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斩了宋义,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预谋已久,已经是木已成舟,既成事实。他坐上了一军统帅的宝座。统帅,拥有巨大的权力,也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他要么带领这支军队取得胜利,要么带领这支军队走向灭亡。
不成功,便成鬼。
这个时候,他才二十六岁。二十六岁便成了一军的统帅,而且面对的是强大的秦王朝。
自古及今,年龄永远不是成功的门槛。
项羽让人怀念,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只有勇气。
现在,他所率领的军队,只有五万人,而盘踞在巨鹿邯郸一带的秦军有近五十万(王离三十万,一说十万,章邯二十万)人。也就是说,要解巨鹿之围,必须打垮王离的三十万围城部队,同时钳制住章邯在邯郸的二十万部队。
可能吗?
完全有可能,我们先列出部分秦汉以前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柏举之战: 3万(吴,孙武、伍子胥指挥)——20万(楚),结果千里破楚。
伊阙之战: 12万(秦,白起指挥)——24万(韩魏) 全歼
看出来了吧,人数少不一定会输,赢了就意味着名垂青史,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就看有没有这个胆量了。带兵打仗,不是比人多人少,而是比军队素质,而军队的素质首先就决定于统帅的素质。
楚军统帅项羽的军事素质那是没话说的,他的悲剧不在于军事上的失败,而在于政治上的无能。
公元前207年12月,天气已经相当的寒冷,巨鹿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项羽率军到达了巨鹿县南的漳水。
项羽在救赵之前,听从幕僚的建议,派出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人马先行渡过漳水,英布军与秦军发生小规模战役,截断了王离的粮道。
此时此刻,项羽异乎寻常地冷静,他并未马上出战,而是在范增的建议下,派人催动诸侯出兵试探秦军虚实。张敖、田都、藏荼、韩成等人自然不敢回绝项羽的要求,不得已之下,与秦军小战,却都败北,诸侯更加畏战不前。
秦军的强大可想而知。
项羽虽然年轻,但也知道这一仗非同小可,他输不起,楚国更输不起,现在指望与所有诸侯共同出击秦军,也指望不上了。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是进是退,项羽内心也在挣扎,在犹豫。
兵力太悬殊了,面对十倍之敌,任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难道要退却么,难道任凭赵国被秦军攻破,暂时的退却就能保得住楚国的将来么?
可我项羽的人生字典里,唯一没有的就是退却。可是要战,应该如何战?我也不能白白送了楚军数万将士的性命。江东父老还指望着我项家领着他们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叔叔啊,如果你还活着,你会怎么做?
楚营中此时此刻明显分成了两派,宋义的“战胜而乘其弊”的考量并没有随着他的死而销声匿迹,军中不少人建议继续观望。关键时刻,范增给了一个建议,战,而且必须是死战。
年轻的项羽望着年老的范增,他那坚决的眼神终于促使项羽下定了最后的决心。所以陈馀使者来求救,他就一句话,不管如何,我一定会救赵国。
项羽下达了全军急渡漳水的命令。
等全军渡过漳水,项羽又下了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所有人都一头雾水的照做,上将军要干什么?烧掉渡河的船,我们怎么撤退?砸掉烧饭的锅碗瓢盆,我们怎么吃饭?烧掉营帐,我们怎么睡觉?
那就不要撤退,不要吃饭,不要睡觉。战则胜,不胜则死。项羽的回答很坚毅。 他要破釜沉舟,一战定乾坤。
三万楚军眼望着自己年轻的统帅,终于为他的英雄气概感染。
铿铿锵锵,所有人不再犹豫,将釜甑砸得稀巴烂。
必胜,必胜。楚军阵营中发出震天的高呼声。
楚军的士气达到了最高点。
项羽率军迅速包围聚集在巨鹿城外的王离所部,三万人包围三十万人。
在军事上,包围数倍于己的敌军,对统帅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能通过这项考验的人必定是千古名将。
有点战争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兵力远少于对方的情况下,无论怎么打,都是将敌人一股一股的消灭,围歼,需要巨大的勇气。柏举之战,孙武伍子胥能以少胜多,胜在诱敌疲敌,迂回突袭。伊阙之战,白起能以少胜多,胜在韩魏联军互相掣肘。
而楚军要打赢这场战争,到底要靠什么?
别的不靠,只靠勇气。
两军相逢勇者胜。
这支军队在破釜沉舟之后就变成了一支三万个项羽组成的军队,所有人的眼里,只有一个字,杀。
我们无法估量一个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但我们始终相信一句话,给人们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
英雄的感染力是无穷的。
楚军看着不远处黑压压一大片的秦军,胸中燃烧的火焰迅速的喷薄,此时此刻,只等上将军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如猛虎下山,天下无敌。
英勇的楚军兄弟们,为了大楚的振兴,为了暴秦的灭亡,举起你们的尖刀,拿起你们的长矛,向着光荣与梦想,冲刺吧!项羽手持禹王槊,发出振聋发聩的高呼。
楚军将士顿时像脱缰的野兽般冲向秦军的营寨,秦军看着四面八方涌过来的楚军,还以为神兵天降,竟然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简直就是魔鬼,你看,你看,他们的眼睛放射着血色的光芒,他们的面目长着令人恐惧的獠牙。
楚军来了,楚军来了!秦营中顿时乱作一团,但毕竟身经百战,在短暂的惊恐中迅速地拿起武器,与楚军短兵相接。
秦楚两军开始纠缠成一团麻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各路诸侯听到震天的喊杀声,纷纷在筑的壁垒中登高远望,见识着楚国人的勇猛,巨鹿城中濒临绝境的赵**民支起有气无力地身躯,望着秦军营寨中的混乱,再一次燃起了生的希望。
你们看哪!是楚军,楚军来救我们了。所有百姓面露喜色。素有贤名的赵歇看到此情此景竟然热泪盈眶。
感谢楚国,感谢项羽。
战争当中,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知道它的残酷。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楚兵,自从跟着项将军起兵,大战小战不断,但这一次,我知道,与以往都不同,这一次是秦国最厉害的部队,我只有拚命才能保命。秦国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它灭我故国,杀戮我的兄弟手足。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上将军羽是位旷世英雄,我相信他,相信他,一定能打败虎狼般的秦国。
杀呀,杀呀,我的心中曾 经有过畏惧,但此时此刻,我只知道,上将军与我们在一起,有他在,我不会畏惧任何人。我要杀敌立功,我要杀敌报仇。杀呀,杀呀。畏惧了吧,秦国人,发抖了吧;秦国人,求饶有什么用,恐惧有什么用,血债要用血来偿,当初,你们在我楚国大地上肆意烧杀的时候,你恐惧过吗?你们有今天是你自找的,我不管你家有什么人,我不管,你为虎狼般的秦国卖命就是不对,就是我们楚国的敌人,这是你自找的,小兔崽子。受死吧,小兔崽子。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秦兵,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会拥有魔鬼般的力量?王将军,王将军,您不是说六国都是乌合之众,您不是说不出三天就能击溃他们吗?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人,杀起 我们秦国的兄弟来会是那么的轻而易举?不,不,别杀我,我没有想过要杀害你们,我从来没有想过,为秦国卖命,我只是为了有口吃的,真的,只是为了有口吃 的。兄弟,兄弟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你不要死,不要死。我们不跟这群魔鬼打了,我们跑吧,我带你跑,你要挺住,挺住。
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是断胳膊断腿还有碎肉,项羽更是一人砍杀了数百秦军,所有的楚军将士,见自己的统帅如此的英勇,自然不甘落后,使出浑身的劲,手起刀落,一颗颗秦军头颅落地。
到处鬼哭狼嚎,到处哭爹喊娘,杀声,叫声,哭声,刀声,枪声,火焰刺溜刺溜声,战马嘀嗒嘀嗒声,交织在一起,秦军三十万之众,终于顶不住楚军将士勇猛的冲锋,开始后撤,开始四散逃离。
王离在撤离的过程中一路且战且退,可是无奈楚军过于威猛,王离只能急令收缩阵形,十几万部众蜷缩在一块弹丸之地。
王离不甘心失败,在稍稍罢兵后迅速组织反击,可是楚军实在过于勇猛,九战皆败。
王离九战,楚军无不以一当十,秦军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章邯见就要败了,赶紧引兵来救王离,但是仍然无济于事,楚军就像战神灵魂附体,遇佛杀佛,遇神杀神。谁也想象不到,数月之前还一败涂地的楚军,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变得这么强大,章邯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此时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
他原本以为项羽不过是个蛮牛而已,却没想到项羽有这种能耐,能短时间将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到这种程度,举世无双啊举世无双啊。
这个时候,秦军已经大败,那些在旁观战的诸侯这才想起可以过去捡便宜了,便纷纷出兵,追着秦军屁股后面打。
巨鹿之围终于解了,赵**民以顽强的意志等到了奇迹发生的一刻。
巨鹿之战,王离被俘,秦将苏角被杀,涉间**而死,秦军精锐,死伤惨重。
回想二十年前,名将王翦打败项燕,二十年后,形势逆转,王翦的孙子败在了项燕的孙子手下,这是任谁都想不到的。
人们仰望着那个骑着战马,手持禹王槊的年轻将军,心中满是敬畏。
这一刻,他成了真正的王者,终于可以独步天下,笑傲诸侯了。
这一年他才二十六岁。
想想吧,二十六岁,我在干嘛?你又在干嘛?
巨鹿大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与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为三大经典战役。
对巨鹿之战的描述笔墨不多,原因在于这场战争几乎没有什么过多的兵法计谋,有的便是那震天的喊杀声,还有那血与肉的交织。它不是一场可以复制的范例,也不是一场可用常理解释的胜利。
项羽以三万军队打垮三十万敌军,而且是单凭勇猛取胜,已经是前无古人。
这一战,让他完成了由普通人向英雄的蜕变,这一战,他名留青史。
记住项羽,不是记住他的结局,而是记住他的勇气和能耐。
秦将王离军全军覆没,赵国转危为安,所有人都开始重新打量起项羽,这个暴名远扬的名将之后,成了比他祖先还有名的名将,他是名将之花。
项羽,不能惹啊,也惹不起,所以得好好侍奉。
项羽在破秦后召集诸侯开会,一是为了示威,而是为了赏罚。所有的诸侯在觐见项羽之时,到了辕门(古代军营大门),都是跪着膝行而入,可见项羽的威猛让人吓破了胆。
这一刻,他已经成了继秦始皇之后,最吓人的人。
于是乎,诸侯都自觉不自觉地听项羽调遣。
章邯终于知道了项羽的厉害,打是打不过的,虽然王离部几乎全军覆没,自己手上还有二十万人马,可这位秦政府的猛人面对着项羽,也是不寒而栗。
他驻军棘原(巨鹿西南,今平乡南),项羽在漳南(漳水南面),与项羽进入相持阶段,只要项羽来袭,他决不出战。项羽也兵疲力竭,进入休整阶段。
秦楚精锐陷入暂时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