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治所保山,为云南布政司的直属之地,也是大明朝在西南边境的“哨堡”。其境地有诸多的汉人,而且与腾冲汉民不一样,保山汉民主要是在洪武年间迁入,而腾冲汉民则主要是在正统年间迁入的。“至元十年(1273年),平章赛典赤行省云南,令爱鲁疆理永昌,增田为多。十一年(1274年),阅中庆(昆明)版籍,得隐户万余,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这是元朝对保山的一批汉民迁入。至明,为戡平边乱,大量举兵入云南,其中永昌为重点治理之一。洪武十四年(1381年)七月,朝廷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分别为左右副将军,挥师三十万人进入云南。十五年(1382年)二月,永昌侯副将军蓝玉等一支攻克大理后直入全齿(保山),驻屯入籍,分守永昌。
不仅如此,西平侯副将军沐英还曾两次回南京,再率江南、江西等地军民数百万入滇屯田入籍,把保山的屯军推至高峰。同时,为鼓励入军永昌,洪武二十年(1387年)闰元月,朱元璋下诏云南镇守总兵官沐英:凡因罪削职谪戍云南卫的将校,愿往金齿分守城邑营垒而能立功者,可复旧职。譬如,洪武年间驸马牛诚因罪谪戍金齿;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窜扰浙江台州,州卫指挥陈亮失职,“削其官,编戍金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刑部奏全工二十七人盗内库金,皇帝特令“姑宥其死,请戍金齿。”;洪武间,山东沂州卫官军“擒获士贼七十余人,械至京,命戮其首恶,余皆谪戍金齿”
诸多的汉人涌入永昌,也导致了保山汉人士绅极为的众多,府学、县学、社学、私塾等比比皆是。成化至正统年间,保山“布衣奇人”杨元,满腹诗书,甘守清贫,开馆办学,对当地民众进行知识教化和道德感悟;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誉满天下的朝林修撰杨慎也因惹怒世宗皇帝,被谪戍终身充军永昌卫,更是引致沧怒之间魁星高照,文气大炽。此后,保山“决科登仕者代不乏人”,自成化二年起,仅保山一地,即有二十三人中进士,在朝廷,昆明的永昌籍官员,多如牛毛。
这种强大的士绅势力,于段鹏的变革来说,是有着诸大阻力的。
。。。。。。。。。。。。。。。。。。。。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七月的腾冲卫驿道虽然没有“白胜”说的这般炙热,但也有些这种味道了。
路旁的树叶,都耷拉着叶子,如半死不活状,“嗡嗡”的蚊虫声,不时地从丛林里“窜出”,并骚扰着路人。偶尔,那种大个头的苍蝇还会“啪”的一下,飞撞在人的脸上,让人觉得有些晦气。
段鹏等随从,就行走在这艰难的驿道之上,时不时的,还需要解下马背上的汗巾,来擦把汗。
自嘱咐交待完蛮莫城里的事项,段鹏就差使城中的部分军官们,先行至腾冲卫城里等候,以待他返城时,一道再赶往保山。在段鹏看来,打仗,靠的就是这些最底层的军官们,而相应的军士,则都可以想办法招募到的。
不过在这般酷热的天气下,依然还是有着让段鹏感到凉爽的好消息。昨夜入住铁壁关时,恰巧碰上刀岩遣来的送信之人,说杨琇儿在陇川刚生下个女儿,这让段鹏改变了之前的打算,他需要先去陇川一趟,看看这对母女。
有了这样的心情,行进的速度自然较快,两日后,段鹏等人抵达了陇川城。
陇川宣抚使府,匆匆而入的段鹏,在几名府内护卫的引领下,很快的来到一座雅静的小院,院内有诸多丫鬟模样的人在忙碌着。
见段鹏到来,马上起身,躬身站在一边,而段鹏只是笑了笑,来到一间屋子的门口,一位护卫冲着段鹏笑了笑,然后帮着推开了门。
屋内,王涵易正站在床边,而她的身旁,是位年龄稍长点的摆夷女人,抱着一个孩子;床上,杨琇儿躺在那里,额头上包扎着一个布条。
“大人!”躺着的杨琇儿看见段鹏的到来,她挣扎着想起来,床边的王涵易这才转身,喊了句,“鹏哥,回来了。”在她的手中,正抱着一个全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
“嗯。”段鹏上前一步,轻轻的扶正了杨琇儿的身子,让她能坐起。
“鹏哥,你女儿!”王涵易说着,把手中的孩子递给了段鹏,然后示意边上的摆夷女人,他们都退了出去。
段鹏这时方才开始打量起手中的孩子。
孩子很小,如同小猫一般大,头发稀疏的很;鼻子看起来似乎有些滑稽,凹凸不平的,好像刚与人打过架似的;眼睛不大,半睁半闭着,似乎在睡觉。
许久之后,段鹏这才把视线转移到了杨琇儿的脸上,她似乎很憔悴的,全然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红润色彩。
“大人!”杨琇儿继续低声喊了一句,她好像很害怕似的。
段鹏则摇了摇头,继续盯着她看。这一下,杨琇儿更慌了,只见她两手紧紧的抓着盖在身上的被子,口中紧张的念叨着,“大人,琇儿非是贪图富贵之人,真的不是的。”
杨琇儿自段鹏离开腾冲卫后,就被卫城里的“玉钻斋”掌柜送来了陇川,一直在刀岩的宣抚使府里住着。在这中间,她也听闻了雅婧和杨倩儿之事,与她们二人相比,杨琇儿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匠户人家女儿,既无钱财,也没权势的。原本她想的没有这么复杂,只是想给“段家”留点血脉,并没有想到以后会怎样,现在段鹏平安的回来了,这种“贪图富贵”的念头马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嗯,我怎么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呢?琇儿苦心积虑的这般,现在你的目的达到了,我将去永昌府当知府了,还同时署理了辖境里的两个卫所。”段鹏漫不经心的说道。
“大人!琇儿不是这样的人!如果大人不相信,琇儿可以现在就死给你看!”杨琇儿突然掀开被子,准备下床了
这下把段鹏慌了手脚,他赶紧腾出一只手来,给她盖上说道:“你啊!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这哪来的大人?都是自家人,有你这么叫的生分吗?”
“大人,不,不,相公是相信琇儿说的吗?”杨琇儿还是不放心。
“我什么时候说过不信你了?是你每次都“叫错”人,那我也就只好。。。。。。”段鹏说着,坐在了床边,把孩子放在了俩人中间,然后用手揽住杨琇儿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
“嗯,相公,是个女儿。”
“女儿不一样吗?如果你愿意,那我们下次再生个儿子就是!”段鹏信誓旦旦的说道。
这话一下子把杨琇儿的脸给说红了,她点点头,没再说话。
突然之间,这横在中间的婴儿哭喊了起来,“哇哇哇”的大叫着,杨琇儿赶忙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撩起衣襟,喂起奶来了,再没有丝毫的羞涩之感了。
。。。。。。。。。。。。。。。。。。。。
就在段鹏这一家人手忙脚乱的同时,陇川宣抚使府内的密室里,正进行着一场紧急的商议。
“新社哥,你看这事这样行不行呢?”刀岩有些焦急的问道。
“是啊,新社哥,这事我和刀岩都想了很久了,一直没拿下主意,问了我爹,他说你们熟悉鹏哥一些,要看看你们的意思。”王涵易也附和着。
“嗯,少爷这个人是没说的,重情分,我这一路跟着来的,看得出,他也很稀罕这个女儿的,大的麻烦应该没有的。只是,这琇儿的背景是个麻烦事,想来少爷也不好处理的。”王新会接话说道。
“什么背景不背景的?!少爷会在乎这个吗?你们啊,把事看得太重了,当初我们的背景不是更麻烦的吗?大哥我可以放话到这里,少爷的前程不可估量,他是不会在意琇儿身份的!”王新社斩钉截铁的说道。
“行!行!只要新社哥你认为可行,那我就找个时间跟鹏哥说下此事,照理说来,他会答应的。”刀岩这么说道。
果然,在晚间吃饭的时候,刀岩吩咐他的夫人王涵易,以玩笑的方式向段鹏提出了“儿女亲家”一事,但这事倒真让段鹏有些为难了,不过在思索了片刻后,他把这事交给了杨琇儿去决定。可杨琇儿从未经历过此类的事情,而且她现在的身份,别说妻,连个妾都算不上的,自己的女儿又能是个怎样的出身呢?而人家刀岩的儿子刀宪,世袭的未来陇川宣抚使,王涵易也是富贵人家出身,自己和女儿哪能比得上人家?于是,她急得直盯着段鹏,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我家是相公做主,相公做主的。”
无奈之下,段鹏只好自己亲自应承下这门亲事。而王涵易听闻段鹏这么一说,马上褪下手腕上的一只名贵镯子,塞到了杨琇儿怀中孩子的襁褓里,作为“定亲”之礼,而段鹏和杨琇儿则傻眼了,他(她)们可什么都没准备的,好在王新社做了准备,他递给段鹏一个盒子,这才给段鹏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