼线。
刘恒自然不例外。在吕后送来的五个背景模糊的宫女中,其中有到底哪个是真眼线,哪个是假眼线,已不得而知。但令人惊异的是,二十岁的刘恒竟然喜欢上了其中一位宫女,姓窦,名字不详,影视剧给了她个名字窦漪房。这个女人便是历经三朝的窦后,她的命运同样充满着传奇色彩,以后还会介绍她。
有句话讲,在斗争中学习斗争。年轻的刘恒早就对这个道理炉火纯青,他能化险为夷,能化敌为友,能把别人的女人化为自己的女人,最后靠着好名声一步步走上帝位。
所以说,只要学好斗争文化,走上领导岗位也不怕。
刘恒封宋昌,封张武等一干代郡官员,把他们提拔到九卿的位子上来,老臣们各达所愿,一时间皆大欢喜,毫无异议。
在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妙处之时,刘恒有了自己的考虑,老臣们自侍功高,都难以驾驭,如果不补充点新鲜血液到中央来,势必阻碍自己大展拳脚。
刘恒在查看各郡守政绩的时候,听说了河南郡守吴公治政第一,河南郡在他的治理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且吴公还曾是前朝名相李斯的学生,可谓名师出高徒。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刘恒从未在中央干过的吴公由地方郡守调任中央廷尉。
廷尉,是三公九卿之一,职责非常重要,不但身担刑狱之职,而且掌控着国家法律建设,是政府的司法部门。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重点介绍廷尉的相关情况。我们要介绍的是接下来要出场的“重量级”人物,这里的重量级,不是说他位有多高,权有多重。
他的级别,体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领域。
他叫贾谊。如果把汉代文才做个排行,前三之中一定会有贾谊的席位。贾谊很有特点。他承上启下,既是屈原“骚体”诗的继承者,更是汉赋的开创者。
贾谊是一位天才,皇帝每时每刻都有,但像贾谊这样的天才一般上百年才能等到一个。我们打开贾谊的简历,就会发现此人在汉代文学,汉代思想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才除了智商高,领悟力强的特点之外。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用锥刺骨,头悬梁,即便一天学个把小时,门门功课都优。
但贾谊却是个十分勤奋的天才。本来天才就不得了,更何况是勤奋的天才呢?
高祖六年(前200年),贾谊出生在洛阳。当时大的动乱已经结束,人们开始恢复生产生活。
幼年的贾谊生活也较为安定,相对殷实的家境让贾谊摆脱了体力劳动,贾谊有了读书的环境,没想到幼小的贾谊一沾上书本,便再也舍不下那些竹简书卷。他酷爱诸子百家,酷爱文学。
贾谊十分刻苦,而且十分善于思考。
他经常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成文章,渐渐地,贾谊的声名开始远播,而且那时候到处文盲,像贾谊既能识字又能写文章而且辩才滔滔的人自然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
少年时,贾谊遇到了第一个师傅,同样博学的名人张苍,在他的指点下,贾谊的水平有了突飞猛进。
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名师的指点下,到高后五年,贾谊已经名闻河南郡。
贾谊的名声终于惊动了时任河南郡守的吴公,他听说了贾谊的才名,马上召来相见,相谈之下吴公确定此人定然是当世英才。于是将贾谊招致门下,悉心培养。
文帝元年,吴公调到中央,贾谊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马上向刘恒推荐了贾谊。刘恒非常重视,他既想早日建立自己的班底,也想见识见识这位天下闻名的天才。当然,他更想试探一下朝廷元老老臣们的态度。
刘恒下令征召贾谊为博士,博士,是随时给皇帝做咨询的一种官职。
著名的张苍即是从博士开始步入政坛的。
当贾谊从洛阳赶到长安来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的行李时顿时呆了。别人都是一车的行李用品,而贾谊却带了一车的竹简过来。
刘恒听说贾谊带来满车的竹简,更加好奇。马上下令举办由博士们参加的朝会,准备一睹贾谊的风采,顺便考察一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翌日的朝会上,刘恒刚刚坐定,吴公便将贾谊简略的向朝臣介绍了一下。
元老重臣们并不领情,有的干咳几声,有的嘲笑几声,对于贾谊,是一脸的蔑视。
贾谊并不为意,当刘恒示意朝会议政开始时,其他博士还在抓而挠丝,故作思考时,贾谊已经缓缓出列。一开口,便引来众人侧目。
贾谊朗朗说道:“大汉立国二十余年,如今政局稳定,但要巩固统治,必须改革弊政!”
听得改革二字,刘恒眼中顿时眼中一亮,然而马上又一如往常。刘恒虽然也看到了帝国的某些弊端,但刚刚即位,对于改革,自当慎之又慎。由贾谊说出来也好,正好试探一下老臣们的想法,所以刘恒只能不置可否。
这时候,一个人高声呵斥道:“黄毛小子,休得在朝堂上放肆,改革,怎么改法子?我看你小子危言耸听,看爷爷把你革成宫人!”
话一说完,顿时引来满堂哄笑。
贾谊看着说话人身上的金印紫绶,而且言语粗鲁,便猜到了他的身份,贾谊知道他本来就起自市井,说话自然比常人粗鲁些。
他向那人深深一躬道:“想必是右丞相周勃是也。”
那人袖子一挥,“哼”的一声:“算你识相!”
贾谊虽说十分尴尬,但毕竟有备而来,也不惊慌,他说道:“容晚辈把话说完,丞相再骂不迟!”
刘恒此时也劝解道:“今日议政,在于各抒己见,丞相何妨听他讲明,再说高见!”
贾谊再次向刘恒躬身道:“谢陛下,臣之所为改革其议有五,一为移风俗,二为制典章,三为改正朔,四为易服色,五为正官名!这是臣的奏章。”
贾谊将手上的竹简呈上,内侍接过奏章,刘恒打开大略一看,心下颇为赞同,但却仍然不作表态,只是淡然说道:“此事贾卿可向大臣们言明,由大臣们讨论!”
贾谊得了刘恒的命令,便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各条逐一解读,并时不时被大臣们打断,贾谊也能从容应对。
刘恒听着各方言语,非常欣赏贾谊的才能,辩论完成,有点打算将贾谊授以实权官职,改革弊端的意思。
这个意思刚一透露,就听得一人站了出来说道:“不可,贾谊年少轻狂,学识浅薄,谈起国家大事犹如儿戏,陛下千万不要被他蛊惑了便是?”
刘恒一看这人是灌婴,便不敢作声了。
灌婴一带头,老臣们便纷纷起来斥责贾谊。
刘恒刹那间明白,虽然自己贵为帝胄,朝堂之上,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愿。他知道,如果这样争下去也会影响朝政,所以便不再坚持,只能好心劝慰了一下贾谊,便散朝而去。
贾谊的第一次上朝便吃了亏,那些老臣们看着这位一脸稚嫩的年轻人,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尽是轻蔑。
贾谊隐约听到有人在背后骂道:“什么东西,我们都是九死一生才位列公卿,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绕几句舌头就像登上高位,没门儿!”
贾谊虽然预想到了上朝会有阻力,他也因此而做足了功课,但他却没想到,满朝文武都会跟他争锋相对。
为国为民,难道也有错吗?年轻的贾谊思忖一番之后,竟然轻松了起来。
大笑之后顿时有股失落之感,在一刹那间。贾谊自言自语道:“贾谊啊贾谊,哪有未经磨砺的利刃,哪有不经风雨的帆船?为政之道,历来都不平坦。”
贾谊分明感到皇帝对他是很赞赏的,这便是新政的希望!
贾谊终于镇定下来走出未央宫前殿,当他回望正中央那个苍劲的政字时,他心中对为政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
刘恒回到后殿,心中憋了一股劲,他没想到任用一个新人竟然会引来老臣这么大的抵制。 看来是对老头子们估计过高了,刘恒哪刘恒,该重新来掂量掂量其中的轻重啊,不能影响了整个朝局的稳定哪。
老臣们是不能得罪的,那帮老臣们表面上反对的是贾谊,实际上反对的是朕,他们害怕朕构建自己的权力枢纽,朕本来就由他们议立,如果现在就得罪他们,对将来的执政将很不利。
刘恒思忖一番之后,决定等待时机,目下要紧的是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构建各级新的领导班子。至于贾谊,虽然很有才能,但操之过急,于国无利,权且先给些虚职,允许其上奏章,如此一来,照样可以将人才留在身边。
文帝二年,刘恒将贾谊提拔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也是只能议论没有实权的官职。
同年,贾谊上了道著名的奏折,叫论积贮疏,讲的是政府要引导民间重农轻商,而不能舍农业的本逐商业的末,这道建议被刘恒采纳了。如果说论积贮疏只是贾谊的引子,那么贾谊接下来的建议就成了炸锅油条。贾谊见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决定趁热打铁,又向刘恒上了道奏折,而正是这道奏折差点把长安城搅翻了,也最终葬送了贾谊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