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屋里一阵丁零当啷的响声,把段鹏从睡梦中惊醒,抬头一看,他立刻想起昨夜留宿在了杨倩儿的房间,扭头一转,看见杨倩儿正坐在屋里的梳妆台前,精心整理着她的头型,以前她的头发是往后梳的,在中间随意扎了个髻,然后在额头上用一条窄小的绸带适当地束缚着发型;而现在则改成了那种牡丹头,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施双绺发尾。
“倩儿,你还是梳成以前那般吧,我实在是不习惯你现在这般。”段鹏有气无力的说道。
“嗯?”杨倩儿转过头来,有些吃惊的看着段鹏,这种头型的变换,是很有讲究的。
“无他,只是不习惯,你不必在意其他的。”段鹏开始笑着说道,他想尽量去缓释这种观念。
“嗯,你喜欢就好。”杨倩儿这么应承着,然后却开始大声说道:“你该起来了!一个大男人,赖床像个什么样子?”杨倩儿自小在军营长大,已养成了早起的惯例。
“知道了。”哈切一声,段鹏自个儿爬了起来,稍事整理后,俩人一道出了门。
突然间,杨镇宇从院外走了进来,看到段鹏二人,先是一愣,马上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他没有去戳穿,也没显得吃惊,如同往常一般的问道:“段鹏,你什么时候走?”
“现在就走!”段鹏觉得有些难堪,他赶紧的出门而去,临到院门口道:“大哥,蛮莫城先交给你了。”
待段鹏走后,杨倩儿这才喊了句,“大哥!”
杨镇宇没有看自家妹子,只是先叹了口气,问道:“等他回来,我们就得离开蛮莫回昆明了。”
“嗯。”杨倩儿似乎还沉浸在自我之中,猛然她意识到了杨镇宇的话,急忙问道:“我也回去吗?”
“是。”杨镇宇道。
杨倩儿这才无奈的点了点头,长兄如父,从小到大,她都是很听这位兄长的话。
。。。。。。。。。。。。。。。。。。。。。。。。。
蛮莫城至贡章的驿道,这是在元朝期间修建而的,路线是沿大金沙江而行,在与摩勒江交汇的上游位置,而摩勒江,在摆夷语中称南卯江,上游唤作麓川,在陇川宣抚司的辖地。自缅军侵占孟养司后,处于战略的考虑,缅军更是把这条驿道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期能从水路两条通道给予蛮莫方向的缅军提供给养。
而段鹏方面,经蛮莫官衙的紧急调整,招募了一千多百姓,他们将随同段鹏的亲兵队一道,护送第二批粮草弹药至贡章。
早春的太阳,似乎比较的懒散,也晒得人有些慵态,行走在江边,时而闻听急流倾泻、涛声阵阵,沿江两岸不时出现峭壁林立,数十米高的崖壁经数万年的侵蚀,形成无数似兽似鸟、像人像树的堆积物,千姿百态;时而江水安静无声,向前款款而去。此时满天朝霞就像是醉卧在江面之上,一江碧水浸绿了凤尾竹的衣裳,好一幅江上风光如画!
第一日,段鹏等人的行程并未受到什么惊扰,一切平安。但第二日的下午,在午饭过后的路程中。
“停!”行走在这支运送队伍最前面的王新繁,突然勒住了马,并向身后的跟随人马发出了消息。瞬间,整个大队都停了下来,而王家三兄弟则翻身一跃,提着刀剑下马,呈一个三角状,站立在驿道的中央,而随后的亲兵们也牵着马,警惕的盯着四周,做随时出击的状态。
一阵之后,驿道一面的丛林里这才闪出二十多个人来,均手持腰刀,簇拥着一位膀大腰圆之士走上前来。
“招子挺亮的嘛!”这位领头的说道,“又想去发财的吧?你们是哪路的马帮?!”
王家三兄弟并未搭理这些人,扫视着他们身后的状况,而一位亲兵则高声喝道:“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要干什么?!”
情况不明,双方都在试探着。
“老子是腾冲卫军的!没粮吃了!把你们的粮草交部分出来!妈的,老子在前面拼死拼活的,你们倒跑这里发大财来了!”这位膀大腰圆之人骂骂咧咧的说着。
被亲兵们团团围住的段鹏,脸上一寒,但他并没有说话,也未发作。
“你们是哪个营的?!活腻了不是?!叫你们长官出来!”一个亲兵怒喊道,他在想,这什么世道?打劫也打错人了吧?但他还是有些保留,身后之人没发话,他还是不敢乱说话的。
“老子就是腾冲卫军的把总,你们的粮草老子要定了!”这位说话丝毫不含糊。
闻听此话,王新社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抡起他那蒲扇大手,一记耳光就打翻了这位把总,并迅速退了回来。
“啊。。。。。。”这位倒地的把总万万没想到这些“马帮”居然还会动手,而且动作是如此之快。
他爬起之后,“呸”的一下吐掉嘴里的血水,腾的一下就冲了上来。
“够了!”此时段鹏发出了一声大喝,炸雷般的响在周围,把这位把总也惊呆在了那里,他似乎开始觉得有点不那么对劲了,自己不是已经报了官兵的名头吗?何以这群人还胆敢冒犯?莫非。。。。。。他有些不敢想了。
“请问,这位大人,您是。。。。。。”他开始小心的问道。
而这时的段鹏虽然是怒火中烧,但他也不得不先引忍着,自家军马当着百姓的面械斗,这让他又如何下得了台?
“这位是腾冲卫指挥使段大人!跪下!”一位亲兵喝道。
这句简简单单的话,犹如惊雷一般,炸得这群军士魂飞魄散,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这位把总,只见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边磕头变说着:“段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属下是杨大人的人马,才追击完缅军,无奈没粮吃了,段大人,恕罪啊!”
众军士也明白了过来,都纷纷效仿这位把总,跪在地上,乞饶着。
“没粮就得抢吗?这是腾冲卫军的做法吗?”王新社一下子明白了,这群人是杨天罡新招募来的,可能有些不好处理,所以他缓和了下气氛。
“这位大人教训的是,小人是新招募来的,还不是很懂规矩,望大人可怜可怜我等,真是没粮吃了才这般的。”顺坡下驴!这位把总听出了王新社话里的玄机。
这事经这么一解释,还真让段鹏有些为难了。怎么说这些人都是杨天罡领来的,打狗还得看主人吧?再说了,这些人也是打缅军的,没携带粮草,要是就地处置的话,有些说不过去的。
“先帮百姓驮运粮草弹药,待到贡章,再交杨天罡处置!”段鹏冷冷的说道。
“谢大人!谢段大人!”这群军士们马上把头磕得阵响,并连忙起身,到后面帮着百姓干活去了。
。。。。。。。。。。。。。。。。。。。。。。
四日后,段鹏抵达贡章。而此时的贡章,已经厉马秣兵,壕沟挖的到处都是,先期抵达的几路人马,均被段兴按各自所属,分置好了防御地盘,被“禁锢”已久的当地汉人,第一次有了出入的自由。
到达贡章的段鹏,不待歇息,他马上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出席的人员有,段兴,杨天罡,段天宇,段伟诚,孙瑞杰,王新荣,马六,召拔,韦胜,萧然,赵斌,方文,秦武,王新民等人。
“诸位这次辛苦了,但,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将会是场更大的恶战!”段鹏的开场白直接引入了战题,“打疼了缅王他隆,势必会引起他的反扑的,我们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第一,壕沟必须多挖,在这种地方,这东西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倚仗了!第二,军需的转运,这也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推进的太快,像火炮之类的,还未及时运抵这里,我建议由杨大人的人马去做这件事,把蛮莫城及铁壁关后运到的东西,全转到贡章来!第三,伟诚,你们哨探队,要把触角伸到太公城去,那里是缅军反扑的前哨!第四,瑞杰,现在你们炮营暂时先把炮位给测算好,尤其是是大金沙江这块,缅军很有可能是水路齐进的,要彻底阻隔掉缅军水路上的增援,一旦他们的人马能逆流而上,那我们就将处于被包围的境况,很危险的。而炮,应该稍微够用了点,虽然我们这次守城损失了不少,但也缴获了不少的。看大家还有其他什么意见没有?”
“鹏哥,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打到太公城去?”段天宇有些急。
“那样的话,我们的军需会更加匮乏的。”段兴很清楚大军的状况,这种大规模的战事,所需要的东西,简直是不能想象的,而腾冲卫军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仅仅是够维持蛮莫一战的。
“段鹏,我那有两万人马,全部用来转运,是不是多了点?”杨天罡问道。
“杨大人,你的人马鱼龙混杂,军心不稳,全部都用来作战,可能会影响到腾冲卫军士气的。而且,转运的活计也很多,需要大量人马来完成的。”段鹏婉转的把他的观点说与了杨天罡。
“少爷,那这边的“汉人”怎么办?”王新荣问道。
“你要尽快与“汉家军”协商,看哪些人家愿意去蛮莫,要尽快的把他们迁走。不过,这事属自愿的,如同我们在“威远营”那般,不强求。”段鹏很理解这些久居“缅境”的汉人心态,也许很多人都和那些澳夷人一般吧,不是说你大明军来了,人家都乐意相随的。
“段大人所言甚是,连我“汉家军”里,对此也有很多是犹豫不决的。”王新民补充道。
“嗯,你们“汉家军”要进行整肃,对有此类想法的将士,坚决不能再留,以免对以后造成危害!”段鹏果断的说道,但他暂时并为提及杨天罡招募来的那些人员,目前是缺人状况,能用则用一下。
“是。”大势所趋,王新民此时也向他的四位兄长那般,还是认可段鹏的。
“尽快迁走,这样也能为我们节省下一份口粮的,但要让大家放心,在蛮莫城里,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的,保证让去的人,有屋住,有粮吃!”段兴补充道。